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小眾音樂圈裡,各種莫名其妙的鄙視屢見不鮮。
臧鴻飛當年在吐槽大會就說過:搞音樂的有個鄙視鏈: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流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玩嘻哈的。
當然,臧鴻飛這話說的不全面,因為玩嘻哈的會看不起玩民謠的。
當然,我們從不贊成這種所謂的鄙視鏈。
因為每種音樂,都有他的不可替代性,它們都有存在的功能和社會價值。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搖滾教父崔健早在《不是我不明白》裡就玩過說唱,Nas和美國交響樂談一場同場演出。
這種可笑的鄙視鏈,反而喪失了獨立音樂它包容的特性。
今天,Higher Brothers加盟了國內最著名的音樂節之一,仙人掌音樂節。
仙人掌音樂節在去年第一次舉辦,就在獨立音樂圈和搖滾圈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在邀請了崔健、黑豹、唐朝、張楚、許巍、樸樹以及謝天笑、二手玫瑰、李泉、萬能青年旅店和陳粒這些老一輩和新生代裡最有代表性獨立音樂人後,粉絲給出了史無前例!有生之年!活久見!的高度評價。
可以說,在去年的仙人掌音樂節是國內史無前例的一次音樂節。
而很多人在給仙人掌音樂節做標籤的時候,除了情懷、經典之外,還加上了搖滾。
其實如果真的是純粹的搖滾音樂節,陳粒、李泉這些更傾向於是民謠歌手。
當然,今年的仙人掌音樂節同樣牛逼,有汪峰、痛仰、趙雷、陳粒、草東沒有派對、落日飛車等大牌歌手,我們還等到了達達樂隊時隔14年的重聚。
而這一次,隨著Higher Brothers加盟,我想大眾對仙人掌音樂節純搖滾音樂節的標籤也應該換一換了。
當然,Higher Brothers的加盟自然會使仙人掌音樂節遭受輿論的壓力。
很多搖滾的歌迷狹隘的認為,請Higher Brothers這一行為不搖滾,對於說唱的歧視,會讓他們覺得主辦方在追求流量。
嘻哈音樂作為外來文化,看起來和國內音樂格格不入。但別忘了,搖滾也是上個世紀40年代在美國誕生的。
日本最著名的音樂節,富士搖滾音樂節(FuJi Rcok),夠搖滾吧,連名字裡都帶了搖滾。
去年富士音樂節第二天壓軸最後出場的是Kendrick Lamer。
同樣,是日本著名的搖滾音樂節summer sonic,在去年依然邀請了17年格萊美拿下最佳新人、最佳說唱歌手和最佳說唱專輯的Chance The Rapper。
可以看出,在國外,其實大眾對於小眾音樂的形勢,反而不怎麼拘泥。
在國外甚至不少音樂人,是搖滾、說唱雙修的。
同樣參加了去年富士搖滾音樂節的Post Malone,在美國早已是家喻戶曉的頂級音樂人。他既能玩說唱,也同樣唱的來搖滾,甚至偶爾他還能玩一玩鄉村。
去年跟Eminem搞beef的Machine Gun Kelly,也是一位朋克氣息很足的說唱歌手。對於他們而言,他們從不會刻意區分說唱和搖滾。
再說家喻戶曉的林肯公園,他們也是在搖滾樂中融入了大量的說唱元素。
刻意區分搖滾和說唱,覺得嘻哈、說唱元素不能進入搖滾音樂節,其實是一種搖滾衛道士的行為。
Higher Brothers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說唱組合,不僅逐步走向世界,也在本土紮根且越扎越深。
同樣,這一次邀請Higher Brothers加入仙人掌音樂節,也是仙人掌音樂節逐步和世界接軌的象徵。
我們之前也說了,在國外,搖滾音樂節邀請說唱歌手實在是在正常不過的操作了。
而當樂迷放開音樂種類之間的成見,國內的音樂市場才會真正的走起來。
由於微信改版
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文章的你
一定要按步驟把我們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