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醫易同修」免費訂閱...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醫技知識|有病不求人
身懷絕技的中醫人,被專家懟得話都沒機會說全......以下視頻讓人看了真是讓人義憤填膺,卻又哭笑不得.......建議在WiFi聯網下查看:
中醫危在旦夕,每個中醫人都應該從經典出發,結合臨床,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我們致力於古中醫傳承和弘揚,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支持中醫發展,給民間中醫一個生機,哪怕不使用中醫治療,請把他當成傳統文化,在沒有充分學習了解他的情況下至少不要詆毀中醫。
1:行醫的標準化
在中醫的發展歷史上,一位郎中被老百姓接受並認可基本上都是靠口碑。
他們一般是先給親戚朋友鄰裡看小病,效果不錯,就有人找看大病、疑難雜症,這樣慢慢地醫名就開始傳播,由近及遠,由本村本地傳播到外鄉外地,最終成為有口皆碑的郎中。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一個醫生的本事,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他治病的療效。
但是後來隨著西醫的傳入,我國的中醫教育也像西醫一樣走向了規模化、量產化之路,行醫也開始走向了標準化,即要以《執業醫師法》為標準。
打著中醫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旗幟,實際上就是以西醫為尺度來改造、消滅中醫。
於是這奇特的一幕就出現了: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很多不會看病,卻有行醫資格,而民間傳承或自學成才的中醫能看病,卻被稱為「非法行醫」受到管理部門的封殺。
馬鞍山的蔡長福,經方論治40年,治好無數病人,全國各地大醫院放棄治療的疑難雜症,常常在他這裡妙手回春,但卻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活活難住了。
失去執業醫師資格後,蔡長福原來合法的診所被取締,屢屢被當地衛生局查抄罰款,最重的一次一個方子就罰了幾萬元。
金華的倪海清,農民出生,小學文化,自學中醫沒有行醫資格。他研製出了一種能治療晚期癌症的中草藥方,救治了數百名晚期癌症病人。
由於影響了旁邊艾克醫院的生意,倪海清被實名舉報,於2011年10月被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刑事拘留,後被該區法院以製造、販賣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款100萬元。
溫州的潘德孚,行醫幾十年,著作等身,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包括很多癌症、白血病患者。甚至還專門開了癌症、白血病治療專科,每天看30多人,仍然是半夜就有人來站門外怕掛不上號。
卻一直沒有取得最低的執業助理中醫師資格,他的中醫診所也被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取締。
2:提著腦袋治病的民間中醫
很多民間中醫雖然看得了病,卻沒有執業證,一紙證書擋住了他們的行醫路。於是,有的被迫放棄行醫,有的無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醫技法年久失傳。
而看看現在的中醫院,或者西醫院的中醫科,這些擁有中醫師資格的人,又有多少人是沒有中醫行醫能力或只有很差行醫能力的呢?
他們對中醫沒有信心,看病和西醫一樣,各種化驗檢測一樣也不能少,四診不參,十二綱不辯,疼痛就用止痛藥,氣滯就用補氣行氣藥,血瘀就用活血化瘀藥。
基本都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西醫思維,距離合格中醫實在太遠。
我們對祖傳中醫、師承中醫(指民間沒有中醫師資格的師承)、自學成才中醫,不授予中醫行醫資格,說他們沒有中醫學歷。
其實,正是這些人掌握了真正的中醫思維,中醫療效顯著,口碑很好。也正是他們的非法行醫,才保住了中醫的一點生機與火種。
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大都是不懂治病的,能治病的只有這些非法行醫者了!
但是,這些民間中醫往往處境十分艱難,是真正的提著在腦袋傳承中醫,治病救人。
中醫圈裡的人都知道,在現在的環境下,非法行醫,是法律所禁止和嚴懲的,治病救人必須得承擔很大的責任和風險。
對於擅長治危急重症而又誠實行醫的民間中醫來說,收取的這點診費相對於風險責任來說,簡直是火中取慄。
記得有篇文章說,醫生救治病人,誰來救醫生?有政府武裝力量保護的醫院醫生尚且發出這樣無奈的呼聲,處於最弱勢,作為政府打擊對象的誠實行醫的民間中醫還能說什麼?
