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將用重金髮射衛星,「後浪」將在「入海」之後發射「上天」

2020-12-20 小柯日常

在這個可愛的日子裡,B站還準備了一份禮物「嗶哩嗶哩視頻衛星」,並對「願你們永葆童心,和B站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許下心願。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讓網友驚呼:「不得了,嗶哩嗶哩真上天了!」,「嗶哩嗶哩無限礦業公司?」

據悉,遙感衛星已於送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計劃於下旬推出,屆時BiliBili將進行現場直播。Bili-Bili說,衛星獲得的遙感視頻和圖像數據將用於B站的科普專欄,內容將涵蓋科技、人文、歷史、地球、公益、教育等領域,他還將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

B站年初獲得騰訊追加投資,份索尼投資4億美元,B站宣布將發行總額為7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這樣,B站的商業野心顯而易見。此次投資的衛星也是其業務發展戰略之一。

媒體宣傳幫助B站「出圈」

用戶數量的增加只是商業化的必要途徑之一,在Q1財報電話會議上,B站的管理層表達了「用戶增長仍然是第一要務」。因此B站逐漸改變了原來垂直於第二維度的平臺身份,瞄準了整個年輕群體,從而增加了用戶數量。

結合「後浪」和B站前的「後浪」和「入海」的兩次大規模行動,不難看出B-站期望「破圈」-給用戶留下好印象並引起關注。

「五四」青年節期間,B站推出了青年宣言電影《後浪》,向青春和年輕人的愛致敬,視頻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和@觀察家網發布,並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藉助主流媒體,B站的「出圈」獲得成功,宣言電影的影響力不僅覆蓋了公共社交平臺,還衝走了朋友圈的私人社交網絡,因此他被稱為最成功的網絡營銷,甚至帶動了B站的股價上漲。然而《後浪》的內容得到了影響力的主流,但同時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向他致敬的年輕人並不同意電影中「年輕一代」的定義。

B臺聯唱毛不易推出畢業季主題曲《入海》,獻給畢業或已經畢業的學生,希望他們「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當天的歌曲視頻將在B站總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從B站「『畢業』是一個符號,象徵著一個人獨立面對社會、人生和未來。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一刻,這是我們共同的部分」的表述可以看出B站想在社會上引起更多年輕人共鳴。

從主題的角度看,《入海》和《後浪》明顯是面向青年群體的,從青春到社會上的戰鬥,除了「的衛星獻禮」,我希望你永遠保持童真,不難看出「意圖」-把感情賣給年輕一代和收穫影響力。

從每個話題的焦點博主可以看出「後浪」主要是由新聞媒體參與,除了娛樂V是因為他與主流媒體的合作;「入海」主要是娛樂和音樂博主,因為他的音樂性質;「B站發射衛星」參與新聞,娛樂與科技博主因為他的主題整合。

在積極情緒方面,「B站發射衛星」最高,「入海」次之,「後浪」最低,負面情緒的排名正好相反。可以看出,B站的接受率最高,高科技帶來的新鮮感和科普功能受到大家的好評,「後浪」的音樂和共鳴也很受歡迎,雖然「後浪」的社會反應是三者中最大的,但由於其內容有爭議,其接受度最低。

知識板塊強烈支持B站「出圈」

近年來,B站開始興起,「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可以為此提供強大的數據和內容支持,B電視臺表示,將開發相關板塊,並定期更新科普視頻。

《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知識紀錄片在B站的熱播,顯示了B站拓展知識板塊的強大潛力。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B站知識班博主@巫師財經、@鐵桿半身佛仙、教授羅翔@不法狂人張三越來越流行。實驗室曾經說過:「B站已經成為社會傳播的關鍵節點,如果你還認為B站只是一個垂直於二次元的『小破站』,那麼你一定會失去未來幾年最重要的輿論陣地。」

B站近年來也一直致力於知識塊的建設,B推出「好奇心計劃」,鼓勵方向的原創視頻,包括科普、科學知識和人文歷史,共設立5.5萬個創新激勵金,並推出知識認證領域,希望吸引UP等知識專家、著名專家學者、官方帳戶作者等入駐。

兩會期間,我們邀請了人民網主編羅華和中國工程院倪光南、B站UP的半佛仙參加人民網主編羅華打破維度之牆。

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格致論壇和中科院深圳高級研究院於聯合舉行。

中央電視臺、三聯生活周刊、環球時報等傳統媒體相繼加入B站,清華、中川、復旦等多家高校也紛紛進入,B站的專業知識含量也有所增加。

經過的沉澱,B站與用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氣質,即使在「出圈」和「擴張」的路上,B站也不能忽視這種文化氣質,只有掌握了與目標群體真正一致的獨特音調,他才能像進入宇宙的「星途」一樣走出自己的「星途」。

