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總警司林曼茜 新視角助團隊專業化(香港)

2021-03-02 林氏源流網

投稿請發至郵箱:1609705208(QQ和微信)

  圖:林曼茜表示,女性獨有視角為警隊步向高效專業化起了改革作用/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大公網1月11日訊(記者陳卓康)巾幗不讓鬚眉,傳統男性佔多數的紀律部隊,女性地位正不斷提升。擁多項創舉的總警司林曼茜今日榮休,她做過首名機動部隊女教官、首名特首女副官,參與統籌回歸交接、應對沙士、平息世貿韓農示威等大事件,幾乎每到新崗位,都是首位女性警務人員接任該職。林曼茜接受訪問時憶述,女警以往擔當男性崗位難免受歧視,要付出十倍努力才得到同僚認同。時代變遷,女性獨有視角為警隊步向高效專業化起了改革作用。

  今日是沙田警區指揮官林曼茜總警司31年警察生涯的最後一天。她於警隊擁有多項「第一」紀錄,包括首位獲頒「紅雞繩」象徵獲最高榮譽的女警,首位獲得港督嘉獎的女警務人員、首位女性港督榮譽副官及回歸後首位特首副官、首位擔任警察機動部隊(PTU)訓練警司的女性。

  多項「第一」 沙士外借衛福局

  回歸時,林曼茜擔任邊界區助理指揮官,與內地部門商討解放軍順利進入香港事宜。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疫潮爆發,她是首名警官借調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協助港府統籌應變。2005年擔任行動處總部高級警司,部署警隊應對世貿會議韓農示威。2011年首位女性當灣仔警區指揮官,指揮行政長官選舉、香港回歸15周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的各行動。

  數到林曼茜對警隊作出影響深遠的舉措,是2001年出任機動部隊訓練警司時,提出引入EQ(情緒智商)訓練,著重前線警員處理衝突控制情緒,從遊行示威頻密的現在回看,當年建議可謂甚具前瞻性。當時她認為,香港槍林彈雨時代已過去,警員不能一味靠強悍形象,需要多元化的應變能力。

  倡EQ訓練 撤PTU年齡限制

  時值當時警隊凍結招募致PTU人手不足,林曼茜向上級力陳廢除警員加入PTU不得超過41歲的年齡限制,認為警員只要個人願意及體格強健就可入隊。她亦推動廢除內部保安架構內閒置數十年,只有宵禁才出動的第三層「小型內部保安巡邏隊」,改編為分區內部保安大隊,解決500人手及裝備過剩的老問題,「那時誰都看到問題,但沒有下決心改變」。

  林曼茜坦言,「男人的工作崗位,女性被歧視是必然」,但只要加倍努力,一樣能夠贏得擁戴。她說,女性領導機動部隊需要付出十倍努力,如經常被男下屬挑戰,刻意問她槍枝火力設定、步操細節等刁鑽問題,她亦做足準備一一答到,令下屬心悅誠服。林曼茜透露,加入機動部隊首年,表現被洋人上司評級C級,不忿認為女性身份被看不起,翌年發奮做到最好仍取得B級,到第三年終於全部項目都獲評為A級。

  女性角色成團隊傾訴對象

  對於女性在警隊的重要性,她稱「以前警隊不容許表現軟弱,但警察都是人,都需要別人關心」,女性溫和的角色成為團隊傾訴的對象,以另類的角度分析問題開解同僚,她接觸過的男同事都較願意與女同事傾訴心事。她透露約1999年時,有婚姻亮紅燈的下屬將手槍放在她桌上,表示想自殺,令她大吃一驚,男警跪地痛哭,於是她細心聆聽他哭訴,其後更每周兩次親自駕車接送陪他看心理醫生,最終令下屬走出困境,退休後與妻子離婚過回正常生活。

  任灣仔區指揮官時,常為遊行隊伍開路領頭,她深信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曾帶隊由北角步行到西環,更試過在前線被示威者點火燒焦制服,又見到同事為遊行通宵達旦工作感到心痛,因此經常自掏腰包請吃茶點,令她贏得下屬擁護。難怪有下屬向她笑說:「Madam,你只要說一句,前面有道牆我們都照衝過去」。

