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從連虧15年到46家門店 成功並非靠賣書

2021-01-10 贏商網

  凡有文化情結,追求時尚生活的人士來到臺灣,逛「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是絕對不能割捨的選擇,因為「誠品書店」已成為臺灣的一張「文化名片」。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

  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在誠品門店裡,其圖書銷售區只佔到總經營面積的20%到30%,其他銷售區域則為自營服飾、文創、家居、美容、餐飲、兒童、教育等。

  這不僅徹底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提升誠品的服務功能和集客能力之餘,更重要的是,收入和盈利有了更多渠道。

  

  一份2010年的數據顯示,在當年的誠品營收比重中,商場事業部佔59.2%,文化事業部(書店)佔33.6%,餐飲收入則佔7.2%。到了2013年,誠品營收130億臺幣,書店營收佔30%左右。

  誠品旗下擁有書店、畫廊、誠品生活、餐旅、行旅等自營品牌。這些自營品牌極具個性特色,符合時下消費者的潮流品味,為誠品的文化標籤增加光環。這些經營內容布局、想法創新,而且又遵循誠品「連鎖而不複製」模式,對誠品整個產業鏈發展有著進一步的推進作用。

  

  下面,新店商為大家呈現誠品旗下部分自營品牌。看看誠品如何從一家書店開始,逐步將經營觸角延伸,最終形成了「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把人文、創意、藝術、生活融入商業。

  誠品展演自營品牌

  展演部分,誠品最初在敦南店裡規畫了藝文展演空間,而今,誠品每年舉辦超過5000場藝文活動,並在2013年成立專業的展演事業,開展具知識、創意、體驗、感動四大層面的展演內容。

  1誠品電影院

  誠品電影院以播放藝文電影為主,規劃有「誠品選片、專題策展、兒童主題、院線首映」四大主題,提供國內外藝文電影、獨立製片、華文創作電影、紀錄片、動畫等豐富內容。誠品電影院亦運用多元文創資源,舉辦一系列跨界藝術策展活動,策劃專題影展,其中兩個影廳備有舞臺,可提供工作坊、座談、論壇、電影首映會、記者發表會、企業及貴賓專屬包場等多元化應用。

  誠品電影院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領軍設計,帶領聲學、燈光、內裝頂尖團隊專業施作,採用最先進的專業設備,打造絕佳的觀影空間,期許提供藝文電影愛好者專業舒適的觀影經驗。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2誠品表演廳

  2013年秋天,誠品表演廳於松煙店,開展新的多元藝文表演空間。誠品表演廳戮力規劃多元自製節目,以「享樂、跨界、親子、沙龍」四個主軸,延伸策畫精緻豐富的演出內容。

  誠品表演廳由伊東豊雄設計團隊,結合永田音響及佐佐木睦朗設計畫等多個劇場專業團隊共同建構,設有361席座次,不僅是提供原聲傳遞的專業音樂表演場域,更適合各類型的跨界演出、大師班、論壇講座、研習營、記者發表會等多功能使用。誠品表演廳期許成為廣大藝文觀眾及國內藝文團隊心目中,最優質及最專業的表演場所。知性與感性交融的藝文風景,於此展開。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誠品書店自營品牌

  臺灣誠品書店成立至今26年,在金錢帳簿上虧本15年,卻在理想帳簿上一路盈利,成為正宗臺灣文藝氣味的代表。某種程度上,也是那句臺灣俗語「天公疼酣人」的體現吧。誠品書店不但重視場所氣質和空間美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

  

  發展至今,誠品已成為臺灣最具規模的文化場域,21萬種書目,逾40萬種文具、影音等各式非書商品。誠品書店旗下有誠品兒童書店、誠品文具館、誠品音樂館、誠品知味、blackpages CAFé等11個自營品牌。

  1誠品兒童書店

  誠品兒童書店涵蓋兒童刊物、繪本、青少年讀物、影音、益智玩具等項目。書店會定期舉辦多元面向的兒童書展。同時,誠品兒童書店也重視孩子與人的交流互動,規劃說故事時間、親子講座、童書達人分享會、DIY體驗和藝文生活教育,透過多元活動推動小區和家庭閱讀,為兒童閱讀世界開創寬闊視野。

  

  已入駐:誠品臺北敦南店

  2誠品風格文具

  誠品風格文具館以「店中店」的概念,讓藝術展現於空間擺設中。文具館內涵蓋誠品設計、禮品、文具三大主軸,引進全球獨具創意的特色商品,巧妙陳列的主題性展示傳達當季流行信息。

  

