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臺籍醫學博士:滴水成河 齊心抗「疫」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在福建泉州國宇醫院工作的臺籍醫學博士張峻斌。(受訪者供圖) 鍾欣 攝

(抗擊新型肺炎)在閩臺籍醫學博士:滴水成河 齊心抗「疫」

中新網泉州2月6日電 (孫虹 林凌嵐)「我相信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儘快戰勝疫情。」當中新網記者6日致電在福建泉州工作的臺籍醫學博士張峻斌時,他還在位於安溪縣的住所自我隔離。

原來,張峻斌回臺灣過春節,後因疫情影響導致回程航班取消。直到2月4日他才搭乘兩岸「小三通」航線返回泉州。為了穩妥起見,他一回到住所就先把自己隔離了起來,自我觀察14天。

「雖然沒出門,我可沒閒著。」在電話中,張峻斌笑著說,學校都推遲開學了,所以我這兩天正忙著錄製一個視頻,向幾個高校的學生傳授疫情防控的知識。在此之前,身在臺灣的他就已經錄製了防控疫情的科普視頻,發給其所在的泉州國宇醫院,以便向學校、企業等單位進行網絡防疫宣傳。

不僅如此,在張峻斌的影響下,他的兩個孩子捐出了兩萬元人民幣的壓歲錢,支持大陸抗擊疫情工作。「兩個孩子現在分別在福州、廣州上大學,他們也一直關注著大陸的消息,希望能出一份力。」張峻斌說,兩岸同胞血濃於水,是一家人的關係,我們幫助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張峻斌在臺灣深耕醫學教育事業20餘年,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醫學、人文交流。2017年他作為引進人才到泉州國宇醫院工作,經常到當地社區開展義診和健康講座。2019年,張峻斌被評選為「安溪縣道德模範」。

祖籍福建的張峻斌表示,「在泉州、安溪,不僅有熟悉的鄉音、濃濃的鄉情,還出臺了不少人才優惠政策,為我們在這裡工作、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與大多數人相同,張峻斌的這個春節過得「五味雜陳」。他告訴記者。「回臺南不久就得知大陸疫情的消息,我很著急。後來通過工作單位得知,泉州安溪縣的防疫物資比較緊缺,所以我幾乎跑遍了臺南的藥店,才勉強買到10支耳背電子體溫監測計,馬上捐給了安溪疫情防控指揮部。」

「其實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張峻斌說,我是一名醫護工作人員,救死扶傷本來就是我應做的。1月底,得知安溪縣正在組建馳援醫療後備隊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在工作群裡報了名。

「我還是很希望有機會,用我的專業知識,切切實實為防抗新型肺炎疫情貢獻一份力量。只要疫情有需要,我會馬上到位、毫不猶豫。」張峻斌如是說。(完)