3:失敗的中醫教育
為什麼民間能夠培養出治病的中醫,而大學卻培養不出來呢?毫無疑問,大學教育違背了中醫教育的規律。
正如科學家錢學森說的:中醫至少超前西醫1000年,和西醫不一樣,中醫把人看作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是符合系統論理念的,把人作為活生生的生命看待。
可中醫的大學教育呢?卻是按照西方科學的模式來進行的,即機械化、標準化,只講究可觀察的實體,而完全不考慮那些精密儀器觀察不到的本質。
專業教育從理論入手本也不錯,因為理論能夠指導實踐,但是,現在的中醫理論早就被西方科學搞得四不象了。
現在中醫藥大學的課程60%以上是西醫內容,中醫學生不去攻讀中醫經典,卻做對中醫藥幾乎沒有意義的小白鼠實驗、搞屍體解剖,怎麼能培養出有中醫思維的接班人?
只能是滿腦子的細菌病毒、內分泌失調、過敏、炎症和化學指標,看病不分寒熱虛實,不懂基本的望聞問切,連中醫的基本常識也不具備!
醫學本質是治好疾病,療效是第一標準,第一戰場是臨床,只要能提高療效,它都是合理的。
可我們的中醫教育只注重學歷,不注重療效。建國之初,為了提高療效,聘請了大量民間中醫進入高等教育,而之後呢?
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法再也看不到了,大學當中充滿著只會講課不會治病的「教授」,教授都不會治病,它們教出的學生能治病嗎?
雖然全國每年培養數以萬計的中醫中藥專業的畢業生,但真正成為中醫的並沒有與其數量形成正比。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醫界人才匱乏的呼籲便從未停息過。
國醫大師裘沛然就曾痛心地指出:現在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中醫簡直就是廢品,連庸醫的水平都達不到,庸醫也還是要懂一些中醫的湯藥方劑,可現在培養出的學生對中醫的理法方藥根本不懂。
「我畢業於中醫藥大學七年制中醫專業,課程設置是60%中醫、40%西醫,最後是中醫沒學通、西醫沒學精。」北京某中醫院的一位醫生曾在網上發文,感嘆他的110名同學中仍在吃「中醫飯」的不到20人,有的同學至今不會開方子。
想想解放前特別是西醫進入中國之前的幾千年,什麼危急重症不是靠中醫?而現在的許多中醫,碰到感冒發燒患者就趕緊往西醫推,這怎麼能取得國人的信任?
許多患者本來相信國粹中醫,但多次碰壁後,只好認為好中醫在歷史、傳說中。難怪有人會激憤道,滅中醫者,中醫也!
4:行醫資格應該是行醫能力的認定
中醫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同疾病作鬥爭中積累起來的。一開始哪有什麼職業中醫,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行醫資格,醫學永遠也無法產生。
現在社會發展了,也有醫學院了,難道就不準老百姓自己與疾病作鬥爭了?就不準老百姓探索了?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現在的民間中醫,就好像當時農民,不是用槍炮也不是正規軍隊抗日,而被定性為「非法抗日」一樣可笑。
如果你咳嗽,你媽媽摘了幾片枇杷葉給治癒了,如果你又用同樣方法治癒朋友的病是非法行醫嗎?
在歷史上,中醫從來都是由公眾監管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注重自己的生命,更不會把自己的生命隨便交給一個醫生。
中醫之所以得到信任,是因為他們能夠先把自己親人、朋友的病治好了,這比那些醫師資格證的說服力大多了。
同樣,遣方用藥從來都是中醫必備的技能,它是沒有具體標準的,可現在主流卻動不動就給它們扣上了非法製藥的大帽子。
行醫資格認定的設置,應該是為了更好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只要有行醫能力,不管你是什麼學歷,都可以授予行醫資格。
如果沒有行醫能力,不管是什麼博士、教授、專家也不能授予行醫資格!這才是設置行醫資格的初衷。
可現在的中醫行醫資格標準,明明許多民間中醫的水平要遠遠超過醫院的中醫和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但他們卻沒有合法地位。
如果要獲得行醫資格,還需要這些遠不及自己水平的人去認定,這樣的資格認定標準難道不悲催嗎?