  已入駐:蘇州誠品

  3誠品精品文具館

  誠品精品文具館獨立於基礎事務性文具用品之外,以精緻優雅的辦公文具用品為主,引進國際知名歷史悠久的品牌。

  誠品也在此充分發揚跨界合作的設計精神,誠品與和碩聯合科技共同推出「eslite x PEGACASA」聯名品牌,以臺灣設計、製造、素材為核心精神,兼顧環保與實用功能,在自然材質與工藝美學中找尋完美平衡。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誠品敦南店

  4誠品音樂館

  誠品音樂館成立於1999年,至今引進超過23萬種影音出版品,包括各類多元且具深度的主流與非主流音樂商品,涵蓋全球各地世界音樂、後搖滾、前衛創作以及臺灣地下樂團等音樂形態。除了販售一般廠牌之外,誠品音樂館還常常獨立進口許多小廠牌的唱片,讓喜歡挖寶的樂迷驚喜萬分。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誠品敦南店

  5誠品音樂黑膠館

  誠品自2007年展開黑膠文藝復興運動,結合主題展覽、音樂演出講座及黑膠商品展售等主軸,開創與黑膠樂迷分享交流的平臺。每年不定期舉辦黑膠市集,成為黑膠音樂熱愛者的年度盛事。

  誠品音樂黑膠館坐落於誠品生活松煙店,為全臺首家黑膠主題專賣店,超過8000片不同的樂種選擇,每月策畫側重臺灣音樂、彰顯在地精神的黑膠主題展。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誠品生活中友店

  6living project

  誠品松煙店打造全新品牌living project,以「美好生活提案」為定位,採用「家」的概念規劃空間分布和商品組合,透過「揀選價值」詮釋誠品生活主張。

  living project分為八大區域,導入國內外88個頂級生活品牌,其中13個為松煙限定,包括日本百年毛巾Uchino、瑞典百年刷具Iris Hantverk、美國的餐具品牌be HOME,以及把香皂當作高級訂製服經營的COUSU DE FIL BLANC。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誠品生活文創自營品牌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生活零售產品、餐廳、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其文創平臺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誠品生活文創平臺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根本,堅持「連鎖而不複製」的經營理念,進行多元化的通路經營。目前臺灣、香港、大陸共計有46處服務據點,讓顧客自在地體驗獨特的城市人文空間,探索遊逛式的光譜生活。

  1AXES 創意時尚平臺

  誠品生活秉持扶植新銳理念,2013年首度跨足時尚,將獨特流行選品觀點結合富有時尚創作潛力的新銳設計師,建構展售合一的流行創意平臺AXES。它被譽為臺灣時尚設計圈裡的霍格沃茨。

  AXES集結逾30位華人新銳設計師,將深具人文、知性、設計感、藝術的流行風格,融入服裝、飾品、包款、配件、鞋款與藝術花藝。

  另外,它還有一個「Project X」聯名商品的計劃,每年春夏和秋冬各一次跟某一位AXES的設計師合作開發單品、包裝銷售。這個聯名商品必須符合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容易入手的價格;再來是要容易搭配、好穿搭,也就是說要跟你衣櫃既有的衣服很容易融入與搭配;最後,一定要有設計細節,讓顧客體驗到「設計」對整體視覺的加分。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2expo 微型文創博覽平臺

  誠品生活2013年推出自營文創品牌expo ,採取「博覽會」的概念,運用誠品生活自有通路優勢,開闢平臺予微型文創工作者交流、展售,將源自生活的新創造、新概念一次呈現。創作者不但可以在此發表創意,expo更成為創業圓夢與市場溝通的重要橋梁。

  expo與超過150個臺灣新銳設計品牌合作,提供生活良品、創意雜貨、臺灣好食、手作禮品、美容好物等。目前,expo有6家實體門市,銷售逾3千多種商品。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誠品生活餐旅自營品牌

  本著「將美好事物帶入生活」的理念,誠品生活餐旅事業由餐旅設備代理銷售跨足門市餐飲通路服務,服務客群亦由B2B的餐旅企業用戶擴展到B2C的廣泛消費客群。

  

  1誠品酒窖

  誠品酒窖由誠品自營代理頂級歐陸葡萄酒及香檳,包含法國Bordeaux、Burgundy、Rhone、Loire、Alsace、Champagne等主要知名產區,以及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奧地利和紐西蘭等地優質酒莊產品。除了豐富酒藏,誠品酒窖亦展售各式專業品酒器具。

  

