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福建女人,「稱霸」中國沿海

2021-02-17 最愛歷史

人類憧憬大海,但又恐懼大海。

相傳,北宋宣和年間,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當他帶著一隊船舶浩浩蕩蕩北上的時候,平靜的海面突然掀起狂風大浪,船隻接二連三地被捲入海浪。


路允迪非常害怕,仰天長嘆,難道自己馬上要葬身海底?

慌亂之中,他看到一名女神登上了檣竿,穩住了船隻。

路允迪有驚無險地逃過一難,心想這名海上女神必然法力高強,就跟屬下李振講了這件事。

李振是莆田人,聽到領導這樣說,告訴他這是他家鄉莆田的媽祖娘娘顯靈。

路允迪大為感動,回朝後向皇帝上表,宣揚媽祖庇佑的功勞。皇帝對於愛卿能順利歸來也是又驚又喜,隨即詔以「順濟」為媽祖廟額。

媽祖於是從地方神,升格成為了國家神。

▲媽祖像 圖源/攝圖網

宋代以後,漁民、商人出海,在準備生活用品以外,到媽祖廟祭拜媽祖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媽祖這個稱呼,不像「X帝」、「X仙」那麼高冷,倒像是人間對女性長輩的愛稱。

她到底有何魅力,千年來讓沿海百姓都信服呢?


01. 真實的媽祖


在距今1060年前的北宋建隆元年(960),一個嬰兒在福建莆田湄洲灣林姓人家呱呱墜地。父母看到是個女孩,開始時非常不高興。但是這個小女孩生來奇異,嬰兒居然有不哭的,就給她取名叫阿默。

阿默不僅長得可愛,還聰明伶俐,父母對她越來越疼愛。年紀漸長,阿默不僅可以預測禍福,還水性極好,能夠幫助遇到海難的人。四方的鄉裡都對她稱頌不已,叫她「通賢靈女」。

阿默終生未嫁,二十多歲就因為救人遇難身亡。她死後,鄰裡都十分悲痛,宣稱是默娘成仙了,還會在海裡顯靈救助眾人。

北宋雍熙四年(987),湄洲島的島民為她建了一座小小的祠,敬稱為「媽祖」。


媽祖出身的家族據說是名門九牧林氏,「媽祖」的稱謂,原來是族人對奶奶級別的長輩的稱呼。

媽祖神化的傳說會產生在湄洲灣秀嶼港,不得不說是得益於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

這個地方在宋代還是一座荒涼的小島。但秀嶼港剛好夾在湄洲島、盤嶼、嶇嶼三大屏障之中,風浪很少。有利於船隻避風的形勢,可能就被訛傳為神仙的法術所為。

湄洲所在的莆田,在媽祖在世的年代,也算是宋朝的新興城鎮了。根據《興化軍祥應廟記》記載,「七閩諸郡,莆田最為瀕海,地多鹹鹵,而可耕之地又皆高仰,無川瀆溝洫之利」。

北宋初年還是一個種不出糧食的不毛之地,但在太平興國二年(977)被納入宋朝版圖以後,政府在該地建立興化軍。之後的一百年裡,建成南安、太平、使華、木蘭等四大陂,築堤圍墾,讓莆田江口和南北洋幾十萬畝的土地得到灌溉。當地的農業生產有了改善,社會經濟也有一絲繁榮的跡象了。

莆田一帶自身有寧海、白湖、湄洲秀嶼以及仙遊楓亭等著名港口,而近在咫尺的泉州在南宋時更是躍升東方第一大港。在這些港口城市,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媽祖廟都建立起來了。

