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到底要應該教給什麼樣的技能?你希望孩子能擁有什麼?你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繪本《媽媽讓我賣茄子》日本亞馬遜暢銷榜第一名,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日本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真實故事。爸爸媽媽是農民,媽媽是高齡產婦。在孩子的印象中,媽媽雖然比同齡人的媽媽年齡大也不夠時髦卻一直和藹可親,但是有一天卻突然變得像「鬼」一樣厲害,狠心逼著孩子一個人去賣茄子。原來媽媽知道自己不久於世,這樣做是為了教會孩子怎麼活下去。
故事的最後那個小男孩長大了,就是作者原田剛,目前是日本家鄉德島縣一家育兒雜誌出版社的社長,他以樸素平實的語言說雖然社長是個苦差事,可是小時候賣過茄子,再辛苦也不在乎,因為有愛他的媽媽在天上看著他,任何時候他都不怕困難。
如果你的生命臨近終點,
你想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些什麼?
做為父母,在生命的最後,除了留給孩子房子、存款外,更應該留給孩子的是什麼?有一天如果沒有了父母,孩子是否堅強樂觀的獨立生活呢?
《媽媽讓我賣茄子》這本書給出了實實在在的答案:「把他培養成能夠獨立自主的人,請爸爸媽媽在活著的時候這樣做。」
父母與孩子就如同一趟列車上乘客,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畢竟有限,請教會他生存下來的本領,這樣在提前下車時才能放心地離去。
繪本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成長的故事。希望每個讀到這本書的父母,對於男孩或女孩的教育,無論窮養富養,都要學會「狠心」地放手,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力更生。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一部僅有6分鐘的皮克斯動畫短片《鷸 (yù)》(Piper)或許能給你答案。
動畫片的主角是一隻小磯鷸 (一種海鳥),媽媽喊小鳥去捕食,他賴在窩裡不肯動,母親只好自己飛出去。當媽媽找到食物後,小鳥很得意地等著媽媽把食物餵到他嘴裡,可是媽媽並沒有給他食物,而是示意他自己出去找食物。無奈之下,小鳥終於走出來開始了人生第一次覓食之旅。可是第一次覓食遇到海浪渾身被淋溼了,小鳥產生了挫敗感,媽媽喊他再嘗試一下時,可他卻把頭埋在沙子裡,撅著小屁股,不敢去。此時媽媽拍著翅膀飛走了,留下了小鳥無助地看著媽媽遠去的背影,只好開始了人生第二次捕食的旅程。
最後,小鳥終於克服了對海水的恐懼,可以獨自在海浪肆虐的沙灘上覓食了。
這個故事和《媽媽讓我賣茄子》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鷸媽媽為了讓孩子成長,儘管深知孩子正餓著肚子,也沒有餵食,而是讓它自己學習捕食,經歷挫折和成長。
「鷸媽媽」和「讓我賣茄子的媽媽」都是「狠心」的好媽媽,但是卻有著愛的智慧,她們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呵護與寵愛,還有放手和鼓勵。事實上,有遠見的父母,看起來都有點「絕情」!
賣茄子的故事,讓我想到了那個名叫阿花的女孩兒,在4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做各種便當,因為她的媽媽罹患乳腺癌,將不久於人世。
「愛她,就教會她獨立」,阿花的媽媽說,「我不想別人覺得,因為沒有媽媽這孩子什麼都不會。我想趁現在多教她一點,這樣就算以後我不在了,她也能好好走下去。」
這位母親留給女兒最珍貴的「遺產」:會做飯的孩子到哪兒都能活下去。
無論是「賣茄子」「阿花學做飯」這樣真實的故事,還是鷸這樣的動畫片,都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故事,故事裡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來思考教育的意義。
那時4歲的阿花也許不懂為什麼自己要學習做飯,不懂為什麼媽媽要對自己這麼嚴厲,更不懂媽媽的離開對自己而言意味著什麼。她只是在努力做事,只是在不斷堅持。但是,在不知不覺中,阿花已經將這份努力與堅持融入了自己萌芽狀態的人生。
現實殘酷而美好,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今天的三個故事戳中了許多人的淚點。不求孩子能功成名就,只求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度過一生,這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的心聲。
父母只能護送一陣子,不能呵護一輩子。成長道路上的恐懼和失敗,都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真正的疼愛是好好的培養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失去能力。
昕成移民是由東京國際法務事務所聯合專業移民顧問團隊共同組建,長期致力於赴日投資海外客戶的法務,主營業務覆蓋日本經營管理籤證、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籤證、技術/人文知識/國際業務籤證、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籤證、海外房產投資、商務考察、醫療旅行、私人訂製行程。秉持客戶第一、信譽第一、服務第一的價值理念。對於所有有才能和行動力,並願意來到日本的朋友,我們將竭盡所能給予全面支持。我們集合了各種經驗及背景的人才,我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 — 使昕成國際成為日本投資者最佳的夥伴。歡迎有意者前來洽談。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若看到自己作品後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24小時貴賓熱線:13916277916
諮詢熱線:021-52996797
http://www.jpvis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