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眼科 AI 未來!第三屆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順利召開

2021-01-09 丁香園

人工智慧最大的一個應用場景在醫療領域,醫療 AI 涉及到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有望改變目前醫學診療模式。

2020 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遠程醫療、遠程診斷、遠程教育等智能線上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智能眼科的發展。

12 月 25 至 27 日,由深圳市醫學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市眼科醫院承辦的「第三屆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在深圳順利召開。本次盛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 28 家高校、醫院及企業的 100 餘名眼科醫生及 AI 眼科影像學研究者參會。

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National Ophthalm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ference , NOAIC)旨在為全國各地的眼科醫生以及從事 AI 視覺算法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專業的協作與教育平臺,以促進影像成像技術與 AI 算法在眼科的應用與交流,制定眼科成像的技術標準和指南,鼓勵臨床和科研的橫向聯合與合作。

大會開幕式上,深圳市眼科醫院院長張少衝教授,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智能眼科學組組長袁進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會主委婁巖教授,深圳醫學會會長羅曉瓊教授分別代表本屆大會承辦方及主辦方致辭,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期待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繼續為眼科和人工智慧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我國智能眼科的創新發展提供合作、學習、交流借鑑的平臺。

本次大會主體學術版塊分為「眼科圖像分析與成像技術」「醫學大數據與眼科 AI 應用」「眼科裝備應用與評價」「先進眼科診療技術」 等內容。學術單元涵蓋人工智慧、生物大數據、新型成像技術在眼科的新進展等諸多熱點研究領域作演講和學術交流。

其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教授結合其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實施情況,分享回顧「中國眼科人工智慧 2020」的發展大局與概況。

南方科技大學劉江教授結合 iMED 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就關於如何選定眼科 AI 科研題目的經驗進行分享。

南方科技大學唐曉穎教授分享課題組近期構建的兩個眼科公開數據集,以促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分級以及角膜潰爛分級等相關算法的發展。

深圳市眼科醫院張少衝教授分享了術中導航(iOCT)在高度近視黃斑疾病手術中的應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樂今教授分享了課題組研發的斜視手術設計人工智慧輔助系統。

上海交通大學倪冰冰教授分享其課題組在醫學圖像處理方面的幾項工作,主題為「以人為本的醫學 AI—從分級診療到精準醫學」。

深圳市眼科醫院張少衝教授會上分享

除了主體會議,本次大會還召開愛爾康衛星會、百度衛星會,分別分享企業在眼科新型設備、新型眼科成像技術與詢證 AI 眼底篩查平臺技術等的最新進展。

劉欣華博士主持專場會議並現場分享 Centurion 主動液流控制系統內容。

劉欣華博士會上分享

眼科 AI 應用專場會議由深圳市眼科醫院副院長張國明和聶丹瑤博士主持。

相比去年,本次大會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結合」新形式,會議在視頻網站同步直播,同時為線上講者提供遠程交流平臺,創建學術交流與諮詢群,進一步擴大本次大會的影響力,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大會致力於促進我國眼科 ai 學術交流,共享眼科 AI 發展成果,希望助力國家眼健康目標的實現。

眼科與 AI,讓技術服務於臨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長陳昕煜、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處處長餘秋蓉、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齊學進、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科教處處長張一愚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處長周麗萍等領導到深圳市眼科醫院調研人工智慧診療情況。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深圳市眼科醫院院長張少衝、深圳市眼科醫院黨委書記汪建濤、副院長趙軍、副院長張國明、副院長劉美洲陪同調研。

陳昕煜一行首先聽取了深圳市眼科醫院的基本情況介紹。

張少衝表示,深圳市眼科醫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理念帶動下,本著對標國際一流的中山眼科中心,實現智慧化現代醫院的基本方針,深圳市眼科醫院於 2019 年成立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辦公室。

在院領導的支持以及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副主任的協助下,深圳市眼科醫院在眼科人工智慧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合作申請了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專項;累計為 4 萬患者眼病資料進行了圖形標註;建立了智能視野模擬模型並應用於臨床;為 1000 餘例患者進行了智能化視覺訓練等;上述研究成果發表了多篇 SCI 論文,為眼科人工智慧的發展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

隨後,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科帶頭人林浩添教授以「眼科人工智慧診療技術研發應用與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為主題,進行了專題報告。

將全球首個 AI 智能門診開展的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發展趨勢、人才培養情況進行了全面闡述。

陳昕煜副司長對醫院開展智能診療這種新型診療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相比其他學科,眼科診療直觀性強,對儀器設備高度依賴,圖像化數據資源豐富,非常適合進行智能化門診這種全新的診療模式。