這些在港口建造的天妃宮(媽祖廟),除了能讓來往船隻上香,也給他們提供了及時上岸避難和祈禱的場所。

但是莆田一帶的港口,規模都比較小。媽祖能落戶到更遠的地方,泉州功不可沒。

▲莆田媽祖廟 圖源/攝圖網


泉州與媽祖淵源頗深,皆因莆田、仙遊兩縣在北宋初曾隸屬於泉州,太平興國四年(979),兩縣才隸屬於新置的興化軍,所以泉州人自稱「媽祖一半是泉州」。

元代的泉州成為世界大港之一,其經濟影響力和輻射力,使得媽祖信仰傳播得越來越遠。

媽祖在元朝受到政府的「寵幸」,源於帝國內部運輸的大宗從運河漕運改為了海運。元泰定三年(1326),元朝統治者在海運漕糧必經的「舟車攸會,聚落始繁」的海津鎮(今天津),建造了海神天后宮,供奉作為海上保護神的媽祖,祈求海運平安。

自此,媽祖信仰不只是南行建廟,還靠著官家之力「北伐成功」。直到今日,天津仍流傳「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城」的俗語。

▲天津天后宮 圖源/攝圖網

02. 海貿、移民與信仰

明朝永樂年間,一個太監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他用了28年的時間,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南至爪哇,西至非洲肯亞,死在異國古裡(今印度南部科澤科德)。這個太監名叫鄭和,回教徒。

神奇的是,鄭和這個穆斯林在帶領2.8萬人、208艘船組成的隊伍首次出海之前,對媽祖進行了虔誠的祭拜。之後每次出海前後,都會舉辦隆重的祭典。

為了方便出洋的官兵們祭拜,鄭和還請旨在造船廠、南京港和太倉劉家港都建造了媽祖的天妃宮。

由此可見,媽祖的海神地位在明代已經無可取代了。

無論是廣東、浙江,還是北到天津、東北,都能看到媽祖的身影。作為福建本土信仰的媽祖,是怎麼將「業務」擴展到全國呢?

答案是移民。

中國人移民海外,福建人是鼻祖。一部古代福建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福建遠離中原,地處東南邊緣。東邊對著茫茫大海,三面環山,內境還是山。福建的地貌大約只有一成不是山地丘陵,難怪福建能產這麼多茶。以古代眼光來看,這地理狀況夠悲催的。

常說的隋唐經濟重心南移,受惠的「南方」是江南地區,即現今的江浙、江西等地。閩粵這樣的「南蠻之地」,沒能分到多少肉湯,經濟依舊落後。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明清之際以對外移民著稱的閩地,在宋代卻是移民遷入的聖地。此時又正好是媽祖信仰的發端。

古代的中國,戰爭、內亂的頻率很高,尤其是政治地位高,經濟水平好的地區,每逢戰亂都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中原之所以比南方發展得早,是因為平原地形利於耕種。但是呢,一覽無遺的平地卻不利於戰亂時躲藏。

福建正好相反。西面、北面都是起伏的山丘,沒有坦蕩蕩的道路與鄰省相接,走水路(閩江為主)的話又流急灘多,和平時代不利於與內陸相接,動亂時代卻化弊為利。從漢晉以至隋唐五代,北方的「難民」越跑越南,去到福建這樣的「窮鄉僻壤」,躲避戰禍。

▲福建山景 圖源/攝圖網


畢竟,在中原當一個亂世人,不如在蠻夷之地當一隻「太平狗」。

移民,對這批北方人來說是不幸,但對福建人來說卻是幸事。大批從文化先進地區湧進來的移民,帶來了閩人想都不敢想的高級知識和技術。福建省的開發,在此時提上了日程。尤其是唐代福建地方政府興修的水利工程,為日後的航海商貿奠定了基礎。

進入宋代,福建依然湧入了大量移民。只是此時的福建,不再是荒蕪卻安全的避亂點,而是土地被不斷開發的發財地。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中原地區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人地矛盾愈演愈烈。一部分人把目光轉移到尚屬於處女地的福建。他們迅速地佔據了自然條件較為優越的沿江、沿海地區,而閩西、閩北山區,還是沒人理會。

