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杜琪峯的類型電影研究綜述

2021-01-10 人民網

摘要:香港類型片導演杜琪峯以殘酷冷冽的黑幫片、重情重義的警匪片以及詼諧幽默的愛情片等類型電影,不斷摸索並樹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學者分別結合不同的經典電影案例,針對杜氏電影的故事創作、主題設定以及場面調度三方面,總結並分析了杜氏類型電影的獨特之處,揭示了電影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蘊和視覺審美。

關鍵詞:杜琪峯;類型電影;研究綜述

 

杜琪峯於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邁上電影導演的道路。此後,他先後執導多部獲得巨大票房成功的電影,如《阿郎的故事》《審死官》《八星報喜》等。1996年他與韋家輝、遊乃海等人聯合創建銀河映像電影公司,又出品多部叫好且叫座的高質量作品,以《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槍火》等片為代表,多次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等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可謂榮譽等身。杜琪峯電影的風格多樣、題材涉獵廣泛,既有純粹的商業片,也有個人風格鮮明的「作者電影」,其中最為觀眾所熟知的是以槍戰片、警匪片、愛情片和喜劇片為主的類型片,而這也是學界對杜琪峯電影研究的熱點之一。學者從電影學視角對杜氏電影的風格、文化、創新以及內容等方面進行了細緻梳理,為從更寬闊的視角認識杜琪峯電影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廣泛參閱資料的基礎上,對杜琪峯的類型電影相關研究做一總結概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杜琪峯電影的藝術魅力。

一、新群體英雄形象的故事創作

類型電影是按不同類型的規定和要求製作出來的電影,公式化的情節、定型化的人物和圖解式的視覺影像是其三個基本要素。在傳統警匪片和黑幫片中,必定存在兩種性質對立的人物設置,並始終遵循正義即是真理、邪不壓正的社會道德準則。電影故事以主角為核心展開,且大多被賦予「英雄色彩」。而在杜琪峯執導的幾部電影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地採用多條線索架構整個電影故事,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物展開敘述,表現群體英雄形象,有意營造「反個人英雄」的新式故事。

周穎和李然在《突破類型——以<PTU>為例試析「銀河映像」的創作》 中,對杜氏電影中的「反個人英雄」的創作進行了詳細分析。他們以《槍火》和《PTU》為例,指出杜琪峯專注於表現團隊作戰,即刻畫人物群像,而不再刻意表現某一個人物的個性特點。《槍火》中,五兄弟因保護黑道老大而互幫互助,攜手渡過難關,此後又為了保住兄弟的性命再次合作。這部電影沒有挑明哪一個主角,而是通過刻畫人物群像來表現黑道兄弟的忠肝義膽。同樣,在《PTU》中導演亦設置了交叉錯綜的線索,通過機動部隊分隊、黑幫團體、重案組督查和反黑組肥沙等人的生動演繹,展現了不同人物的獨特性格,並將幾條線索和這些人物匯聚到一個點,促成了影片結局的高潮。在這部電影裡,觀眾同樣無法確認到底哪個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主角形象不再由個人演繹,而轉化成了群像。

在以上兩部作品中,警匪片和黑幫片固有的第一主角被模糊化,儘管每個角色都不可或缺,但突出強化的唯一的英雄形象卻不復存在。周穎和李然對杜氏電影從英雄到反個人英雄、從個人到集體的主角轉變做出總結:這樣的變化一方面是後現代主義思潮滲透和演變的結果,一方面是香港政治金融環境更替下,港人心態由依靠個體轉為團體作戰的變化。1997年香港回歸前,一直由英國政府管理的香港,深受西方社會的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影響,在九七回歸後,過去英人治港的局面不復存在,香港人重新回歸中國人的行列,香港社會不僅有政治上的轉變,「個人身份」的轉變亦是存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諸多試探和疑惑。經歷金融風暴的打擊後,香港社會瀰漫著萎靡的氣息,此時的香港人不得不選擇團結一心,共同捱過難關。許賀在《論杜琪峯電影對香港傳統警匪電影的突破》 中提到,「杜琪峯希望香港電影發揚團隊精神眾志成城,化解自己存在的危機,克服自己存在的困難。」在杜琪峯電影中的這些人物群像,同心協力兼有勇有謀,可謂是香港人的真實寫照。反個人英雄的故事創作無疑是對傳統警匪片和黑幫片的變革和創新,而這種變化正是杜氏電影的一大特點,使其能夠在眾多香港電影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

