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朋友敘舊,由他決定選了這家餐廳,餐廳的名字充滿工業氣息,和室內設計用上水泥牆、石地、木板、鐵通架、木椅等的金屬工業元素融為一體。被服務員安排坐在一個角落,特別喜歡這個隱蔽位子。菜單分別有開胃菜、湯、沙拉、義大利麵、燴飯手工漢堡、主菜、甜點等等。一坐下先送上開胃小食,有麵包脆條和番茄香草包,附上沙拉醬,清新微酸的番茄香草包鬆軟輕化,非常好吃。
格雷·馬蒂尼伯爵,杯邊掛起一串檸檬皮,特別經過燒熱,令杯邊貼近嘴唇時能夠聞到清新的檸檬香氣。馬蒂尼以松子酒做基調,再加入西柚、檸檬和伯爵茶,入口先有西柚的酸醒微澀,繼而再有伯爵茶的樸實茶香,意想不到原來西柚和伯爵茶的味道是如此的匹配,最後有松子酒微辣感的後勁徐徐散開,直卷喉嚨,越喝越令人半醒半醉。
黑松露牛肝菌蘑菇湯,湯表面徐徐灑下一道橄欖油,喝一口暖暖的湯,菇香渾身是勁,澎湃濃鬱,與黑松露互相綻放迷人氣色,混和橄欖油之後令湯質更加滑溜。好喝的味道讓人停不了口,如果能在湯中加幾片蘑菇片或打成蘑菇碎增加口感,相信更無懈可擊。
法式香煎鵝肝配雜莓汁,鵝肝只有兩隻手指的大小,墊在多士之上,旁邊放有沙拉堆,相比之下,鵝肝顯得非常細小而珍貴。鵝肝外層煎得香脆,雖然沒算得上入口速溶,但起碼入口脂香豐頰。鵝肝多餘的油脂一早便滲入多士之中,咀嚼脆脆的多士時,多士也不經意散發著鵝肝的酥香,再夾雜著雜莓汁,微微果酸香蓋過腥味,酥香美味而不膩。
藍貽貝桶,活藍青口來自紐西蘭,個頭很巨大,一份有十二、三個,但煮起來卻縮小至三分之一,幸好肉質沒有因縮水而變得太硬,仍舊保持嫩滑,肉汁鮮甜。採用奶油拌入洋蔥煙肉,分外滑溜還有帶點爽口的嚼勁,挺有口感的。旁邊送上三片烘得脆口的蒜蓉黃油多士,脆脆的質感實在十分好吃,只是黃油塗得太多,有點鹹膩而己。
炭燒美國頂級肉眼排拌薯菜,炭燒為肉眼牛排的表面帶來焦黑的烤紋,端上桌時瀰漫著一股濃濃誘惑的焦香。木板邊看到有少許粉色的血水滲出,用刀尖切開牛肉,肉質異常鬆軟易切。除了薄薄的邊熟透之外,其餘肉質接近八成都是紅潤亮澤,鬆化而無筋的口感很好,肉眼排本身的肉汁充分,肉香味濃,再連附少許肥肉,不太油膩卻能帶動一絲油滑感和脂香。醬汁可選牛肝菌汁、燒汁和雜胡椒汁。小編只稍微加點海鹽,立即把肉眼扒的肉味升華到極點,越吃越好吃。一起還有鮮茄肉燴雜菜,感覺較為花心思,但始終大塊大塊地吃肉,難免想用清淡的蔬菜去平衡味蕾,個人還是喜歡白灼或只加少許鹽份調味略炒的蔬菜。
炭燒紐西蘭羊鞍扒配紫蘇蜜糖醬,至於羊鞍扒,同樣七成熟,不過相對色澤比剛才的肉眼牛扒來得老成一點。每個羊架份量小小,但竟然有四個。沒有多餘肥肉連附的羊扒,肉質稍微多一點實在口感而有嚼勁,但整體也是屬於細嫩又無筋。只是羊羶味完全不重,那羶香實在輕得過分,沾點紫蘇蜜糖醬,為肉味帶來清新草香和蜜香的甜度,有不一樣的新鮮感,但更沒有羊羶味。配菜是粗薯條,每條都有同樣粗度,炸得均勻而金黃,入口熱辣辣,外層乾乾的微脆且內裡充斥綿密香口的薯蓉泥,和焗薯一樣美味。
吃完主菜,服務員為我們收起碗碟時便順勢推薦他們餐廳自家制的提拉米蘇。畢竟女生是有兩個胃,更何況提拉米蘇是小編的最愛。上層浸有咖啡,質感細軟輕盈,柔滑中帶出如絲輕甜的奶酪,滑不溜口。下層則浸有濃濃的冧酒,質感溼潤,口感更是豐厚醇美。整體奶油奶酪打得均勻細膩,當中沒有加入凝固粉,完全是出自奶油本身的軟滑,配合表面灑上的無糖可可粉,簡直令人一試難忘。最重要的是無論咖啡和酒香的比例皆兩者兼重,很難得可以吃到如此重酒香的提拉米蘇,實在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