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五種能力》擁有了這幾種愛的能力,和誰在一起都幸福

2020-12-24 開始讀書的小馬

幸福不是靠改變對方得到的,因為在改變的過程中,總有你不滿意的地方。幸福是靠允許對方的不完美、接納真實的對方、成長自己、學會跟真實的對方相處才有的。幸福不在別處,就在自己裡邊,向內找,才能找到它。——《愛的五種能力》

相愛的兩個人好像總是逃脫不了這樣的詛咒:戀愛開始的時候激情四射、你儂我儂;相處久了矛盾就開始爆發,爭吵不斷,一地雞毛;甚至於步入婚姻殿堂的愛人,一改往日的深情,態度冰冷,總是想要以離婚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愛情」的詛咒,並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因為我們缺少愛的能力。趙永久在他的《愛的五種能力:愛情與婚姻中的情商課》這本書中提到,愛上一個人很簡單,只要心動就可以了,而愛一個人卻需要具備愛的能力。沒有愛的能力,我們就總會著眼於對方的缺點,總想要改變對方來適應自己,矛盾衝突自然不斷。擁有了愛的能力,我們能夠允許接納對方、彼此才會共同成長,愛情才會就越來越甜蜜、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那麼愛的五種能力都包括哪些能力呢?趙永久在他的《愛的五種能力》中說,愛的能力包括: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影響這五種。在本文中,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愛的五種能力》這本書中前三種愛的能力。

1、愛的第一種能力:情緒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享受愛。

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緒,愛情就會離我們而去。交流溝通是化解矛盾的前提,想一想生活中的我們,有多少次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扼殺了彼此交流的機會,使得誤會越來越深,讓感情越來越淡?想要擁有愛的能力,這第一步就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這裡要明確幾點:

(1)情緒管理並不是情緒控制,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2)並不是所有的情緒都需要管理,管理的是那些能夠給人帶去傷害的情緒。

情緒控制是通過自己理性的一面,強行壓制自己的情緒表達;本質上情緒的發生並沒有減少,這樣壓制的越狠,帶來的傷害也就越大。

情緒管理是通過一定的方法,讓自己少起情緒或者不起情緒。壞的情緒起的少了,溝通自然就順暢了。

情緒管理方法一:保持客觀,不要隨意猜想。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會有情緒,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讓他起了情緒,而是他自以為是的結果。

如果你給戀人打電話,而戀人沒有接。你的第一感覺是戀人在開會不方便接聽、TA在忙沒有聽到、手機靜音了沒注意到,還是TA不在乎你故意不接你電話?客觀的情況是這些都有可能,而往往我們只會看到一種情況並深信不疑,那就是:TA不在乎我,故意不接我電話。所以自己的情緒瞬間就起來了,不停的電話連環扣,直到對方接聽自己的電話,然後劈頭蓋臉的指責對方,全然不顧客觀事實與對方的感受。如此,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好的做法是應該保持自己的客觀,接受對方沒有接電話的事實,暫時放下;等能夠聯繫到對方時,告訴對方之前沒能聯繫到TA你很擔心,也有些失落。通過交談了解清楚TA為什麼沒有接電話,而不是上去就給對方扣上一個莫須有的帽子。

自己一意孤行的主觀判斷,只會帶來傷害。

情緒管理方法二:在愛情當中,儘量放下自己心中的「對與錯」。

愛情愛情,講究的是「愛」與「情」,而不是那所謂的大道理,除非在大是大非面前。「對與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我們不對他人造成傷害,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人的親密關係。

愛情中,自己內心的「對與錯」會造成自己對愛人的應該思維。很多時候的情緒都是因為這種「應該思維」,覺得對方應該怎麼怎麼樣;一旦不符合自己內心的要求,就大發雷霆,根本不管對方有沒有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我們忘了,自己有「對與錯」的標準,對方也有,憑什麼強行要對方滿足你的要求?而不是你遷就對方?

只論自己內心的對錯,與強盜又有何異?

