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比較愛哭鬧,有些孩子喜歡大聲喊叫,而有些孩子是調皮搗蛋的「小話癆」......所以有的孩子經常聲音嘶啞。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哭多了,鬧多了,聲音嘶啞是正常的,所以不當回事,其實孩子的嘶啞聲音很有可能沒那麼簡單!
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兒童聲音嘶啞的發生率為4%-23%。2012年美國國家衛生訪問調查組(NHIS)以家庭面談的方式對兒童聲音嘶啞進行大規模調查研究,大約420萬3-17歲兒童中有1.4%過去1年間曾出現持續1周以上的聲音嘶啞。
由於嘶啞的背後原因多種多樣,有的甚至會影響健康,因此家長對嘶啞的觀察及發現尤為重要。那麼小孩為什麼會聲音嘶啞呢?有以下這些原因。
1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一種呼吸道急症,常見於7歲以下兒童,6個月-3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通常在1-2周內完全好轉。
兒童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腮腺炎、麻疹等等,繼發細菌感染者罕見,除非可觀察到明顯膿性分泌物滲出或進行性咽痛。這些感染會導致喉部黏膜充血腫脹或咳嗽,另外咳嗽還會進一步加重聲帶水腫,這些因素一起導致聲音嘶啞的出現。
2不當用嗓
最常見的聲嘶原因是不當的用嗓所致,就是哭鬧、叫喊、持續大聲說話等之後所導致的聲帶疲勞、或者損傷。
若長期不注意用嗓會逐漸導致聲帶局部增厚,或者出現聲帶小結,則不易恢復。 如果出現聲帶疾病,比如聲帶息肉、喉乳頭狀瘤等疾病,聲音嘶啞呈進行性加重,並且聲休不會改善。 有時候也會有判斷不清的情況,需要進行喉鏡檢查。
偶爾不當的用聲所致聲音沙啞,禁聲休息就可以好轉,禁聲休息的意思是儘量小聲說話或者徹底保持安靜不說話。
3先天性發音障礙
若孩子出生後就有聲音嘶啞,或伴有哭鬧時加重的呼吸困難,則很有可能是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聲帶麻痺和先天性喉喘鳴等問題。
先天性喉蹼為胚胎8周發育時喉前部未能打開所致,其發病率在先天性疾病中較高,最常見為聲門喉蹼,其發生於聲帶,喉蹼呈現蹼樣突起,色澤淡紅,患兒常有呼吸困難、聲嘶,手術是治療喉蹼的唯一方法。
4小兒喉乳頭狀瘤
這是一種喉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以10歲以下兒童多見,常為多發、生長快、易復發。這種腫瘤多由喉乳頭狀瘤病毒HPV6和HPV11感染所致,是一種來自上皮組織的真性良性腫瘤。
由復層鱗狀上皮及其下的結締組織向表面呈乳頭狀生長構成,一般不侵犯基底組織。喉鏡下可見腫瘤呈蒼白、淡紅或暗紅色,表面不平,呈乳頭狀增生。
孩子若患有這種良心腫瘤,聲音嘶啞會逐漸加重,甚至不能發聲、喉阻塞。支撐喉鏡下CO2雷射切除腫瘤是最有效的方法,兒童群體容易復發,常需多次手術。
以上是孩子說話聲音嘶啞的常見原因。當然,聲音嘶啞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但以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和慢性喉炎最為常見。
若孩子聲音嘶啞持續一周以上或者出現逐漸加重的聲音嘶啞,同時伴有呼吸聲加重、或者出生後即出現聲音嘶啞、外傷或者手術後出現聲音嘶啞等以上幾種情況時,應及時就醫並做電子喉鏡檢查,確定是否存在喉部腫瘤、先天性疾病、外傷和醫源性的因素,再根據具體情況行相應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老師要了解一些兒童發聲的生理衛生知識,讓孩子注意用嗓,控制發音,避免大吼大叫。定時給孩子喝水,糾正口呼吸,以免咽喉乾燥引起發炎。還要堅持鍛鍊,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以免長時間咳嗽損傷聲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