而在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下,人工智慧門診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是傳統診療模式的有效補充,可有效避免慢性眼病患者多次奔波於醫院,有利於醫師集中精力進行疑難雜症的診療,更合理分配醫療資源。

餘秋蓉表示,人工智慧已經滲透入醫療系統的各個領域,在醫師培養方面,智能閱片、機器人手術模擬等技術的應用使醫師的培訓更加同質化,有利於規範標準,填補「學徒式」培養模式的不足。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新技術在醫學教育得到應用與推廣。

最後,陳昕煜一行在林浩添和張少衝的陪同下視察了建設中的人工智慧門診,聽取了智能門診的運作方案介紹,詢問了操作方式和診病時程、覆蓋病種等具體情況,鼓勵進行更多眼病的深度學習並應用於智能診療模式中。

相關焦點

  • 第五屆贛鄱眼科高峰論壇暨南昌普瑞眼科醫院11周年慶在南昌召開
    2021年1月9—10日,第五屆贛鄱眼科高峰論壇暨南昌普瑞眼科醫院11周年慶在凱美開元名都酒店隆重召開,其中江西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陳華峰秘書長、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呂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曉瑛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瓊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俞方良教授、江西省人民醫院賴平紅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邵毅教授、普瑞眼科醫院集團醫務部主任梁厚成教授、昆明普瑞眼科醫院袁援生院長
  •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成立 齊聚全國眼科專家
    在大會現場經全體委員推選,王寧利教授成為專委會首屆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系主任、國家衛健委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孫興懷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眼科主任許迅教授,天津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李筱榮教授等9名全國知名眼科專家成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體48位專委將參與討論制訂網際網路醫療在眼科各個專病領域的診療服務標準化指南及醫療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 眼科AI 的裡程碑|全面解讀業內首個基於眼底照相的 AI 篩查系統指南
    9月20-22日,第四屆嶺南眼科論壇暨第二屆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在廣州舉辦。大會以「Eye+AI」為主題,由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全國智能眼科學組主辦,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廣東省眼科診斷與治療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
  • 愛爾眼科·第三屆萊蕪眼科高峰論壇暨乾眼門診發布會成功舉行
    12月18日上午,愛爾眼科·第三屆萊蕪眼科高峰論壇暨乾眼門診發布會在萊蕪賓館成功舉行,大會特邀多位省內著名的眼科專家、教授,就當今眼科領域的學術前沿和臨床經驗進行精彩的學術講座及經驗交流,為與會的眼科同仁帶來了一場學術饕餮盛宴
  • 愛爾眼科榮獲「最佳眼科公益團體」榮譽
    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年會6月13日-16日在河南鄭州召開,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榮獲「最佳眼科公益團體」榮譽。 近年來,愛爾眼科聯合愛眼公益基金會及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等多家全國性公益組織、眾多愛心企業和個人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開發了包括貧困白內障復明、先天性小兒眼病救助、角膜病救助、青少年眼健康教育及近視防控、關愛抗戰老兵眼病救助等多個公益項目,並搭建起全國首個全眼科公益救助體系。
  • 眼科醫生林浩添:研發人工智慧,幫助更多患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邰夢雲圖/受訪者提供林浩添,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學科帶頭人。他得知自己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心中難掩激動和驚喜,因為這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14-40歲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 永州市眼科年會暨超乳培訓班順利舉辦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0日訊(通訊員 陳琳)12月20日,永州市醫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暨超乳培訓班順利舉行,省、市、縣眼科學專家近100人共聚永州,共享眼科發展新成果,共同守護心靈之窗。開幕式上,趙承保代表承辦單位對本次大會的順利舉辦表示衷心祝賀,對與會領導、專家和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永州市中心醫院作為全市眼科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要充分發揮好龍頭單位的作用,在眼科設備和人才不斷完善的新階段,更好地推動永州眼科的全面健康發展。
  • 第九屆全國神經眼科學術大會圓滿落幕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第九屆全國神經眼科學術會議於2020年12月5-6日召開,完成各項日程後順利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科、熱衷於神經眼科的醫生參加了本次會議。開幕式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神經眼科學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眼科醫學部魏世輝教授和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張文芳教授共同主持。
  • 榆林市眼科醫院掛牌了
    12月19日,由西安市第四醫院主辦、榆林市中醫醫院承辦的西部眼科聯盟第三屆學術會議暨榆林市眼科醫院揭牌儀式在榆林市人民大廈隆重舉行。榆林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惠德存,西安市第四醫院院長李興洲共同為榆林市眼科醫院揭牌。會議由榆林市中醫醫院副院長李武軍主持。
