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老街曾代表老深圳:繁華已經不如往日,仍是很多特區人的回憶

2020-12-24 小喵奇談

本文洞悉深圳市的東門老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深圳市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地方,但其實新深圳也有古老街區,東門老街正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在深圳市東門老街是一個可以直接被稱之為「老街」的地方,它也是「老深圳」的一個代表,也是很多特區人的回憶。在2020年的,深圳市東門老街的繁華已經不如往日,也需要再次更新換代。

下面是深圳市東門老街所在地的地圖,紅圈地方也是兩條軌道交通交匯的地方。

上面照片中的地鐵站,也就是叫「老街站」,這其實也就是深圳地鐵1號線(羅寶線)、3號線(龍崗線)所交匯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就是深圳市最原始的一個中心。

下面照片也就是深圳市東門老街的牌子。

對於深圳市,大部分人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嶄新的」,為何會有一個老街呢?其實深圳市從特區建立,也有了40年的時候,一些老深圳的建設也會隨著隨時時間顯得比較老舊。

東門老街曾經是深圳特區人的回憶,也是深圳市一個非常古老的地方。

下面是深圳市東門老街附近的衛星圖,從地圖中可以看出,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建設密度很大的地方,代表了老深圳市的發展。

深圳市東門老街曾經是繁華的地方,但是隨著深圳市多中心發展、現代化購物中心的建設,這個地方的繁華程度也不如以往。

深圳市東門老街這個地方需要轉型發展,這個地方也是代表了深圳市的一個時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沒到過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
    「沒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那個羅湖就代表著深圳的年代,位於羅湖中心區的東門老街幾乎是來深圳的必去之地。這個被大家習慣性成為東門老街的東門商業步行街,是深圳最早發展起來的商圈,見證著深圳特區的發展與繁榮。01 東門老街的繁華, 在300多年前就開始了 東門老街的繁華,早在300多年前就開始了。
  • 疫情之下的東門老街,再無日進鬥金的神話
    1受到疫情影響,東門變安靜了過去,如果你來到來到東門,一定會被密密麻麻的店鋪和人群所震驚,耳朵裡充斥著的「全場清倉特賣,59元2件」,這繁華的景象也曾是東門的一大特色。有些人只撐到了4月份。還在堅守著的他們,都是靠著老顧客幫襯,每天都在虧本。最繁華的時候,老街日均人流量50萬人次,社會消費品年零售總額達110億。因交通便利,餐飲零售業還曾是香港人主要消費的場所。我們遇到了一家十天後就要搬走的服裝店。
  • 老深圳的市墟—東門老街
    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人來說,都是那麼的熟悉。因為,這裡承載著深圳的歷史沿革、變遷。鐫刻著深圳厚重的記憶。東門老街由最初的「墟市」,如今,經過深圳新一輪的環境提升工程。東門步行街,變得越來越「靚」了。
  • 不來這條老街不算到過深圳——承載深圳回憶的東門老街
    老街,似乎是歷史的代名詞,對於我們年輕一輩來說更多是好奇,而當你真正踏上那樣一條獨特的街時,其實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嚮往懷舊的情懷。探索不一樣的情懷後來這種情懷逐漸被商業化,深圳這條街其實就是東門步行街和東門小吃街的合體,統稱「東門老街」。但是還是會有人覺得漫步於商業街,感覺就如一個老深圳人休閒之餘的隨意散步。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羅湖區東門老街又見昔日繁華夜購
    8月30日晚,2020鵬城歡樂遊購暨禮享羅湖之東門國潮時尚消費嘉年華在東門迎賓花園廣場舉行。活動現場美輪美奐的燈光秀開場舞表演後,眾多知名設計師、網紅大咖及企業代表走上T臺秀,以這一獨特方式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
  • 深圳東門老街,實體店遭遇電商衝擊,服裝店老闆:準備改行做美食
    深圳的東門是深圳一個比較老的商業街,也是深圳最開始繁華起來的地方,這裡的服裝不僅便宜,款式多種多樣,在這裡可以找到最潮流的衣服,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裡購物逛街。這裡曾經繁華的時候一鋪難求。東門店鋪的租金也是水漲船高,曾經這裡的生意依靠巨大的人流量,在這裡開店做生意,非常火爆,很多人想租一個店鋪都租不到。東門的服裝店很多,每到周末這裡就人山人海,逛街買東西的人擠得水洩不通。隨著雙十一的狂歡熱情漸漸地淡化,電商的又一個節日,雙十二即將來臨,這意味著又一場對實體店的衝擊,即將來臨。
  • 曾經人山人海的東門老街,如今冷冷清清,人們都不出來逛街了?
    以前每年都要去很多次東門老街買衣服,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就沒有去,但是最近去了一次就卻發現東門老街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人山人海了。甚至有些服裝店冷冷清清。一些賣衣服的銷售人員在門前大聲吶喊,也沒有一個人進門挑選衣服。曾經人山人海的東門老街,到如今變成冷冷清清的街道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
