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風亮
陳彥珍
鐃勝良(右)
謝紅梅(右)
孫忠東
包新力
董宏才
劉伊蕊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楷模是一座豐碑,他們身上折射出的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品質,熠熠生輝;楷模是一個風向標,引領風氣,標定先進,為身邊人提供了爭學爭做的榜樣;楷模是一道最美風景線,繪就黃石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美圖景。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一大批曾經耳熟能詳、令人難忘的典型曾深深影響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波瀾壯闊的前進道路上,離不開精神的驅動力。在新的歷史徵程裡,我們更需弘揚和彰顯黃石力量、黃石精神,為奮力開創黃石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鼓勁加油。
以典型為標杆,向楷模看齊,人人都可成為先進,躋身楷模。夏日炎炎,黃石大地,一股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火熱氣息迎面而來,匯聚成磅礴力量。
經各地各單位推薦,「黃石楷模好人」評審委員會評選,市委宣傳部部務會審議通過,8人入選2018年第二季度「黃石楷模好人」。
「黃石楷模好人」榜單
國網黃石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技術負責人吳風亮
大冶市東嶽街辦教育組退休職工陳彥珍
陽新縣城東新區南湖橋社區居民包新力
黃石港公安分局紅旗橋派出所治安巡防隊副隊長饒勝良
西塞山區胡家灣新村居民謝紅梅
大冶有色物流公司汽運分公司危貨駕駛員孫忠東
鐵山區礦山路社區居民董宏才
下陸區團城山小學學生劉伊蕊
「黃石楷模好人」如何產生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和弘揚社會正能量,我市舉辦「黃石楷模好人」評選活動,設創新創業、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志願服務、黨員先鋒、美德少年八個榜單,每季度發布一次。
「黃石楷模好人」評選由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各行業(系統)、新聞媒體等每季度推薦一批候選人,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定期組織召開由「荊楚楷模」、黃石市道德模範、市社科專家及媒體記者組成的評委會,擬定初選上榜人物名單。初選上榜人物經過嚴格報審程序後,確定為「黃石楷模好人」季度榜單,由市級媒體集中發布宣傳。
吳風亮
評委會評語:匠心獨運巧輸電敬業創新為光明
他將人生的支點焊鑄在高高的電桿上,讓生命的激流隨著電網銀線而延伸。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優質服務的承諾,點亮城市的萬家燈火,風雨兼程送去溫暖和光明。
41歲的吳風亮,是國網黃石供電公司一名員工,炎炎三伏日,數九寒冬天,荒山野嶺上,田間地頭旁,迎著朝陽起,伴隨日落歸,他紮根線路,做不一樣的巡線工,「他和別人不一樣,正常人巡線一路都在走,他是一路寫下來。」同事這麼評價他。22年輸電外線工作歷煉,讓他一步步成長為輸電線路專業的領軍人物,他先後編寫技術規程12項、操作手冊13項、作業指導書45項,撰寫典型經驗3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共1000餘萬元。
吳風亮多年如一日勤奮學習、恪盡職守、敬業奉獻,用熱情和汗水體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將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獻給了他摯愛的電力事業。他擔任「國家級吳風亮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還先後被評為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勞動模範、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優秀技能專家人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運維檢修先進個人。
陳彥珍
評委會評語:耄耋老人熱心慈善捐資助學傳承家風
一位老人年過八旬,依然奔波在慈善路上。一位身家千萬元富豪,不開豪車,保持勤儉本色。這位老人,用愛心和義舉,為自己贏得了「慈善爹爹」的讚譽。
81歲的陳彥珍,是大冶市東嶽街辦教育組退休職工。從事教育事業時他就開始助學,資助過多名貧困學生,退休後他開始經營加油站生意,擁有了千萬元身家。2017年他登記註冊基金會,將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200萬元善款捐資助學,還計劃以後每年將經營油站的收入按比例投入到基金會作為流動幫扶資金,幫助困難學生。
他對慈善事業慷慨,對自己卻吝嗇。為了節約水費,他和老伴將節約發揮到了極致。在他家的院子裡,擺滿了十幾個塑料桶,這是陳彥珍家用來接雨水的水桶。
他在家鄉陳貴鎮興建一幢六層慈善大樓並立下遺囑,在他去世之後,由他子孫將慈善事業傳下去。「我希望我家能夠成為慈善之家。」陳彥珍曾多次告誡子女,「如果想繼承我的遺產,就必須繼承我的慈善事業,並以此代代相傳」。
鐃勝良
評委會評語:治安維穩挑重擔執法為民鑄警魂
他主動作為,積極履責,甘做夯實公安工作基層基礎的鋪路石;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勇當打擊違法犯罪保一方平安的急先鋒。他牢記宗旨,忠誠奉獻,默默做好睏難群眾的貼心人。這就是黃石港公安分局紅旗橋派出所治安巡防(社區警務)隊副隊長饒勝良。
作為公安幹警,饒勝良撲在打擊違法犯罪的一線。今年以來,饒勝良帶領民警打處各類違法犯罪人員38人,有效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穩定。從2003年,通過黃石港分局開展的結對幫扶活動,居民吳潤蘭成為了饒勝良的幫扶對象。這一幫,他就沒撒過手,饒良勝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始終奮戰在服務群眾、打擊違法犯罪的第一線,忠誠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重要思想,立場堅定,對黨忠誠,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獻身公安事業的精神,在治安維穩、緝毒工作中表現突出,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多次被評為市局、分局優秀警官、優秀黨員。
