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伯努利定律,做一個讓孩子們尖叫的實驗!

2021-02-08 陪熊孩子的日常

Hi!只要您關注此公眾號「陪熊孩子的日常」,世上就又多了一個每天玩到夢裡都在笑的熊孩子😊

「玩」是為了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才會更了解自己。

上面那個「藍色的」,你不點擊關注下嗎?




此處有配樂《G弦上的詠嘆調巴赫




有人問逗媽

這兩周

為什麼不是每天都更新了呢?

主要原因是

逗媽歲數大了

白天要帶娃

持續熬夜做公號有點累

需要調整休息

這個公號是逗媽的個人愛好

目前

沒有把它當作工作來做

沒有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順其自然

感謝所有關注逗媽並給予肯定的盆友們

逗媽會一直堅持的



今天逗媽分享一個超好玩的空氣實驗遊戲,分享內容是按照初級版和升級版來分類逐級遞進的,讓孩子們了解飛機能夠在平流層平穩飛行的基本原理。

有關空氣的實驗,逗媽還有很多可以分享,請大家關注以後的文章吧





空氣中懸浮的桌球、氣球以及飛舞的捲紙。。。


上圖為Floating Ball Game玩具,某寶上買得到




實驗材料:


家用吹風機一個(風力越大越好)

桌球(或者跟桌球一樣輕的球)若干

捲紙筒一個(捲紙中間的紙筒)

氣球🎈一個,1角硬幣一枚


先上個初級版小視頻給大伙兒瞅瞅,

這個實驗很常見,每個城市的科技館裡都有,

但在家裡用吹風機玩兒,娃會非常驚喜:


視頻是初級版,因為逗媽要留給大家一些驚喜,所以實驗效果沒有完全展示出來。



操作步驟如下:


打開吹風機,調到涼風擋,風力調到最大;

一手拿吹風機,讓其向正上方吹風,最好不要歪;

另外一手拿桌球慢慢地放到風口處;



讓娃仔細觀察在空氣中懸浮的桌球;

接著試著慢慢兒移動風口的方向,比如慢慢向左向右轉動吹風機的吹風口,

觀察桌球的變化;

將風調小,再次觀察桌球的變化。





升級版1

接下來,將2個及以上桌球放在吹風口上方,

讓孩子試一試可以放多少個?

讓孩子仔細觀察每多放一個桌球,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升級版2

拿出捲紙筒,

放在桌球的正上方,保持大概10cm的距離,

然後慢慢向下接近桌球,一直向下移動捲紙筒,

觀察會發生什麼,孩子們一定會驚叫的!



升級版3

拿出一個氣球試著放在懸浮的桌球正上方,觀察會發生什麼?

接著再拿出一個氣球並吹大,將一枚1角錢硬幣放在氣球裡,

再次放在懸浮的桌球正上方,觀察與沒放硬幣的氣球有什麼不一樣?

(關於氣球,逗媽還有很多實驗可以分享,請大家關注以後的文章)





升級版plus


上視頻先,吹風機的風力有限,效果就如視頻:


如果想要更驚豔的效果,可以用吹葉機,馬力更強勁,

什麼是吹葉機?

一個沒什麼大用處的鬼東,可以某寶搜一下。

可以跟小區物業借用下,豪們可以問問整理家裡小花園的園丁。


視頻裡掛捲紙的木棍,是擀麵杖。



實驗原理:

伯努利定律

1726年,伯努利通過無數次實驗,發現了「邊界層表面效應」:

流體速度加快時,物體與流體接觸的界面上的壓力會減小,反之壓力會增加。

為紀念這位科學家的貢獻,這一發現被稱為「伯努利效應」。

伯努利效應適用於包括氣體在內的一切流體,

是流體作穩定流動時的基本現象之一,

反映出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流速與壓強的關係:

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體的流速越小,壓強越大。


沒看懂?一張圖告訴你



該原理在實際中的應用




飛機飛行

但也有人說

用伯努利效應解釋飛機的升力來源是一個

幾十年來被廣泛重複和認可甚至寫進許多教科書的錯誤說法


逗媽在知乎上搜了下,好奇boy和girl可以看看下面連結的論文式文章

慎點,不是學霸會看吐血。。。逗媽已倒在血泊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42210/answers/created

需要複製黏貼到搜尋引擎上看文章


延伸閱讀

一篇摺紙飛機的公號上的文章,還挺有趣

紙飛機的飛行原理



The end.





