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先回到1970年,從那個時候開始吧。
邵氏
1970年,時任美國二流演員的李小龍,攜妻兒回港度假。
雖然李小龍在美國拍的《青蜂俠》是配角,只是對於中國人而言,在美劇中擔任這樣的角色,絕對厲
害。於是,故鄉的人,追捧李小龍;美國的人,對他不冷不熱。
李小龍之《青蜂俠》
▽
行吧,考慮回國發展吧。
於是,當年某次越洋電話中,李小龍對記者提出是否願意回國拍電影的問題答道:「那當然,如果片
酬和劇本都合適的話。」
這下,一堆香港電影公司都要李小龍,但李小龍首選的還是當年的龍頭老大邵氏。
只是,在談合同時,邵逸夫讓下屬轉告李小龍:「讓他先回香港來,一切都可以安排。」
心高氣傲的李小龍火了:「你們向我發出邀請,就請你們派人來美國和我談,不來,咱就不玩了。」
可想而知,對於當時不缺明星,不缺資金,做慣大佬的邵氏而言,這是面子問題;同時,看著李小龍
對於電影開拍的一堆高要求和條件,也許邵逸夫也想著:「你一個武師,憑什麼擺這樣的架子,我們
不缺你,不玩了。」
於是,李小龍成為了邵逸夫少有的幾個判斷失敗的案例。
但是,他卻沒想到,這樣少有的一次失敗案例,就一個李小龍,竟然能間接影響到邵氏電影公司的下
半輩子;也因為一個李小龍,幫邵逸夫立起了一個很厲害的對手—嘉禾。
左二:李小龍;右二:邵逸夫
▽
嘉禾
1970年的邵氏,面臨了人員大地震。
時任邵逸夫左臂右膀的鄒文懷離職,拉走了何冠昌等一些邵氏舊臣,創業成立了嘉禾。
40萬元創立的嘉禾,別說撼動老闆的老東家邵氏,能生存下來再說吧。
緣,妙不可言。
如果不是嘉禾有人在美國,那就沒有順道去拜訪李小龍的事;
如果不是邵氏和李小龍談崩,那就不會有李小龍很快和嘉禾籤約之事。
左起:李小龍,嘉禾老闆鄒文懷,導演羅維,邵氏功臣何冠昌(成龍義父)
▽
李小龍熱情接待了當時因為想要拉攏鄭佩佩未果而順道來拜訪他的邵氏製片人—劉亮華,這是第一個
拜訪李小龍的製片人,而嘉禾也儘可能滿足李小龍開出的條件。
1.5萬美元片酬,兩部電影,《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就這麼來了。
截拳道1
截拳道本身其實很直白:
截斷對方攻擊,主動出拳之道。
李小龍倡導的武術哲學,概括起來即是隨心所欲,順其自然。
這樣的哲學,在李小龍看來是一種真實表達自我的精神,也許李小龍之女李香凝的這句話可以表達出
這樣的意思:「我父親沒有參加這些競標賽(或任何競標賽),因為在哲學上他認為這樣比賽不符合武術
的理念。他不相信搏擊,因為真正的拳擊是沒有規則的。「
所以,李小龍的電影中,您可以看到李小龍甚至使出抓(踢)襠,抓胸毛,咬人,踩腳這樣的招數。
這也算是李小龍堅持的截拳道的核心:精簡、直接、非傳統。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攻襠
▽
踩腳
▽
四部半電影
籤約嘉禾後,李小龍即主演其第一部電影:1971年,《唐山大兄》上映。
票房320萬,打破香港票房記錄,一堆香港年輕人為李小龍瘋狂。
那一年,李小龍的粉絲中,周星馳9歲,劉德華10歲,甄子丹8歲,梁家輝13歲,謝霆鋒和周杰倫還沒
出生。
新天地由此打開,你的時代來了。
《唐山大兄》片場照
▽
1972年,《精武門》上映,票房突破450萬。
後面翻拍版本也很多,甚至甄子丹在亞視拍電視劇《精武門》時放話:這套電視劇就是李小龍。
看圖吧,不多說。
《精武門》上映盛況
▽
迷蹤拳
▽
陳真說: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
東亞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腳踢開
▽
短短一年多,李小龍已讓人為他瘋狂,奉為偶像。
