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5月電視劇市場回顧

2021-03-04 綜藝報

2017年1-5月,電視劇市場黑馬頻現,涉案劇逆襲搶佔收視高峰,青春娛樂對陣年代大戲,IP劇口碑收視難以兼顧,熱議話題層出不窮。在「一劇兩星」政策背景下,強勢平臺壟斷大劇資源,省級衛視馬太效應仍在加劇,網際網路視頻的擴張也使得臺網聯動持續拓展,臺網同步進軍一線衛視黃金檔劇場。


電視劇播出體量

收視主力軍地位穩固,白天時段播出體量上升


近年來,上星頻道節目結構逐漸多元化,作為播出體量最大的電視節目形態,電視劇收視主力軍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2017年1-5月,央視、衛視頻道播出電視劇700餘部,累計播出時長62975小時,佔據總播出時長41.4%,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8%。對於省級衛視頻道來說,電視劇地位更加強化。

從播出時段來看,上、下午時段電視劇播出比重最高,達到60%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凌晨及白天各時段電視劇播出時長比重均有上升,午間增幅最大。晚間時段,衛視黃金檔劇場「一晚兩集」的播出量穩定,電視劇播出比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革命抗戰劇高居首位,當代都市劇佔據強勢時段

電視劇類型方面,近代背景電視劇播出時長佔比最高,達到56%;當代背景位居第二,佔比29%;古裝劇佔比13%;近代革命、當代都市、古代傳奇三大題材仍為螢屏主流,佔據電視劇播出時長80%以上。雖然抗戰神劇風潮已過,但在播出量方面,革命抗戰劇依舊強勢,近代革命題材播出量高居榜首,佔據電視播出時長近50%。當代都市劇整體播出量低於近代革命題材,佔比21.2%,但集中強勢時段播出,在黃金時段開播電視劇中,當代都市劇地位突顯,佔比40%。

首輪資源集中度加深,臺網聯動向黃金檔拓展


1-5月央視衛視播出700餘部電視劇中,首輪上星劇佔比10.7%,與去年同期比例基本持平。但從播出平臺來看,首輪資源集中程度更加深化。32省級衛視頻道中共20家播出首輪劇,相比去年同期減少4家;在播出量方面,湖南、東方、浙江、北京、江蘇、安徽衛視共播出首輪劇36部,佔比近50%。首輪劇播出模式以獨播為主,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電視劇頻道以及湖南衛視佔據首輪獨播劇近六成,而首輪聯播劇也以一、二線衛視強強聯合搶佔頭部資源最為普遍。

在衛視影視劇消化量有限、視頻網站影響力漸強的背景下,臺網聯動播出模式愈加普遍。2016年衛視周播劇場成臺網聯動試驗田,安徽衛視、黑龍江衛視、深圳衛視也曾嘗試在黃金檔劇場引入先網後臺劇集。2017年1-5月有多部首輪上星劇先網後臺播出。除後黃金檔周播劇《求婚大作戰》(東方衛視)、《青雲志》第二季、《龍珠傳奇》(安徽衛視、北京衛視)外,《雲巔之上》(深圳衛視)、《狐狸的夏天》(四川衛視)、《六扇門》(黑龍江衛視)、《臥底歸來》(山東衛視、天津衛視)先網後臺登陸衛視外,《外科風雲》(北京衛視、浙江衛視)臺網開播時間僅相差半小時,當日網站播出的第二集更是領先於電視播出。先網後臺漸成常態,網絡正同步進軍一線衛視黃金檔,臺網聯動模式逐步深化、拓展。

重點衛視觀察

五大衛視節目結構多元,電視劇題材青春化

2017年1-5月省級衛視整體電視播出時長佔比54%,而關注度前五衛視節目結構更為多元化,電視劇時長佔比均低於衛視整體。其中東方、浙江衛視電視劇比重最低,不足20%;湖南、北京、江蘇衛視電視劇時長佔比都在40%左右。五大衛視中湖南、浙江、北京、江蘇衛視電視劇時長同比均有上升,江蘇衛視增幅最大。

從播出時段來看,黃金時段五大衛視電視劇播出時長佔比相當,都在40%-60%之間。後黃金時段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周播劇播出頻率較高,量級最大;浙江衛視播出量緊隨其後,與黃金檔青春都市的定位不同,後黃金時段中國藍星空劇場選劇風格更加硬朗、厚重,1-5月播出3部電視劇,題材分別為當代涉案、近代革命、古代傳奇;北京、東方衛視後黃金時段發力周播劇場,電視劇播出時長佔比都在15%左右;江蘇衛視後黃金時段以綜藝為主。

