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完善自我思想、得到最高智慧。為此需要一個追求、探索的過程,而後才可能達標甚至圓滿。
人活著,是需要終生求索的,只不過是不應向外界拼力追逐,而應盡力向內心求索。人切莫一味「向外求」,否則一旦求而不得,就會覺得無比痛苦失落。向外求可謂苦海無邊,向內求才會接近幸福彼岸。向內求所得到的幸福豐富而長遠,絕不是那種輕浮易逝的愉悅感。
遇事後習慣於向外求助者,往往內心孱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這樣容易扼殺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會助長逃避現實的習氣。所以,遇到挫折後的明智做法是向內求,多開動腦筋想辦法,多想想自己的過失在哪兒,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
人如果一味向外求索,不但會弱化自我,還容易一味貪多,內心的欲望一膨脹,災禍就容易不斷。所以說,向外索不如向內求。
無論如何,人活著終歸得遵循一定的規則。與其總是用外界標準作為自己言行的依據,不如遵循自己的內心。要想擁有強大的內心,不必讓自己時時處處去符合外界的標準,不必強求他人的認可,你完全可以向自己的內心求索。這就要求我們,要為自己樹立正確的認知標準,即使不是多麼高尚,起碼要真善,如果和「惡或壞」相關,這樣的求索就極其危險。
向內求的關鍵,是學會將世間得失看淡。不要對外界的各種不合己意上火生氣,抱怨不已,不如修煉自己。世間一切的喜怒哀樂,都源於自己的內心,內心安靜無礙,快樂自會進來。內心不斤斤計較,也就免去了諸多無謂的煩惱。內心愈純淨,愈容易看清世態人情,也愈容易滋生出執著而向上的力量。所以我們都要不斷向內求,盡力做到「三省吾身」,及時修正錯誤、淨化內心,為自己儲存內在能量。
人生幾十年,會主動或被動地接收、吸納太多東西,內心容易結出一層層的繭,從而會束縛住自己的身心。如若想生活得自由而輕鬆,就需時常做做「清掃」之功。也就是抽時間靜心反省,把內心中不好的、有害的垃圾思想都剝離出來,清掃出去,得到真實而乾淨的自己。當外界無法改變時,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當你成為最好的人後,最好的事情自然會在你身上發生。
向內求實則就是修煉內功的過程。有了此種功夫就不會再蠻力逞能,而會啟動心功,以柔克剛,心力致勝。時常堅持向內求,內心才能更通透,做起事情來才更能得心應手,更有成效。
人生就如同一棵樹的生長,根向下扎得越深,生長得會越茁壯。向自己的內心索求得越深,成長發展得就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