中醫為什麼遭到了國民的全面拋棄?就是偽中醫遍地,他們名為中醫,拿著國家發的中醫行醫資格證,卻不會治病。
國民被騙一次還行,你騙兩次、三次,還有人相信嗎?中醫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多少人再相信了!沒有了國民的信任,中醫靠什麼發展?
5:中醫復興離不開民間中醫
事實上,中醫起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很多國醫大師都是來自於民間,如蒲輔周、董建華、李重人、王綿之等,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院校教育。
像雲南白藥、福建片仔癀這樣的名藥也都是民間實踐、總結的結果。
至今仍在民間流傳的一些單方、偏方、驗方、秘方,都是歷代臨床實踐的結晶,即便是中醫經典著作中記載的方藥、技術,也離不開民間中醫的貢獻。
中央電視臺十頻道「走進科學」欄目曾連續報導過,湖南省慈利縣人武部的一技之長者許小武,用祖傳蛇藥秘方治療蛇傷的事跡。
灌雲縣「土郎中」幾十年如一日鑽研的治療疑難雜症的偏方也有口皆碑,廣為傳播。
另外,小針刀也是建國後出自民間、而今在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中醫創新技術。
已故的發明人朱漢章就是「赤腳醫生」,他在針灸針具基礎上研發的小針刀,在治療骨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等數十種西醫難治性疾病方面,展示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多次獲科技成果獎。
朱漢章還出版了近百萬字的《針刀醫學》專著,並使這一技術在國內外廣為流傳。許多西醫教授都成了他的學生和針刀擁戴者,現有千餘家醫院開展了這項技術,使數以百萬計的患者受益。
民間中醫過去是傳承中醫的主體,現在仍然是傳承中醫的主體,未來更是促進中醫發展的主動力。
那些有其名而無其實的西化的學院派中醫隊伍,只能逐漸異化性地消滅中醫。
中醫近幾十年來的持續衰落,代表著主流中醫的徹底失敗。因為他們雖為中醫,實則西醫,看看他們的科研論文、研究院、醫療機構,還有幾個純中醫?
他們早已被西醫同化了,如果讓他們繼續挑大梁,主導中醫,中醫只有死路一條。
當今之際,中醫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一個優勝劣汰的制度,把那些不能治病的偽中醫掃地出門,只要他們在中醫行業裡一天,就會給中醫抹黑一天,讓他們在中醫行業裡再呆幾十年,中醫就徹底玩完。
真正的中醫在民間,也正是他們,才傳承著真正的中醫精髓。
我們不僅要認可民間中醫,保護民間中醫,還應該把有真本領的民間中醫請進大學、請進研究所、請進管理機構,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中醫真正的突破性進展。
~~~~~~~~
(選自:中華元智庫,廣東省醫藥臨床學府)
願民眾對中醫有認知,望國家對中醫有制度。復興之路上,我們一起吶喊與見證!
轉發1次可以讓千千萬萬中醫藥後人知道!關注本公眾號平臺,留言您們的想法。
外國人都開始學中醫了,你還在等什麼?
網友評論:
@GJZYSYS:LGZ:國醫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並非一朝一夕就會學好更別說是精通。醫學工作者不是靠學歷多高或者設備多先進,就能把病治好,更不是說哪個醫學院出來的就很厲害或者很差勁……如果不遵循人的生理機能和疾病規律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論治……如果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醫學醫的理念和思維,是不符合中醫學的整體辯證論治要義。其實是對病患者的不負責。中醫學是需要靜心下來花費時間精力去學習、融會慣通,並非生搬硬套、設備檢查(看實際情況用、設備取代不了中醫診療過程中的一些精髓)。我之前切身體會過一些醫生掛中醫招牌當放手到診臺上面等他或她把脈時……她或他卻愣住不知所措……我吃驚轉頭就走,對於這種醫生我敢把自己的健康交負給他或她嗎?基本的望、聞、問、切都被設備取代?等待就診時被問最多的還是其他無關的亂撤……國醫傳承至今是多少前輩默默的貢獻。我們學習國醫和接受外來的同時也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糠糟。
@123: 我爸就是中醫,行醫已經四十多年了,我見過很多在醫院檢查了個遍,查不出毛病來,然後找我爸看病的,他們都是聞名而來的,就是靠口口相傳啊。用現在流行的話說藥方就是為病人量身定做的,需要根據病情隨時調藥,我是覺得中醫很偉大,我現在吃藥都是喝中藥或者中藥藥片。
【延伸閱讀】
歷代的中醫大家,竟然大多是業餘中醫
每個人都知道中醫是文化,文化是什麼?簡單地說,文化應該就是地區人類生活要素的統稱把,也就是說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區百姓人類的生活中,如果文化遠離百姓那還是文化嗎?