二、以靜制動式的場面調度

場面調度意指「擺在適當的位置」或者「放在場景中」,是導演為了把電影的思想內容、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和環境氣氛等內容通過場面調度的方法傳達給觀眾的獨特語言。在以往的香港黑幫片、警匪片和槍戰片中,導演總會通過大量激烈的打鬥、槍戰、殺戮等動作場面來製造視聽奇觀。杜琪峯在傳統類型片的基礎上做出創新和解構,其中一點就體現在反傳統的場面調度上。張弢在《杜琪峯的暴力美學》 中提出,杜琪峯擅長用鏡頭的運動建立一般性情節的空間關係,如利用大全景表現空間,演員在場景內站在各自的位置,表現壓抑的氣氛和衝突。決定鏡頭轉換和場景調度的是節奏,杜琪峯的電影節奏則由鏡頭運動、人物動作、位置關係和音樂共同組成,打破常規,創建了與普通類型片所不一樣的電影節奏。

在飽受好評的槍戰片《槍火》中,阿鬼五兄弟為保護文哥與匪徒在商場槍戰這一段落,杜琪峯沒有選擇以往槍戰片中急促而激烈的視覺轟炸法,而是運用了大量特寫和近景,角色固定站位,通過鏡頭的調度來表現一段緊張而刺激的槍戰場面。李俐、任頡對這段與傳統槍戰不一樣的場面調度進行了總結,「因為影像是塑造這些男人最本真的工具。……這些攝影技巧便會極具誇張和富有造型意義地附著於所要表現的人物,充分展示人物的造型魅力。」 他們還對杜琪峯的視聽節奏進行了精煉的概括,指出沉著冷靜才是杜氏電影的姿態。

同樣,在《PTU》中,五組人在發生街頭槍戰前,分別佔據T型道路的不同方位,各自保持防衛和射擊姿勢,人物動作皆以慢鏡頭呈現,子彈並不集中發射,場景氣氛既壓抑緊張,又有著難得的沉穩淡定,畫面風格冷峻,與《槍火》中的商場交戰如出一轍。李相在《杜琪峯之「黑色映像」》中對杜琪峯的「靜態」調度作出評價,「這種沉靜、舒緩的鏡頭風格讓他的影片在黑色的調子中帶上了一種從容、悠然的氛圍。」 杜琪峯慣用的為靜默的場面賦予爆發力,營造濃烈緊張氛圍的方法,是對傳統港產類型片的一大突破,其所創造出的銀幕效果更給觀眾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堪稱成就杜氏電影獨特風格的一大法寶。

三、戲劇性的主題表現

「宿命論」是杜琪峯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之一,它與電影主角生死共存。在杜琪峯的電影世界裡,有機警智慧的警察和竊賊,有美貌溫柔的都市白領,有兇悍重義的社團,也有混跡社會的無名氏……杜琪峯給這些小人物設定了自己的命運,無論他們怎麼掙脫,都逃不開註定的結局。在《大塊頭有大智慧》裡,大隻佬做了一切努力想挽救命中注定要死的李鳳儀,卻還是無法改變這一悲劇;《神探》中的陳桂彬就算能看見別人心中的鬼,也無法左右他人的決定;而《盲探》中的莊士敦雖然有一腔宏願,但眼盲的事實讓他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人物命運的未知和人生這一荒誕的過程,使宿命成為杜琪峯講述他人生哲理和對生命思考的出口。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這種偏近於佛學的哲理,是杜琪峯所探尋的因緣宿命,是杜氏「宿命」電影中的主題。劉莉在她的碩士畢業論文《杜琪峯電影的黑色性研究》中,從香港的歷史背景出發,指出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的多年中,成長為經濟文化與大陸各不相同的國際都市,在九七年回歸之際,香港人產生了「身份認同」的疑惑,兩岸政策的不同更引發港人對香港未知前途的擔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又進一步讓港人陷入絕望迷茫的負面情思中,杜琪峯的「宿命論」恰恰可以表達港人這種惶惑和探索命運的情感體驗。在描述港人的現實生存境遇時,獨樹一幟的電影主題盡情抒發著杜琪峯個人的世紀宿命情懷。情理之內,意料之外同樣是杜氏電影另類、獨特且能夠引人入勝的訣竅。