題材選擇方面,省級衛視播出時長TOP5題材分別為近代革命、當代都市、古代傳奇、近代傳奇及當代涉案。五大衛視更為側重都市劇,各頻道都市劇佔總電視劇時長比重均高於省級衛視整體水平,湖南、浙江、江蘇衛視都市劇比重突出,超過40%;而對於近代革命題材,五大衛視播出比重均低於衛視整體。「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五大衛視選劇也凸顯年輕化,輕鬆、娛樂的都市情感、古裝玄幻題材更能吸引年輕人眼球,相對嚴肅的革命抗戰劇近年來也向青春、偶像化發展。

黃金檔劇場-湖南衛視全面獨播,東方、浙江、北京、江蘇衛視強強聯合搶佔大劇資源


五大衛視黃金檔劇場全面播出首輪劇,除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外,東方、浙江、北京、江蘇衛視以強強聯合搶佔大劇資源為主,首輪獨播劇播出量1-2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延續青春化風格,劇集題材多元,3月播出的《因為遇見你》《人民的名義》關注度一路飆升,成為1-5月兩匹收視黑馬,也拉升金鷹劇場關注度同比大幅提升。東方衛視2016年1-5月《羋月傳》等多檔大劇全面抬升劇場收視,今年1-5月與浙江衛視聯播《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歡樂頌2》收視表現亮眼,網絡話題火爆。浙江衛視主打青春都市氣質,除古裝玄幻大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外,播出《歡樂頌2》、《外科風雲》等4部都市劇收視、話題兼備,當代農村題材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演繹浙商創業故事也頗受好評。五大衛視中北京衛視近代背景電視劇播出部數高,《剃刀邊緣》兩大衛視聯播,成為1-5月關注度最高的革命抗戰劇,《大唐榮耀》《外科風雲》收視表現可圈可點。江蘇衛視都市情感劇播出比重較大,獨播劇《愛,來的剛好》關注度較高,《白鹿原》演繹時代變遷、家族興衰,收穫高口碑。

後黃金檔周播積極擴張,臺網聯動成周播劇主流

近年來現象級周播劇的出現,使得周播模式的價值受到認可,另一方面,「一劇兩星」以及「限古令」的實施也使得後黃金時段消化電視劇庫存的作用更加凸顯。2017年1-5月,周播模式仍在積極擴張,湖南、東方、北京、安徽四大衛視發力周播,共計播出11部周播劇,臺網聯動已成主流。

周播劇排播頻率較為靈活,主要為工作日後黃金時段兩集連播。湖南衛視兩大周播劇場合併為「青春進行時」,播出頻率每周6集或8集,播出時長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仍領先同期其他上星頻道周播劇場,劇集選擇也延續青春化風格,既有《漂亮的李慧珍》等青春偶像劇,也不乏《擇天記》以及即將上演的《特工皇妃楚喬傳》等古裝大劇。東方衛視周播劇播出量較去年有所上升,每周播出2-4集,1-5月共播出兩部周播劇,繼《他來了,請閉眼》臺網同步,《老九門》愛奇藝付費用戶搶先看後,《求婚大作戰》試水先網後臺,也是日劇翻拍風潮中首部登陸衛視晚間劇場的影視劇。北京衛視去年暑期以《新邊城浪子》試水周播,安徽衛視也在去年年末以網絡劇《極品家丁》開啟周播劇場,2017年至今兩大衛視現已聯播《青雲志2》《大唐榮耀2》《龍珠傳奇》三部歡瑞出品古裝劇。

熱播劇回顧

「劇王」熱度升級,收視黑馬爆發力十足


從首播關注度TOP30電視劇來看,優質劇收視熱度爆發力十足。去年同期,除跨年劇《羋月傳》外,《歡樂頌》獲得最高首播關注度0.88%,而2017年1-5月已有4部劇關注度超越這一成績,3部劇關注度突破1%。排名前列的既有大IP搭配高顏值、玩轉爆款套路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擇天記》,以及闊別一年,攢足期待度的《歡樂頌2》;也出現了低調開播,卻爆發力十足的收視黑馬《人民的名義》《因為遇見你》。