在自己看到戀人的某些行為讓自己忍不住起情緒的時候,區分一下是自己本能的情緒還是由自己內心對錯帶來的情緒,對方的行為有沒有什麼非常不妥的地方;在內心告訴自己:放下對錯。然後接納對方或者用心和對方交流溝通。

2、愛的第二種能力:述情。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才容易獲得愛。

愛情是彼此互相吸引產生的,但是被吸引並不代表著彼此就完全了解對方。默契,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交流溝通產生的,並不是在互相吸引的那一刻就自動產生的。

有些小女生總是認為:愛我就應該知道我在想什麼。這真的是對愛的一種誤解。想一想你的父母,他們愛你嗎?那你心中有沒有他們所不知道的想法?我猜一定是有的吧。一個不明確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到人,別人真的難以猜透你的心,即使再親近的人也不行。

述情的基本功一:客觀描述事實,不要往裡添油加醋。

什麼是客觀事實?男朋友主動聯繫你的次數比較少,那你就說明對方一個星期聯繫你幾次、一個月聯繫你幾次,這就是事實。

而如果你用總是、從來、一直來描述男朋友的行為,那這只是你誇大的形容,並不是事實。

兩者有什麼區別?事實的陳述會讓對方覺察到他對你「忽視」,他會內疚,然後努力改變。誇大的形容會讓他聚焦於你對事實的歪曲,你對他的指責。受到無端的指責,你還寄希望於對方能夠考慮你的感受?多少有點白日做夢。

述情的基本功二:準確描述自己內心的感受。

在情感的描述上有一個「顆粒度」的概念,即來表示感受描述的清晰程度。顆粒度越粗,感受的描述越模糊;顆粒度越細,感受的描述越清晰。

比如:我不舒服。就是一個顆粒度比較大的詞。因為「不舒服」這個詞太過於籠統模糊,到底是因為傷心、委屈、還是生病導致的,無從得知。如果是關係一般的人,人家只是出於禮貌簡單問候一句,這樣的回答並無不妥。但是對於真正關心你的人,這樣的描述真的不夠。你的一句簡單的「不舒服」,會讓對方感到你的排斥,產生你不想讓他了解情況的錯覺,他會傷心,也會不敢輕易給予你安慰與幫助。你應該準確的告訴對方,你是傷心、難過、委屈、還是生氣。

對於親近的人,需要較小顆粒度的描述。以下的述情語句能夠幫助我們:

(1)當你心情不好時,用顆粒度較小的詞直接告訴對方你的感受;

(2)當對方令你有所感受時,陳述事實加你的清晰感受;

(3)習慣於說出自己喜歡的,而不是自己不喜歡的,讓對方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4)習慣於使用「可以」的請求方式,代替充滿命令味道的「你應該」

3、愛的第三種能力:共情。善解人意才會愛。

我們人人都希望對方能夠善解人意,即「共情」的需求,然而現實是我們都缺乏「共情」的能力。為什麼?反過來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人人都懂的如何共情,並且能夠熟練掌握,那我們還有被「共情」的需求嗎?

為什麼共情這麼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標,它支撐了我們的日常行為。然而這些坐標的起點互不相同,這就導致我們應用自己的坐標內的思維方式難以理解對方的內心。難以理解,又如何「共情」?

為此,我們需要學習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儘量的放下自己的坐標,靠近對方,達到共情。

共情的基本功:

(1)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先解決「情」再解決「事」。

我們一些人,總是能夠分享伴侶愉悅的心情卻排斥伴侶的負面情緒。每當伴侶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感覺自己很煩。迫不及待地想要幫助伴侶解決問題,好讓自己心靜。這看似沒有毛病的邏輯對伴侶來說卻恰恰是錯誤的。你想一想,當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想要去解決問題嗎?恐怕你會大吼一聲:我現在哪有心情處理問題!放在自己身上明白的道理,換到別人身上怎麼就忘了呢?