相關焦點

  • 快舟一號發射失敗的B站衛星,本質是一場秀
    就在今天午間12點17分左右,B站衛星上天了。約一個小時後,據北京航天城新媒體中心微博@我們的太空表示,此次發射失利。如果這顆衛星全部功能都用於科普(即B站獨佔),那就意味著B站需要將衛星傳回的數據處理之後才能輸出內容。但它不是專業衛星公司,既無力運營衛星、也無力獨立處理衛星所傳回的數據,最終還不得不依賴長光衛星協助。
  • OneWeb走出破產保護後首次組網發射,36顆衛星上天
    英國通信公司OneWeb擺脫破產保護後恢復寬帶衛星星座部署,36顆衛星日前搭乘聯盟號2.1b運載火箭從俄羅斯東方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起飛4小時後完成部署。這是OneWeb走出破產保護後的首次組網發射,被部署在450公裡軌道上的衛星隨後利用機載推進裝置進入1200公裡高的最終軌道。OneWeb至今已累計發射110顆衛星。
  • 24小時最熱|SpaceX發射後,B站衛星也將上天;一加電視來了!你的微信...
    馬斯克SpaceX成功發射後,B站將發射一顆遙感衛星美東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SpaceX 首飛成功,在經過大約19個小時的飛行後,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據B站方面介紹,B站計劃6月下旬發射一顆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遙感衛星。衛星拍攝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用於定期更新科普視頻,內容包含科技、人文、歷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並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你的微信被監聽了?假的!
  • 上天了!福建發射第一顆衛星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衛星由廈門大學、省招標採購集團、 三明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 和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 SpaceX第七批星鏈衛星將發射 在軌衛星總數將達410顆
    打開APP SpaceX第七批星鏈衛星將發射 在軌衛星總數將達410顆 小小 發表於 2020-04-11 09:47:46
  • SpaceX發射星際連結衛星 還發射小型衛星用於觀測地球
    [PConline 資訊] 據外媒報導稱,當地時間6月13日星期六,SpaceX又發射了一批星際鏈路衛星,使其總數達到540顆。這次發射是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獵鷹9號」火箭進行的,發射後不久成功在海上降落。除了星際鏈路衛星外,SpaceX還發射了三顆名為skysat的小型衛星,用於觀測地球。
  • 美國宇航局將發射衛星跟蹤海平面上升情況
    ▼ 美國航天局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發射一顆衛星,跟蹤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的影響,並收集數據以改進天氣預報。這顆衛星將繼續美國宇航局長達三十年的工作,記錄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並將為科學家提供比以往從太空中更精確的海岸線視圖。
  • 成立百餘天就發射AI衛星 成都這家航天創新企業把黑科技送上天
    不論你是否相信,成都這家落戶高新區,成立僅百餘天的初創公司,竟然發射了兩顆衛星上天,兩顆試驗衛星分別名為「成都高新一號」和「天府軍融一號」,更讓人驚喜的是,衛星上還帶有今年雙創周的logo。,約120秒後火箭按計劃進入亞軌道,成功實現星箭分離。
  • 一個「上天」,一個「入海」
    一個「上天」,一個「入海」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6 21:44:34
  • 破產重組後的OneWeb成功發射36顆衛星將其加入全球寬帶通信星座
    鈦媒體12月19日消息,據SpaceNews消息,衛星運營商OneWeb在18日發射了36顆衛星,從而恢復了其寬帶衛星星座的部署,這是自公司破產重組後首次發射任務。同時,這也是繼2019年首次發射6顆衛星,今年2月和3月第二次和第三次發射各34顆衛星後,OneWeb交付的第三批衛星。該公司曾在過程中遇到了財務困難,導致其在3月份申請破產保護,然後在7月份擺脫了破產流程,這要歸功於部分由英國政府資助、部分由Bharti公司資助的交易。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SXM-7廣播衛星
    縱觀全球航天發射任務還得看我國與美國Space X公司,就在昨天我國完成了嫦娥五號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而也就在同一周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了一顆SXM-7廣播衛星。這顆衛星是在北京時間周一凌晨1時30分左右由Space X公司用獵鷹九號火箭送入預定軌道,Space X出色且成功發射了SXM-7廣播衛星任務,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是獵鷹九號,此次飛行任務一級火箭為第七次飛行的B1051-7 。
  •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收官
    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視頻由 張杰 攝汪江波 攝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微納技術試驗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張國航 孔曉燕 付毅飛/科技日報 2018-05-04 07:01
  • 臺灣將發射可運載遠程飛彈火箭 分裂野心昭然若揭
    臺下月發射火箭可運載中遠程飛彈,盡顯其分裂野心  火箭揭秘  將於下月發射的太空探測火箭,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兩截式火箭,長約四五米,直徑30至40釐米,有四片尾翼,使用固態燃料。火箭能將試驗物推進至距地面80至140公裡的太空。計劃中的火箭既可發射衛星,又可充作中遠程飛彈的載體。
  • SpaceX晉身美軍新寵,發射軍用衛星送太空人上天,還想讓運輸機下崗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太空新聞網11月5日報導,美國東部時間5日下午6時24分,SpaceX公司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美國太空軍GPSIII-SV04衛星送入軌道,火箭升空約8分半鐘後,一級火箭準確回落在大西洋上的回收甲板上,GPS衛星在升空大約1小時29分鐘後與二級火箭分離。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任暉 攝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首次發射的科學衛星,中科院與北京市政府共同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同時,為推動科學傳播,該衛星暱稱為「極目」,其兩顆衛星「小極」和「小目」分布於地球兩側,形成兩「極」之勢,猶如二「目」,將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劇烈爆發現象進行觀測,快速下傳並發布觀測警報, 引導中外科學家利用各類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簡介: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聯合發射聯盟」為美空軍發射多顆高軌軍事衛星
    近日,「聯合發射聯盟」在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宇宙神」-5型火箭,箭上搭載了美空軍的多顆通信與技術演示驗證衛星。火箭首先部署美空軍的連續廣播增強通信衛星(CBAS)。
  • 美衛星發射突發險情,差一點就屍骨無存,發射3顆就可監控全球
    根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他們準備發射nrol-44衛星,但是就在衛星即將發射的時候突發險情,差一點就屍骨無存,首先來介紹一下這款衛星,它是美國第3代導師系列的電子偵察衛星,能夠有效捕捉地面上的微弱信號,而且範圍非常廣,在1970年到時候美國就已經在一些地區的上空部署了這種類型的衛星,它能夠為其提供有效的偵察數據,為作戰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此次發射的這款衛星只需要3顆就可監控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