  【配稿】寄語同袍別將辱罵放心上

  圖: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林曼茜在邊境羅湖橋,負責迎接首批解放軍進入香港\受訪者提供

  林曼茜千禧後大部分時間在行動部門工作,曾指揮應對2005年世貿會議示威,接觸過港島區近年大小遊行示威,對去年「佔中」激烈警民衝突感觸良多。她強調,警隊尊重市民的言論自由,協助市民遊行示威和平表達意見,不同意警察被辱罵是「人工包埋」,亦不希望同事沉不住氣與市民對罵,「我們的目的是維持和平遊行,不是像八婆般潑婦罵街」。

  期社會多與青少年溝通

  早前獲網民激贊,妙語化解被抄牌夫妻粗口辱罵的馬鞍山區警員,隸屬沙田警區,是她的下屬。林曼茜不同意近年有意見指警民關係轉差,但坦言近年示威者經常挑釁警員,警察表現愈容忍,示威者愈要試你底線,變得無理取鬧。林曼茜對示威衝突自有一套應對辦法,寄語前線同事不需回應辱罵,糾纏對罵沒有意思,無謂令自己不能執行職務。

  對於應否設立「辱警罪」,她認為其實現時法律已足夠處理,只要未惡化至完全阻礙警員工作的地步,就不需要另外立法。

  對於前年「佔中」,林曼茜認為,反映社會忽略青少年的不滿,加上青少年遭人刻意誤導,把並非很差的事情想成很差。她慨嘆,以前教師對學生的不當行為直斥其非,但現時社會黑白不分明,社會應給予多些機會溝通了解年輕人想法,「香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個人都應為香港爭取美好的將來,唱衰香港對大家有什麼好處?」

  【配稿】警隊首位一姐或2018出現

  女性警務人員現時約有4500人,任何一個單位內工作的女警,享有與男警相同的待遇。翻查資料,香港早於1949年已有女警,在50、60年代社會動蕩時期發揮重要作用,到70年代已出現首名華人女警司。據了解,警隊最快或於2018年出現首位「一姐」女警務處長。

  根據警隊歷史,馬來西亞籍華人許錦濤(別號高健美)是香港警隊首名女性警務人員,1949年獲聘為警隊女副督察。入職後三個月後調派到港島中區負責案件調查,是香港首名女性偵緝人員。1951年,警隊管理層便委派許錦濤招募第一批女警,以取代當時的女搜查員,首批獲聘的女警共有10人,最後有九人順利畢業。

  此後,1962年大批非法入境者由內地湧入、1967年暴動及炸彈浪潮期間,女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予人較溫和的形象,往往能緩和一觸即發的混亂局面。1974年,警隊全面實施男女警務人員同工同酬制度;1992年,首個全女警機動部隊「Tango」連成立,主要為應付強制遣返越南船民的工作;1995年起,新入職的女警經挑選後須接受機動部隊訓練。

  警隊早於1963年有首名女警司,1971年有首名華人女警司,王梁錦珊(已故)更同時是首位華人女高級警司、女總警司及女助理處長。最高職級的女性警務人員為趙慧賢,她於2014年出任高級助理警務處長。據悉,警隊最快可於2018年管理層換班時,推薦女性出任副處長一職,甚至史上首位「一姐」女警務處長。

  女警約4500人 佔警隊15.9%

  警方發言人表示,現時女警務人員的總數約4500人,佔警隊實際人數的15.9%。所有警員在警察學院畢業後12個月,可獲提名派往警察機動部隊總部受訓,學員不論男女都必須完成為期12星期的訓練,提名、訓練、評估和考核標準都是一致。警務處網頁介紹,現時警隊內任何一個單位內工作的女警,享有與男警相同的待遇,水警、警犬隊及駕駛電單車的交通部均有女警駐守,她們幾乎可在警隊任何行動性崗位執勤。

