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紅樓夢》中照顧賈母無微不至的丫頭琥珀,是《甄嬛傳》中紫禁城中騎牆派愛嚼舌根的貞嬪娘娘,是《陸貞傳奇》中忠心護主的琉璃,是《大清鹽商》中從小被當成男孩子養,卻總想還原女兒身的汪雨涵,是《一代名相陳廷敬》率真可愛的名相之女陳採薇,而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都市職場愛情劇《十年三月三十日》中,郭萱又成為了心機Girl楚芸。出道多年詮釋過諸多不同的角色,郭萱以敬業的態度以及對人物細膩的呈現,讓觀眾喜愛。
而立之年對女演員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郭萱卻坦然開朗,既然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那麼就把握現在,為未來的自己做點什麼。想要實現自己真正的夢想,唯一的方法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穩紮穩打。
對於表演,郭萱是有著自己的想法,她在劇組,就是「時刻保持戰鬥的戰士」。她靈敏地探尋著世界,從生活中汲取力量,再通過角色傳遞力量。這份努力也得到了認可。
作為演員,她很「清醒」,是對角色清醒,大膽嘗試不同的角色;是對表演清醒,主動積極探索表演的邊界;也是對自己也清醒,有著不小的追求,堅持從腳踏實地的表演好每一個角色做起。正是帶著這份清醒,郭萱才能在演員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
但隨著對演員這個職業的不斷領悟,她覺得真正區別於他人的,不是名字,而是能讓人記住的作品和角色。於是,她決定做回自己,持一顆本心,繼續從容堅定。
對於郭萱來說,出道16載,對自己的清晰定位,好好演戲最是重要,一旦想了其他事情,那就不再純粹了。而其他的機遇或是未來,其實全憑自己。眾所周知,演技是量變到質變的累積過程,細數過往郭萱飾演的角色,才發現她在光影千變萬化的世界中不僅僅是詮釋者,更是思考者,為角色敢拼、敢打,充分理解角色,並熟知角色一舉一動的緣由。她的表演不再只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讓觀眾理解並喜歡的「過程」。
回顧之前的每一部作品,郭萱見證了自己演技的成長,「她覺得每部戲一定都有遺憾,但下部戲也一定會有進步。演員所謂的演技,是一個長期累計的過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她希望自己通過不斷的積累實現質變。」
時間可以改變年齡和容貌,可以把「我很在意」抹平成「就這樣吧」,會讓「對夢想的偏執」逐漸變為「對底線的堅守」—— 但人和自己的較勁卻永遠不會被改變。對於新一代的中國電視人、電影人,郭萱對這個身份很是值得驕傲,她正不忘初心,堅持最熱愛的職業,在追夢的道路上前行,才能在最好的時代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