共情的第一個基本功就是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第一時間關注對方的心情,努力的去覺察對方的感受。

(2)準確的描述出對方的內心感受。

通過自己的努力覺察後,較為準確的描述出對方的情緒。例如,生氣、傷心、委屈、自責、失落、失望等等顆粒度較小的詞語。當你能較為準確的說出對方此時的情緒時,對方機會覺得你很懂他。當壞情緒被明顯的感知到,它也就慢慢消散了。

練就共情能力的4個步驟:

(1)主動接受

當戀人有了情緒之後,不要用自己內心的對與錯去評價要求戀人,而是去接受戀人起情緒的這個事實,用心關注對方的情緒。讓對方在他情緒低落的時刻,感受到的是你的關心愛護,而不是指責。

(2)引導分享

在接受並關注對方的情緒後,接下來要引導對方把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和自己的內在感受說出來。對方的訴說一方面能夠減輕他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我們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對方訴說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認真真的聽,當然,如果對方不想說,也不要勉強,暫時放一放,等他想說的時候,再傾聽。

(3)肯定情緒

這一步是共情步驟中關鍵的一環,當對方訴說完時,肯定對方起情緒的邏輯,而不是肯定對方是否「有理」。只肯定起情緒的原因,不對事件進行評價。

例如,你害怕在別人面前唱歌,而他們偏偏讓你當眾唱歌,這讓你很生氣,對嗎?這就是肯定情緒。

而不是肯定對方的反抗、順從或者別人做的不對。

(4)引導啟發

經過前面的3步,對方的情緒基本消失的差不多了。因為他既感受到了接納與關注,又滿足了訴說的需求,彼此的心已經共鳴了。接下來我們對其進行一定的引導啟發,就能夠使他成長,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啟發不是出主意,你只需要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就可以了,千萬千萬要忍住,不要提建議。

通過問「為什麼」,啟發對方理解他人。即問一些別人為什麼會這麼做、一直都是這樣嗎、為什麼會到今天的地步等等。

通過問對方一些關於這件事的感悟、收穫、採取什麼措施能夠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等問題,引導對方關注未來,關註解決方法。

通過以上的4個步驟,基本能夠達成一次不錯的共情。剩下的,就是多多練習,以求熟練掌握。

結語:

幸福不是通過改造別人得來的,幸福是靠允許對方的不完美、接納真實的對方、成長自己、學會跟真實的對方相處才有的。如果我們擁有了愛的能力,那麼我們和誰在一起都能夠感受到幸福。

愛的能力有5種,分別是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影響。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前三種能力,即情緒管理、述情和共情的相關內容,這些基本都是需要實操的內容。另外,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愛的五種能力》這本書,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最後,我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練習,儘快掌握這些愛的能力,做一個能夠創造幸福的人。