中醫是古聖人神人通過對建立大自然最普遍規律的醫學認識,這種基於天人合一和取類比象·的醫學跟中國人類的衣食住行,跟我們的語言文字行為,跟中國的各種知識-包括天文地理歷史哲學密切相關,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中醫中,古人都有詳細的規律總結和描述,並形成了中醫學的經典,只要你有恆心和悟性,自學也可以成為中醫,歷史上的那些中醫大家,幾乎都是自學或者師承,更多的都是業餘行醫。因此,中國的語言在,中國的文字在,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在,中國人的習性在,中醫的經典在,那麼中醫就永遠不會滅亡,我們都可以自學成才,這也是中醫學的長處和生命力所在。
中華五千年,產生了無數中醫大家,請記得他們大多食自學成才的,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業餘中醫-他們把中醫當為業餘愛好和第二職業。
先看看我們近代的著名中醫吧:
京城四大家之一的蕭龍友,典型的自學和業餘中醫,他當過知縣,當過知府,當過財政部的秘書,因為母親身體不好,既無家傳也無師承的蕭先生業餘時間自學中醫,並於1928年他58歲的時候棄官從醫。
京城四大家之二的施今墨,他學習的專業是法律,1903年就讀於山西法政學堂,後來進入北京的京師法政學堂,1912年施先生的職業是在孫中山先生總統府陸軍部幫助黃興制定陸軍軍法,可是施老夫子自學中醫,業餘行醫。
惲鐵樵先生也是業餘中醫,16歲考中秀才,後考入南洋公學攻讀外語和文學,1906年惲鐵樵在長沙明德中學教書,教書幾年後又去商務印書館當翻譯校對,再辦報紙,惲鐵樵是一個血性男人,看到社會上有人用西醫攻擊中醫,1921年他毅然離開報紙正式掛牌行醫。
國醫大師嶽美中先生也是自學成才,他自幼瘦弱多病,17歲任小學老師,曾研讀《二十四史》,有深厚的文學功底。1925年,先生患嚴重肺病,自學〈衷中參西錄〉、〈湯頭歌訣〉、〈藥性賦〉和〈傷寒論〉,邊讀書邊試著治療自己,一年後,竟然病慢慢好了。自此他下決心學醫。在治好了同村木匠的狂病(一劑而愈)和一個親戚的血崩(幾劑見平復)之後,開始行醫。
現代著名中醫李可,他是學美術的,參過軍,當過記者,做過軍隊報紙編輯,1953年打成右派而被關。在監獄的日子裡,李可受牢友中醫的影響下看《易經》、《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醫學經典而自學中醫,最終成為近代名醫。
著名針灸大家黃竹齋,老人家最初是打鐵的鐵匠;給袁世凱治病的中醫高手黃石屏,他是一個武林大俠。
我們再看看古代歷代的著名中醫吧:
黃帝是中華首領,岐伯是黃帝之大臣;雷公,少俞,鬼夷區也是黃帝的臣子;
《湯液經》始祖伊尹最初是廚師,後來擔任丞相;
杏林傳說的東漢醫家董奉是縣衙小官;
甲乙經的作者皇普謐,可是一個公子哥,後來當老師;
屠呦呦師父的師父的師父的幾十代之前的師父葛洪是修道的道士;
藥王孫思邈是道士;王好古的職業是州教授,也就是教育局長;
大醫家李東垣本是官宦子弟,後來擔任當地財務官;張完素的職業是進士官員;
金元著名中醫,朱丹溪當年幾次考試不第,屬於落第秀才,43歲才業餘學醫;
整理《黃帝內經》的唐代啟玄子王冰,職業是看天象的道士;
隋朝楊上善,《太素》的作者,他一直是朝廷命官官至太子文學;
《傷寒論》作者,醫生張仲景,老人家可是長沙太守,業餘學醫行醫;
宋代大醫家朱肱,也是進士和朝廷命官;同是宋代的許叔微,他可是翰林學士;
