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騎兵:光著腚怎麼也算重騎兵?

2021-02-13 袁1騰飛

大家好,歡迎來到循跡漫聊

前兩天跟大家聊了聊翼騎兵,很多小夥伴都對這個很感興趣,讓我講講其他五花八門的騎兵,比如說龍騎兵、槍騎兵、胸甲騎兵、手槍騎兵、獵騎兵,其實這些騎兵都屬於輕騎兵和重騎兵這兩大種類裡的一個分支,上次講的翼騎兵也被包括在內,有人說翼騎兵是輕騎兵。

重騎兵衝鋒

因為是根據匈牙利的輕騎兵改的,還有人說這是重騎兵,因為他們衝鋒在第一線,今天先跟大家聊聊什麼是重騎兵和輕騎兵。至於那些什麼龍騎兵獵騎兵,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講。

 

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重騎兵就是裡三層外三層的鐵甲,帶著面罩舉著長矛,朝敵人陣地猛衝。輕騎兵背著弓箭挎著彎刀,穿一層比毛背心厚不了多少的鎧甲朝敵人放箭。

其實重騎兵與輕騎兵的劃分依據有兩種,一種是按照馬匹大小來分,騎阿拉伯馬的是重騎兵,騎蒙古馬的是輕騎兵,騎金毛的是袖珍騎兵。另一種被西方史學界普遍認可的是按照作戰定位劃分。

蒙古輕騎兵「放風箏」重騎兵準備正面衝擊

重騎兵主要用在正面作戰,通常是結成陣列突擊敵方步兵的薄弱環節,這種戰術讓騎兵必須披上厚重的盔甲,手裡拿上長槍、長劍準備短兵相接。輕騎兵一般用來偵察,或是在趁敵不備時發動突襲,總結起來就是「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種戰術與重騎兵大相逕庭,因此不怎麼需要鎧甲或者不披甲,騎手所持的武器也以近戰的彎刀和弓箭。

也就是說,西方史學界認為,只要這支騎兵負責剛正面,哪怕是他們光著腚那也是重騎兵,如果他們負責其他的髒活累活,就算穿成高達也只屬於輕騎兵。

 

我們在史書或者電影中看到的重騎兵,都是穿著鋥光瓦亮的板甲,手裡舉著高聳入雲的長矛,長矛上還會掛著家族的旗幟,如果光武帝劉秀能看見這畫面,絕對得說:「仕宦當做重騎兵」。

歐洲板甲騎兵

就憑劉秀的身份當重騎兵還真挺費勁,劉秀只是個落寞皇族,重騎兵可都是一頂一的貴族出身,家裡少說也得趁一座小城堡,否則養不起這麼多裝備。

一個重騎兵的鎧甲要有幾十公斤重,上下馬得需要別人攙著,這麼笨重也就決定了他們幹不了那些偵察、迂迴、襲擾的輔助工作,當然他們也懶得幹,當時歐洲騎士普遍認為自己上戰場只應該承擔正面突擊的任務,要是幹別的就是對自己家族的侮辱。

奢侈的板甲

於是西歐就把這些活外包給了僱傭軍,這些僱傭軍主要是匈人、保加爾人等遊牧民族,發展到中世紀末期和近代就有了西歐最著名的輕騎兵隊伍——匈牙利驃騎兵,還有拿破崙一直想要但得不到輕騎兵——俄國哥薩克。

這些輕騎兵不在體制內,沒有國家編制,裝備都來自於繳獲和搶劫,一些僱傭軍因為總打勝仗,能獲得很多戰利品,便有了足夠的財力給自己裝備重甲,甚至比那些重騎兵的鎧甲還要厚。

 

輕騎兵的任務看起來有些雞肋,但實際上必不可少,蒙古西徵時曾與歐洲騎兵之間爆發了萊格尼察戰役,戰鬥剛開始,歐洲騎兵就排成隊列衝向敵陣,蒙古的輕騎兵卻不跟你硬碰硬,而是一鬨而散,重騎兵為了追趕他們也分散開了。

蒙古騎兵VS歐洲騎兵

騎士團首領們一下子就意識到了問題,趕緊召回部隊,重新列隊衝鋒,但蒙古人又一次散開。這樣一來騎士們便陷入兩難境地,散會被各個擊破,聚會被包抄並切斷退路。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而且這棉花還是棉裡帶針!那根針就是蒙古人那出色的射箭技術,往往騎士團好不容易拉近了距離,蒙古人回頭一箭把他連人帶甲射個窟窿。

歐洲騎兵在蒙古輕騎兵的騷擾下根本組不成密集隊列,這時候蒙古重騎兵就衝過來把他們一波帶走,蒙古的重騎兵不像我們想的那樣,牧民披著羊皮拿兩把刀就是重騎兵了。

他們有不錯的冶鐵技術,武器和鎧甲和歐洲騎兵不相上下,這幫人一衝上來就把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故事的結尾很多人應該都聽過,蒙古人殺了所有俘虜,光是割下來的耳朵就裝了9麻袋。可以說重騎兵和輕騎兵單獨作戰都會被人抓住弱點,二者只有通過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戰果。

 

西漢馬戟騎兵

和歐洲相比,中國在漢朝的時候就批量生產出重騎兵需要的裝備了,比如說人和馬穿的重甲、近戰用的環首刀,衝鋒用的馬戟。那麼中國這時候到底有沒有重騎兵?

