這個加快癌症擴散轉移的壞東西,你注意到了嗎?—抗癌管家

2020-12-26 網易新聞

抗癌管家提示:罹患癌症這件事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壓力,一方面來自與癌症抗爭所帶來的心理創傷,另一方面也是來自身體承受的壓力,例如患者接受的各種治療。有研究認為,化療和手術,都能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一定的損害。

對大部分人而言,壓力不是個好東西。長期處於壓力下的人容易出現一系列疾病,從而形成一個壓力惡化病情,病情又帶來更多壓力的惡性循環。

壓力加快癌症復發轉移

2016年 6 月 28 日,發布在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的一項研究發現,癌症患者的身心壓力與癌症擴散速度存在驚人關聯——壓力大導致癌症的擴散速度加快 5 倍。[1]

研究的主導者澳大利亞莫納什藥物科學研究所的腫瘤生物學家埃麗卡·斯隆博士說:「關鍵的發現是,壓力大會加速癌症擴散。」她說:「壓力能製造從腫瘤內部通往外界的道路,這為癌症擴散提供了物理通道。」

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了試驗,「以研究壓力信號如何影響癌症的發展及其對治療的反應」。

身為斯隆博士團隊成員之一的卡羅琳·李博士說:「癌症在壓力大的那組老鼠身上的擴散速度是在對照組老鼠身上的6倍。」

六倍!如果上海到北京的高鐵速度增加6倍,一個小時便可以橫跨半個中國,由此可見壓力對於癌症擴散有著多麼巨大的推動作用。

編輯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覓友看到這裡,可能會犯嘀咕,這個結論我是知道了,可是放在實際裡,我就忍不住去想,畢竟腫瘤「掛」在身上呢。

是,這些科普君都表示理解,所以想要緩解壓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對腫瘤有個正確的認識。

我們都想要把癌症治療好,最好從此以後與「腫瘤」無緣。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但是,我們要明白腫瘤也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它也有它的想法,它也想存活。

誤區1:患上癌症,就意味著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

當然不是,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癌症可以當做一種可調控的慢性病來治療。

覓友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不太了解,但是說到心血管疾病大家就明白了,它就屬於慢性病的範疇。雖然疾病病死率最高的是心臟病,但它給人們帶來的恐慌就比帶「癌」的疾病要小得多,因為他們知道這種慢性病靠的長期的治療。

同理,癌症治療也並非一蹴而就,我們也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對待癌症的理性態度應該是:既不偏聽偏信亂投醫,也不灰心放棄治療。

誤區2:治療癌症,根除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不一定,有時候與癌共存才是最好的狀態!

對於很多早期的腫瘤患者來說,如果能夠通過手術切除,化放療等方式達到根治目的是最好不過的。

但對於一些中晚期患者,或是身體不耐受,體質虛弱者,沒辦法接受治療的覓友來說,帶瘤生存不失為好的選擇。

在這裡需要跟 覓友們解釋一下什麼是正確的「帶瘤生存」。

帶瘤生存不等於不接受治療,任腫瘤生長。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而指的是患者在接受全身有效的抗腫瘤治療後,常見的出血、癌痛、咳嗽等癌性症狀緩解,局部病灶進一步縮小,且病情長期穩定並趨於好轉。[2]

換言之,在經主治醫生的綜合評估下,不適合上述常規治療的患者若一味的追求「無瘤生存」,最終可能會導致「過度治療」而適得其反。

誤區3:對付癌症,接受的治療次數越多越好?

制定合理的方案最重要,並不是接受的治療越多越好!

拿覓友們熟知的化療治療來說,化療並不等於買保險,越多越好。化療的目的是殺死癌細胞,但它並不能很敏銳的識別出人體中有害細胞和正常細胞,在作用於癌細胞也會給正常細胞帶來傷害。如果化療次數沒有進行控制好的話,還易增加耐藥機率。

當然,覓友們最終療程數由主治醫生還要依據實際病情以及對化療藥物敏感性等進行綜合評估,切忌無限制的增加化療周期,延長化療時間,避免過度治療。

對癌症有了正確的認識後,覓友們是不是心裡感覺鬆了一點點,再來看看在實際生活中怎麼嘗試減壓?

1.學會宣洩

應儘可能將困惑自己合理的渲洩出來,可以向家人、朋友、醫護人員訴說;對於一些不想向外說的覓友來說,可以通過寫日記進行宣洩。

如果可以的話,覓友們可以嘗試將造成困擾的問題進行自我分析。在紙上或手機上記錄困擾你的問題,然後在邊上記錄對這些問題進行反駁的想法。[4]

比如困擾你的是化療會出現的胃腸反應。

困擾問題:「我只要一化療,就會出現噁心反胃,這個感受再也不想體驗第二次」

那反駁欄就可以換種角度描述「化療的時候老是出現噁心,是不是我這段時間營養沒跟上?那這次調整好飲食計劃再看看」

切記,不要將不良情緒長時間的放在自己心裡,當然,也不是讓你亂發火。

2.改變環境

如果覓友們身體狀況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到戶外多去走動走動,如公園,海邊,草原等,開闊的自然視野會幫助你將思緒從壓力源移開,擺脫焦慮。

