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第一滴血》:好萊塢的矛盾

2021-02-06 巴塞電影

1976年的《洛奇》和1982年的《第一滴血》雖然僅僅相差六年,但卻各自將腳跨越到了對方的年代之中。這兩部電影正是新好萊塢電影和裡根時代電影,作者電影和商業電影,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對社會不滿和愛國主義電影之間所缺失的一個鎖鏈。


換而言之,《洛奇》講述的是一個小混混的美國夢,揭開了1980年代的序幕。而《第一滴血》則是裡根時代「煙火電影」的典範之作,但卻依舊回望著1970年代,體現對於越南的愧疚以及對於偏遠地區缺乏寬容的譴責。

《第一滴血》劇照


《洛奇》是一部前後割裂的電影。


前半段對於美國小鎮的描繪、對於社會黑暗的描寫,屬於一個相當沉重的社會學報導。影片圍繞著一個居無定所、被遺棄的人的生活展開。這與光鮮而靚麗的美國夢形成了反差。


這個段落,完全屬於新好萊塢電影,與《午夜牛郎》、《稻草人》並無二致。而洛奇本人,也是一個髒兮兮、臭烘烘的小混混,這與1970年代好萊塢電影中的那些精緻的男主角也大相逕庭——所以,洛奇在起先,是一個反英雄的人物形象。


而到了影片的一半,內容開始撕裂。洛奇得到了「屌絲逆襲」的機會,儘管他並沒有在拳賽中獲得勝利,但他卻一戰成名、墜入愛河,並得到身邊人的信任。


從新好萊塢,到「成功學」,《洛奇》從反英雄走到了「卡普拉式」的電影模式。毋庸置疑,《洛奇》的前五十分鐘,延續的是斯科塞斯、奧爾特曼的電影傳統,而50分鐘之後,則再度走進了古典好萊塢和美國夢。


於是,反英雄變成了英雄,一個失敗的人變成了傳奇。在激昂的配樂和人群的鼎沸之中,故事達到頂點,隨後戛然而止。


在接下來的十餘年時間裡,大量類似的影片——《龍威小子》、《血點》、《搏擊之王》被製作——毫無疑問,《洛奇》為好萊塢接下來的新古典主義與保守主義做了鋪陳。

《洛奇》海報


6年之後,史泰龍在一部名為《第一滴血》的影片裡,扮演了著名的蘭博。這兩部電影在結構上相當一致。


《第一滴血》的前半段,一樣隸屬於新好萊塢電影的範疇。蘭博是一個越戰老兵,回國之後難以融入社會。而當地的治安官並不喜歡蘭博這種「社會邊緣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之後,忍無可忍的蘭博消滅了這群警察。


隨後,一場「叢林戰爭」便在蘭博和美國軍隊之間拉開了帷幕。蘭博是一個屬於1970年代越戰片的人物,這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穿著軍裝、帶著傷痛回憶的形象,曾經出現在了《出租汽車司機》、《獵鹿人》以及《回家》之中。通過治安官這個形象,《第一滴血》完成了對於愚昧的批評:因為治安官並不承認蘭博是一個英雄,反而將其與遊手好閒的嬉皮士劃為一類。而這也為蘭博隨後的「出擊」的暴力活動找到了道德與理論的支持。


影片隱晦地勾勒出了一種意識形態的傾向:為英雄正名、恢復軍隊的榮譽,並且賦予美國神話以新的生命——這就是裡根時代電影的最重要目的。


而且,蘭博渾身的肌肉和碩大的匕首與槍枝,也暗示了1980年代的超人、終結者、蠻王柯南以及機器戰警的到來。熱羅姆·蒙西羅維克曾經表示說,這種壯碩的身體回歸銀幕,代表著一種病態的英雄主義形象獲得了新生。