  已入駐:誠品敦南店、誠品信義店、誠品臺中店

  2eslite Café

  eslite Café緊鄰著書區。店內服務以義大利LAVAZZA咖啡和法國HEDIARD茶飲為特色,並提供健康無負擔的簡易輕食。

  

  已入駐:誠品敦南店、誠品信義店

  3Tea Room

  Tea Room裝修風格為法國路易十四的皇室風格。位置鄰著誠品書店的美食書籍區,讓沉浸於紙上佳餚的讀者們同時感受到陣陣香氣與優質飲食空間的迷人氛圍,營造出一個結合知識人文與味覺饗宴的獨特空間。

  採用誠品獨家代理法國HEDIARD茶葉和義大利LAVAZZA咖啡,搭配歐陸輕食和精緻小點,以親切價格提供高級享受。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

  4the first

  the first餐廳坐落於誠品松煙店三樓,主廚善於使用在地食材佐以西式料理手法,創新合宜融合東西方食材及技法,襯以歐洲頂級餐瓷呈現出內外兼美的雅致料理,此外, the first餐廳還提供臺灣高山茶。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本文轉載來自:新店商 作者:Panda,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從連虧15年到46家門店 誠品的成功並非靠賣書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 從連續虧損15年到46家門店:Ta的成功不靠賣書,靠啥?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 誠品書店憑什麼連虧15年而不倒?情懷背後的秘密竟然還是房地產!
    那天,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因心臟病復發於臺北去世,享年67歲。這位火爆華人文化圈的吳先生,至今已在臺灣、香港及大陸開了49家誠品書店。他創辦誠品書店28年,連續虧本15年卻沒垮,分店還越開越多,為什麼?1989年,吳清友在第一次心臟病手術之後重新審視生命。
  •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在文化界,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可謂聲名赫赫。長達31年的經營歷史,誠品書店敦南店獨創「24小時營業機制」,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一度令其衝破實體書店的經營範圍,成為臺灣文化地標。5月31日關店當日,誠品書店湧入約5萬人送別,包括林依晨等各路明星紛紛發微博表示惋惜。
  • 誠品書店吳清友:連虧15年,在工作中辭世,他是最被文人敬仰的商人
    吳清友創辦誠品書店的過程非常不容易,書店在開業後連續虧損15年,實現盈利後也沒有把賺錢作為經營宗旨。這是它與其他書店最大的不同。從商業角度看,這不是一樁好生意,但從社會角度看,這卻是一項可以載入史冊的功業,它為喧囂時代的人們貢獻了一家真正的書店,龍應臺說,「誠品的成功,意味著我們有一個人文的空間。」
  • 誠品書店用20%的賣書空間,把其它業態也做火了!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 【分享】誠品書店用20%的賣書空間,把其它業態也做火了!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 誠品書店創始人不幸病逝,他一生不靠電商,連虧15年,留下了實體零售崛起之道
    「誠品的成立,不是為了商業模式的成功。」店內的所有業態互相兼容,書籍、餐飲、文具、服飾、文化活動、極具品位的設計……都是構建「誠品生活態度」的組成部分。眾所周知,誠品虧了15年,2004年才扭虧為盈,書店從2007年才開始盈利,且只佔總營收的30%左右。
  • 誠品生活書店開了家「生鮮菜市場」,在書店買菜是一種什麼體驗?
    對於誠品而言,有什麼理由一定要涉足生鮮?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呂昊澤表示,生鮮類商品屬於快消品,復購周期短,回頭客相對多。販賣生鮮產品提高的客流量,也能相應地增加其書店鋪面和其他類型的銷售額。再者,生鮮並非都是低附加值產品,其中也會存在進口海產品等價格較高的生鮮商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 誠品時光:一個人,一家書店,一本書
    經營書店的壓力,並不比其他的行業小,尤其是像誠品這樣不以賺錢為目的的書店。從開業之日起,吳清友準備的是虧5-8年,結果誠品經受了長達15年的虧損。吳清友拿起筆,寫下的是四個字:誠品萬歲! 現在的誠品書店,除了賣書,還引入了茶葉、香皂、餐具等產品專櫃。2006年,誠品信義旗艦店開業時,誠品將整棟樓6層都租了下來,但傳統意義上真正賣書的只有兩層。其餘的空間,誠品與商場中的專櫃洽談合作,分享經營收入。誠品負責以其品牌招引客流,讓專櫃駐紮,並依託誠品的平臺成長。