以往文章連結:


一周沒更新,這篇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不走尋常路的動物園玩法!(含長隆野生動物園旅遊攻略)


在家自製一個超酷的投影儀!材料和步驟非常簡單!


一個繪本居然可以衍生出這麼多種遊戲!繪本這樣玩,娃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與日俱增!


「All About Me」活動,讓娃更了解自己、家人,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DIY益智遊戲「奔跑吧!彈珠」!空間想像力、專注力、團隊協作力、動手能力全方位提升!


[能益智的摺紙遊戲2]在摺紙中學數學,數學成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能益智的摺紙遊戲1],在摺紙中學數學,數學成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了解自己是要後天培養的一項技能,從娃娃抓起吧!


美國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們都學了什麼?分享兩份美國某縣的家長手冊。


數學感覺的建立很重要,再不培養就晚了!為以後輕鬆學數學建立堅實基礎。


2歲開始啟蒙,建立數學感覺,數學功課更輕鬆!


幾歲學英語好?說太早學會和母語混淆會給娃造成壓力?!不敢苟同。


自製流光溢彩——讓你和娃一起驚叫的水油分離實驗!


五毛錢特效——教娃1秒鐘讓火山爆發!


熊孩子精力太旺盛?幾招,讓他能量耗盡,你高枕無憂刷劇。


就這一篇,滿足你所有!一大波兒乾貨襲來


孩子自製大象牙膏?!蠟筆融化變彩虹?!


用[雪花]來學習幾何?!在家裡就可以爬蘋果樹?怎麼操作?戳進來你就知道嘍。


1根吸管可以做成樂器?只需一把剪刀就夠了!快戳進來看視頻見證神奇!


3D圖形這樣玩才益智!你娃的空間想像力怎麼樣?戳進來測試下就知道


讓娃驚叫的彩虹調色實驗!讓娃儘可能多地體驗這個世界,他們才會更了解自己!



這個公號的文章,是不是還說的過去,你真的不關注一下嗎?


