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在說梅西有天賦,C羅超自律,卻忽略了C羅的天賦以及梅西的勤奮。
很多人對國企的印象,還停留在一張報紙一杯茶的時代,總覺得國企朝九晚五,氛圍輕鬆,福利豐厚,工作體面又穩定,卻忽略了國企的論資排輩,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
私企似乎成為家族企業的代名詞,任人唯親,急功近利,管理粗放,制度苛刻,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根本上不得臺面。
我只想說,這都是偏見,偏見,偏見。
我經歷的難道是假國企,沒有朝九晚五,沒有豐厚福利,反而常年出差,氛圍絕不輕鬆,一直處於搶工期趕進度的焦慮中,經常窩在深山老林,與體面沒有任何聯繫,穩定倒是真的,有的祖孫三代都在一個單位。最誇張的是一個廚師,為了讓員工不斷頓地吃上飯,硬是三年沒有回家。
私企有一種我的地盤我做主的自由感,因為不像國企同事關係那麼穩定,人與人之間反而變得相對簡單,管理的確不系統但很人性化,制度苛刻但並未落地,偶爾會加班但完全在可接受的範圍,最關鍵的是,有無限的可能。
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前十年,我一直在國企,而最近十年,我在民企打拼。
當時國企雖然等級森嚴,但的確有很多誘人的地方,如文化底蘊深厚,人才培養機制完整,更有很多五星級福利,如分房。
國企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制度雖規範,但重在執行,幾乎沒有參與設計的機會。因為超穩定,導致人才扎堆,一般人很難有出頭之日。福利的確內容豐富,但平時薪水少得可憐。分房雖然是五星級,但論資排輩,等分到房過幾年可以直接給兒子用了。
因為缺乏參與感,看不到晉升空間,薪水又沒什麼吸引力,加上出差日漸頻繁,我從工作了十餘年的國企離職了!
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在家門口找份工作,安穩度日了。憑著國企世界五百強的背景,加上高級職稱,很快找到一份行業對口的工作。
誰說把國企員工放到私企裡面肯定很快辭職?我反而如魚得水。
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在國企,你可能十年見不到局長一面,在私企,你可以和老闆一起用餐。
為什麼說國企到私企容易離職?
第一個原因可能是融入困難,有些國企人,喜歡端著,去私企不是創造價值,而是教老闆怎麼做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但也就僅限於此,因為在國企,大部分人只是局限於一個細分領域,不具備統攬全局解決問題的格局。
第二個原因能力不一定達標,很多人在國企習慣了浮在上面,動手能力差了點,而私企要求親力親為,必須是多面手,身兼數職。在這種環境下,國企那種只會執行不具備從0到1能力的人,只能照貓畫虎,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三個原因外界的誘惑太多。從國企剛出來時,都外界充滿好奇,原以為這個數字已經算高薪了,結果發現還有更高的薪,這時候,離職是多數人的選擇。很多人都在想,既然從國企出來了,就不要瞻前顧後,有高薪為什麼不去?
第四個原因私企不規範的內容太多了。國企基本上都在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社保、公積金等都是標配,但私企就隨意的多,有的不籤合同,有的沒繳納社保,有的讓頻繁加班……很難想像,私企管理這麼不規範,國企人又會如何解決這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