四、濃厚的情感色彩表現

杜氏電影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情和義總被演繹得精彩紛呈。不管是警察、兄弟、黑道,還是情侶、父母,不同社會關係下的電影都在宣揚一個思想:重情重義。《PTU》中,任達華等人為了幫同事尋槍,不惜替他隱瞞並違抗自己的上司,這裡所表現的兄弟之情,就是典型的道義之情。辛拓在《杜琪峯電影中的情感宣洩》中,對其表現情感的方法作了以下定義和說明,「他運用光怪陸離的電影手法,為我們闡釋電影形式美感的另一種境界,一種不刻意卻能勾魂攝魄的技巧,而這種技巧恰恰就是杜琪峯的『獨門秘籍』。」 在《柔道龍虎榜》中,片尾三人合力抓到樹上的紅氣球,將三人之間的友情推至高潮,也將電影所要表達的追尋夢想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辛拓在其文中總結道,「電影的生命來自故事內部所傳達的情感,但情感之於電影的表現並不是那麼簡單,只有真正將來源於生活的情感投入到具體的拍攝,才是真正具有生命意義的電影。」 除「銀河映像」所推出的電影中有著典型的杜氏情感表達,杜琪峯所執導的商業電影中,也講述了很多都市男女的情感關係,《孤男寡女》《瘦身男女》《我的左眼看到鬼》《單身男女》《高海拔之戀》等片無一不是濃墨重彩地表現電影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用影像的方式傳遞電影的多種感情,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

五、結語

杜琪峯電影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80年執導電影直至成立銀河映像電影公司為第一階段;1996年他與韋家輝等人成立銀河映像至2004年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為杜氏風格的電影奠定了基礎;2004年至今為第三階段,他嘗試去拍攝自己的「作者電影」,將商業與藝術進行更好的整合。研究者對杜琪峯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其導演風格和影像造型等方面,對於電影文本和杜氏電影的文化語境研究、杜氏商業電影與「銀河映像」系列電影的對比研究都相對偏少。杜琪峯作為香港影壇獨樹一幟的類型電影導演,在對類型電影不斷解構和創新的過程中,並未拘泥於某一種固定的敘事方式,他對香港歷史變遷的感悟、大眾價值觀的界定、社會文化的傳遞以及個人情感的表達,都不斷地為電影注入新的活力。CEPA十年後,香港電影人不斷北上與內地合作,共同尋求華語電影產業發展道路。杜琪峯在湧進北上拍片的隊伍的過程中,努力配合內地市場節奏的同時,依然保有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使自己的作品煥發新的光彩且不失港產電影的風骨,使杜氏電影的根基越扎越穩。

注釋:

①周穎,李然.突破類型——以《PTU》為例試析「銀河映像」的創作[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1).

②許賀.論杜琪峯電影對香港傳統警匪電影的突破[J].電影評介,2009(20).

③張弢.杜琪峯的暴力美學[J].當代電影,2013(2).

④李俐,任頡.黑色在黑色之上——杜琪峯與「銀河映像」的十年影像之路[J].當代電影,2007(4).

⑤李相.杜琪峯之「黑色映像」[J].當代電影,2007(2).

⑥潘國靈.銀河映像,難以想像:韋家輝+杜琪峯+創作兵團(1996-2005)[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42.

⑦⑧辛拓.杜琪峯電影中的情感宣洩[J].電影文學,2012(8).

