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裡惹事生非,機靈滑頭的黃飛鴻是他,
《警察故事》裡剛正不阿,盡忠職守的陳家駒是他,
《城市獵人》裡機警好色的私家偵探孟波亦是他,
提起世界華人巨星和功夫片,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會想到李小龍、李連杰等,而提到功夫喜劇片,無疑就只有成龍了,作為一名真正的國際巨星,國家一級演員,他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也是第四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而上一位獲獎者,是動畫大師宮崎駿,至於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和名頭,更是不計其數,在很多西方人眼裡,如果問起你知道哪些中國明星,出去李小龍之外,可能回答最多的就是成龍了吧,而縱觀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雙周一成」已然成了那個時代的文化象徵和精神符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活著的華人傳奇成龍。
成龍,原名陳港生,1954年出生在香港,有著那個時代極具烙印感的名字,而其父親陳志平在來香港之前原名房道龍,所以成龍入族譜的名字又為房仕龍,幼年時父母曾在法國領事館做僕人,也許是刻入骨子裡的反抗意識,他忍受不了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卻要收到外國人的壓迫,這個在西方人眼中看起來有些瘦小的中國孩子,時常打架鬧事,即便面對比自己高大的外國小孩依然不懼,當然即便打贏了,年幼的成龍也免不了一頓棍棒。
剛讀完小學一年級的成龍便輟學在家,這讓成龍的父母很頭疼,卻又在冥冥之中成了他走向一代功夫巨星的一個契機,7歲那年,為了讓成龍有所約束,家人便讓成龍進入了中國戲劇學院,拜京劇名伶于占元為師,取藝名元樓,學習舞臺表演,而元樓這個名字,也成了後來給香港影視圈帶來巨大影響的七小福之一。
1971年,一部《唐山大兄》橫空出世,李小龍這個名字一夜間紅遍香港,隨後的幾年間,一場中國功夫熱便以更大的勢頭快速席捲了全球,而此時剛剛從戲曲學院畢業的成龍,才剛開始擔任龍虎武師,同年出演了他的第一部武俠片《俠女》,正是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但在紅極一時的李小龍的光芒下,別說成龍,就連老一輩的武大明星也是黯然失色,1972年,成龍有機會參與了《精武門》的拍攝,而這其中不為人知的是,在《精武門》裡被李小龍暴打,甚至被一腳踹飛的正是成龍。
誰都沒有料到,這個鏡頭竟成了兩代功夫電影巨星的唯一交集,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病逝,一位東方傳奇突然合上了雙眼,剛剛在世界影壇拔地而起的香港功夫電影,立馬被按下了暫停鍵,等待著的極有可能就是就此跌落的命運,而此時所有人在李小龍的影響下,拍出來的功夫電影都難免帶著李小龍的影子,可惜模仿永遠都只是模仿,下一個李小龍依舊沒有出現。
在影視圈沒有了李小龍的歲月裡,成龍依舊是默默埋頭的在電影中摸索出路,先後出演了《新精武門》、《風雨雙流星》、《劍花煙雨江南》等片,不過全都票房慘澹,成龍的影途也是前路茫茫,但是他並未放棄,甚至反覆琢磨,不斷改進自己的表演方式,在所有人都想成為第二個李小龍的時候,而成龍卻知道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以第一個成龍的方式,儘管這條路很難。
幸運的是,多年的苦熬之後機會終於來了,1978年,袁和平準備拍攝《蛇形刁手》,缺少演員,就從其他公司找了同門師弟成龍來演,成龍把握機會,在動作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借用一些小道具來展現功夫,電影上映之後憑藉著詼諧、雜耍般的打鬥風格,竟然獲得了不錯的票房,而這部電影也成了他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作。
期間袁和平也曾問成龍對於香港功夫片的看法,成龍終於將壓在心頭多年的想法盡情傾訴,他不想學李小龍,因為在觀眾心中他的形象已經固定了,我再怎麼學也不會超過他,他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他被打一拳,那種看對方的眼神是不屑的,是不怕疼的,那麼我就做一個被打一拳之後會很痛的小人物。
兩人一拍即合,隨後便合作了一部具有開宗立派意義的功夫電影,而這部電影就是《醉拳》,如果說《蛇形刁手》只是小打小鬧的創新,那麼《醉拳》裡的成龍則是完全突破傳統,開始展現自己功夫喜劇的魅力,讓人耳目一新,《醉拳》大獲成功之後,功夫喜劇這一類型片橫空出世,成龍也因此大紅大紫片約不斷,自從李小龍隕落之後,國際影壇上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華人功夫片的聲音了,但在成龍心裡卻始終有個夢,那就是要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功夫。
拍戲的多年間,他陸續嘗試與好萊塢合作拍攝了《殺手壕》和《威龍猛探》,但說是合拍,可話語權卻被完全壟斷,老外又怎麼會懂中國功夫了,因此片子出來之後口碑和票房雙雙失利,兩次受挫後的成龍回到香港,決心自己製作大片,他明白只有自己有了底氣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片子,成龍參考了卓別林等大師的默片鏡頭,並在電影中大量融入了超高難度的特技動作,巧妙運用了周圍的環境擺設,成為了自己的戰鬥工具,進一步確認了自己的功夫片風格。
隨後的多年間,陸續推出了《A計劃》、《警察故事》、《飛鷹計劃》、《雙龍會》等一系列經典電影,不斷刷新著香港和亞洲周邊國家的票房紀錄,《A計劃》裡,一段激烈而又詼諧的自行車巷戰,讓人印象深刻,將觀眾帶入了一個新世界,原來功夫片還可以這樣拍,從此人們口中多了一個玩笑,千萬別和成龍在有東西的地方打架,而這句笑話也說明了觀眾對他的認可,成龍正式與李小龍的功夫片劃開了涇渭分明的界線。