不久之後的靖康之變,導致大批的漢民隨著宋室南遷。直到今日,福建漳浦的黃、林、楊幾個大家族,都宣傳自己是跟著皇帝逃難下來的貴胄。這些大家族佔據閩南比較發達的地方。其他民眾只好往鳥不生蛋的閩西、閩北邁進,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的拓展。

當閩西的本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尋求往外擴張。南宋理宗紹定年間,時任福建長汀縣令的宋慈,為連接汀州、潮州的商貿往來,打通了汀江、韓江的航道。從此媽祖信仰隨著商船,在閩西地區紮根,融入了福建的客家人群體。

元末明初之際,東南港口繁華不再,番人們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小部分人則融入了漢人群體。明朝政府取消了廣州、泉州的市舶司。福建的國際貿易黃金時代,結束了。

曾經地廣人稀的福建,此時在日益膨脹的人口壓力下,也開始往外移民了。

宋元時期,農業資源不好,但商業資源好,福建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海上貿易被一刀切停掉後,閩人唯有往農業資源稍好的地方討飯吃。福建周邊的浙江、廣東和江西成為了最佳選擇,甚至連最南端的海南都出現了閩人的身影。這些閩人在外地建立福建會館之時,必不可少的便是同時起建的媽祖廟。

而臺灣,更是湧入了大批福建移民。

福建與臺灣島距離非常近,最近處從福建平潭島到臺灣新竹,僅有70海裡。宋朝之時,澎湖(包含臺灣本島、周邊小島和澎湖列島)隸屬於泉州府的晉江縣管轄,縣中有不少人直接跑到澎湖去從事漁業和畜牧業了。但可能是因為宋代的福建對外貿易發展得有聲有色,這時到臺灣去的移民還不算多。

到了元代,人口過度增長的惡果初現,連大港口泉州人都逐漸往澎湖定居。臺灣島不再是荒島了,政府也得開始管理了,所以元朝至元年間,行政機關巡檢司設立了。

明代雖然直接禁止海上活動,但阻止不了福建人遷徙到慢慢發展起來的臺灣島去。

可是,由於實施海禁,明朝官方對媽祖信仰不太感冒。兩百多年間,官方對媽祖的褒封只有兩次,是歷代以來次數最少的。官方對媽祖信仰的態度,其實就是對民間海貿的態度。

官方渠道走不通了,但是福建人能甘心金盆洗手,不做海貿了嗎?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做正經交易,也可以做走私呀。泉州在明代是不復宋元的霸氣了,但海上貿易卻一點也沒有落下。

福建做走私最成功的,還是那個堪稱「開發臺灣第一人」的海賊王鄭氏家族。

鄭氏發家於泉州的安平港。這座港口位於圍頭澳內,入港處形勢險要,行入港內卻廓然開朗,是天成的避風良港。老天爺賞飯吃,安平怎麼能不吃。

明代安平商人偷偷地製造海船,僱傭船員,把貨物運到日本、呂宋等地方售賣,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混成頭目的鄭芝龍。這名東南沿海的海盜頭子,勒令當時的海舶必須插著鄭氏令旗才能隨意走動。

只是鄭芝龍後來決心降清,兒子鄭成功便與其分道揚鑣。順治三年(1646),鄭成功起兵抗清,以金門、廈門兩島作為他的根據地。鄭成功把廈門港的對外貿易搞得有聲有色,每年前往日本、南洋各地的商船有七八十艘,貿易總額高達二百五十萬兩左右。很是賺了一把「通洋之利」,也足夠他養十多萬人的軍隊了。

▲鄭成功像 圖源/攝圖網


十五年後,驍勇而又多金的鄭成功從「紅毛番」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時,把大批的閩南士兵和他們的家眷,一起帶到臺灣島上去。

把持東南沿海的鄭成功,成為了滿清統治者的眼中釘。


03. 媽祖保佑誰


清朝是褒獎媽祖最積極的朝代,足有15次之多。難道是因為滿清統治者特別迷信這位女神嗎?