滑壽,中醫也是他眾多愛好中的一種;
明代張景嶽,如此有地位和貢獻,人家可以軍隊的將軍;
針灸聚英的作者高武,他也是將軍;
清代陳修園,醫學大家,可老人家的職業卻是縣太爺。
太多太多了,都是業餘愛好,都是業餘郎中……
可笑的是我們今天的醫學體制,今天竟然沒有一條自學成才的通道。沒有師承(師承也必須是跟體制內的師),沒有醫師推薦,沒有醫學文憑,很難喲。看來,古代的中醫還是挺幸運的,他們只要臨床水平高,都可以成為一代名醫,而現在卻要看和臨床沒有一點關係的證,無怪乎中醫在中國要走向衰退呢!
只要你認識中國字,只要你能聽懂中國話,只要你生活在中國的環境,只要你有救濟蒼生傳承醫學的心,您就完全可以自學中醫。
(選自:搜狐網)
覺得本文不錯,放到圈子裡,就能多助一人!
【小編絮語】為什麼說優秀的中醫醫術火種在民間?點擊以下文章為你解答:
《張曉彤:我們正在見證中醫藥的消亡[上]》
《張曉彤: 我們正在見證中醫藥的消亡[下]》
《中醫為啥不如以前了(徐文兵)》
向醫易同修公眾號後臺回復肝鬱、陰虛、陽虛,繼續了解中醫角度是怎麼回事,及預防治療建議。回復感冒、發燒、咳嗽、失眠、痛風、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繼續查看中醫防治建議及妙法。回復「健康的八大標準」,查看文章《倪海廈:判斷自己是否健康的八大標準(強烈推薦)》(需點擊頁首藍字「醫易同修...」,進入公眾號的主界面下方輸入框內回復。)
----醫易同修 .無事閒人(防封號失聯,速加小編微信號 yiy12366 )
點擊以下文字查看文章:
【節氣】立夏 . 養生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醫療真相:吃一輩子的特效藥與不治病的醫學!
分享幾個綠色退燒法!
人類到底有沒有可以治病的藥?(恍然大悟)
全球瘋搶中醫文化,除了中國人!?!
哪四個部位最怕受寒致病?
這樣打噴嚏可防感冒!(附:多動症中醫可治)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文中老嶽父有沒有活命的其他選擇?
想要顏值高,舒肝很重要!(涉及長斑,溼疹等)
食物分寒熱,根據體質吃最養生!一看就懂!
走近中醫,才明白人這輩子到底該何去何從才是安好!
婦科有問題?「月經拖後」?有個好辦法 !
九種體質養生之一血瘀質 氣鬱質 溼熱質、痰溼質 陽虛質、陰虛質 氣虛質、平和質、特稟質
這養生謠言不知害了多少人!你中招了嗎?
失明的他,竟然這樣恢復了視力!
生薑治療肩周炎的妙方!
回復失眠/便秘/暈車/鼻出血/牙疼/胃痛/醉酒...查看中醫小妙招!回復痛風/卵巢囊腫/淋巴瘤/白血病/B肝...查看中醫究竟能不能治療?還有其他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來回複試試吧!(新微友需點擊頁首藍字「醫易同修...」進入公眾號回復)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我們的公眾號是:醫易同修偏方針灸食療大全(ID:yiyitongxiu)弘揚中國傳統中醫文化,採集天下中藥偏方,傳承黃帝內經,為天下百姓提供預防和治療疑難雜症的建議。有好文章和偏方推薦請發小編微信yiy12366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長按「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