當代都市劇為中堅力量,現實題材搶佔收視高峰


當代背景電視劇貼近現實,主題廣泛,播出量較大,其中當代都市劇作為黃金時段開播量最大的電視劇題材,在TOP30中佔據16席,成為熱播劇的中堅力量。曾經創下收視紀錄的「懸浮劇」再度強勢上演,湖南衛視《因為遇見你》沒有熱門IP、豪華卡司助陣,仍以關注度0.89%拿下2017第一季度關注度榜首,成為1-5月一匹亮眼的收視黑馬。《人民的名義》接棒,繼續引領收視一路走高,超越《因為遇見你》,也打破近三年宮鬥、玄幻劇霸榜的局面。受政策等因素限制涉案劇沉寂多年,此次以逆襲之勢重回強勢平臺黃金檔,題材新穎也成為一大吸睛要素。《人民的名義》《歡樂頌》等劇集火爆螢屏,使得現實主義作品頗受關注,而切中現實痛點是這些作品引發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家庭倫理、青春愛情也仍將是當代劇的主流題材,1-5月《漂亮的李慧珍》《不一樣的美男子》等也有較高收視表現。

古裝劇大IP、高顏值組合收視口碑難兼顧


受政策影響,各大衛視古裝劇黃金檔播出量較低,也因此在選劇上更加精品化——古裝大劇頻出,收視表現亮眼,過去三年年度劇王均由跨年宮鬥劇拿下。2017年1-5月TOP30電視劇中,古裝劇佔據7席,除CCTV-1《于成龍》《大秦帝國之崛起》及湖南衛視《思美人》外,均為IP改編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關注度突破1.0%,同時網絡播放量、話題度火爆。《擇天記》雖在後黃金時段周播劇場播出,關注度亦趕超多部黃金檔電視劇,躋身關注度前五。大IP搭配高顏值是作品自帶粉絲基礎、保障收視熱度的捷徑,但仍不乏高開低走、表現平淡的劇集出現。在劇情之外,IP改編風潮、明星天價片酬等行業亂象也成為觀眾熱議話題,市場熱議或將成為IP井噴轉向業界理性思考的契機。

革命抗戰劇播出時長搶眼,爆款新劇數量較低


近代背景電視劇以革命抗戰題材為主,近代劇佔據央視衛視電視劇播出時長55.9%,其中近代革命題材佔比49.5%。2017年1-5月電視劇播出時長TOP10均為近代革命題材,其中《勇敢的心》《偽裝者》登陸十餘家衛視播出。而此類電視劇首輪上星新劇比重較低,多在非黃金時段播出,在關注度TOP30中,近代劇僅佔4席,其中3部由CCTV-8電視劇頻道播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聯播《剃刀邊緣》進入關注度TOP10。

大IP高顏值組合多屏熱播,《人民的名義》成跨屏收視黑馬


就跨屏表現來看,2017年1-5月已有多部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突破百億,首播關注度TOP10電視劇中共6部同時進入網絡播放量TOP10,《人民的名義》《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擇天記》《孤芳不自賞》網絡播放量突破百億。這三部IP劇躋身網絡播放量TOP5,均由熱門網絡小說改編,自帶網絡基因,高人氣主演在網絡端也頗具號召力。《人民的名義》在眾多古裝玄幻、青春偶像劇中突出重圍,關注度雄踞榜首,網絡播放量也高居第二位,成為跨屏收視黑馬。

熱播劇受眾肖像  不同人群內容偏好迥異


對比1-5月6部熱播劇用戶畫像,女性、高年齡層用戶對熱播劇的偏好度整體高於男性。都市、玄幻、偶像劇更受女性用戶青睞,男性用戶更偏愛歷史、革命正劇。《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女性用戶偏好度突出,而《大秦帝國之崛起》更加吸引男性用戶。在各年齡層偏好度表現方面,玄幻、言情更加吸引年輕受眾,《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擇天記》25歲以下用戶偏好度較高,而《人民的名義》《大秦帝國之崛起》《剃刀邊緣》45歲以上用戶偏好度突出。

不同性別的用戶群在娛樂內容選擇上也表現出明顯差異,《人民的名義》《大秦帝國之崛起》《剃刀邊緣》更受男性、成熟用戶關注,受眾在資訊選擇上表現出對社會時政、商業財經、科技資訊的明顯偏好,而娛樂八卦、時尚資訊則更為吸引收看《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的用戶。在書籍閱讀方面,人文社科、文學等深度閱讀作品更受《人民的名義》《大秦帝國之崛起》《剃刀邊緣》受眾青睞。報刊雜誌在多部劇受眾中吸引力一般,《大秦帝國之崛起》受眾偏好度突出。在各類網絡小說中,歷史類、武俠類更受《人民的名義》《大秦帝國之崛起》《剃刀邊緣》此三部受眾結構偏向男性、成熟的電視劇用戶青睞;情感是影視、文學作品的主流元素,言情類網絡小說在各部電視劇受眾中偏好度表現差異較小,除《大秦帝國之崛起》外,各部劇用戶均有較高偏好度,《歡樂頌2》用戶偏好度最高;與原作IP類型相應,《擇天記》用戶對玄幻類小說偏好度最高,可見改編劇對原著粉絲仍有較強吸引力。