  • 深圳市公安局闢謠:東門老街未發生砍人事件
    深圳市公安局闢謠:東門老街未發生砍人事件 2014-05-26 14:02:28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昨日下午5時左右,深圳人流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東門老街商城附近發生一起治安案件。
  • 東門老街藏著這樣一條美食街
    深圳的東門老街是最具代表意義的一處旅遊必經之地這幾年去老街較少,忽然去逛一下。東門老街還是那麼人潮洶湧,在實體經濟的衝擊下雖然很多店鋪倒閉了。但是卻多了很多美食街,畢竟民以食為天嘛!串串哪裡都有長沙臭豆腐我是湖南人,在長沙也住了差不多3年。特別鍾情於長沙的臭豆腐。臭豆腐剛從長沙轉戰全國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是拒絕的。
  • 「消失」的東門小吃街!
    「這家店原來在東門小吃街人氣就很高的,我們吃了好多年了。」得知小北此番是來探尋東門老店,店中的食客極力推薦道。環境:麵皮是主體,醬料是靈魂,每每回憶起老街,「國民早餐」煎餅果子似乎總也繞不開。在餅鐺上塗上面,均勻攤開,待半熟後,打蛋、翻面、塗醬,點綴火腿,配上生菜,卷團、半切、裝袋,行雲流水般,一個濃縮眾多食材精華的煎餅誕生了。
  • 逾40位深圳知名原創音樂現場演出 「老街文化之2018民謠東門」快樂...
    今年的「老街文化之2018民謠東門」系列專場音樂會,再次由羅湖區東門街道辦事處主辦,東門商業步行街區管理辦公室協辦,凡歌樂社承辦,並得到了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多個部門及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已經歷時6個多月每周五的例牌演出中,凡歌樂社攜手深圳眾多國內音樂賽事
  • 東門夜市「復活」了,可是它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夜市了!
    ◆之前由於天氣轉冷,加之城管檢查力度較大,東門夜市一條街消失已經將近有半年時間了,許多小吃鋪便撤離了東二門,一些賣水果的小攤偶爾前來擺攤。◆隨著天氣轉熱,東二門出來的同學越來越多,小商販發現商機後,想趁著城管不注意擺個攤,意圖再次恢復東門夜市往日的繁華。
  • 全市首個地鐵「政務驛站」亮相東門老街站
    位於地鐵東門老街站的政務驛站。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晶報記者 尹維穎)11月26日,全市首個地鐵裡的「政務驛站」在羅湖區東門老街站正式開業。以東門老街地鐵站為試點,羅湖區在全市率先將政務服務延伸到地鐵站內,實現政務服務「路上辦」,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政務服務。
  • 北京新街口商業街轉型:往日的繁華和熙熙攘攘已經不再
    北京新街口在上個世紀末期,曾經與西單齊名的商業區,商業非常繁華。新街口商業街繁華程度降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商業街經歷了多年道路建設,目前又在修北京地鐵19號線。經過多年的商業街轉型,已經地區的變遷。北京新街口往日的繁華和熙熙攘攘已經不再,與西單商業區的繁華完全不同。
  • 東門,真的更難了!
    「不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甚至,喇叭分貝高達8、90,其實已經超過人的舒服分貝數。說著「不吃不吃,就逛逛」的鵝、福貴、一刀立刻打臉,一人點了一份花甲粉。1996年,80多歲的杜老闆花700多萬元買下這處30平方米的鋪頭,「當時這筆錢在老家可以起兩百多幢兩層的樓了」。
  • 瞿溪老街:繁華雖褪 記憶猶存
    老屋  見證一段繁華的紙業史  200多間明清建築格局、商住結合、木頭結構的兩層樓,樓面的木柱、陽臺、欄杆上雕刻著山水花木、飛禽走獸、才子佳人,沿街屋後分別有舊時「大住戶」的祖屋,獨具浙南特色的斜頂、黑瓦、挑簷、木樓等都構成了記者對老街古建築的初步印象。
  • 東門動漫城,深圳人的青春都在這裡
    關於深圳人的青春,東門可以說佔了一半  這個曾經的潮人聖地, 承包了我們整個學生時代的娛樂活動  無論是第一次去西華宮的砍價, 還是遊逛後在東門町的覓食  每個在深圳長大的年輕人, 都有著一段相似的東門記憶  而在東門,那個不太起眼的東門動漫城  也同樣記錄著深圳動漫迷們的熱血青春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說起商業步行街,許多人都會回答是「童年回憶」。商業步行街已經發展多年,在豐富居民生活、活躍城市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消費升級、大型購物中心不斷崛起的衝擊下,很多步行街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
  • 深圳最接地氣的這幾條老街 有美食有美女!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自然美食也包羅萬象吃飯別老去豪華酒樓了在接地氣的民間老街上你也可以一飽口福品嘗美味視線君就帶大家來看看吧!東門美食街經過改造的東門商業街已經成為集購物、休閒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新型步行街。深圳人愛逛東門,東門美食站更適合年輕人,電影,遊樂設施,這裡應有盡有,邊走邊逛,邊逛邊吃,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休閒方式。景田美食街福田美食街位於福田區景田北路,以廣東、湖南、四川和東北菜為主。跨越大江南北的口味,在一條食街上都可品嘗到。特色鮮明、風味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