也可以試著對家裡局部的環境做個小改變來轉換下心情。比如在家裡添加盆自己的植物;或者噴點好聞的空氣清新劑,不讓藥味代替原本屬於「家」的味道。

但是千萬要注意的一點是避免過度勞累。

3.堅持你的愛好

當一個人處於焦慮或者緊張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興趣愛好放在一邊,然後專注在我們覺得重要的事上。但是這反而會讓你更加緊張。

正確的做法應該重新拾起你舊時的愛好,閱讀期刊也好,觀看球賽,跳舞也好。給自己一點時間做喜歡的事,會讓你覺得神清氣爽。[5]

對之前本就沒有什麼愛好的覓友,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則可以嘗試挑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比如語言,手工藝,插花,練毛筆等,學習新的東西有時候會讓你更放鬆。

4.堅持信仰

許多患友參與宗教活動最大的理由就是為了消除壓力和焦慮。如果你已經是某一宗教的信徒,試著在你焦慮的時候多讀讀經書,不論是佛經也好,聖經也罷,以追尋它帶來的平靜。

適當的參與一些宗教活動,相信你能在其他信徒的支持中得到一些安慰和支持。

5.保證足夠的睡眠

生活中如果出現讓你感到壓力大且不知所云的時候,互助君相信八成的人會因此而失眠,然而這也是人們常犯的健康問題。

睡眠不足的話,身體不能排出積累起來的毒素和多餘激素,然而也正是這些毒素和激素給你帶來了壓力。

相反,充足的睡眠可以給身體充電。對睡眠有障礙的覓友,互助君建議可以找心理醫生尋找出引起失眠的真正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本文轉自肺癌康復圈(抗癌管家轉載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這些食物你多吃一口,都是在「餵養」癌細胞!—抗癌管家
    提起癌細胞,每個人都覺得害怕,但你是否知道,在我們人體中每天都會產生1000億個新細胞,其中總會出現因個別基因突變而形成的癌細胞,之所以沒有發展成癌症,是因為人體中的免疫細胞會對其進行消滅,維持體內生態平衡。
  • 肺癌患者要想活得好,治得好,這個大坑切記不能跳!—抗癌管家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某位醫藥界的大咖在得知自己的父親身患癌症且已到晚期時,沒有為父親選擇放化療等治療,而是順應父親的要求,只為他進行了鎮痛治療,並把父親送回老家,讓老人安享最後的人生。  而與之相對的,更多的癌友在治療上充滿了迷茫。
  • 為啥癌症病人化療後,癌細胞還轉移了?醫生:四件事要堅持做好
    只是化療並不是百分百可以清除乾淨癌細胞,非常會藏的癌細胞,也會存在轉移情況,威脅生命安全,這樣的情況多發生在癌症晚期。醫生表示,有些癌症本來就容易轉移,化療後還需要堅持做好4件事,才能降低轉移的可能性。
  • 得了癌症,要吃補品嗎?醫生忠言相勸:越補,癌細胞可能擴散越快
    但是腫瘤醫生坦言,癌症患者補品吃得越多,癌細胞擴散的可能會越快。那麼,得了癌症,要吃補品嗎?身體虛弱。飲食上要注意點什麼?今天就要具體說一說癌症患者怎麼吃更好。得了癌症,要吃補品嗎?癌細胞會搶奪正常細胞的能量,因此癌症患者大多消瘦,精神狀態差。此時大量進補,營養物質的充足會刺激癌細胞增長,更容易出現擴散、轉移,加重病情。因此癌症患者正常飲食就行,沒有必要吃補品。浪費金錢,同時對病情無助。癌症患者如何飲食?
  • 癌症患者怕復發、轉移,收好3個建議,或能阻止癌細胞擴散
    很多癌症患者也表示,自己不怕癌症治療,就怕癌細胞復發、轉移,因為一旦癌細胞復發轉移,治療難度也會增大,實現治癒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了。醫生建議癌症患者做好3件事,或能阻止癌細胞擴散。如果近期突然發現自己的體重和前段時間相比,下降幅度很大,或許就是癌細胞轉移的徵兆。因為癌細胞轉移後需要汲取大量的營養進行繁殖。如果能夠注意到這種異樣,及時檢查,或許能發現癌症復發、轉移。
  • 【癌症專題】神奇薑黃,抗癌衛士
    薑黃素已成為一種有效的癌症預防劑,僅過去一年全球科學文獻就發表了240個研究成果。薑黃素多模式功效同時抵抗癌症發育的10個分散病因。在癌細胞發育、繁殖及轉移的複雜事件序列中,它幹擾每個階段。它也幫助切斷關鍵的血液供給,從而餓死腫瘤,阻止從轉移到擴散諸過程,在癌症顯現前阻礙其多種形成,這些多靶向作用,是薑黃素的主要功效
  • 運動會促進癌細胞轉移嗎?癌細胞轉移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比如運動,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但臨床上有不少癌症患者術後每天都堅持鍛鍊,複查的時候,卻發現癌細胞轉移了,這讓他們感嘆,得了癌症還是不要折騰了,養著吧,運動反而促進了癌細胞的轉移,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嗎?但運動真的能促進癌細胞轉移嗎?轉移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下面告訴大家真相,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 首張「癌症轉移圖譜」問世!集合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規律,研究登...
    對很多癌症患者來說,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最為致命。如果能預先知道癌細胞可能轉移的路線,或許會對癌症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這項研究不僅意味著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在這個轉移圖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導致某些腫瘤擴散到不同器官的原因,還能夠為醫生在癌症藥物的篩選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
  • 癌症手術切除後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常見癌症轉移部位特徵