(作者單位:江蘇師範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杜琪峯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編劇電影人
    杜琪峯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編劇電影人杜琪峯1955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普寧,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編劇,電影人。之後杜琪峯和黃百鳴、禤嘉珍聯合組建了百嘉峰電影製作公司,公司主要由杜琪峯主持。1992年執導由周星馳主演的無釐頭喜劇電影《審死官》。該片於1992年7月2日上映,以4988萬的票房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和年度十大賣座片之一 。1993年杜琪峯推出了好萊塢類型的漫畫英雄式電影《東方三俠》。同年杜琪峯還執導《東方三俠》的續集《現代豪俠傳》。
  • 杜琪峯,香港電影中最特立獨行的導演
    在香港導演裡面,最特立獨行的導演當屬杜琪峯。他出生在魚龍混雜的九龍城寨,這裡賭場、妓院、毒品,凡是違法的東西都有,每天都在上演死人與享受的戲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杜琪峯對骯髒之事見怪不怪,黑社會情結自然就注入到了他的思想當中。
  • 杜琪峯:香港電影最後的「金字招牌」
    在杜琪峯之前的電影生涯裡,他一共獲得過3次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殊榮,是獲得該獎項次數最多的導演之一。其實單從這個角度來講,杜琪峯已經有足夠的資格去擔任金馬獎的評審團主席。更何況,區區一個金馬獎,還不足以說明杜琪峯的藝術高度。上世紀80年代初,一部名為《碧水寒山奪命金》的武俠電影在香港悄然上映,該片自始至終都未能引起任何的轟動。
  • 杜琪峯導演電影作品盤點
    杜琪峯導演電影作品盤點他的創作是一以貫之的,大的來說就是黑色、暴力、動靜、宿命。人們喜歡杜琪峯電影,除了他的黑色哲學、簡約手法和對暴力詮釋的審美態度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的電影總能夠給予觀眾視覺以外的男性感喟。碧水寒山奪命金劍客路天君捲入了一起失金懸案,後越獄洗脫冤屈《碧水寒山奪命金》是由杜琪峯執導的武俠片,劉松仁、鍾楚紅領銜主演。
  • 杜琪峯:香港電影裡不可缺少的一角
    要說香港最擅長拍黑幫電影的導演,沒人比得過杜琪峯。 杜琪峯的父親從事的工作與戲劇相關,因此在幼年時候,杜琪峯就接觸到了不少類型的電影。 長大後,杜琪峯先是在TVB的演員訓練班上學,因為不喜歡做演員,就改當助理編導,後來升上編導。
  • 杜琪峯:香港電影的「反骨」
    緊接著,多部已完成報名手續的香港電影,眼疾手快按下了撤回鍵,如《掃毒2天地對決》、《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追龍II:賊王》、《繼園臺七號》。最新的消息是,香港導演杜琪峯,對本屆金馬獎評委主席一職,予以請辭。交由臺灣導演王童接任。關於金馬獎的話題,我們擇日再單獨聊。
  • 杜琪峯監製,七大導演破天荒合作《七人樂隊》:香港電影不會死
    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林嶺東、徐克及杜琪峯七位香港知名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七人樂隊》,繼早前入圍「坎城2020」片單之後,宣布該片被選為今年釜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並同步發布先導預告。該電影自拍攝起便備受關注,因為要集齊七位名導演並不容易,發起人杜琪峯坦言,構思《七人樂隊》的緣起,是他與其他六位導演,無論是學院或片場科班出身,剛好碰上香港電影騰飛躍進的時代,給予各人無限發展才華的空間,百花齊放孕育出他們那一代無數的電影人才。
  • 銀河印象,光影香港:黑色大師杜琪峯電影排行榜
    杜琪峯導演是香港本土化風格濃鬱的導演,毫無疑問,也是華語影史上頂尖的導演。在今天看來,杜琪峯導演的電影被打上了深刻的黑色電影的標籤。 我是杜琪峯電影忠實的影迷。 不過杜琪峯不只是拍黑幫片,其實杜琪峯是非常全面的導演,拍片類型除了黑幫片,還有愛情片,喜劇片,動作片,古裝片,等等多種類型,而且也都留下不少的經典作品。
  • 導演江湖錄之杜琪峯