共勉。

相關焦點

  • 擁有愛的能力,與誰結婚都幸福
    《愛的五種能力》趙永久愛人犯錯誤的時候,會本能地靜下來進行反省,如果他已經自責了,就不要再指責他。因為這可能會讓他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憤怒等情緒,不能安靜下來,從而影響他的自我反省,他的注意力會從反思、成長上被轉移。不被接納的犯錯,反而更不容易改正。
  • 你真的是沒有能力去愛嗎?《愛的五種能力》之觀點以待商榷
    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中,非常震撼地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若套用託託爾斯泰這句名言,筆者認為:「幸福的愛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愛情各有各的不幸。」所以,筆者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 「他們在愛情中的痛苦,其實,這都是跟愛的能力的缺失有關」。因為「愛的能力」既不是愛情幸福的充分條件,也不是愛情不幸福的充分條件,而僅僅是愛情幸福與否的必要條件。所以說,作者的觀點有失偏頗,以待商榷。經營愛情需要愛的能力,愛情跟愛的能力確實有關,並且關係還相當的大。
  • 《愛的五種能力》:只需四個問句練成共情高手,讓你擁有理想愛人
    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一個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離之圍牆的能力,一種使人和他人相聯合的能力,愛使人克服了孤獨和分離的感覺,讓他允許他成為他自己,允許他保持他的完整性。——弗洛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不幸是為什麼呢?很多人歸因於「找錯人」,解決辦法就是「換人」。那麼換人的效果究竟如何?
  •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聽完這首歌,我才明白《愛的五種能力》的真諦
    為什麼兩個人沒有結婚時愛得那麼轟轟烈烈,到了真正在一起追求天長地久時卻抱怨愛情讓人痛不欲生?有的人在朋友的推薦之下,去看了《愛的五種能力》這本書,甚至還專門去參加了相關的培訓班,但收效甚微。說句實在話,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這本書雖然不是一碗毒雞湯,但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建議,在生活中卻是真的難以執行。
  • 婚姻生活幸福的女人,往往擁有5種能力,希望你都有
    女人這一生會扮演很多角色,但在成為誰的妻、誰的娘之前,女人首先是她自己。所以啊,人生一途,女人最應學會的是愛自己。愛自己的女人,更懂得如何愛人,也更值得別人去愛,婚姻生活也會更順遂。事實上,婚姻幸福、生活美滿的女人,往往擁有這5種能力。
  • 《愛的五種能力》:解析鄭爽、張恆分手背後隱藏的奧秘
    離婚跟分手本質是一樣的,一段感情失敗後,很大概率下一次感情也會分手,沒有「愛」的能力的人,換多少愛人都不會幸福。是不是有點像電視劇情節,但這是他真實的經歷,也正是因為惡化的夫妻關係,讓他踏上了情感專家之路,如今,他的婚姻幸福美滿。下面,我們一起探究,著名情感專家趙永久在《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教給我們幸福的法寶是什麼?
  • 從《愛的五種能力》為例解讀:愛情需要學習,婚姻需要練習
    一、《愛的五種能力》在國內資深情感教練趙永久先生根據他所開辦的婚戀心理課程《愛的能力》中,他給我們詳盡地介紹了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影響五種能力,及練習方法,帶我們更為全面的認識愛的真面目,更容易和愛交心,交朋友。
  • 《流金歲月》大結局:過得幸福的女人,都擁有這幾種能力
    主角倪妮和劉詩詩都發起了由衷的告別,感謝這一路走來獲得的種種。「希望每一個鎖鎖都有屬於自己的溫暖角落,不忘初心,繼續勇敢!」「一路走來,雖然經歷困難,環境變故,但大家的內心卻越來越近!」這是她們最後一次以「蔣南孫」和「朱鎖鎖」的身份,與大家相見。至此,這一段心心相惜的姐妹情誼,終於等到了屬於它的結局。
  • 愛的語言,有五種
    我是相信即便結了婚的伴侶,也是需要經營婚姻的,需要培養愛的能力,如果覺得愛的能力不足,不會愛,當然,也是可通過學習,讓愛的能力提升的。本書講的正是作者查普曼,經過30多年的婚姻輔導工作後發現,總結出的經驗。人們基本有五種主要的,愛的語言,也可以叫愛語。愛語,即愛的話語,它是說給你的愛人聽的。準確來說,通過五種方式來表達愛,傳遞愛,了解愛。不僅僅單指「口頭的說」。
  • 《擦亮的燈》:擁有愛的能力,比愛情和錢更重要
    最後羅伊拋棄了忠實的男朋友,成功嫁給了百萬富翁,南希則和羅伊男朋友在一起了。01 選擇愛情與物質,哪種選擇更幸福羅伊和南希一個選擇了愛情,一個選擇了物質。很難說她們誰最終會比較幸福,只能說關於愛情與物質,無關對錯,只有選擇。
  • 愛一個人的能力
    看時間快五點了,索性起來開燈看書。無意中抬起頭看到MV上有行字;「孫燕姿第一首創作」。忽然想到:唱了那麼多首情歌的她,婚後過得幸福嗎?應該是幸福的吧,幾乎看不到媒體的八卦消息是個好的信號。今年出道20周年線上直播時的臉上的笑容,也能看得出婚後生活的滿意。