《醉拳2》裡,一套醉八仙開闔有力,將成龍詼諧的個人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有了著名動作指導劉家良的加入後,此片一句邁入功夫電影的巔峰行列,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1994年世界十大電影之一」,那段時間,成龍和一眾香港電影人提升了香港電影的製作體量和水平,將自己的電影市場拓展到了整個亞洲,與此同時,成龍的DVD也開始暢銷歐美,美國人雖然沒有在電影院看過他的電影,但Jackie Chan這個名字已經陸續被人熟知。
此時成龍儘管已經坐實了「雙周一成」的名聲,甚至聞名亞洲,但已經42歲的他心裡依舊暗暗較著勁,因為這將是他第三次進軍好萊塢了,1995年《紅番區》應時而出,這部合資電影在成龍的要求下,全程由香港團隊指導,該片中成龍將自己的動作風格進行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同時增加了大量大場面的特技場景,這很符合好萊塢的口味,也刺激了北美觀眾的眼球,《紅番區》在北美上映後取得了3200萬美金票房,位列當年美國電影票房第六位,創下了非美國電影在美國上映的票房紀錄。
《紅番區》完成了成龍進軍好萊塢的夢想,成為他人生中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也給國內的電影市場帶來了一次巨大衝擊,更讓中國內地電影人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賀歲片」,然而傳奇還在繼續,從1996年到2000年,成龍的7部香港電影在美國全面公映,每一部票房都超過了千萬美金,總票房超過一億美金,隨後拍攝的《尖峰時刻》和《上海正午》更是火遍全球。
單單從1991年到2000年這十年間,他就憑藉《飛鷹計劃》和《城市獵人》等片在海內外各市場拿下了至少58個華語年度冠軍,破了12個票房紀錄,徹底奠定了在好萊塢乃至全世界不可動搖的傳奇地位,他成了繼李小龍之後又一個代表中國符號的華人巨星。
儘管已經成了大紅大紫的國際巨星,但成龍自始至終每一部戲依舊秉承著不用替身親自上場的原則,即變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一秒鐘鏡頭,他也會力求完美甚至苛責,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只是為了讓觀影效果能夠更好些,而如此執著的結果就是很多高危鏡頭可能導致重傷甚至死亡,1983年的《A計劃》他從鐘樓摔落不靠任何保護,僅通過兩層雨蓬做緩衝,一遍不行那就來兩邊,甚至最危險的一幕竟然後腦勺著地,1985年的警察故事,成龍縱身一躍抱著鋼管滑下,周圍全是拉著交流電的裝飾燈,一路火花閃電,雖然與鬼門關擦肩而過,依舊被燒傷住院,諸如這樣的危險鏡頭,在成龍的電影裡還有很多,說他是全世界最敬業最玩命的演員毫不為過。
成龍並不是超人,他也會害怕,而支持他堅持下來的動力,更多的就是他對於電影的熱愛他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每一次做危險動作都會很怕很怕,有些時候可能是我電影裡最後一個鏡頭,也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鏡頭,從藝四十來年,拍了近百部電影,單單重傷就達到29次,其他輕傷更是不計其數,而放在如今這個拍電影用替身,拍電視劇用摳圖的流量時代,恐怕會一些人笑作傻子吧,可就是有這麼一個傻子,與一代香港電影人將動作喜劇片推到了巔峰高度,也將中國功夫片推向了全世界,從前不曾有,以後可能也不再有。
他熱心公益,有著諸多的大使稱號在身,因為沒念幾年書,不懂得拐彎抹角,反倒顯得很直率,他恐怕是所有演員中唯一一個大方承認自己起初做公益是因為公司為了擺人設,而做著做著卻漸漸喜歡上了公益事業,覺得很有意義,是啊,一個人做公益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都有可能是假的,但能一直堅持30多年,那麼他自然就成真的了,他說的最多就是很多人想做成龍做不了,現在我已經是成龍了,為什麼不把成龍的責任做的更好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網絡時代的今天,人們似乎很熱衷於玩一個遊戲,將一個人捧上神壇,再推下去,作為影壇傳奇的成龍大哥似乎也不能逃離這個怪圈,各種邊角料被挖出加以放大,人們開始關注他的個人生活,討論他的黑與白,誠然人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是無法做到完美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正因為有缺陷,他才顯得真實,不是嗎?
瑕不掩瑜,他的電影從上世紀到現在,電視上還依舊一遍一遍地輪播,各大網站上的播放記錄更是居高不下,2015年8月30日,成龍獲得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歷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獲得者,拋開民族情緒不談,不可否認奧斯卡確實是世界電影獎項中的龍頭,而今,成龍獲得了與世界電影大師諸如卓別林、黑澤明、宮崎駿等人一樣的奧斯卡成就獎,其實就足以說明他的價值以及對於世界電影史的貢獻。
而就是這樣一個功夫電影大師,卻在評價自己時,只是簡單的說了句,我就是為動作電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而已,成龍早已成了世界公認的活著的華人傳奇,這樣的一個他是值得我們中國人為之驕傲的。
有時候,我時常在想,這樣一個英雄式的演員,如果老天爺還能讓他在年輕一次,那該多好啊!
關注我,每天為您介紹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