相關焦點

  • 臺籍醫學博士提前返泉工作,積極投身抗「疫」一線
    在這場全國上下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中,也不乏來自海峽對岸臺灣同胞的身影。在泉州工作的臺籍醫學博士張峻斌就提前結束了自己的春節假期,從臺灣趕回泉州投入抗「疫」大戰。當記者見到張峻斌時,他剛根據有關規定,結束了14天自我隔離醫學觀察。這兩天,他正著手啟動免費心理諮詢門診,幫助疫情下受到心理創傷的人群。因為他發現,疫情期間,一些在抗疫一線的同行會有焦慮、緊張、恐慌的情緒,很多民眾也會受到疫情信息影響而導致情緒問題。
  • 齊心抗疫,香港加油!
    面對嚴峻疫情,社會各界紛紛傾力而為,或慷慨解囊,或日夜奮戰,在各自的崗位努力著,以同舟共濟的獅子山精神齊心抗疫。「作為醫生,理應衝在最前面啊」為病患發放藥物、抽血化驗、進行靜脈注射、送上餐食……就職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90後」內科醫生劉蘊珩正在負壓隔離病房內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 齊心抗疫!手語、詩歌、創意畫...這群威遠人太有才了
    「齊心抗疫 爭做威遠好網民」活動以來,大家積極投身網絡文藝作品創作,展現了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的思想情感,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吧! 「齊心抗疫 爭做威遠好網民」作品展 《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 ▲表演者:競力學校五年級四班
  • 聚力抗「疫」、勇挑重擔,他們用心守護「健康楓林」
    聚力抗「疫」、勇挑重擔,他們用心守護「健康楓林」 2020-10-2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學科學家隔空創作抗「疫」讚歌《醫魂閃光》用音樂致敬新時代最...
    圖說:詹啟敏院士圖說:曾凡一教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兩位來自醫學界的科學家曾凡一教授和詹啟敏院士隔空創作抗「疫」讚歌《醫魂閃光》,用自己的方式傳遞中國逆行者的民族精神,給予愛的力量和勇氣。而這也是兩位熱愛音樂的醫學科學家30年的願望。這首歌的詞作者和演唱者詹啟敏(筆名瀟敏),是我國著名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他會唱歌,還擅長二胡、琵琶等樂器。歌曲的曲作者和演唱者曾凡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理學雙博士,是著名的醫學遺傳學家,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
  • .| 「贊抗疫英雄 踐初心使命」用一場詩歌朗讀會致敬青春
    獻禮五四青年節 | 「贊抗疫英雄 踐初心使命」用一場詩歌朗讀會致敬青春 2020-05-02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位抗疫英雄的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聆聽8位抗疫英雄的故事!楊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組長。秉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抗疫期間,他帶領蘇北、蘇中6個城市、17家醫院的6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省陽新縣,發揮江蘇醫療資源優勢,與後方醫院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成功救治158名確診患者,牽頭幫扶合作,為陽新縣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更留下了要踐行「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
  • 群星抗疫公益歌曲《我們一定會勝利》發布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而來,值此全國上下戰「疫」之際,由四川廣播電視臺、優酷、海秀娛樂聯合發起,《危機先生》全劇組演員與四川臺主持人共同錄製的公益歌曲《我們一定會勝利》發布,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藉由歌聲為全國人民帶來信心、為中國加油,抗擊新型肺炎我們一定會勝利。
  • 漫畫抗疫 | 抗病毒「星球大戰」
    漫畫抗疫 | 抗病毒「星球大戰」 2020-03-15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國首家抗疫文獻館揭牌
    10月20日,中醫藥抗疫與文化自信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召開,會上舉行了全國首家抗疫文獻館揭牌儀式。據了解,近日鍾南山院士特意為該館題名。 大咖雲集,共話中醫藥抗疫實踐 本次研討會大咖雲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岐黃學者方邦江教授,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專家張大慶教授等分別就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機理研究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深圳衛視開播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 香港青年共奏《獅子山下》音樂抗「疫」致敬前線
    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面對難關更要團結一致,齊心抗疫,這也是「獅子山下」的精神。2018年,香港著名小提琴家姚珏攜手逾千名青年共同演奏《獅子山下》,打破世界吉尼斯紀錄,為社會帶來無限希望和正能量。
  • 俞衛鋒:「復盤」抗疫中麻醉學科的得與失
    俞衛鋒:「復盤」抗疫中麻醉學科的得與失 2020-05-14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戰抗疫一線,開啟全新旅程 ——開發區法院5名巾幗履新記
    奮戰抗疫一線,開啟全新旅程 ——開發區法院5名巾幗履新記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捐款捐物、一線「戰」疫 重慶青聯多舉措助抗疫
    新華網重慶4月10日電 捐款捐物、奮戰在抗疫一線、社區走訪摸排、創作歌曲致敬醫護人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市青聯各會員團體和全市青聯委員立即行動,在各自崗位上貢獻出抗疫力量。  「宅」家抗疫的孩子們身體健康和閒暇時間安排成了眾多家庭的頭等大事,重慶市青聯常委、武術世界冠軍賈瑞發起「戰疫•小英雄—全國青少年詩詞功夫公益勵志抗病毒網際網路挑戰」活動,自創的詩詞功夫視頻《戰疫》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重慶市青聯委員、澳門鋼琴協會理事長陳偉民,重慶市歌劇院劉廣、熊雄分別創作歌曲《不負初心志願》《背影》《你很美》,用音樂致敬廣大抗疫醫護人員。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以「藝」抗「疫」 凝聚戰「疫」正能量
    通過用詩歌凝聚溫暖,用紙墨傳遞祝福,以「藝」抗「疫」,全力營造萬眾一心共同「戰疫」的良好氛圍。徐礦集團駐那木德格社區工作隊副隊長呂策寫下了「群力抗疫情、齊心衛中華」十個字的書法作品,他說:「我幸運我是中國人,我感恩於我偉大的祖國,再大的困難,再大的災難,因為有了黨的領導,有了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都能安然度過」。
  • 綻放在高牆內的抗「疫」鏗鏘玫瑰
    疫」鏗鏘玫瑰,她們,就是宣威市看守所的女警們! 周聰芹:主動請戰抗「疫」把風險留給自己 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宣威市看守所緊急調整勤務模式,周聰芹主動請戰,第一時間遞交申請書,強烈要求把自己安排在監所抗「疫」的第一線。周聰芹主動提出把重點監室交給她,由她負責關押管教和消毒、測量體溫等工作。連續12天,周聰芹一直奮戰在抗「疫」最前沿,每天走在與600餘名在押犯罪嫌疑人接觸第一線,及時掌握在押犯罪嫌疑人體溫動態,為看守所撐起了一道銅牆鐵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輸入監所的風險。
  • 「國家隊」馳援抗疫,香港各界紛紛表達感謝
    香港醫護人員:內地醫療團隊非常優秀有人質疑稱內地的醫療團隊聽不懂英文醫學術語,無法對接工作。對此,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表示,很多內地醫生都非常優秀,他們精通英語。在英國醫學期刊上,中國醫生關於新冠病毒的論文名列前茅。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開播 這個VLOG實在不一般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 邱海波的「冷」與「熱」——一位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武漢抗疫情側記
    信心背後是屢次出徵的臨危不亂和鐵血使命。作為國內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率先參與創建並發展了「重症醫學」這個學科。在高峰學科相對比較多集中在北上廣的情況下,在江蘇南京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打造了包含上百名醫護團隊的全國重症醫學的精銳之師,成就了全國一流的重症醫學高峰學科。  如今,邱海波團隊已派出六批醫護前往湖北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