這麼說吧,因為中國古代沒有專職衝擊突破的騎兵部隊;但會有承擔正面作戰的騎兵。這個概念叫「突騎」,說白了就是用於衝鋒陷陣的精銳騎兵。

等到中國真正確立了重騎兵和輕騎兵兩個兵種已經是金朝,鐵浮屠和拐子馬。

 

大宋將士肉身抗鐵騎

講到這就該聊聊重騎兵的沒落,火藥的出現讓重騎兵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敵人,他們的鎧甲已經不能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而且打造一套鎧甲花費能換幾十支滑膛槍,一名重騎兵的培養成本更是能換幾十名滑膛槍手。

因此我們只能在文學作品中腦補全身重甲的騎士們化身鋼鐵洪流,狠狠一夾馬肚子,頂著箭矢與長矛從步兵的頭頂一躍而過,衝入敵陣中便是一陣腥風血雨。這曾經是戰場上最血腥的部分,也是戰爭電影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

相關焦點

  • 古代蒙古騎兵,可以和歐洲重騎兵正面對抗,他們使用了什麼武器?
    而在蒙古西徵時期,蒙古騎兵經常能夠輕易擊敗歐洲的重甲騎兵,除了蒙古人也擁有數量眾多的重騎兵以及經常運用出色的戰術(通過機動來消耗重甲騎兵的體力)之外,他們還擁有許多可以和歐洲重騎兵進行正面對抗的武器。
  • 身披鎧甲,手持長矛,奔馳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兵長矛!
    中世紀是騎兵的黃金時代。手持長矛馳馬飛奔是這一時期騎士的標準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拜佔庭重騎兵。興盛於查士丁尼一世時期的拜佔庭重騎兵的騎手們身披鎧甲,手持長矛或弓箭。 每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同時兼有機動的「射擊力」和「衝擊力」。西方軍史學者將這種騎兵稱為「雙重功效騎兵」。
  • 王者無畏—胸甲騎兵
    胸甲騎兵屬於近代重騎兵的一種,明顯特徵是騎手配有胸甲。
  • 拜佔庭黃金時代的超重裝騎兵的鐵甲具裝
    敵軍列陣重步兵的長矛將被我們鐵甲重騎兵的衝鋒壓碎,同時由於我們鐵甲重騎兵的裝甲,他們的箭矢、標槍也是無效的。由於足夠數量與質量的步兵和快速重騎兵「突騎兵」可提供完善的掩護與協同,最重的鐵甲具裝騎兵就可以被設計得更重,更具備無法抵禦的衝擊力。 拜佔庭軍隊在這個時代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重裝上陣的鐵甲具裝騎兵。這個時代的拜佔庭鐵甲具裝騎兵被一些軍史學家稱為「超重裝騎兵」。
  • 「鉤鐮槍破連環馬」:認真說,用鐵鏈連起來的騎兵到底能不能跑?
    三十重騎兵連成一排,不可能跑起來。首先連環馬這東西就不太可能用來衝陣。就算能跑起來,以重騎兵的衝擊力,鉤鐮槍這種東西根本不能用來正面硬挺,就算有機會側面用來鉤,一是鉤不住,二是鉤住了也拖不下來。沙赫特:可能和西夏一樣,用繩子把自己綁在馬上而已。
  •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長坂坡之戰中的趙雲那麼騎將到底是怎麼保證連續拔槍擊殺敵人呢?古代的騎兵,武器都很長,中國的重騎兵注重的還是武藝,武器長且相對輕便,格擋反擊等等馬上功夫一流,武器一般都是一短一長一遠程,戰鬥力較歐洲板甲重騎高。
  • 蒙古靠它橫掃天下,女真靠它打敗大明,冷兵器戰爭之王是弓騎兵?
    同時蒙古人西徵路線和絲綢之路是重合的,說人話就是他們使用的是變打邊掠奪的以戰養戰,挑最富有的那條路一路殺光燒光搶光,於是冷兵器時代最費錢的重裝騎兵,在蒙古人眼裡根本不值錢。那弓騎兵在蒙古軍中一點用都沒有了麼?很顯然這個結論也是錯誤的。根據目前的史料來看,弓騎兵在蒙古軍中絕大多數起到了引誘,合圍和追擊的作用。
  • 亞美尼亞鐵騎小傳:4600年天下名騎,曾伴隨蒙古騎兵攻向非洲
    熟悉軍事史或者電腦遊戲的朋友,更是對亞美尼亞鐵甲重騎兵耳熟能詳。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亞美尼亞重騎兵還曾經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與馬穆魯克騎兵展開過一場血戰。
  • 十萬歐洲騎士對六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僅剩千人,原因為何
    所以,益歐洲的重騎兵於在面對蒙古騎古兵這種不按套豐路的打法毫無龔還手之力。歐左洲的傳統武器郎為刀劍短斧等容,都是近距離翁殺傷武器,而危蒙古軍隊多採禹用遠距離的弓危箭,在戰爭中扶可先發制人。蔡即使他們擁有巢最厚的戰甲,駱最精良的裝備安,但在戰鬥的魚過程中連敵人暨的衣邊都碰不衡到,那他們就段只配淪為蒙古浦騎兵的活靶子束。
  • 三國志12:六大騎兵,虎豹騎機動力最高,戰象破壞力高