於是,李小龍有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接下來,是這部李小龍唯一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猛龍過
江》。
《猛龍過江》的票房過500萬,片尾在古羅馬競技場那段武打,採用長鏡頭實拍,不經過剪輯,李小龍
和羅禮士的打鬥更是落在旁邊那隻流浪貓的眼裡。
這段,更是許多人迄今覺得最精彩的李小龍打鬥場景。
這是香港第一部歐洲取景的電影,更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獎。
工作之餘合影
▽
女主角苗可秀
▽
李小龍在好萊塢彷徨之時曾經立下三大宏願:
--推廣截拳道,讓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
--使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
--在歐美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
1973年,這部嘉禾和華納合資的《龍爭虎鬥》,滿足了他的願望,為此,他不惜放下手頭正在拍攝的
《死亡遊戲》。
據說,這個鏡頭就是元華翻的
▽
《龍爭虎鬥》中的洪金寶
▽
《龍爭虎鬥》中的成龍,著名的兩隻龍的唯一一張合影
▽
《龍爭虎鬥》工作照
▽
元華(左二),李小龍(中),林正英(右二)
▽
另:李小龍與--相信您肯定看得出來
▽
那段經典的鏡面打鬥場景
▽
如今,《龍虎爭鬥》至今票房累計早已數以億計,這是李小龍如願成為好萊塢國際巨星的一部作品。
只是,1973年,《龍爭虎鬥》上映前一個月,李小龍離世。
而那部沒有完成的《死亡遊戲》,永遠只剩下半部。
1971-1973年間,你的時代來得如此之絢爛,卻隕落得如此迅速。
李小龍與湖人隊的「天勾」賈巴爾
▽
父親
▽
俏皮的李小龍
▽
Bruce Lee!
▽
葉問--一語成讖
李小龍13歲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
而大多時候,實際上是葉問的徒弟黃淳梁代師授藝給李小龍的。
黃淳梁(1935-1996)
▽
李小龍在美國創立「截拳道「之時,很多人視李小龍為」詠春叛徒「,但實際上開明的葉問倒不是很
在乎。
只是,葉問卻也是通達人情世故的。
李小龍與師兄張卓慶
▽
據說李小龍成名後,打電話問葉問:
「師父,我想問您一句,您到底認不認我小龍是您的徒弟呀?」
而葉問一句:「認不認隨你呀!「就把皮球踢回去給李小龍了。
李小龍與葉問
▽
因為儘管葉問開明,但若回答「不認「,有失宗師風範;若回答」否「,又可能招旁人說三道四,比
如:」李小龍現在成名了,葉師傅你就一點骨氣都沒有了嗎?「
人情通達皆學問。
而成名後的李小龍,還曾經希望葉問親自示範全部詠春木人樁法,由他拍攝成影片後帶回美國學習,
李小龍願意以一間樓宇的代價交換。
葉問拒絕了,葉問曾說,他的意願是只要求學者有心學技,則全力傳授,絕不把功夫當成商品出售,最
重要的是更不能厚此薄彼。
葉問曾經開過李小龍一個玩笑,笑言李小龍「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
皆因李小龍天生平足,不但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早期更不能以整個腳掌觸地的姿勢蹲下來,這是
葉問及其他與李小龍要好的師兄都知道的。
所謂「走路腳跟不到地便短命」的傳言,其實並非葉問首創,他以此作為笑談而已,沒想到卻「一語
成讖」。
截拳道2
--互補
李小龍有個互補理論,大意就是,比方一個三角形是由銳角+鈍角互補為180度角,那麼當對方為銳角
時,就以鈍角回擊;如果對方為鈍角,就以銳角回擊,與對手形成互補。
說通俗了就是,如果對方出拳,那麼就攻對方的下盤,因其下盤放開;反之,如果對方出腳,那麼就
攻打對方的上面部分。
當然其中的意義和內容遠比這個深遠,按下不表。