相關焦點

  • 科普:香港警察的「總警司」是什麼級別?相當於軍隊什麼軍銜
    「一拖二」,是香港警察職級其中一個憲委級職級,為高級警官的級別。香港警察職級乃參考自英國警銜,英國警銜則參考自英國軍銜,一般分為將軍、校尉、士官以及兵的職級。總警司為上校職級。昔日,警區制度未設有總區時,總警司負責擔任區指揮官。
  • 香港警隊人事大調整,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許鎮德離任
    香港警隊人事大調整,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許鎮德離任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5-11-29 14:04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英籍總警司:我13歲女兒被老師灌輸「你父親做的事很噁心」
    香港英籍總警司:我13歲女兒被老師灌輸「你父親做的事很噁心」央視新聞  作者:  2019-08-22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校長莊定賢是一名英國籍的總警司,於1992年就加入香港警隊。
  • 香港市民街頭敬禮挺警 前總警司:警察辛苦維法勿破壞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記者 邢利宇)「保衛香港運動」團體4日下午在灣仔街頭舉行支持警察執法活動,高呼口號,「支持警察,嚴正執法。協助警察,打擊犯法」。   一位活動參與者表示,警察工作不易,市民應積極支持。她是自願參與此次挺警活動。
  • 一支破產業務專職化專業化的新興團隊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律師開始意識到「團隊專業化」的重要性,但如何打造「團隊專業化」也成了很多律師探索的方向。從單兵作戰,到團隊化,再到團隊專業化,這條困難重重的路究竟該如何走? 《智善訪談》第145期,智善採訪一個走在團隊專業化道路上的團隊——致高律師事務所破產管理人團隊。這也是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對團隊進行訪談。這個「初出茅廬」的團隊究竟如何在團隊專業化的道路上摸索著前進,訪談給出了一個答案。
  • 香港保安局:已有483名警察受傷,其中包括總警司
    香港保安局4日表示,自6月9日至11月29日,共有483名警員在行動中受傷,職級由警員至總警司,受傷原因包括汽油彈燒傷、腐蝕性液體灼傷、硬物、利器或改裝武器所傷,以及被人毆打及咬傷等。警方拘捕12歲暴徒。
  • 香港外籍前總警司怒斥英政客:英國都沒管好卻來批評港警?
    原創:阿童木近來,香港內外反對勢力裡應外合,不僅釋放錯誤信號極力煽動暴行,更不擇手段要打擊香港警察的士氣。香港退休總警司日前站出來,點名批評英國政客妄言指責港警,並反問道,英國尚且未能保障其國民安全,卻來批評香港警隊?
  • 香港警察「總警司」「總督察」誰級別更高?都帶「總」卻差得遠!
    香港被稱為全亞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當然跟香港訓練有素,特別敬業的警察有著脫不開的關係。每年香港都有不少香港警察的電影上映,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香港警察的日常。但是對於香港警察的晉升,你有了解多少呢?香港警察的級別非常多,從低到高分為警員,高級警員,警長,警署警長,到了警署警長其實也才是一個小隊副指揮官。
  • 品味《藍軍出擊》中首支專業化藍軍「山豹旅」的團隊魅力
    軍旅題材劇《藍軍出擊》吸引觀眾的點很多,比如「專業化藍軍」理念的創新與突破讓人耳目一新、部隊演習再現36計的經典計謀情節精彩紛呈、演習團隊圍繞演習失敗後截然不同的態度與作為、結局更惹人深思。但更觸動我的,卻是「山豹旅」團隊的建設與協作。毫無疑問,「山豹旅」是個非常優秀、極具魅力的團隊。
  • 香港暴徒恐嚇總警司子女 揚言讓其開學後「第一個犧牲」
    在開學日前夕,負責主持每日警察記者會的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謝振中成為受害者,其子女名字及就讀學校亦被公開,更有暴徒列出一連串欺凌手段,稱謝振中的子女會是開學後「第一個犧牲」,無人性的程度令人咋舌!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暴徒接連將警察「起底」,又煽動校園欺凌警察子女。因為主持記者會而具較高知名度的謝振中,亦在開學日成為受害者。
  • 吹爆惠英紅,《鐵探》這位霸道總警司超帶感!真乃港劇罕見大女主