這種病態,也出現在了政治之中,裡根在其競選過程中,無意從健美運動員的做事方式中獲得了經驗,並為新右派的政策和好戰言論提供了擔保(星球大戰計劃)。


如果說,《洛奇》的後半段宣告了1980年代電影的脈絡的話,那麼《第一滴血》則實踐了這些脈絡。一支200人的隊伍走進了叢林,蘭博發揮了特工的特長。在影片的後半部分,蘭博手持重型機槍,把整個城市變成了屠宰場,而他的屠宰方式,是戲劇化和表演性質的。


於是,一部要為越戰英雄正名的影片變成了煙火秀——《第一滴血》也因此而變成了「煙火電影」。這種電影注重形式和色彩帶來的感官享受,是一種刺激生成的產物,與知識、認知並無關聯。換而言之,煙火電影給予觀眾的是一種廉價的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第一滴血》劇照


從《洛奇》到《第一滴血》,好萊塢實現了從新好萊塢主義到裡根時代電影的轉變。


在《洛奇》上映之前,低成本的、傳達悲觀情緒和表達不同政見的影片在好萊塢大行其道;而在《第一滴血》上映之後,這種表達強有力的愛國主義情緒的影片成為了主流。這些電影將英雄人物放於中心,淡化故事情節,強調場面刺激。從史泰龍到施瓦辛格,從尚格·雲頓到查克·諾裡斯,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雖然在新的時代裡,編劇們拋棄了越戰,但是伊戰、反恐卻再度成為背景的主題。而到了這科技大爆炸的十年裡,好萊塢主流電影在藝術上卻更加保守。無論是《諜影重重》還是《碟中諜》、《變形金剛》,在電影的意識形態上,和創作方法上都不敢有半點差池。藉由著《洛奇》和《第一滴血》碾壓出來的脈絡,好萊塢電影一直深陷在「裡根時代」的煙火電影中無法自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漫威製作的一系列「漫改電影」。


這些電影在創造了巨大票房成就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一些矛盾的色彩——美隊的愛國主義觀念、鋼鐵俠的追求自由、黑寡婦的冷戰背景、綠巨人的核子隱喻、奧創的弗蘭肯斯坦色彩——都是某種「作者電影」的元素。


但這些元素卻並沒有成就電影,就如同《洛奇》和《蘭博》的前半段。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好萊塢的文本是複雜的、矛盾的,甚至是有悖常理的。





