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色字「口述歷史」關注
老朋友:點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
中國著名攝影家、策展人、影像藝術評論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四月影會重要成員鮑坤看了作品後興奮地說:「你們作品的拍攝和製作水平嚴格的說在國內可以當作教材。尤其是(張宗賢)這張笑臉含淚的照片如果在早幾年,完全可以做為《中國攝影》的封面,很多環境人像照片構圖嚴瑾,細節豐富。 我會推薦更多的評委來。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本屆大展評委宋靜在觀看了影展後說:「口述歷史是近年來我國新興的一個文化形式,你們這個點抓得很準。攝像、攝影與文字的疊加表達我認為是新中出新。《光輝》口述歷史這個項目本身比這組照片具有更大的意義。」
美國紐約大學文學教授、攝影家H先生仔細地在每一幅作品前駐足觀看:「你們作品的拍攝製作能達到國際水平,拍攝生動,影調沉著,層次細膩。構圖能夠讓觀者看到作品的張力,人物關係主從恰當,相互接應。我願意介紹更多的國際攝影家來看看你們的展覽」
臺灣攝影家觀展後說:「從這些照片我能看到你們的心」。
德國著名攝影家、本屆特邀學術講座嘉賓:「這樣拍人物是很鮮活的,非程式化的,你們很好地抓住了人的那些有生命感動瞬間。」
山西省晉中市主要領導觀展後十分感慨:「感謝你們帶來這樣一個展覽,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了解我國石油行業還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奉獻了一生的老教授、老學者、老專家,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你們還能記得起那麼多老工人並且歌頌他們,這在目前輕浮日盛的文藝風氣下更是難得。我們山西是個歷史大省,也很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
觀眾:這樣用心有思想的作品必是會引起轟動。就是那一束光投在如雕塑的臉上,直接擊打著受訪觀者和我們的靈魂。一組黑白肖像用不同的神態 相同的皺紋和我們對話,敘述著石油教育的發展史。我很感動。
觀眾:你們用影像記錄口述歷史,作品中那些父輩的眼神或是慈祥的 堅定的 或是孤獨的 悲涼的,但是,每個眼神都透射出堅強與智慧 從容與樂觀,仿佛看到他們的筋骨乃至整個生命過程,仿佛聞到原油的味道,書香筆墨的味道。
國內最頂級的藝術圖書製作單位-雅昌印社也來參加本次大展並宣傳它們近年的藝術出版成果,《光輝》口述歷史人物畫冊即將由雅昌印製。
太原電視臺、平遙人民廣播電臺及多家網絡媒體對《光輝》影展進行了現場報導。
石油大學口述歷史項目組
創作團隊: 那些年口述歷史製作推廣機構發起人: 華東石油附中81屆同學會
製作:戴軍 攝影:餘海 撰稿:王非
感謝朋友們的支持!了解更多內容:http://www.nxnksls.com/ 郵箱:741343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