    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腫瘤浸潤和侵襲。 一般原位腫瘤以消化道腫瘤為例,發生在黏膜上皮的腫瘤會逐步向外浸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臨床以黏膜下層作為分界,沒有穿透黏膜下層的腫瘤發生遠處轉移的較少。而侵犯到肌層和漿膜層的腫瘤預後就要差些。
  • 癌症到了晚期該不該治?專家:成功抗癌秘訣關鍵是它!
    但得了「癌症」後,患者或家屬  還是很容易產生恐慌、絕望、消極的情緒,  特別是病程進入晚期階段時,更是如此。  那麼,癌症晚期真的就沒法治了嗎?  其實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  是抗癌成功最關鍵的一步。    目前現代醫學對於癌症已經有了很多治療手段,實現治癒、緩解、帶瘤生存、延長生命等等,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
  •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
    原標題: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有助更精準阻斷癌擴散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與500個人類癌細胞系轉移相關的特徵整合在一起,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MetMap),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
  • 癌症不會傳染,但會轉移,確診癌症後,如何避免癌症二次轉移?
    也有很多積極樂觀的人,在確診之後反而更加開朗,治療效果也非常好,醫生常說「5年生存率」這個詞,這個意思有的患者會想錯了,認為只能活5年,因而更加的害怕,其實不然,五年生存率是指癌症患者在患病五年後的生存比例,大多用來反映癌症的嚴重情況和發展快慢,所以會用這個詞來評價治療效果。不過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這五年生存率只是統計學上的概率,是針對整個病人群裡,不能完全用在個人身上。
  • 這裡有一份最全的肝損傷治療指南送給你—抗癌管家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手術和化療是我們治療癌症的最優途徑,而化療藥物通常需要通過肝臟代謝,一個健康的肝臟,是患者們順利完成化療的基礎。  所以我們需要保護好我們的肝臟。  但是化療藥物在代謝的同時也會損傷肝臟,我們要如何才能在藥物的損害下,把我們的肝臟保護起來呢?
  • 攜帶這些基因,可能讓你的免疫藥物都「白用」了—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免疫治療給腫瘤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但它不是萬能的!在大多數的晚期實體腫瘤中, PD-1抑制劑單獨使用的有效率約為20%,甚至更低。  為了提高PD-1抑制劑的有效率,科學家們是卯足了勁,嘗試各種搭配組合,或尋找各種標記物來提高或預測PD-1抑制劑的效果。
  • 癌症手術、放化療仍無法阻擋轉移,中醫怎麼樣?
    近年來,癌症轉移一直是治療過程中的難題之一,也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二次打擊,甚至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及預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臨床上,部分患者會選擇西醫的手術、放化療,但是仍未阻擋癌症轉移的步伐,使許多患者心灰意冷,其中有些患者及時轉變思路,尋求傳統的中醫治療,以發揮不同的治療效果。
  • 食物和癌症的關係,預防癌症的營養素有哪些?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相關閱讀復旦這個癌症的研究,我很想說點什麼.... 我們只能說,這些食物含有抗癌因子,但是,不一定能達到抗癌的效果。 如果你經常抽菸、喝酒,就不能指望多吃這些食物,來抗癌,因為,一個壞習慣,可以擊敗100個好習慣。
  • —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以及CTLA-4單抗自面世以來,對癌症患者交出了許多高分答卷。針對肺癌,為您盤點以下五款上市藥物,分別在國內外獲批的肺癌相關適應症、藥物用法及不良反應,敬請查收。
  • 吳一龍、李峻岭等專家談:能被臨床治癒的III期肺癌—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難題。「能不能活下來?」更是被確診後患者及其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今天,III期肺癌雲海峰會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召開為我們帶來喜訊,來自國內外腫瘤領域的權威專家對III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進行了交流,並就III期肺癌免疫療法的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抗癌三部曲,讓癌症離你越來越遠
    癌症有多可怕?其實並不是我們通常所想得那麼可怕。不幸患癌,也不要焦慮恐懼,調整心態,積極面對,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也許就會離你越來越遠。得了癌症怎麼辦?今天小編帶你一起看看,腫瘤科一線醫生,多年經驗良心總結的抗癌三部曲!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020-0477-0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乳腺癌進行研究有望開發出新型策略,來預防癌細胞擴散到機體其它器官,並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