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又名劉詢)出生數月,即逢巫蠱之禍。武帝徵和二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奸,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劉據起兵失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劉據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被收系郡邸獄,得到了廷尉監邴吉的照顧。
後元二年,武帝病,望氣者進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命令使者到京師諸官府獄,殺掉獄中囚犯。邴吉拒不讓使者進入,劉病已方得保全性命。後大赦之時,邴吉將劉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裡。
武帝後來下詔,將劉病已收養於掖庭,上報宗正並列入宗室屬籍中,此時皇曾孫劉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認。掖庭令張賀原是劉據的部下,他對劉病已極好,自己出錢供劉病已讀書。在劉病已長大後,張賀為他迎娶掖庭暴室屬官許廣漢女兒許平君為妻。許平君是個勤勞賢惠的女子,在劉病已最困難的日子裡,不但沒有嫌棄丈夫,反而與他相依為命,用自己的柔情讓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愛的力量。
許平君與劉詢於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劉奭,同年劉弗陵駕崩,劉詢被擁立為皇帝,許平君進宮後被封為婕妤。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讓霍成君當皇后,連上官太皇太后(霍光的外孫女,劉弗陵的皇后)也如此主張。但劉詢沒有忘記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許平君,於是他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他在詔書中說:「我在貧微之時曾有一把舊劍,現在我非常懷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幫我把它找回來呢? 」朝臣們善於揣測上意,很快品出了這道聖旨的真實意味:連貧微時用過的一把舊劍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會將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拋舍不顧。於是他們都聯合奏請立許平君為後。依例,皇后的父親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卻始終不允。後來才給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封了個「昌成君」。
而霍光的妻子霍顯一心想讓女兒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許平君再度懷孕,生下一個女兒,霍顯命御用女醫淳于衍(掖廷護衛淳于賞的妻子)在滋補湯藥中加入附子,讓許平君在坐月子時服用。許平君服用後不久毒發逝世。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后」,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
霍成君如願以償當上皇后,她飛揚跋扈,揮金如土,與許皇后提倡的節儉、賢德完全相違。劉詢裝作對他千依百順,而霍成君也沒有為劉詢生下子嗣。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劉詢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葬禮。地節三年(前67年),漢宣帝再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以至嘔血」,並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老師常先試菜驗毒,所以幾次下手均未成功。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政變未遂,招致族滅,霍光子霍禹,霍雲,侄子霍山,妻子霍顯都被殺或者自殺。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為由,廢掉霍成君,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十二年後的五鳳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雲林館,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廢后詔書原文:「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至此,劉詢終於為髮妻許平君報仇。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後人廣為傳誦的唐玄宗與楊玉環的長恨歌與之相比不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浮華。有多少人能體會到其中的一路坎坷,與君共白頭的誓言豈是那華美虛無的賞賜與恩寵能夠代表的。貧賤不相離,富貴亦相知。故劍情深,知道這個典故的人也許並不了解隱藏在這背後的這麼多的恩怨與陰謀以及關於權利慾望中的掙扎。至於承諾,那道最浪漫的詔書,見證的是一位貧女與一位帝王最平和溫情也是最曠古絕今的愛與思念。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
懸絲一絕不可望,似妾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氣好棄捐,只重狂花不重賢。
宴罷調箏奏離鶴,回嬌轉盼泣君前。
君不見,眼前事,豈保須臾心勿異。
西山日下雨足稀,側有浮雲無所寄。
但願莫忘前者言,挫骨黃塵亦無愧。
行路難,勸君酒,莫辭煩。
美酒千鍾猶可盡,心中片愧何可論。
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
故劍誰相問,前魚祇自悲。
轉因辭寵日,私憶合歡時。
隔牖歌桃葉,因風泣柳枝。
啼痕還自掩,羞遣侍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