先截住拳頭,後在對方以上身攻擊自己時,攻其放開的下盤。
▽
--快使用雙截棍
雙截棍的威力到底多大,曾有介紹說:即可以猛擊,又可以絞殺。揮舞雙截棍時,其中一端的落點可
以產生1600磅的力,而人骨頭只需要8磅就可以擊碎。
同時,若將連接雙截棍的鐵鏈或者皮條纏繞到對手的脖子上,那麼,足可以絞死人。
而李小龍不止可以玩一根雙截棍,也可以同時玩兩根。
雙截棍中間的連接是活性不是固定式的,所以如果沒有控制好,就很容易打到自己。而雙截棍在李小
龍手上,就簡直像是他身體的一部分般。
現在,美國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擁有雙節棍。原因是有些美國青年看過李小龍的功夫
片,或耳聞雙節棍的威力,也玩弄起雙節棍來,結果釀成人命,遭公眾輿論的譴責。
--李三腳
「李三腳」指的是李小龍的一種犀利腿法,以迅速、靈活、腳步移動快、殺傷力大而著稱。這腿法大
抵是搏鬥時踢出三腳(直踢、側踢,後擺腿),速度快、力量足、踢腿姿勢威猛、灑脫,促使對手防
不勝防、無招架之力。
而這三腳到後來指的是:李小龍功夫了得,打人只需三腳。
如上,這三腳指的是李小龍有三次轉身踢腳,每一次轉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條腿能夠踢到一半
然後決定該向高處或低處出擊,快如閃電,連續三次轉身,對方如果不是精於騰挪躲閃的話實在不易
招架。在這種情形下。兩三個人圍攻李小龍,都會給他擊倒,當然是意料中事。
李小龍腿功之組合踢
▽
--寸勁
寸拳是李小龍自詠春的「寸勁」中演變而來,其原理是相同的。
而其中是有物理依據的,即F(力)=M(質量)xA(加速度).
寸,指的是距離攻擊目標很近。
寸拳,即在出拳要打到對手之前,突然加速,然後一瞬間增加拳頭的力量。
李小龍的寸拳表演
▽
--MMA
MMA(mixed martialarts),即綜合格鬥,為規則極為開放的競技運動,允許選手使用拳擊、巴西柔
術、泰拳、摔跤、空手道、截拳道等多種技術。
甄子丹在大紅後的多部作品中,用的都是MMA。
甄子丹和李小龍的MMA
▽
但是MMA其實也符合李小龍的武術哲學,即沒有門派,自由,破除條條框框。
其實MMA起源挺早的,但是很多把李小龍成為MMA之父,我個人倒是認為李小龍對傳播MMA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應該不至於到起源。
李小龍《死亡遊戲》中的MMA
▽
--快
周星馳在《功夫》裡面借火雲邪神之口說出:天下武功,無快不破。
大家都知道星爺是李小龍的鐵粉,所以,這句話也是星爺致敬李小龍的。
李小龍的快,洪金寶曾經說過這麼一件事:「有一次他找李小龍比武,兩人同時出腿,結果洪金寶的
腿才出到一半,李小龍的腿就已經到他面門了。」
對手腳還沒抬起來,已被踢倒。
▽
對手來不及反應,李小龍的拳頭已招呼而至。
▽
丁珮
1973年,李小龍離世,至今42年。
此後經年,「李小龍」是一個偉大且不朽的名字,而當年那個叫丁珮的女人,卻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因為,李小龍死於她的寓所。
1973年7月20日晚上11時24分,一代巨星李小龍從丁珮寓所被送往伊莉莎白醫院,被證實已經死亡。
這個事情離奇且不體面,於是,嘉禾老闆鄒文懷決定:隱瞞李小龍死亡地點,告知媒體李小龍於其私
人公寓中去世。
4天後,謊言被香港媒體拆穿。
李小龍去世之前,這個藝名丁珮的女人是香港交際紅人、軍閥後代、邵氏公司最早一批豔星中的一
位、武打明星李小龍的情人;這之後,她是一個可恥的第三者、不祥的女人,一度精神分裂。
丁珮言:「李小龍33歲去世,留下一個爛攤子給我,讓我自己一個人走下去。在世人的指責下。我在
母親的陪伴下開始了我真正的人生,不怨天尤人,一步一步走了40年。」
「他有太太有小孩。說句不客氣的,他的地位那麼高,我從來不敢有非分之想,那個時候沒有電話,
