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提到喪葬文化,那在我們國家可是源遠流長,樹葬你聽說過嗎?很多人說這是一種綠色的喪葬形式,是文明新風的具體體現,到底它是怎麼回事呢?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以樹代碑,魂系樹木,生命長青。祭奠親人時,面對的不再是冰冷、毫無生氣的墓碑,而是對著有生命力蔓延生長的樹木寄予哀思。把對逝者的思念,融入到樹木花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對,這就是樹葬的文明體現,把逝者的骨灰罈葬於樹下,自然降解,與大地融為一體,真正意義上實現「源於自然,歸於自然」,既節約用地,又保護生態環境,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
9月2日,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元節,當天,洛陽市第五屆全免費生態樹葬安葬儀式在鳳凰山生態紀念園舉行,16位逝者的骨灰安放在洛陽鳳凰山生態紀念園樹葬苑的金桂樹下。生如夏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儀式現場,在禮儀人員的引領下,家屬將可降解骨灰罈放安放到一棵棵樹下,覆土掩埋,敬獻鮮花,肅立鞠躬,系上追思卡。
自2016年鳳凰山生態紀念園率先推行公益生態樹葬以來,經過五年堅持不懈的綠色踐行,目前有94位逝者長眠在生態樹葬苑區。(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