    四座香港金像,兩座臺灣金馬,數次提名國際三大獎項,奧斯卡常任會員...幾十年的電影生涯可以說杜琪峯已經站在了世界頂尖導演的行列1955年,杜琪峯出生在香港的九龍城寨,由於父親從事影視行業,杜琪峯很小就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香港導演杜琪峯寄語年輕導演:視野和熱情缺一不可
    導演賈樟柯邀請杜琪峯入場。 胡健 攝中新網平遙10月11日電 (記者 胡健)香港導演杜琪峯11日出席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首場大師班活動,年過六旬的他不忘寄語年輕導演,「沒有視野和熱情,是無法堅持下去的。」
  • 盤點香港電影「教父級」人物杜琪峯經典電影!
    看在百萬賞金的份上,莊點頭應允。在短周旋在狡猾兇狠的犯罪分子中間,任是經驗豐富的張隊也必須步步為營,小心應對。經過短暫的試探和接觸,費蘭斯決定僱傭阿鬼三人作為幫手。他自稱能看到高志偉的「七宗罪」,正是這些罪惡把高志偉引向犯罪之路。
  • 香港影壇的超級導演,經典電影無數,來看看杜琪峯的作品吧!
    杜琪峯,香港警匪片之父。1996年結合創立了河漢映像片子公司,今後開創了香港警匪片的新局面。光憑警匪片,杜琪峯就前後6次得到了香港金像獎或臺灣金馬獎最好導演獎。除導演,杜琪峯還身兼監製,編劇,出品人等多項職務。
  • 杜琪峯導演的五部經典電影,有你沒看過的麼
    杜琪峯導演、監製、編劇。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1989年,因執導文藝片《阿郎的故事》而受到關注。1999年,執導的電影《槍火》獲得了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3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我的拳王男友》杜琪峯-類型電影無盡探索者
    在這樣一部主題明快的電影裡,整部電影的畫面卻並不精緻,甚至重回《毒戰》的粗放生猛。通片畫面高感高躁,粗礪的暗部,廣告片一般超高對比度的近乎無灰度畫面,多處通透無柔光的照明……再加上讓主演癲狂放飛的表演,我不由得睜大雙眼,這哪裡僅僅是杜琪峯,簡直是亨利·馬蒂斯啊!感情強烈,大膽簡約,極強的辨識度像極了野獸派。
  • 從《無味神探》到《黑社會》,香港只有一個杜sir導演杜琪峯
    大多數人對香港電影的印象最深,這是由《賭神》、《功夫》的廢話和《無間道》的世界所創造的賭博時代。。所有這些都與杜琪峯無關。關於「票房不如王晶,藝術成就不如王家衛」有很多類似的問題,但是真正看過杜琪峯電影的粉絲永遠不會懷疑杜琪峯的江湖狀態。在探索新的動作玩法類型片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獨特的暴力美學。
  • 杜琪峯監製,年度最期待香港電影入圍坎城,沒拍完就有導演去世
    (《野馬分鬃》劇照)另外一部電影,是來自中國香港的,《七人樂隊》。有媒體提到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杜琪峯、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徐克6人,但正如片名上所顯示的「七人」,還有一位已經去世的:林嶺東。這部電影,頗為波折。2015年3月,寰亞電影公司在當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片發布會上,公布了新片計劃。
  • 專訪導演杜琪峯:想看《奪命金》來香港看
    《奪命金》將故事設定在金融危機的香港,談到影片靈感時杜琪峯解釋說「金融海嘯讓香港很多人損失慘重,很多人的價值體系都完全崩塌了,其實不是討論金融海嘯的問題,而是討論人的內心及欲望。」杜琪峯在金融危機中也虧了,所以說一定要寫進電影中去,「交了學費的嘛」。
  • 杜琪峯:香港電影界最後一位大佬,堪稱香港黑幫片「教父」
    香港電影中,黑幫片是特色之一。跟武俠片在香港電影界有著一樣重要的地位。而香港電影界如此繁榮,得益於早期電影人高度的自由創作空間。經典的黑幫影片,比如《古惑仔》,《黑社會》等等,給觀眾創造了非常多優秀的作品,精彩的橋段。
  • 杜琪峯:香港電影界最後一位大佬,堪稱香港黑幫片「教父」
    香港電影中,黑幫片是特色之一。跟武俠片在香港電影界有著一樣重要的地位。而香港電影界如此繁榮,得益於早期電影人高度的自由創作空間。經典的黑幫影片,比如《古惑仔》,《黑社會》等等,給觀眾創造了非常多優秀的作品,精彩的橋段。
  • 《槍火》:杜琪峯導演早期最精彩的電影作品
    1999年是杜琪峯導演的豐收年,《再見阿郎》,《暗戰》,《槍火》三部電影作品都獲得了極好的口碑和反響,這其中又以《槍火》收穫最多,杜琪峯憑藉該片直接奪得了當年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的雙料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