想要持續關注此公眾號的親們,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掃掃更健康呦,祝您長命百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伯努利現象
    小時候,我們都會想一個問題,飛機的噸位那麼大,為什麼還能夠飛上天呢?這是因為飛機的機翼上下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當飛機飛行時,機翼上側流體的流速比下側的大,因此,機翼下方的壓力高於上方,也就給飛機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升力。這也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
  • 「奧林匹克號」撞船事件 與伯努利原理
    原標題:「奧林匹克號」撞船事件 與伯努利原理   1726年,有一個叫丹尼爾·伯努利的人就注意到:如果水沿著一條有寬有窄的溝向前流動,溝的較窄部分就流得快些,但水流對溝壁的壓力比較小
  • 古有伯努利賣論文給洛必達,今有SCI論文小鋪,是人才嗎?
    1 這兩天看到一個有趣的新聞。 有一位博士,在網上開了一個SCI論文小鋪。網上賣論文的店很多,能賣SCI論文的還是少之又少。也不是沒有,但好多是騙子或者團體寫手,很少有一個人寫的。(圖片來自長江日報)
  •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浸入靜止流體(氣體或液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於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方向豎直向上並通過所排開流體的形心,即 :如圖所示,在一個靜止液體裡,分析一個如圖管狀物的受力情況。首先,沿上方方向建立為z軸,設它的上表面到自由表面的距離為h1,下表面到自由表面的距離為h2,液體密度為ρ,大氣壓強為P0。
  • 大數定律和凱利公式同屬於概率論,他們都被應用於賭場,用好不敗
    第一種人:數學家大數學家「雅各布.伯努利」出身於一個商人家庭,他先是遵從其父的意願,攻讀了神學而獲得碩士學位。不過,他對神學並不感興趣,他最熱愛的是數學,他在父親的強烈反對之下,排除阻力自學了數學。雖然這個不被人重視的現象在很早的時候就引起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但直到雅各布.伯努利進行深入研究之後,才系統性的把這個自然規律闡述出來。雅各布.伯努利在1713年提出了數學史上的具名的《伯努利大數定律》,也叫「極限定理」,他將這個大數定律和其它研究成果一併寫入了他的學術巨著《猜度術》。
  • 力學學習複習重點--質點運動學、動量守恆、牛頓定律、流體力學
    1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2 牛頓第二定律動量為P 的物體,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其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應當等於作用於物體的合外力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讓我們想像一下,若木塊放在一個絕對光滑的平面上,再用手指推一下,它將如何運動呢?
  • 這些年我做過的30天實驗
    今天,趁著過年,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做過的30天實驗~!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實驗,當時我有了男票後,「捫心自問」還缺啥?答案就是一條美膩的馬甲線!哈哈哈哈哈哈,於是nerd黃我花了30天的時間研讀了各類書籍、文獻,並且和一些健身專家探討後並在自己身上實驗,終於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條馬甲線!Day0. 用蜘蛛俠的故事告訴你減肥成功的終極秘訣Day1. 用睡兩覺的時間換取一個完美身材!Day2.
  • ...實驗太絕了!火爆抖音的浙師校友,不愧是孩子們的「科學實驗王」!
    視頻會動的小人,拿一個光滑的陶瓷盤做底,一隻黑色水性筆畫個小人,一隻紅色的油性筆也在旁邊依照畫了個小人。水輕輕側邊倒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黑色的小人從盤底剝離,漂浮在水中。身體隨著水波而動。一旁紅色的小人卻毫無動靜。「這是水性筆的剝離性。」
  • 2021考研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衝刺: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考試要求
    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考試要求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2.了解切比雪夫大數定律、伯努利大數定律和辛欽大數定律(獨立同分布隨機變量序列的大數定律)。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項分布以正態分布為極限分布)和列維-林德伯格定理(獨立同分布隨機變量序列的中心極限定理)。
  • 科學小實驗:一根吸管助力紙團成功逃離瓶口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陪孩子一起玩科學。小美:大潘,你對瓶口吹啥呢?大潘:嘿嘿,你看瓶口那個小紙團,你猜我能不能把他吹進去。大潘:nonono,其實是恰恰相反,這是伯努利效應。小美:我才不相信。大潘:那我現在吹幾次看看,讓你心服口服。
  • 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讓孩子們在奔跑中健康快樂成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索乃玲 通訊員 崔海霞 商豔芬 東營報導  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鍛鍊孩子們堅強的意志
  • 物理熱學史宏觀:熱力學三大定律
    1593年,伽利略就利用空氣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了溫度計的雛形。但在18世紀前半葉,人們對溫度,熱量等概念還是混淆不清,很大程度制約了熱學的發展。直到1780年前後,英國人布萊克和他的學生伊爾文才形成這一系列的概念。
  • 語音的演化:格林童話和格林定律 語音實驗Workshop
    雅各布是一個視野開闊的語言學家,他雖然專精德語,但是在研究德語的時候,很留心德語和其餘歐洲語言之間的比較。也正因此,才有了他在歷史比較語言學這一學科中裡程碑似的發現——描寫音變的格林定律。格林定律是雅各布在研究從原始印歐語到原始日耳曼語的演變時發現的。這條定律描述了原始印歐語的三套爆發音是如何向原始日耳曼語的爆音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