非也。主要是表揚媽祖在對臺事務中作出的「傑出貢獻」,還有就是在當地群眾中鞏固清朝統治。

在海的另一邊,為了抗清,鄭成功和他的部下也拜起了媽祖。鄭氏的官兵大多是閩南人,出徵時都會在船頭供奉一座從湄洲祖廟分靈來的媽祖像,叫做「船仔媽」。今天的臺灣鹿耳門天后宮,還保存著一尊木製媽祖像,據說是鄭成功來臺的時候帶過來的,稱為「開山媽祖」。

問題來了,清朝祈求媽祖保佑徵臺成功,明鄭也祈求媽祖保佑抗清成功,那麼媽祖會保佑誰呢?

滿清為了對抗鄭氏這個強大的漢人武裝集團,實行「遷界」,將大批老百姓強行從沿海線遷入內陸。越是這樣幹,越是把其中一部分不滿清朝的人逼向鄭氏集團。與此同時,不願降清的明遺民也把臺灣島當作世外桃源。

清廷無論如何不能容忍這樣的情況發生。康熙四年(1665),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臺,在清水洋遇上颶風,不得不折返。鄭氏集團的統治在媽祖的庇佑下,很是持續了一段時間。

康熙十九年(1680),清軍水師提督萬正色把鄭氏在福建的據點一鍋端了,鄭經狼狽地帶著餘部逃回臺灣。

萬正色打了個大勝仗,但他說自己是在夢中得到神妃的輔佐,才能攻克廈門取得大捷,因此奏請朝廷嘉褒。康熙皇帝當即開心地下詔,冊封神妃媽祖為「天上聖母」。

一年後,鄭經病逝,鄭氏集團開始窩裡鬥,這給予了清廷趁虛而入的機會。康熙二十二年(1683),時隔十八年,施琅再徵臺灣。這次他帶領的部隊,把鄭氏主力殺個片甲不留。

媽祖最後還是站在了清朝一邊,鄭氏集團正式宣告滅亡。

徵臺統領施琅是泉州人,率領水軍攻克臺灣後,也學著老萬上奏稱是得到海神天妃的幫助。康熙皇帝在第二年賜封媽祖為「護國庇民」的「仁慈天后」。

同年,施琅又奏請於臺南建造天后宮,這座天后宮是臺灣現存最早的官方媽祖廟。隨後全臺灣各地媽祖廟數量急劇增加,新建大大小小的媽祖廟達222座,以雲林縣的北港「朝天宮」規模最大,香火最旺。媽祖在復臺、定臺中發揮了女神「護國」作用。

殲滅鄭氏勢力後,為了維護對臺灣島的統治,康熙皇帝決定在臺灣設立一府三縣,納入福建省的管轄。

清廷平臺之初,把不少鄭氏殘部、各地難民都遣返原籍,臺灣的人口較鄭氏時期減少了一半以上。臺灣的地方官員在大陸招攬移民,反應卻並不熱烈。經過戰火蹂躪的福建,人地矛盾倒是消失了,大家也不想背井離鄉去小島上過活。

一直等到福建的太平日子過了快二十年,生活平穩了,人地矛盾又冒頭了。這時,不需要政府宣傳,不少福建人都自願移民到島上生活,臺灣島逐漸熱鬧了起來。

由於徵臺戰爭中媽祖有「保駕護航」的功績,封號也由「妃」「聖母」升格為「天后」,人間女性能得到這樣高的名分,媽祖還是頭一位。收復臺灣後,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再度掀起了崇拜媽祖的熱潮。根據民國《福建新通志》記載,福建內地縣絕大多數的天后宮是在雍正年間新建的,照例春秋致祭。