  • 即使你鋼琴十級,沒有這五種能力也是白學!
    現在愈來愈多的孩子學習鋼琴,家長們也非常支持,但是這種支持更多體現在考級上,而非能力的培養。其實學鋼琴並不是為了會彈幾首曲子,也不是考級拿證書,而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能,升華自己。 如果孩子學鋼琴不培養這五種能力,那麼即使「學」了鋼琴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接下來,本文將這五種能力按難度高低排序,看看你已經掌握了哪幾種!
  •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我們有能力擁有愛和幸福
    這,才是對原生家庭傷害最好的態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遭受原生家庭的傷害後,還能安然過下去。這需要有個人的思想覺知,但是改變它更需要科學的指導。蘇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的這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或許可以看看,找到問題所在,改變來獲得新的人生。
  • 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其實是缺少這4種能力!
    ,比如靈活性、適應性、挫敗忍耐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等,我們只要補齊孩子欠缺的能力,他們就會有好的表現。  01  認知靈活能力  很多孩子因為理解能力有限,很難快速的從一種精神狀態轉移到另一種精神狀態,比如突然讓一個愛吃糖果的孩子戒掉所有糖果,讓一個在遊戲中玩
  • 那些擁有這3種「能力」的女人,人生只會越來越好
    ——杜甫 都說女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時代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女性自我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越來越好。 其實,一個女人,如果擁有這三種能力,人生就會越過越好。
  • 協調能力到底是種什麼能力?
    我們日常工作中,幾乎每天都有在幹一部分溝通協調的事情,包括有時候看些簡歷,裡面也會提到,溝通協調能力強。其實我一直很好奇,我們大家平時說的協調能力強這種能力到底是個什麼能力?在一線,經常會出現這種場景,技術處理個問題,進展慢了,然後就會去找他認識的人解決,解決不了呢,然後就會把問題轉給銷售,XX哥,XX姐,說我推不動了,你幫忙協調下。
  • 關於卵泡大小、圓扁和受精能力的幾種說法
    ——慈航關於卵泡大小、圓扁和受精能力幾種說法 卵泡足夠大、足夠圓,才有受精能力?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卵泡必須是圓的,並且要達到20mm×20mm才能受精。如果卵泡太小、太大或者不夠圓,是很難成功受精的,即使成功了,也很容易流產。
  • 面對感受不到愛的婚姻,男人女人都要學會這五種愛的語言
    有一種婚姻,從今往後的每天都可以預見,是幸福美好還是一地雞毛,取決於你的行動。《三十而已》是講述三個女人的情感劇,顧佳的完美全職太太,單身愛錢的王曼妮,嫁為人妻傻白甜的鐘曉芹。愛養魚的陳嶼,和養貓的鐘曉芹,貓和魚水火不相容,似乎在暗示他們的未來。魚是冷血動物,喜歡生活在暗室裡,像極劇中陳嶼的性格,沉默寡言比較慢熱,不懂人情世故,更不懂表達自己的感情,默默的為家付出。他對鍾小芹沒有愛嗎?有。
  • 活一個有意義的人生,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古代社會物質匱乏,人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生存,再次才會考慮人生的意義,只有極個別的智者悟出了人生的意義,但絕大多數人,上到皇帝貴族、下到販夫走卒,都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浪費著歲月。那麼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到底需要具備哪幾種能力呢,我覺得人生不需要多,只要擁有以下幾種能力就會活出精彩的人生。1、擁有健康的身體列寧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是工作事業的基礎。腦中有宏大的理想,胸中有再大的抱負,但都需要時間和行動來實現,如果人的身體不好,壽命短暫,又如何能做到在時間的沉澱中幹出一番事業呢。
  • 婚姻裡,女人擁有幾種思維模式,想不幸福都難
    每一個女人都渴望能夠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然而,如今的社會,人心太浮躁,很多人昨天還信誓旦旦地說著要愛對方一輩子,可轉身就投入了別人的懷抱。面對人心多變,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底氣就是具備「離婚力」。所謂「離婚力」,顧名思義就是具備離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