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寶安區的鐵崗水庫、石巖水庫與深圳水庫、西麗水庫並稱為深圳市的「四大水缸」,是深圳市主要的飲用水源水庫。寶安區鐵崗-石巖水庫是深圳西部重要的水源保護區,承擔著寶安和光明區近700萬居民的優質飲用水供給任務。
▲鐵石水庫。
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以下簡稱「鐵石水質保障工程」)於2018年啟動,被列為深圳市重點工程項目。
寶安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推動實施了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該工程分四期進行施工,總投資54億元,包含清汙分流溝、生態庫、轉輸隧洞、分散調蓄處理和復綠等12個子項目,是寶安在推進茅洲河流域黑臭水體治理的基礎上,落實國家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又一重大戰役。
工程主要通過修建清水截流溝及修建河口生態庫,來實現飲用水水庫與入庫河流及河口生態庫的物理隔離、生態區達標清水與建成區未達標雨水或河水的清「汙」分流,目前工程已全面進場並全力推進。
據悉,通過建設系統性項目工程,鐵崗-石巖水庫將在建成區與飲用水水源水庫之間形成物理隔離,避免不達標水體進入飲用水水庫,經淨化的雨水將可以不經建成區直接轉輸進入飲用水水庫,為水庫水質提供更堅實保障。
▲鐵石水質保障工程二期首臺盾構隧洞順利貫通。
作為保護寶安、光明兩區700萬人口飲用水水質的民生工程——鐵崗-石巖水庫水質保障工程(以下簡稱「鐵石水質保障工程」)自2018年啟動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12月10日上午,位於寶安區航城街道境內作業面的一處垂直井的最後三根支護樁被盾構機推倒、碾碎,此舉標誌著鐵石水質保障工程二期首臺盾構隧洞順利貫通,盾構機在水工隧洞中成功使用,工程取得階段性戰果。
■寶安之困——全區原水總供水量4.71億立方米,境外引水量超八成
工程加快推進的背後,恰是民生之需、民之所盼!
眾所周知,深圳人的生活用水量、工商業用水量與日俱增。
這其中,作為傳統國土大區、工業大區、民生大區,寶安人口和工業企業數量眾多,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巨大。
▲貫通儀式現場。
寶安雖然地處沿海,但由於陸域範圍沒有大型的河流、水庫或湖泊,導致可作為飲用水源的水資源量嚴重缺乏,目前僅有鐵崗、石巖和羅田3座中型水庫作為飲用水源水庫,水源主要來自境外引水。2019年全區居民生活用水總量達1.65億立方米,工業用水總量達1.66億立方米。全區原水總供水量為4.71億立方米,其中境外引水量高達3.94億立方米、佔供水總量的83.5%,本地自產水量為0.77億立方米、僅佔供水總量的16.5%。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寶安區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日益凸顯,水資源亟需加強保護。
■寶安之創——數個全國首創,為市民提供更優質飲用水源
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為改善鐵崗-石巖水庫水質,讓居民喝上更安全的放心水,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態優先、保護為主、水質為重」的方針,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在省、市、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鐵石水質保障工程於2018年啟動,被列為深圳市重點工程項目。
▲貫通儀式現場。
如何破解困局?寶安用好創新這劑良藥。寶安區水務局主動謀劃、積極探索、反覆論證、創造性提出「物理隔離、清汙分流」的治理新思路,經向區委區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呈報,最終確立了以「保護水質、釋放土地」的目標,「流域統籌、分區處理」的原則,「物理隔離、清汙分流、生態修復、調蓄補水」為策略的工程總體方案。
▲寶安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育基介紹相關情況。
寶安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育基介紹說,在推進項目進程中,該局工程的一系列「首創」破解了都市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源保護難題,包括:利用九圍河口、應人石河口庫尾空間新建生態堤隔離出兩個生態庫,首次通過建設生態堤切斷了不達標水體與水庫的水力聯繫;首次在兩個生態庫內新建人工溼地,將山地初期雨水和建成區入河雨水引入溼地,雨水經淨化後進入生態庫進行調蓄;首次採用「隧洞+生態庫」理念,將不滿足入水庫標準的水體蓄在生態庫,並可將水體排放至西鄉河進行生態補水;首次採用50年一遇降雨標準設計建設生態庫,遠遠高於全國其他城市設防標準;一項工程同時統籌解決了水源地保護和黑臭水體治理問題,屬全國首次。其中「隧洞+生態庫」的創新工作理念最大限度減少了對地面的影響,節約了寶貴的城市空間,保護了珍貴的地面自然生態。
努力換來成效。
據李育基介紹,目前工程(一、二、三、四)期總體工程量已達50%。根據區生態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鐵崗-石巖水庫水質穩定在Ⅱ類水,其中鐵崗水庫有2個月達到Ⅰ類水,相比2016-2018年期間兩座水庫長期處在Ⅲ類水邊緣的情況,寶安「水缸」水質明顯好轉,工程初顯成效,工程完工後將以更高標準保護水庫水資源,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飲用水源。
■寶安之美——為市民建設了一個水清岸綠、休閒宜居的生態環境
更美的風景將隨著鐵石水質保障工程的不斷推進,徐徐展開。
其不僅僅實現了對飲用水源水質的保障,更為周邊市民建設了一個水清岸綠、休閒宜居的生態環境。
▲鐵石水質保障工程正穩步推進。
據了解,一期工程規劃的石巖河口生態庫,未來將建成深圳市面積最廣、庫容最大、生態系統最完善、海綿城市建設最徹底的都市型河口溼地公園。二期工程規劃的九圍河口生態庫,可對九圍河、西鄉河及鐵排河進行補水,保障水位及生態環境的穩定,在九圍河口設置表流溼地,營造生態植物島,對生態庫水質進行淨化。通過水源涵養工程,進行對林地的生態修復,形成特色的林下漫步空間。對庫容開挖後的庫岸,也會進行生態修復,結合新開挖的庫岸設置親水步道、水上步道等休閒措施,打造活力運動區。九圍河口生態庫遠期結合規劃將打造為寶安國際水上運動中心,打造大灣區最核心的研發基地,為高端人才提供一處頭腦風暴和休閒冥想的空間,成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多元交融創新的生態系統典範。
■寶安之範——預計2021年主體完工,將提供都市型飲用水庫水質保障工程建設範例
鐵石水質保障工程預計將於2021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工程完工後,將為全市、全省甚至全國提供都市型飲用水庫水質保障工程建設範例。
所言非虛。
▲鐵石水質保障工程預計將於2021年底完成主體工程。
屆時,鐵崗、石巖水庫水質將進一步提升,長期穩定在地表水Ⅱ類以上水質,力爭常態達到地表水Ⅰ類。生態庫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Ⅳ類,力爭達到地表水Ⅲ類,可以作為河流流域補水的重要水源,促進流域水生態環境提升。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正式完工經深圳市政府驗收並報省政府備案後,鐵崗-石巖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調整方案將正式生效,大部分城市建成區將被調整出水源保護區。在保護水質的前提下,項目將提供多元化的場所,如溼地生態、九圍龍舟賽道等,為寶安增色添彩,打造多元化城市發展格局。
屆時,項目將實現保護與發展雙促進雙提升,在有效解決水庫13條入庫支流面源汙染問題、保障和改善2座飲用水水庫水質的同時,為片區經濟再騰飛構建新發展格局,直接惠及近700萬寶安區及部分光明區市民,真正做到「讓保護更嚴格、讓發展更充分」。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