而跟隨著福建移民渡過海峽的臺灣天后宮,早期多是從湄洲祖廟分靈過去的。在例定誕辰日有「遙拜」的儀式,還需要面向湄洲的祖廟施三跪九叩禮。

▲臺灣天后宮牌坊 圖源/攝圖網


收復臺灣後,清朝對海上私營貿易的禁令逐漸鬆弛,福建商幫又開始了「南徵北戰」的商業活動。

他們的身影遍布中國19個省,由閩商建立的福建會館兼天后宮,多達227座。截止到晚清,凡是「天下通都大邑,濱江瀕海商賈輻輳之區」,都有福建人和媽祖的落腳點。

清朝的福建人,闖蕩的地域並不局限於國內,日本長崎成了閩商和媽祖的新據點。這些泉漳幫、福州幫的遊子,即使遠在海外也不忘供奉他們摯愛的媽祖。他們所起的具有和式神社風格的媽祖廟,至今仍延續著在日華僑們的香火。


04. 歷史與現實


道光十九年(1839)三月,媽祖娘家一名林氏後人到澳門接見葡澳官員後登媽閣山,同行的葡籍攝影記者為媽祖留下了第一張歷史照片。

這名林氏後人,便是林則徐。作為媽祖的同族人,媽祖「護國庇民」的精神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也努力做到了。

▲林則徐紀念館 圖源/攝圖網


但是他再怎麼努力,都不能在道光二十年(1840)的鴉片戰爭中挽救腐朽的清廷。七十餘年後,1912年,清帝退位,中國帝制走向終點。

進入民國,媽祖被皈依了基督教的蔣介石視為邪教異端,禁止祭祀。

莆田縣九牧林氏的士紳向民政廳申請備案,媽祖的天后宮才得以以「林孝女祠」的名頭留下。此時的蔣介石沒有想到,他視為異端的媽祖,日後會為兩岸的情誼作出偉大貢獻。

媽祖的孩子,無論足跡有多遠,始終心繫著福建家鄉,心繫著湄洲島上佇立著的那尊媽祖像。

1981年,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的信眾蔡輔雄幾經輾轉,終於到達媽祖的「娘家」湄洲島朝聖。這是在1987年正式開放探親前,首次有臺灣同胞回到大陸。正是信眾們的狂熱,才促使臺灣當局意識到,民眾回國之心是多麼的熱切。

2009年,媽祖信仰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湄洲島的一場盛大媽祖祭典,吸引了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踴躍參與。

媽祖曾經隨著移民的腳步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移民又跟隨媽祖,踏上了祖國的土地上。