謝紅梅
評委會評語:用心用情侍公婆愛老愛親有孝媳
在西塞山區胡家灣社區,有這樣的一位媳婦,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婆婆也是媽。
46歲的謝紅梅,家住西塞山區胡家灣新村。謝紅梅的婆婆宋瑞寧,今年76歲,曾中風三次。自從婆婆中風後,謝紅梅就把工作辭掉,專心在家照顧公婆和孩子,讓老公安心工作,給婆婆洗澡、洗頭、洗衣服、做飯,圍著婆婆她幾乎寸步不離。婆婆平時喜歡喝湯,她就換著花樣給她做,細心的她總是先把肉煮一下,把油去掉。每次飯菜做好端上桌,第一碗飯菜總是端給婆婆。為了能讓婆婆早點康復,謝紅梅拿了一個空水瓶,裡面裝有小石子,用來給婆婆鍛鍊手部,平時一有空,她就拉著婆婆鍛鍊,扶著婆婆在屋裡轉悠。通過多年悉心照料,如今的婆婆已經可以下地走路。
平凡之中,蘊藏著最深厚的感情,普通生活,演繹最美麗的婆媳故事。「孝老愛親,是傳統,是傳承。」她說自己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也要讓老人感覺到幸福,也要給孩子做一個孝老愛親的榜樣。
孫忠東
評委會評語:金字招牌增效益方向盤上掌安全
開車30多年零事故;安全行駛120多萬公裡,相當於繞了地球三十圈!車輛可開動率100%……這就是大冶有色物流公司汽運分公司危貨駕駛員孫忠東創造的驚人紀錄。
金牌「司長」是領導和同事對孫忠東的讚譽。孫忠東只有高中文化,但他一直有一股積極工作的熱情和踏實工作的幹勁。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嚴格要求自己,在對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中總結出加油車「三勤三保」維護工作法,為公司生產提供完好的設備保障。
孫忠東開的是加油車,業務上不僅要滿足企業內部的需要,還要參與市場競爭,為企業創造效益。孫忠東以創建「黨員示範車」為載體,對客戶隨叫隨到,兌現「方便、及時、準確」的服務承諾,他經常放棄休息趕到工地給車輛加油,靠自己的真心、真誠,贏得了同事和客戶的信任。
工作敬業的他,讓自己駕駛的流動加油車成為有色物流的金字招牌,他還先後被評為中國有色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大冶有色公司勞動模範。
包新力
評委會評語:奮不顧身舍已救人見義勇為當仁不讓
一次意外,展現見義勇為的最美光輝,一次相助,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大愛曲。
48歲的包新力,家住陽新縣城東新區南湖橋社區,平時從事水電安裝工作,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
最美的一刻,在2018年5月28日綻放。當天晚上8時許,包新力騎著摩託車前往陽新荊頭山農場,路過一條排洪港時,他聽到了喊「救命」的聲音後,發現一家四口連車帶人落進了排洪港。包新力毫不猶豫,順著亮著的車燈,隻身跳進深港救下一家四口,自己累得精疲力盡,衣服、手機等隨身物品全都透溼。5月29日晚上,被救的陳婆婆趕到包新力家道謝。「昨夜真是多虧了你,感謝感謝,以後我們是一家人了!」陳婆婆激動地拉著包新力的手半天沒有鬆開。
「見義勇為,給你點讚!夜裡救人,就沒有想想你自己的安全嗎?」「當時,沒時間去想這麼多」「可以做好事,但不要去捨己救人!」「你錯了,如果有下次,我一樣救!」這是包新力和一位老朋友的一段微信對話。義與愛,在包新力心裡早已深深紮下了根。
董宏才
評委會評語:義務維修做公益志願服務獲好評
走進鐵山區礦山路社區,有一個這樣的身影總是讓人暗暗稱讚,旁邊放著一個工具包,蹲在地上,戴著老花鏡認真修理著各式各樣的電器,這就是董宏才最真實的寫照。
董宏才今年73歲,老人雖已從單位退休,但他退休不退崗,發揮餘熱,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董宏才是一位視力殘疾人,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視力問題,多年來,他憑著自己的好手藝——維修家電,為社區和身邊的居民群眾熱心服務,不求任何回報,被稱為「社區裡的義務維修工」。在社區中,哪戶人家正洗衣服的時候洗衣機突然不轉了,電水壺突然間不熱了,居民們總是第一時間找到董宏才「求救」,而董宏才,也總是放下手中正吃著的飯碗,陪居民一起跑回家中檢查、修理物品。為了更好為居民服務,董宏才經常一個人自費購買修理電器所需要的工具和零配件,修理過程中使用的器件也從不向居民收取一分錢。自退休以來,董宏才已經義務為社區居民服務400餘次。
多年來,他熱心服務,不求任何回報,贏得社區群眾的廣泛好評,提起他,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嘴上只有一個字——「好」。
劉伊蕊
評委會評語:助人為樂有愛心 不愧時代好少年
視見劉伊蕊,她臉上掛著自信的微笑,明亮的雙眸透著智慧,給人感覺就像是一股和煦春風、一輪明媚朝陽。
12歲的劉伊蕊,是下陸區團城山小學的一名學生,在學校裡,她勤學善思,廣泛閱讀書籍,對待學習一絲不苟、腳踏實地,學習上是同學中公認的「領頭雁」。作為班幹部,她是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處處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並且盡心盡力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同學。在家庭中,她孝順長輩,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培養了獨立自主的品格。
「修學先修人,處功德為先」,爭做雷鋒式的好少年。劉伊蕊處處以「雷鋒」作為自己的榜樣。她樂於助人,從2015年起每年攢下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捐助給困難學生,截至2017年,她已陸續捐出6000多元,資助了8名困難學生。
她先後榮獲「優秀班幹部」「優秀三好學生」「黃石市藝術特長生語言類一等獎」等榮譽,2017年被評為「黃石市學雷鋒標兵」。一張張獎狀、一份份榮譽是一份又一份的鞭策,讓她在前行之路上更加努力奮進,爭做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