☉ 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 合作請聯繫微信 menglu-white

☉ 投稿郵箱 tougao@moviebase.cn



相關焦點

  • 交響管樂激情再現史泰龍《第一滴血+洛奇》經典配樂
    史泰龍憑藉自編自演的兩部動作電影系列《洛奇》和《第一滴血》,成為80年代好萊塢動作明星的代表。
  • 《第一滴血5》:從《第一滴血》到最後的血
    1951年,5歲的史泰龍:1977年3月28日,史泰龍自編自演的拳擊片《洛奇》奪得第4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史泰龍與拳王阿里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1980年裡根當選總統,姿態強硬,帶有反戰色彩的《第一滴血》被好萊塢冷落。
  • 《第一滴血5》之後,好萊塢硬漢電影時代正式終結
    大量「越戰題材」的文學作品和好萊塢電影在七八十年代屢見不鮮,而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第一滴血》小說原著。作為時任愛荷華大學文學系教授的大衛莫瑞爾,可謂是那個年代的青年才俊,在和一名參加過越戰後退役的學生相處中,他有感於社會現實和戰爭殘酷,奮筆疾書寫出了他一生中最賣座的小說作品《第一滴血》。
  • 老報新說:1983年2月香港文匯報,史泰龍和影片《第一滴血》軼事
    今天,鞍山集報(雷鋒)文化收藏館館長、鞍山孫凱家庭藏報館館長孫凱,為大家講述報紙藏品中一代功夫巨星史泰龍和自編自演的五部系列影片《第一滴血》的故事。史泰龍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史泰龍,1946年生於美國紐約,1970年進入演藝圈。1976年自編自演《洛奇》系列電影首部。
  • 《第一滴血5》票房創新高:史泰龍為蘭博劃上完美句號
    現今好萊塢最知名的動作巨星史泰龍,以武打硬漢的形象深植人心!今年邁入高齡73 歲的他,仍然是一尾活龍!身材保養得相當勇猛的史泰龍再度回歸,帶著《第一滴血5:最後一滴血》傳奇英雄最終章~再度出擊!史泰龍身為最具指標性的動作巨星,在好萊塢交出許多漂亮的成績單。
  • 史泰龍老了,蘭博也老了,《第一滴血5》遲暮了
    史泰龍是好萊塢一個特殊的存在,身為動作明星,卻並非頭腦簡單的肌肉棒子,不僅能打,編劇、導演的工作還照樣拎得清,而且幹得也不錯。按說,當初史泰龍早前時期,無論動作還是形象,與尚格雲頓比起來,都差不少。可是,就是因為身兼多能,一直將尚格雲頓按在地上摩擦。無論是《洛奇》系列,還是《第一滴血》系列,都玩得相當溜,而且進入主流,成為一線大咖。
  • 巨星史特龍正式回歸《第一滴血5》男主角,並且透露電影重要情節
    好萊塢動作明星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一部經典系列電影的續集《第一滴血5》(Rambo V)確定開拍,離上一集已有10年的時間,現在71歲的他將再表演經典人物「藍波」,預計在坎城影展正式對外販售放映版權根據外媒相隔媒體報導,《第一滴血5》可能會在9月1日開拍,並在倫敦、保加利亞以及西班亞加納利群島取景
  • 36年後,《第一滴血》的演員們都長啥樣了?史泰龍72歲依舊硬漢
    《第一滴血》是許多國人的記憶,史泰龍的退伍軍人「蘭博」的形象也深入人心。這部立足於美國「越戰創傷」的動作片,既有熱血的場景,也有人性的深度,多年以來一直為人銘記,是毋庸置疑的經典。36年過去了,《第一滴血》裡的演員們如今怎麼樣了?讓我們來調查一二。
  • 5部一個系列跨度37年,成就經典動作IP,聊聊《第一滴血》系列
    這幾天把第一滴血系列一共5部全部講完了,從1982上映的第一部到19年的最後的血,跨幅37年,蘭博也從當年的鐵血猛男一步步變成了最後只想讓孩子平平安安的暮年老者,從剛開始桀驁不馴的反抗到越南營救戰俘,然後到阿富汗營救上校,中年之後戾氣消磨只想過些平靜的日子,但為了救義工小隊重出江湖
  • 那句臺詞忘不了——《洛奇》
    提起史泰龍,很多人會想到好萊塢電影《第一滴血》,但如果只選一部史泰龍的代表作品,我推薦《洛奇》系列。史泰龍出生在美國紐約的貧民區,由於母親難產,史泰龍出生便左臉頰肌肉永久癱瘓,並口齒不清。拳王阿里對戰查克·維爾普斯(1975)史泰龍參照那場拳賽,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了《洛奇》電影劇本
  • 史泰龍拍《第一滴血》有多瘋狂?