歷史與現實,構建了一個美妙的循環。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讚點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福建省志·地理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唐文基主編:《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等:《福建經濟發展簡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林國平、邱季端主編:《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
朱天順主編:《媽祖研究論文集》,鷺江出版社,1989年
鮑國之:《媽祖文化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最愛歷史】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發生3.4級地震 福建沿海震感明顯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福州3月13日電 (記者 龍敏)臺灣海峽13日上午發生3.4級地震,福建沿海多地震感明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13日11時30分在臺灣海峽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3.36度、東經118.61度,距福建省海岸線最近約103公裡,距臺灣島約148公裡。
  • 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航線班次
    為了更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福建調整沿海與金門、馬祖海上客運(「小三通」)航線班次。  此前,「廈金」(廈門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36航班臨時調整為8航班。「泉金」(泉州石井至金門)航線自1日起由每天6航班調整為2航班。
  • 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已生成 將登陸浙江福建沿海地帶
    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已生成 將登陸浙江福建沿海地帶 新華網 | 2020-08-03 08:52:10 記者2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已經生成。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黑格比」於3日夜間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登陸。受其影響,3日夜間至4日,福建東北部沿海、浙江中東部、江蘇東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浙江東南部沿海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據悉, 2日上午,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召開防汛防颱風會商會,安排部署颱風「黑格比」防禦和重點地區防汛救災工作。
  • 福建被高鐵「選中」,橫跨兩大沿海城市,11個站點,全長265公裡
    一說到福建,相信大家的既定印象就是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2019年的經濟生產總值就高達42395.00億元,這座城市位於我國沿海,航運發展能力比較高,交通布局完善,拉動著城市經濟的持續增長,很多的優質資源都來自這裡,經商的人絡繹不絕,所以當地的各個產業都發展得比較不錯,湧現了很多的大老闆,大項目,吸引了不少來這裡做投資的人,這是一個被看好的城市,在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今天
  • 福建一座GDP超八千億城市,持續20年領先福州廈門,沿海經濟大省
    福建是東南沿海的經濟大省,經濟發展水平在中國是中上水平,福建的城市從知名度來說是廈門第一,從經濟實力來說是泉州第一,省會福州就有點尷尬了。現在的城市重視實力,沒有實力誰也承受不了,在這方面泉州比福州、廈門做得好得多,因為泉州是用實力說話的,在福建省,泉州的實力有目共睹,是福建唯一GDP超過8000億的城市,連續20年領跑福州廈門。
  • 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5.5級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震感強烈
    中新網福州7月26日電 (記者 龍敏)臺灣花蓮縣海域今天晚間發生5.5級地震,與臺灣一水相連的福建多地有明顯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26日20時52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27度,東經122.48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 描繪清代福建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福建全圖》
    《福建全圖》地圖描繪了福建省所轄10府、2直隸州、4廳、62縣所轄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島嶼等分布;另附臺灣島中央山脈以西的半部及澎湖群島;臺灣西半部的行政區劃大致表達了。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
  • 臺軍在馬祖炮擊演練,揚言火力覆蓋福建沿海
    近日,臺軍在馬祖炮擊演練,揚言火力覆蓋福建沿海!連續數日巡航下,「臺獨」還敢囂張?據海峽導報12月13日報導,日前,臺防務部門依戰備計劃進行8寸榴炮射擊演練,號稱射程達到16.8公裡,遠達中國福建沿海地區。島內綠媒稱,射程可達45公裡的雷 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臺灣軍方已將其前進部署到馬祖,由於射程大於外島防區的240炮及8寸榴炮,威力更為強大。
  • 臺媒:臺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榴炮演練,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地區
