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燕昭王是個很有雄心抱負的人,但礙於地盤不大,缺少人才,所以非常苦惱,機緣巧合他遇到了牛人郭隗,在擺了幾場龍門陣之後,終於嗅到了商機!
有次燕昭王舉行宴會,特地把郭隗請了過來,宴席上面歌舞昇平,喝得伶仃大醉,燕昭王看準機會,就向郭隗請教治國的道理
郭輝擺了擺手說:「帝王把下屬當成自己的老師,王侯把下屬當成自己的朋友,伯爵把手下當成自己的賓客,而那些危害國家的人都是奴性十足的人,到底怎麼選擇只看您的意思。」
燕昭王這個憨憨哪裡懂這些,只是一個勁地點頭:「嗯,嗯,嗯嗯,嗯嗯嗯!」
《智囊》當中這樣記載:燕昭王問為國。郭隗曰:「帝者之臣,師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賓也;危國之臣,虜也,唯王所擇。
郭隗以為燕昭王懂了,就繼續說:「如果大王真的想名揚天下,我可以試著去招兵買馬,這是我的強項,只能算中等意思。」
燕昭王聽後果然非常高興,又賞賜了很多的金銀財寶,並且還把他拜為老師,為他專門修了一座非常龐大宏利的宮殿
此處《智囊》當中也專門有記載,燕王曰:「寡人願學而無師,改築宮,北面事之。」
而郭隗也確實沒有吹牛,不到三年,蘇秦就從東周跳槽到了燕國,鄒衍從齊國來了,樂毅從趙國來了,屈景也從楚國歸順了燕國。
不吹不黑,郭隗在招賢納士上非常專業,並且有從容大度的氣魄,堪稱王佐之士,也正是憑藉著這種過人的人格魅力,郭隗從此名垂青史。
而除了郭隗之外,漢初的英雄人物劉邦更是個深諳權謀的人,他在滅掉項羽,稱雄當世之後,首先做的不是尋找仇家一雪前恥,而是把當初自己的一個死對頭雍齒連升三級,就是為了讓那些歸降的人知道自己不是那種會翻舊帳,記仇的人。
而三國時期蜀國的劉備在收服川地以後,對川蜀的老大哥許靖更是以禮相待,這讓整個川蜀都拜服他,雖然他們失去了一點點名頭,但是卻得到了非常實際的好處,這就是真正的帝王之才
現在的社會大家都很浮躁,很多的人心眼兒莫名其妙就變小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打開自己的心路,沒有打開自己的思維,歷史是一個好東西,如果能夠把它當作鏡子的話,自己能夠少走很多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