    港劇不是沒有大女主,但是惠英紅這回演的反派大女主+雙男主的陣容,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大膽設置。《鐵探》講述的故事,由督察尚垶(袁偉豪 飾)被一槍爆頭而引發,進一步引出總警司萬晞華(惠英紅 飾)和Bingo(姜皓文 飾)之間的handler與臥底關係,也一步步讓他捲入了萬晞華在內警界高層權力相爭的漩渦中。
  • 時隔八年惠英紅重返TVB,新劇《鐵探》花絮曝光,這個總警司帥爆
    正在香港緊鑼密鼓拍攝中的新劇《鐵探》現場花絮曝光,紅姐演女警察真是帥爆啊!據悉,《鐵探》這部新劇乃是TVB與企鵝影視聯手出品,導演為蘇萬聰、蘇嘉敏,主演為惠英紅、袁偉豪、梁烈唯、黃智賢、蔡思貝等,惠英紅在劇中扮演女主角——總警司萬晞華。
  • 任達華第二次手術順利,其兄任達榮前去探望,對方曾任香港總警司
    相信大家都知道著名香港影星任達華在出席活動時,被人刺傷的事情了。
  • 香港警隊新「一哥」是何人物
    19日早間,香港警務處完成了高層人事調整:副處長(行動)鄧炳強升任警務處長,成為警隊新「一哥」;高級助理處長蕭澤頤補位,接任副處長(行動);超齡服役1年的前警務處長盧偉聰正式退休。上任後,鄧炳強舉行了首場記者會,表示將堅守崗位,打擊暴力,儘快恢復社會秩序。
  • 王科棟律師:術業有專攻,追求刑事辯護專業化和團隊化的刑事律師
    經過多年在知名刑辯團隊歷練,王科棟律師更加堅持:專業化和團隊化對刑事辯護業務的重要性。專業化是辦理刑事案件首要因素。眾多的案件,並不是司法環境不好,更不是關係複雜,而是刑事辯護律師的專業化不夠,甚至是沒有太多刑事辯護經驗的律師參與。錯過刑事案件最佳的辯護時刻。尤其是現在司法環境,司法機關隊伍專業和素質越來越高。
  • Amber Group官網改版升級:新視覺 新視角 新視野
    近年來,隨著加密資產配資需求在中高淨值市場的不斷增長,以及專業化加密金融服務機構的不斷湧現,加密金融行業迎來了以服務升級為牽引的關鍵性「迭代」,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和參與。但與此同時,龐雜、多變的市場信息為全球新老用戶進一步參與加密金融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更難以使用戶和優質加密金融服務機構達成有效的互通。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人民網 沈婧婕 攝紮根香港 再釋故宮經典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人文脈絡,形成了根植中華文化,又糅合西方色彩的香港文化。別具一格的香港視角,為故宮文化的演繹再添魅力。吳志華提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現代建築表達傳統精粹,除展示紫禁城珍藏外,策展團隊亦會與本地社區保持緊密互動,提供公眾參與詮釋文物的機會與平臺。同時,邀請本地藝術家合作,期望結合香港及當代元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接受採訪。
  • 《29+1》︱女性視角下現代大齡女青年的「新焦慮」
    《29+1》改編自彭秀慧執導的香港火熱同名舞臺劇,是一部主題鮮美的女性電影,上映後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成為2017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電影以女性的視角主要講述了兩位即將進入三十歲的女性,在面對當今社會同齡女性都會面對的困擾時,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劇情主要以主線林若君和輔線黃樂天的生活遭遇雙線並置展開,反映了當下社會中大齡女性群體的現實生活狀態。
  • 香港警務處原助理處長蔡展鵬任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處長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新聞中心 香港警務處原助理處長蔡展鵬任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處長
  • 反對派幕後「文宣團隊」被扒出!
    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謝振中昨日介紹,有警務人員當場就出現了呼吸困難、皮膚紅腫等情況,有14名警員需要送院求醫。網上一直流傳,有女性違法示威者被拘捕後,在新屋嶺羈留中心被全裸搜身15~30分鐘。然而,根據警方的記錄,該女性示威者逗留在搜查室的時間只有約4分鐘 ,「被施以性暴力」更是無稽之談。謝振中強調,香港警方向來有明確法律程序保障被羈留人士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