  • 昆明普瑞眼科:12月25-26日 眼科新技術研討會將在昆召開
    由雲南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主辦、昆明普瑞眼科醫院承辦的「2020年眼科新技術研討會」將於12月25-26日在昆明普瑞眼科舉辦。15位國內著名眼科專家將齊聚昆明,聚焦眼視光學、眼底病學、淚道病學、屈光矯正等眼科學領域的臨床診療規範及新技術進展,通過學術講座、實操培訓的形式,共話眼病診療新技術。
  • 管中窺豹,一葉知秋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
    11月27日-29日,湖北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第六屆學術會議在具有漢江明珠美譽之稱的荊門隆重舉行,數百位國內外著名眼科屈光專家學者,近千名全國眼科同道就當今眼科臨床診斷、手術、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難點展開了探討和分享。一同探索眼科新進展,共話眼科前沿發展。在這場學術盛會中,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電影show優秀影片獎,閃耀荊楚。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黎曉新教授、趙明威教授獲首屆何氏眼科創新獎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8日訊 近日,在中華醫學會2014年第十九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黎曉新教授憑藉"中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和防治模式的建立"項目獲得首屆"何氏·眼科創新獎·技術創新獎
  •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成立 頂級專家團隊制定診療服務規範
    在大會現場經全體委員推選,王寧利教授成為專委會首屆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系主任、國家衛健委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孫興懷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眼科主任許迅教授,天津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李筱榮教授等9名全國知名眼科專家成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體48位專委將參與討論制訂網際網路醫療在眼科各個專病領域的診療服務標準化指南及醫療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 管中窺豹 一葉知秋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
    11月27日-29日,湖北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第六屆學術會議在具有漢江明珠美譽之稱的荊門隆重舉行,數百位國內外著名眼科屈光專家學者,近千名全國眼科同道就當今眼科臨床診斷、手術、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難點展開了探討和分享。一同探索眼科新進展,共話眼科前沿發展。
  • 山西省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目」浴陽光 守護青少年清晰世界...
    山西省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 「目」浴陽光 守護青少年清晰世界   本報記者 田璐 通訊員 姚霞     近年來,我國近視人群出現了低齡化、度數高的特點,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達
  • 這場手術觀影帶來的不僅僅是心靈震撼,眼科迸發國人光彩
    在上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屆全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術會議上,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委、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候任主席姚克教授的講課內容《如何做好眼科電影節影片》吸引眾多線下線上醫者「圍觀」。中國眼科的成長,需要「鏡益求精」提起為何要在學術大會上精心準備並分享這樣一堂15分鐘的內容,姚克教授告訴記者,學術電影節設立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的眼科醫生了解新的技術、新的動向,並教會年輕醫生如何進行複雜的手術。通過鏡頭的語言來表達,手術與電影元素的跨界交流,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 愛爾眼科知名角膜病專家團全國20城巡診
    為向角膜盲患者提供及時專業的醫療幫助,同時培養當地手術醫生及技術人才,常態化協助和促進角膜眼表類疾病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由愛爾眼科、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行項目XX站即將啟動,將由愛爾眼科全國知名角膜病專家為當地患者進行一對一診療服務,確保患者得到專業細緻的治療。
  • AI醫生下基層 沒有眼科醫生也能開眼科
    醫院沒有眼科醫生也能開設眼科?廣東清遠,連南醫院普外科一位發現乳房腫物的病人,在手術中,能享受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快速病理診斷,因為中間多了一個AI醫生。昨日,全國首個AI醫生下基層項目在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啟動,將覆蓋廣東65家基層醫療機構,提供20多種眼科常見病的篩查和診治工作。
  • 眼科大咖會聚淄博 共話白內障超乳技術發展
    培訓班上,來自正大光明眼科集團多位眼科專家圍繞屈光時代複雜白內障的治療、超聲乳化動力學、超乳手術基本操作步驟、超乳手術常見併發症及處理等多個課題進行了分享。濰坊眼科醫院白內障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姜雅琴表示,作為一名眼科白內障專業的醫生,除了考慮能為淄博的患者帶來什麼,也想與淄博各位眼科專家一同探討交流白內障治療技術的發展,同樣也是提高服務患者能力的一種形式。
  • 廈門眼科中心獲批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喜訊 近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布的《關於公布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名錄的通知》(國衛辦科教函[2020]970號)文件,確認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成為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