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對徐大的【河洛工作室】我還是有很多情愫在的,畢竟他的《武林群俠傳》是我的遊戲啟蒙,畢竟區別於當時火遍天下的《仙劍》和《紅警》,《武林》的養成模式+RPG所構建的高自由度對一個5,6歲的孩子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什麼叫寓教於樂!
14年的時候徐大宣布河洛重組,並決定15年重製《武林》為《俠客風雲傳》,聽到這個消息我可以說興奮地跳腳。
so,15年的夏天我每天都在肝《俠客》,那時候我還在用裝著雙系統的11年mbp,雖然遊戲卡的一批,但我依然搞了4周目,並通關了所有的結局,攻略了所有的妹子,拿到了所有的武器和稱號。
熟悉人物,驚豔的劇情,搶眼的Q版立繪,熟悉的戰棋模式……我真的又一次感受到遊戲給我帶來的樂趣。
不得不說作為老粉是很滿足的且沒有一絲絲黑的想法,我記得遊民星空對《俠客》的評價也達到8.0以上,要知道國產單機武俠遊戲多久沒有好聲音了。。。 而其後的《俠客前傳》也讓我爽的飛起,東方未名的結尾彩蛋也讓我拍手叫絕,該遊戲玩家的眾評也給到8.8的高分。
不得不說,重組後的【河洛工作室】沒有消費玩家的情懷,用兩部誠意滿滿的續作贏得不少口碑。講真的18年的《河洛群俠傳》我是帶著高期待來的,然而現在看來前期宣傳的高自由度,全新的玩法和對武俠的詮釋都是立下的FLAG。。。
在遊戲最終出來的時候,上述一切優點都不復存在。借用一位評分者的評論「面對完成度如此之低、優化糟糕的遊戲,就連點開玩它對我來說都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
可以說這次的《河洛群俠傳》像是一個奇奇怪怪的半成品。
我們說《天命奇御》是半成品是因為它在後半部分的遊戲劇情很空,不像最開始的內容表現那麼好。但是《河洛群俠傳》的半成品則恰恰相反,其實我對《河洛》的遊戲性完全一點都不擔心,他就tm是個紙片人我覺得都可以玩的下去,無數的隱藏劇情都是可以慢慢研究開發出來的。
但這不是遊戲質量打折的原因呀!粗糙的配音還夾雜著背景噪音,辣眼睛的3D人物效果和無內存優化讓我真的不知如何吐槽,初進新手村我還以為我穿越到上個世紀,真有種「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撿」的感覺。。。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我的想法和一位知乎up的類似,觀點如下:
說白了河洛這次真的是野心勃勃,但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型沙盒類武俠遊戲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以網易遊戲《逆水寒》為例,其遊戲製作周期長達5年,光研發製作費就花了3億人民幣,而騰訊做《天刀》更是花了五億。你一個14年重組的工作室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時間的基礎上,真別妄想一口吃個大胖子。
我的分析是徐大是被同島的小老弟給安排上了,看到小成本《天命奇御》的上線口碑和money的收割可能有些壓不住。加上暑期的跳票,真到10月是不得不給玩家一個交代,即便質量沒那麼理想。。。
但是我還是表示理解吧,畢竟好的遊戲都是在不斷打磨中的,GTA不也是到了5才被稱為經典,刺客信條不也是越做越好,還是希望河洛這一次能夠挺過去,作為老粉真的願意等一輩子。
畢竟是我愛的工作室,是我愛的遊戲,我沒法無腦噴,也沒臉吹,因此用大咖楚楠的測評做結尾我覺得再好不過。
《河洛群俠傳》不論是劇情故事還是遊戲玩法中,都展現出了極大創新的野心。但是很遺憾,差勁的優化和拙劣的玩法設計讓它的實際效果根本無從談起實現這份野心的可能。
雖然遊戲本身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河洛工作室敢於跳出原本舒適的安逸區,依舊在不斷探索著向前進步,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至少這次嘗試的結果向我們又一次證明了,國產單機遊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畢竟已經一隻腳踏入遊戲行業,我的人和我的心依然是那顆等待與守候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