  • 致敬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曾15年虧損,如今年營收超40億人民幣,成為亞洲最大書店?
    誠品書店創始人、董事長吳清友,6月18日晚間在誠品的辦公室突發心臟病,急送北醫仍不幸病逝,享年68歲。吳清友雖逝,他留下的誠品書店,卻可為中國文化業的一段佳話。誠品書店創立28年,虧損15年,如今誠品書店不但實現盈利,還成為一處文化旅遊地標,那麼吳清友先生和誠品是如何做到的?
  • 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2019.11.14,臺北誠品敦南店宣布,由於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5月31日關閉。 這一下,浪潮抵岸碎得面目全非。在文化氛圍濃厚的彼岸,連歷史悠久的誠品書店也無法在這場水逆中倖免。以上羅列的還只是聲勢比較大的幾波浪花,中途還有多少小書店如碎浪傾倒,破裂,無聲無息。在一般老百姓看來,網絡閱讀時代,實體書店關門很正常。
  • 連虧15年,誠品書店如何成就書店傳奇
    前幾年,全國各地的實體書店紛紛陷入「倒閉潮」,就連一些被譽為城市文化地標的書店,如北京風入松書店、上海季風書園等也不能例外。但同時也有不少書店開始多元化轉型,尋找新的盈利點,其中被借鑑最多的,當屬臺灣誠品書店模式。每個書店業者提起書店未來之路,必會提到誠品模式。但至今為止,誠品書店一直被很多書店爭相效仿,卻始終處於「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狀態中。
  • 網紅書店的誕生,蘇州誠品書店如何做到日接待55萬人?
    1999年,臺灣誠品敦南店開始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模式。 隨著在網際網路不斷更新的同時,實體書店的弱勢也越來越明顯。據統計,誠品書店一直虧損了將近15年,一直到2006年才扭虧為盈。
  • 誠品書店的秘密 複合式經營成功代表案例解析
    誠品書店是典型的複合式經營的成功代表,誠品書店植基於推廣閱讀、激發創意、深耕文化、提升心靈的理念,以複合式的經營手法上,努力創造出既具本地特色、又具國際視野的文化景觀。  誠品書店是臺灣最大的連鎖書店。
  • 31年的誠品書店關門,而蔦屋書店卻將在杭州開新店
    5月31號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宣布關門,這是一家被時代雜誌都稱為「亞洲最佳的書店」。具有31年的經營歷史,關門那天不少臺灣明星和民眾都紛紛前去送別,並表示非常惋惜。誠品書店的創始人吳青曾說沒有商業,誠品是活不下去的,沒有文化,誠品是不想活得。創始人吳青一開始以營造書店人文氣息為目的,連續虧損15年,對文化聲譽的追求超過了賣書的利潤。現在來看誠品書店,濃愈的文化氛圍早已超過其他。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來讓自己存活下去。
  • 探店|全世界的書店都活得很辛苦,誠品為什麼笑到現在?
    為什麼是蘇州?不過本次的主角可是誠品書店這個「文化百貨」。從本次探店的火爆程度來看,確實是吸引人潮的巨大磁石。不僅是進大門要排隊,書店開門不久後也開始限制人流,一直到下午3點半門口還排著幾十米的長龍。▲香港銅鑼灣店圖 @中奢網在連續虧損15年後,只能放棄了書店的單一業務,走複合經營才扭轉局勢。
  • 13 件有關誠品書店你不知道的事
    誠品書店的英文名叫 Eslite,不過在英文字典裡查不到,因為它是個古法語詞,精英(Elite)的意思。2. 去年 CNN 評出的 17 家全球最酷書店裡就有誠品(敦南店),另外兩家國內的書店是南京先鋒書店和廣州的 1200 Bookshop。
  • 誠品書店大陸首家店在蘇州開業 曾來杭州考察過
    這家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誠品書店,是誠品集團的第46家門店,也是第一家誠品自持物業的門店。總面積達5.6萬平米的綜合體中,書店佔據了1.5萬平米,剩餘的面積由文具店、咖啡館、餐飲、服裝店、家居店、展覽館等組成。在這個商業綜合體旁邊,還有兩棟塔樓共76套高級公寓出售。  也就是說,這家誠品,實際上是個包括房地產項目在內的shopping mall。
  • 誠品時光 | 人們為什麼深愛這家賠了15年的書店?
    也許你說沒有,但我猜你一定聽說過。誠品一直是一代代文藝青年們的心頭好。人們為什麼那麼喜歡這家書店呢?也許今天推薦的這本《誠品時光》可以給你答案……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誠品書店,是在2010年的一部電影《一頁臺北》裡。被女友拋棄的年輕男孩小凱,每天獨自坐在書店的地板上學法語,引起了在書店打工的Susie的注意,於是展開了一段青澀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