2017年電視劇收視爭奪戰已近半程,IP改編、周播劇場、臺網聯動仍是話題焦點,多部熱播大劇已交出亮眼成績單。據現已公布的備播資源,下半年仍將有多檔精品大劇上線。

即將到來的暑期檔、跨年檔能否帶來新的突破是為萬眾矚目之懸念。

相關焦點

  • 2017年1-5月電視劇市場播出特徵與趨勢分析
    文丨江錄辰   來源丨綜藝(ID:zongyiweekly)2017年,電視劇市場投資體量顯著放大,品質劇作數量攀升,整體格局在多維的「競合」關係中重構。《綜《綜藝報》經採訪業內多位資深人士,把脈行業樣態,發布2017電視劇產業調查。本篇內容為:從電視劇播出體量、重點衛視觀察、熱播劇三個方面回顧2017年1-5月的電視劇市場情況。2017年1-5月,電視劇市場黑馬頻現,涉案劇逆襲搶佔收視高峰,青春娛樂對陣年代大戲,IP劇口碑收視難以兼顧,熱議話題層出不窮。
  • 2017年全國電視劇市場回顧
    衛視儘管拼劇兇猛,但優質劇目資源僧多粥少,一直處於稀缺狀態,2017年單頻道收視率不低於2%的頂尖劇目有3部佔0.5%,儘管比去年略有提升,仍不過是杯水車薪;收視率在1-2%之間的優勢劇目佔5%;收視率在0.5-1%之間的普通劇目佔
  • 2017年韓國電視劇回顧:各大電視臺的收視之戰!
    唯一不變的是,作為韓國規模最大無線電視頻道的 KBS,與近年在劇集製作水平與年俱增的有線電視臺 tvN 間,在劇集收視市場的角力戰,依舊是 2017 年韓劇界最具看點的一處!今年 9 月 2 日開播的 KBS 周末劇《我的黃金光輝人生》,在 12 月 10 日播出的第 30 集中,首次打破了 40% 最高收視率的關口,錄得 41.2%,不只成為了 2017 年韓劇市場上取得最高收視率的劇集,更是繼
  • 回顧2017年十大熱門歌曲
    下面我將盤點一下2017年十大熱門歌曲。1、《成都》趙雷它是人們分別時在一起哼唱的小曲,無論分別在六月還是在九月,也不論在成都還是在大理,就將2017年所發生的故事,都唱進這首歌裡,在2018年做最好的自己。
  • 從2016到2017,電視劇市場的「變與不變」
    截止目前,各大衛視2017年資源推介會基本宣布落幕。已經公布的2017年電視劇資源多達一百多部,除了當紅明星的加盟助陣,大製作+名導也成了電視劇能否成功立足突圍的重要標配。本期微信,小編編輯整理了2016年電視劇市場的梳理總結和2017年電視劇市場趨勢預測,約您一起探討從2016到2017,電視劇市場的「變與不變」。
  • 湖南衛視2017年1-12月播出電視劇盤點(持續更新)
    【電視劇推薦盤點】【電影推薦盤點】——2017待播電視劇——【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TVB】——1月播出電視劇——  2017年1月播出電視劇:《孤芳不自賞》  播出時間: 2017-01-02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  導演: 鞠覺亮  編劇: 張永琛  主演:
  • 楊曉磊:2018年市場行情回顧
    主持人:很多人都說2018年其實是比較難過的一年,回顧2018年的話,您覺得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楊曉磊:2018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年初的時候很多朋友對2018年的行情很看好,多多少少講到所謂慢牛,特別是2017年的白馬藍籌行情之後,大家似乎覺得A股可能已經從原來的瘋牛模式慢慢進入慢牛模式,但是大家多多少少忽略了一些因素。
  • 2015電視劇年中報:回顧上半年 展望下半年
    2015年上半年,螢屏大劇不多,引發社會關注的有《何以笙簫默》和日前熱播的《虎媽貓爸》等。從目前眾衛視編排的劇目可見,下半年大劇數量將會增多。以下,我們先通回顧上半年電視劇收視表現,看看哪些劇才是真正的「收視之王」,以及收視表徵背後的驅動因素。再展望下半年的備播電視劇,從中找出一些未來電視劇市場的熱度走向。
  • 恩施作家楊亞玲小說被拍成電視劇《大唐榮耀》將於2017年1月29日播出
    2007年,《大唐后妃傳:珍珠傳奇》由現代出版社出版,分上下兩部。初印的5萬冊,現在早已脫銷。在淘寶上,這套書甚至賣到了190元一本。楊亞玲言若有憾:「現在我自己也只有一套作為紀念。」騰訊娛樂頻道這樣介紹這部劇:由歡瑞世紀出品,企鵝影視、千乘影視聯合出品,景甜、任嘉倫、萬茜、舒暢、于小偉、秦俊傑、茅子俊等主演的青春歷史巨製《大唐榮耀》,將作為2017開年大戲,於1月29日(大年初二)在北京衛視、安徽衛視首播。
  • 2017年電視劇期中考:「破1」電視劇僅12部,視頻網站卻又在步步緊逼
    文丨邱禕來源丨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在各家衛視、網絡平臺爭IP、搶鮮肉的整體買劇思路下,2017年的電視劇大戰已經悄然進入了下半場,上半年觀眾用自己遙控器和點擊量做出了自己的選擇,2017年的電視劇市場期中考已經到了公布成績的時候。
