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力的強盛,國人在文化自信、民族尊嚴自信等方面持續得到強化,但是在處理「留學生特權」方面,以及處理一些民間涉外糾紛上卻顯得與國家的世界地位不相符。
2019年發生在山東大學中外學生「學伴」(Buddy)項目就引發過網友們關注。當時有網友就質疑稱,「2018年的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升級為一個留學生配三個校內女大學生,是否是留學生特權?」
除此之外,外國留學生在我國一些大學還存在住宿條件優待、學費減免、獎學金超標、水電費補貼過多等等方面擁有很多特權優待。
2020年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中國政法大學女大學生無意間走進留學生宿舍洗澡就被宿舍管理的教師抓住並質問稱:「你有資格嗎?」,這件事引起網友們極大的關注。
事情經過其實很簡單,2020年12月23日,中國政法大學一名女大學生被教師質問「你有資格進嗎?」後覺得尊嚴受到傷害後發帖爆料。
她說「她和和室友到樓上的留學生單間浴室去洗澡,當時將一副眼鏡忘記拿回來了,但在取眼鏡的時候卻遭到教師抓到並質問稱「你有資格進嗎?」
除此之外,有留學生也直接警告她們不要來再留學生浴室洗澡,還聲稱要投訴和調查這件事。
女大學生覺得在留學生宿舍洗澡是先前得到學校允許的,而且她們在外實習,只能將就一下在留學生宿舍洗澡。
當女大學生跟管理管理老師溝通的時候卻被管理教師傲慢無理的質問「你有資格進嗎?」。
留學生宿舍管理老師則認為,2020年12月8日起就不再為實習學生提供便利,她們之所以能刷開浴室是因為系統有故障導致,她們沒有資格使用,下次再使用將會受到嚴格處理。
事件持續在網絡上發酵後,中國政法大學隨後發出通告稱「法大承認了管理老師在言語上存在瑕疵,並且進行了批評和教育。」
關於留學生特權問題,國內某知名官媒就曾經評論曾「是時候讓留學生成為中國大學校園中的普通一員了。」
縱觀國內很多大學對待留學生的特權問題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特權。另一種則是骨子裡精神上的特權。
物質上的特權就是給留學生超國民待遇,比如在留學住宿條件、獎學金、入學條件降低等方面給予超乎國人現象的地步,這不令人想起清朝慈禧太后曾經說的一句話「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雖然後世考證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梁啓超的《戊戌政變記》,但是其思想基本相通。
精神上的特權則是國人無論國家有關部門,還是大學院校,或者是普通民眾都對留學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精神上的自卑」,猶如賤民見到了貴族後不自覺的低頭下跪一般,這其實就是國人骨子裡的精神自卑,也是國人自尊心的自卑心理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
《史記》中記載,陳勝和吳廣起義時說過一句令人振奮的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雖然這句話已經被刪除出中學教材,但是依然給人帶來振奮的心情。
現在,我也想借用一下來表達我內心的情感「洋人寧有種乎?」,我也不想再看見諸如「日本人丟一輛自行車,半天就有人幫找回來。國人就算丟了一個孩子,也沒人關注」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各位網友,如果你們對洋人寧有種乎?女大學生進留學生浴室後遭老師訓斥:你沒資格!這件事有什麼觀點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