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護。這首元曲可謂是道出了世間苦情人的無限哀愁。回憶金庸作品,其筆下諸對戀人,卻皆是受盡了苦難,其中能夠平平淡淡度過一生的,著實是少之又少。
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折磨,可是,比較那些愛的轟轟烈烈,卻也受盡傷害的男女,或許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射鵰中,穆念慈對楊康的愛讓人無比同情這個可憐的女子,可是,去掉光環,回歸平常,穆念慈真正深愛的或許並不是楊康。
這麼說或許很多穆念慈的書粉會提出反對,畢竟,在原著中,穆念慈和楊康一見鍾情,雖然兩個人的派系不同,他們的立場也是截然不同,可是,愛情還是讓這兩個人之間一度充滿甜蜜。
在射鵰結局,楊康終究還是因為自己的貪婪送了命,他死於自己的狠辣手段上。而穆念慈雖然明知道自己喜歡的人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卻依舊是悲痛欲絕,險些昏死過去。倘若不是當時她已經有了身孕,恐怕她會直接選擇隨愛人而去地下。
可是,從原著中的一些細節處,筆者卻不免要提出質疑:穆念慈愛的,當真是真正的楊康嗎?或許,穆念慈喜歡上的,卻是加上一層光環後的楊康
兩人的初次相見便是頗有些像古代話本的經典橋段。穆念慈和義父在街頭比武招親,而這時候出來一個風流少年,將穆念慈擊敗後,兩人之間一見鍾情,更讓人驚愕的是,穆念慈的義父還是楊康的親生父親。這樣的關係,似乎證明了兩個人註定會在一起。
而楊康也是很快進入了狀態,由最初對穆念慈的滿不在意,到後來漸漸動了真心實意。但是,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兩個人其實完全沒有在一起的可能性,三觀不合決定了他們就算在一起,也是一起痛苦下去。
所以,楊康做出種種惡事,給穆念慈的解釋也是漏洞百出,偏偏穆念慈選擇的皆是相信他,給自己的愛人加上一層正義的光環。
穆念慈和楊康一直以來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就是殺不殺完顏洪烈。這個人雖然是楊康的義父,可實際上,卻是當年害的楊康父母分離,並且欺騙了楊康的母親,娶了楊康之母。儘管一切真相已經擺在了楊康的面前,可是多年的父子之情,以及楊康本身愛慕權貴的性子,這讓他自始至終下不了決心。
穆念慈則是因為義父的事,對完顏洪烈恨之入骨,她屢次要心上人尋機殺害完顏洪烈,楊康也是一直應付了事。所以,從骨子裡,他們的三觀便是有著衝突。
其實,一切轟轟烈烈,最終還是會變成日常。所以,相比那些受盡重重考驗,最終喜結良緣的戀人們,筆者卻偏偏更偏愛金庸筆下那些配角人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原著中的一對小配角陸冠英和程瑤迦有印象。這兩人所佔的戲份實在是少,少的讓人記不住他們的名字,甚至拼命回想都想不到他們在原著中究竟做過些什麼。
在射鵰一作中,兩人本是敵對門派,可是黃藥師在一旁看穿了二人的互相喜歡,乾脆出場當了一個胡攪蠻纏的蠻人,他要陸冠英和程瑤迦立刻當著自己的面成親,否則就要動手。倘若彼此是沒有情意,恐怕他們也不會屈從。在草堂裡,由一個亦正亦邪的前輩主持,這兩人稀裡糊塗的成了夫妻。
之後,在射鵰一書中,他們就此沉寂,再未有半點戲份,似乎金庸已經忘記了這兩人。我們無法得知,他們在強行結婚後,是如何說動兩方長輩,又是如何開始未曾有過轟轟烈烈,就走向平平淡淡的夫妻生活。
可是,神鵰中,再度出場,這兩人一個已是陸莊主,另一個則成了程夫人。他們將自己的莊園借給郭靖黃蓉舉辦天下群雄雲集的武林大會。
相比於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情,陸冠英眼中的愛人絕沒有什麼虛假的光環,而反之也是一樣。所以,穆念慈自始自終愛的,都是一個虛擬出的完美形象,為了維護這種形象,穆念慈用自己的標準去推動楊康改變。這種為愛改變自己的橋段,雖然是浪漫,可顯然,最終的結局是失敗的,兩人一個是自作孽而死,另一個則是生下孩子後思念而死。這著實是惹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