我一個第三者,又不能去找他,痛苦得不得了。」丁珮回憶說。
那時候的李小龍,認為平時搏擊打鬥流汗太多,有礙觀瞻,於是摘除了汗腺。
他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任何一點脂肪,長期服用消脂肪的藥物,這類藥物對身體傷害極大,在當時是禁
用的。
同時,李小龍聲望極高,練功時間有限,為維持漂亮的肌肉,不惜用高壓電刺激肌肉群生長。
這樣下來,李小龍強大的身體正如一部巨大的機器,內部不為人知的斷裂磨損已經到達極致,死亡正
向他逼近。1973年5月,李小龍拍《猛龍過江》時,突然暈倒在片場洗手間門外,這次眩暈其實是一
個信號。
1973年7月20日當晚,李小龍來到丁珮寓所,說頭疼,丁珮把醫生給自己開的一種治療頭疼的止疼藥
給李小龍服下。李小龍服下後,就進丁珮臥室休息。
當晚8點20分,李小龍入睡約一個小時左右,丁珮走進臥室,她推了推李小龍,沒醒,於是她退回客廳
繼續看電視,但這時已讓她覺得哪裡似乎不對。
事實上李小龍那個時候已經死亡。
李小龍去世後不久,丁珮結婚了,嫁給了大名鼎鼎的向華強。
後來,直到現在的向太陳嵐出現,丁珮離婚。
其中故事,關聯不大,因此按下不表。
只不過,如今,她已經到了目睹朋友去世的年紀。張國榮、梅豔芳死了,早年的邵氏豔星或早逝,或
夭亡,或落魄,各自走向不同的宿命。丁珮雖然過著物質上不失體面的生活,但她的美貌、熱情、火
辣辣的生命力,卻早已隨著老香港的絕代風華煙消雲散。
終於到了可以說的時候,卻似乎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註:李小龍去世後,丁珮還參演了邵氏的一部電影叫《李小龍與我》,其中說李小龍是死於縱慾過
度,但丁珮後來發言說是被坑的,當年劇本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此間種種,孰是孰非,卻也早已煙
消雲散。
家
你離世至今已42年,妻子已三度改嫁,兒子也在28歲那年,找你去了。
只是,你小時候的那個家,卻也替你為後人留下了你小時候的印記。
那些影像,依然保留至今,而你留給世人的第一張影像,迄今已經74年,那時候的你才三個月大。
《金門女》,1941
▽
也許,如果沒有提起,大家也不會想到你會跳恰恰舞。
而當年的這些黑白影像,卻也讓大家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見證你的成長。
《細路祥》,1950
▽
只是,似乎你就註定要做一顆流星,但卻是最閃亮那顆,亮的晃眼。
《人海孤鴻》,1960
▽
離家的那年,你是讓父母不省心的孩子。
回來的那年,你也有了自己的家。
世人眼裡,你是一條龍。
家人眼裡,你是父親,丈夫。
也許,這樣的影像,你生前曾經無數次看過;
在你走了以後,你家裡的他們,應該更是看過無數次。
當年你曾經寫下一段話:
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
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一千萬美元的財富,
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這段話,你說對了三分之二;
剩下的那部分,沒有了你,終究無法完成了。
2015年,你誕辰75周年,和那些上天嫉妒的人一般,你永遠定格在你最燦爛輝煌的時刻。
致:李小龍--1940-1973。
P.S.:本文較長,感謝大家耐心看完。另,由於我個人對於武術是外行,因此裡面關於武術的描述,是
根據搜集到的資料,以及我個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理解組合而成,有謬誤之處,還望見諒並幫助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