    1982年,美國有一種蘋果叫做Rambo,史泰龍拍完《洛奇》之後,一直沒有再接戲。導演找到他說合作拍攝《第一滴血》,兩人談了很久,最終以350萬美元片酬說服了史泰龍。而當時史泰龍說自己要做編劇,導演同意了,史泰龍吃著蘋果對導演說,主角就叫Rambo吧。導演也沒意見,大多參考了他的建議。結果《第一滴血》拍完之後,3周之內票房無人能及,最終票房1.25億,相當於約8億多人民幣。
  • 評價兩極化的史泰龍《第一滴血5》,為何審美隔離如此嚴重
    史泰龍的代表作,除了《洛奇》,還有經典的《第一滴血》系列。今年的《第一滴血5:最後的血》,已經距離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有37年的時間了,史泰龍也從當年的36歲打到現在的73歲。要了解《第一滴血5》,最好還是先大概要了解約翰.蘭博這個人物。在1982年的《第一滴血》中,蘭博是一位越戰退伍軍人,在回到美國後,受到各種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還被無良警察老大羞辱和追殺,兩方展開激烈對抗。
  • 【第一滴血】系列四部電影個人原創剪輯視頻
    【第一滴血】系列四部電影個人原創剪輯視頻
  • 史泰龍已經73歲了,你最喜歡洛奇還是Rambo
    史泰龍參演的系列電影還是比較多的,主要有《洛奇》、《第一滴血》、《敢死隊》、《金蟬脫殼》,其中《洛奇》和《第一滴血》是較早的作品,後兩部是比較近的,但論影響力,顯然《洛奇》和《第一滴血》更勝一籌。《洛奇》系列電影中,史泰龍出演的就是洛奇,為一個拳擊手,對於喜歡拳擊運動的觀眾來說,這是非常值得觀看的作品,但如果你不喜歡拳擊,可能甚至會覺得這個系列電影簡直糟糕透了。
  • 史泰龍英雄遲暮,硬漢蘭博的最後一滴血
    與更加私人化的《洛奇》相比,貴為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雙拳之一的《第一滴血》並沒有與其知名度相匹配的質量與影響力。
  • 盤點:好萊塢從硬漢類人物,,第一就是他!
    好萊塢從來不缺少硬漢類人物,然而隨著動作巨星越來越少,好萊塢影壇的硬漢數目也伴隨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讓我們數數當今好萊塢能真正被稱作硬漢的有哪些人吧硬漢代表作:《第一滴血》系列(系列最高票房為1985年《第一滴血2》1億5千萬美元)《洛奇》系列(系列最高票房為1985年《洛奇4》1億2千萬美元)八十年代的動作電影屬於史泰龍,這位硬漢中的硬漢每一次的銀幕亮相都令全世界熱血沸騰。
  • 好萊塢十位最能打男星,第一居然是?
    點擊上面 ↑↑關注「江山蒙太奇影城」--好萊塢從來不缺少硬漢類人物,然而隨著動作巨星越來越少,好萊塢影壇的硬漢數目也伴隨著青黃不接的現象,讓我們數數當今好萊塢能真正被稱作硬漢的那些人。上榜理由:個人英雄締造者,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60多歲仍然組建「敢死隊」。
  • 《第一滴血》電視劇版落戶Fox 史泰龍任製片人
    《第一滴血》電視劇版落戶Fox 史泰龍任製片人   搜狐娛樂訊 (文/Dakota_TF)經過漫長的探討, Fox最終拿下了新劇《Rambo: New Blood》的製作權,該劇根據電影版《第一滴血》(Rambo
  • 經典電影——《洛奇》
    《洛奇》一部相當知名的體育題材勵志電影,最近得空兒又看了一遍,偶然發現最後的拳臺大戰原來也是在新年之際,沒想到這麼應景兒,姑且拿來祝大家牛年快樂吧!  《洛奇》到現在拍了整整五部,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從1976年一直打到了2006年。我很納悶到底這片子有什麼可一拍再拍的。雖沒有看過,不過用「腳後跟兒」想都知道系列的第一部不說是最好的也是非常有看頭兒的一部。
  • 勵志電影:《洛奇》
    《洛奇》到現在拍了整整五部,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從1976年一直打到了2006年。我很納悶到底這片子有什麼可一拍再拍的。雖沒有看過,不過用「腳後跟兒」想都知道系列的第一部不說是最好的也是非常有看頭兒的一部。記得「外貌協會會長」說過這個片子就是男版的灰姑娘。此話不假,確實,不管怎麼說《洛奇》基本就是一部「赤裸裸」的勵志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