    談到騎兵,可能比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來無影去無蹤,高機動,擅長支援、抄襲等等。而在三國志12中,光是騎兵就有六大類兵種,像戰象兵、虎豹騎、重騎等等,這些騎兵已經超越了常規,威力更大。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六大類騎兵吧!1.輕騎兵攻擊:10,遠攻:0,破壞:9,防禦:10,機動:18,射程:0,特殊攻擊:突擊輕騎兵是騎兵的基本兵種,機動力比較高。
  • 歷史上的無垢者軍團之一:阿拉伯世界的古拉姆騎兵
    在南方的伽色尼王朝也建立了完善的古拉姆近衛軍制度。伽色尼王朝傑出的蘇丹-馬哈茂德曾率古拉姆近衛軍17次遠徵北印度,在屢次對陣北印度諸侯的戰爭中,古拉姆重騎兵多次以微弱的損失大勝北印度軍隊。古拉姆的組成及裝備各個王朝的古拉姆以重騎兵為主,步兵僅佔一小部分。
  • 中世紀騎士鎧甲那麼重穿上後怎麼打仗?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他們的鎧甲那麼笨重,穿在身上打仗怎麼打仗?  今天小編帶你解開謎團!  在歐洲歷史上的中世紀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的重裝騎士一直都是西方人所慣用的主要攻擊力量。       騎士是令人豔羨的精英兵種,以強悍的衝擊力、精良的裝備、嫻熟的訓練著稱。但國內有很多人常常對西方騎士存在了一些誤解,尤其是他們標誌性的防護力。
  •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分享時間:2020-12-16 18:1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分享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 詳解胸甲騎兵、龍騎兵、驃騎兵、獵騎兵、槍騎兵
    在滑鐵盧戰役中,這些騎兵悉數上場,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他們在戰場上的風採做了令人血脈噴張的精彩描寫。胸甲騎兵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槍的騎兵,是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延續。這個兵種最早出現在15世紀末期的歐洲,是15世紀末期至19世紀歐洲戰場上的主要突擊力量,是拿破崙和普魯士腓特烈二世大帝的最愛。
  • 以少勝多,1241年蒙古軍秒滅歐洲三個騎兵團割下九大麻袋耳朵
    在公元1240年,蒙古軍隊進攻波蘭時、當時波蘭還是東歐的強國,他們的軍隊之花「騎兵」一直到今年,還是非常出名的。什麼聖殿騎士,條頓騎士等等,中國的軍迷或者遊戲迷們應該都不陌生。亨利的三萬軍隊以波蘭各封建領主的重騎兵為主,同時還有從德意志的戈德堡金礦區招募的礦工組成的步兵。波蘭聯軍列陣完備以後,博列斯拉夫公爵就率領第一道陣線發起攻擊。數千波蘭鐵騎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上來,毫不費力地衝進蒙古陣營。蒙古騎兵動如脫兔,迅速分散以避開歐洲人的正面衝擊,同時以密集的弓箭齊射攻擊敵人。
  • 一口咬腚是什麼梗 一口咬腚是什麼意思
    在網絡中偶爾會看到一個「一口咬腚」這個詞,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這個梗的來源和出處是哪裡呢,這裡我們來看下「一口咬腚」這個詞的來源出處介紹。1、一口咬腚的意思:泛指一個人明明殺證據都沒有,卻可以一口咬定2、一口咬腚的來源出處:這個詞的出處是,一位大學女生因為認為自己被一位學弟摸了屁股,但學弟表示是自己背包碰到的,表示願意通過監控錄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 重甲騎兵花式玩法超出你想像
    期間隨著戰爭環境的轉變或隱或顯,但不可否認,人披鎧甲、馬披具裝的重裝騎兵的成熟,相對於輕騎兵和步卒而言其防護力和衝擊力大大增強,同時,由於其出色的防護力以及較為理想的機動力使得重裝騎兵出現之後,新的重騎兵戰術也就應運而生,豐富了騎兵的使用場景,使得騎兵在戰爭中的運用更加靈活多變,並上升到戰略程度。
  • 騎兵戰鬥力爆棚,防禦力滿格,為何近代空心方陣卻能克制騎兵?
    這些有別於其他方陣的改進,致使其在面對馳騁疆場多年的陸戰之王——騎兵時擁有壓倒性的優勢。騎兵作為古代陸戰兵種裡的翹楚,很多時候騎兵水平就代表當時整體軍隊的實力。為了克制騎兵,除了出動相應騎兵對抗外,採用步兵組成的方陣也成為對抗騎兵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