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大家熟悉的papi醬帶著新視頻回歸啦!
終於休完產假的papi醬,
在新視頻裡化身說唱歌手大玩「跨界」,
一首全新單曲《I'm Back》,
將新手媽媽的哺乳期經歷統統「diss」一遍,
硬核的歌詞很洗腦,也很真實,
讓無數新手媽媽們直呼「內行」!
原來「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papi醬,
當媽媽之後,同樣會遇到產後脫髮、體重直升,
哺乳期是比加班還有累十倍的存在,
當媽後的辛酸就如同她歌詞裡唱的那樣:
「我累哭了,我當娘了,
我更愛購物了,我身材走樣了,
我更禿了,我也更強了。」
作為新手媽媽的papi醬,
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勞累,
還要因為休了大半年的產假全身心照顧寶寶,
這半年裡都要和社會脫節,
錯過了直播帶貨的浪潮,
沒看過《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
也沒有看過《乘風破浪的姐姐》,
更不知道「五條人」是誰……
大多數休產假的媽媽都深有體會,
帶孩子已經掏空了身體和精力,
誰還會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熱點,
可這哪怕是短暫的社會脫節,
也會是多數新手媽媽難以擺脫的困境,
因為圍著孩子轉,實在分身乏術啊!
新手媽媽們的疲憊和窘迫,
不僅要忍受產後和哺乳期的身體疼痛,
還要忍受精神上的高度緊張,
更有來自家人、社會上對寶媽們嚴苛的要求,
這些有形或隱形的「枷鎖」,
要求她們做一個「完美媽媽」。
即便不是當媽媽的人,
也一定對這樣的話語不陌生:
「誰不是這麼過來的,就你這麼嬌氣!」
「你不再多吃點,怎麼能有營養給寶寶餵奶?」
「你都不上班,不就是帶個孩子能累到哪去?」
……
沒有人體諒到產後媽媽們的辛苦,
這些施加在她們身上的壓力,
才會讓越來越多寶媽們患上產後抑鬱症,
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
「為什麼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這些焦慮,才最令人窒息。
分分鐘崩潰的產後哺乳期,
到底怎麼做才能讓產後媽媽們舒適一點,
緩解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焦慮?
1
不做完美媽媽
papi醬在視頻裡說自己懷孕和產後胖了20斤,
讓自己沒有了自信,
明明很多女明星產後身材瞬間恢復,
而作為普通人,卻要因為身材臃腫被嫌棄,
因為身材不夠辣,怎麼配做辣媽?
但媽媽真的不是超人!
不僅身材上被指摘,
連照顧孩子但凡有一點沒做好,
就是當媽的錯,尤其會被家人指責,
「連媽都不好,還能做什麼?」
連帶著媽媽自己都覺得孩子沒照顧好,
就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沒有做到位,
從而更加焦慮和擔驚受怕,
更加難以用好情緒去照顧孩子。
產後想要過得舒服點,
得先要學會和自己和解,不去強求自己做個超人,
就像papi醬說的:「我也不會啊!」
都是第一次當媽媽,會有試錯和摸索的時候,
這恰恰就是媽媽與寶寶之間,
最難忘的陪伴和共同成長。
所以,承認自己不是超人,
也不必要求自己當個完美媽媽,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學會和自己和解,拋開那些枷鎖和焦慮,
其他人的感受遠沒有自己的感受重要,
先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孩子,
或許能獲得更多愛和溫暖哦~
2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
在大多數人的固化印象裡,
都認為剛出生的嬰兒應該全程由媽媽負責,
因為坐月子的是媽媽,
休產假的是媽媽,哺乳的也是媽媽,
那么爸爸去哪了呢?
許多人將照顧孩子的重擔放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半夜孩子餓了,需要媽媽起床哺乳,
為了餵飽寶寶,很多媽媽都像張歆藝一樣,
定無數個鬧鐘,無論是凌晨幾點,
都要爬起床來餵孩子,
不能休息好,自然更辛苦。
這時候,爸爸要做不僅僅是陪孩子玩,
更要扛起分擔家務、照顧寶寶的義務,
而不是當個甩手掌柜,在家只顧自己舒服,
尤其是產後媽媽因為激素變化,
更容易有情緒上的波動,
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照顧和理解,
體諒她,關愛她,替她分擔重任,
產後抑鬱症也不會存在。
現在很多地方,爸爸也是要休產假的,
沒道理育兒只是媽媽的責任,
爸爸們更要動員起來,
參與到日常的育兒活動中來,
更要給予媽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
好好養護產後身體
章子怡曾說:「這輩子最大的疼,是漲奶。」
連papi醬在休產假期間,
也忍不住在微博小號上哭訴哺乳的痛苦,
不僅會漲奶,還有可能回奶,
最可怕的還會患上乳腺炎,
更是痛上加痛!
不僅是乳房上的不適,
產後的身體仿佛被掏空,
生產時傷口的疼痛、產後便秘,
甚至還有產後痔瘡等難言之隱,
還有抱孩子、照顧孩子身體上的勞累,
產後媽媽們,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要產後期間身體更舒適一點,
不僅需要家人分擔勞累,
也需要媽媽們多做一些瑜伽和輕度運動,
來放鬆身體,舒緩疼痛,幫助身體恢復;
而乳房的不適,更要選擇舒適的內衣,
尤其是針對哺乳期媽媽的內衣,
更要精挑細選。
選擇更安全舒適的材質、面料和設計,
也要健康、透氣防過敏,
例如一直被媽媽們所喜愛的【從容】和【繭愛】,
分別蘊含銀離子纖維和蠶蛹蛋白成分,
不僅抗菌舒爽,還給媽媽更好的養護,
全罩杯超薄設計,哺乳期媽媽穿起來沒有負擔,
緩解哺乳期的乳房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