    近日,在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的馬祖,臺灣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了8吋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8吋榴炮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中國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其中的八時榴炮,為馬祖地區僅次於240毫米的大炮,最遠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中國大陸福建沿海,當年823炮戰時的駐軍就是以此為反擊利器。「馬祖防衛指揮部」表示,每年聯合反登陸操演實彈射擊時,巨炮發射帶來的震撼衝擊,連塘岐村內的汽車防盜器都會因此警報大作,可見威力不凡。
  • 福建人,中國的航海民族
    中國的福建人,也可以堪稱是中國的航海民族。一 福建地形特徵福建人為航海民族,還是由地域特徵說決定的。福建背山面海,坐擁著3700多公裡的大陸海岸線與數以千計的海島,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使福建人當之無愧為「海的女兒」。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在東北農村,有人信仙,就是走獸,狐、蛇、黃、刺蝟等,他們說,這些獸類吸收日月精華自然成仙,信則有不信則無,咱們也不能說荒唐,既然這個荒唐,那麼佛教基督教不也荒唐嗎?它們不過是地仙、散仙而已。在福建閩南一帶,這裡的沿海地區人們信仰的是媽祖娘娘。
  • 福建一城市「起飛」,被50億的機場「一眼相中」,這個城市有福了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與浙江省、江西省和廣州省相鄰,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說到這個省,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當地的方言。 福建省的南語中,那個有名的「愛的拼寫獲勝」是用福建省的南語唱的。
  • 那些年,馳騁臺海的福建人
    艦隊司令雷爾生下令在澎湖築城,試圖把澎湖作為他們今後與中國大陸地區通商貿易的永久性據點。當荷蘭人提出的據有澎湖與中國直接通商等要求被福建巡撫周祚拒絕之後,雷爾生當即下令對明朝開戰。10月,荷蘭艦隊開始在福建沿海襲擊明軍,搶劫燒殺,大肆擄掠沿海居民。
  • 福建這個幸運市,被4個貧困縣圍繞,將迎來大發展有望進入百強縣
    福建東南沿海的大省,歷史上在明清以來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加上改革開放40年來的崛起,福建雖然只有9個地級市,但也是位居全國前列的經濟大省,特別是人均GDP水平,表現出了沿海開放地區該有的水準,與此同時福建的經濟體量和兩頭的廣東、浙江相比,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因為福建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
  • 福建人,不認命
    2.科舉稱霸!閩在海中中部有鷲峰山脈、戴雲山脈和博平山脈等,閩贛邊界的武夷山是福建省內主要的山脈,蜿蜒長達530千米,是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流域的分水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進入明代,福建迎來了元朝海運暢通後的最後一次壯舉——鄭和下西洋。這對於福建,乃至整個中國而言,都是一件極大的盛事。
  • 【悅讀】當中國官,娶日本妻,揍荷蘭人,這個大航海時代的福建人牛逼到爆!
    ▲圖:西方人所繪的中國沿海與臺灣通商圖明天啟年間(1626~1627年),鄭芝龍率船隊襲擊福建,劫掠泉州、金門、廈門和廣東靖海、甲子等地,福建官兵屢戰屢敗,只能眼看著他縱橫東南海上。只要荷蘭船一在中國海露面,立刻被鄭芝龍集團截獲。為此,1627年就發生一場駐臺荷軍與鄭軍的戰爭,結果荷軍被擊敗。新任荷蘭臺灣長官普特曼斯為迫使明朝開放海禁,打算用武力強佔大陸沿海,在另一個海上武裝頭目劉香(此人是鄭芝龍結拜兄弟之一,已反目成仇)的幫助下,荷蘭人的戰船殺到了中國沿海。1633年,十三艘荷蘭戰船突然對明朝管轄的南澳,發起襲擊。
  • 臺軍在馬祖演練榴炮射擊,綠媒: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對解放軍演訓...
    近日,在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的馬祖,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8吋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報導稱,8吋榴炮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
  • 說唱江湖裡, 沿海大門派你可知?!
    這裡不是江湖流,這裡是沿海幫!以 MusicLoop 為主導,打出「沿海友善」的聯盟廠牌,為的,是匯聚五湖四海的Hip-Hop音樂人,一起聯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沿海Gang」將在5月18日,全員出動,伴著東海的海浪,從福建沿海的廈門,一路南下,進軍廣東沿海城市 → 廣州!!
  • 「白鹿」登陸臺灣屏東 今夜到明天還將再次登陸粵閩沿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4日訊(記者 郭靜原)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於今天(24日)13時前後在臺灣省屏東縣滿州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1級(30米/秒,強熱帶風暴級)。
  • 福建,愛拼(bing)才會贏!
    出於穩定性的考慮,東南沿海的對外貿易遭到政治打擊,福建沿海地區也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清朝一口通商政策下廣州是受益者,但損害了其他港口如福建的利益大量沿海貨運被迫轉為內陸運輸至廣州▼這股新的打拼浪潮從福建沿海,翻過層層大山,逐漸向福建深處湧去。在福建各地,都湧現出了一批值得尊敬的企業家和企業,成為了中國近40年歷史的中流砥柱。哪怕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福建還貢獻了大名鼎鼎的「龍巖幫」,頭條張一鳴、美團王興、雪球方三文,都是龍巖老鄉,讓這座客家城市也成為了愛拼才會贏的代表。福建從不知道什麼是「等靠要」,這裡只相信「愛拼才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