  • Steam「2017年最佳」榜單,回顧2017
    ,發布Steam「2017年最佳」榜單,並對榜單篩選方式進行說明和回顧!另外文中的今年都是翻譯的this year,說的自然是指2017年,提醒一下。畢竟真的「今年」才過兩天Steam「2017年最佳」榜單,回顧2017- Alde今年我們將回顧五份全新「2017年度最佳」榜單中表現最佳的遊戲。
  • 2017年好看的電視劇推薦
    2017年上半年一部接一部的火熱劇已經整整霸屏半年了,電視劇市場風起雲湧,風波不斷,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是你沒看過的?
  • 不看後悔,2017年電視劇市場資源全解析!
    2017年電視劇資源多達一百多部,各大主流製作公司將帶著怎樣的作品突出重圍呢?截至目前各大衛視2017年資源推介會基本宣告落幕。已經公布的2017年電視劇資源多達一百多部,除了當紅明星的加盟助陣,大製作+名導也成了電視劇能否成功立足突圍的重要標配。因此,面對大劇雲集的2017年電視劇市場,這些製作公司又將帶著怎樣的作品突出重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各大主流製作公司出品的電視劇資源詳細情況。
  • 年度回顧丨2017年年度全球都在看的熱門電影合集
    2018年1月2號了,新年等不及要給大家盤點一下2017年的大片了
  • 2017年7月北京舞臺劇回顧
    2017年7月1日    國圖藝術中心    《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吞死了》★★★★2017年7月2日    首都劇場    《浮士德》★★★★2017年7月5日    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貴婦還鄉》★★★★2017年7月6日    大麥超劇場    《你好,打劫!》
  • 2017年日本大事件回顧 | 不知不覺又一年結束啦~
    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日本都有哪些大事發生吧▼1年」。曾經陪伴過我們童年的三位老牌聲優相繼去世:藤村俊二於2017年1月25日,在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2歲(代表作為《黑執事》中的田中爺爺等);鶴弘美子於2017年11月16日開車時在首都高速公路上猝逝,死因心臟主動脈剝離,享年57
  • Mysteel:甬臺溫建材2020年市場回顧及2021年展望
    對於2021年市場價格走勢,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簡要概述:一、2020年甬臺溫市場建築鋼材價格走勢回顧圖1:杭甬臺溫市場沙鋼螺紋鋼走勢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1、寧波地區整體來看,2020年寧波地區建築鋼材價格呈現前期低谷反彈,後期爆發上漲的態勢,於12月22日達到年內最高點4860元/噸,較去年最高點4300元/噸上升,增幅達13.02%。
  • 2017年最好看的電視劇,盤點2017年六部品質和口碑俱佳的電視劇
    該劇共77集,於2017年4月16日首播,獲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大獎和優秀編劇獎兩項大獎,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大獎、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 【臉書動態】2017年10月中國巡演記錄回顧
    (距離上次在中國大陸演出已經至少10年了,他們真要看到我,說不定還嚇一跳呢!!)👍2 days of travel 3 good bys tohubby and finally arrived in China to wring city after missing first promo inXiamen.
  • 2017數位相機產品回顧:平靜市場下還有這些創新
    【PConline 回顧】影像產品似乎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在銷量和關注度上已經沒法和手機甚至是一些新興的智能家電相比。影像企業也趨於平穩發展的時期。剛過去的2017年,影像行業在16年的各種事件中受挫後逐漸恢復,銷量也比16年有了起色。不過整體來說,影像行業依然處於下滑的趨勢,漸漸成為了大眾不關注的專業領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