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89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每年奧斯卡獎常常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除了每年頒發的金像獎,還有一個分量非同小可的獎項——奧斯卡終身成就獎(GovernorsAward-AcademyHonoraryAward),這是為褒獎那些在電影領域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相關工作者,獲此殊榮者幾乎都是劃時代的電影大師,獲獎者包括了查理·卓別林、沃爾特·迪士尼、勞倫斯·奧利弗、史蒂文·史匹柏、詹姆斯·卡梅隆、讓·雷諾瓦。
2016年11月13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把「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頒發給了華人演員成龍,這是史上首位摘得此榮譽的華人,也是繼日本導演黑澤明、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之後,第4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作為世界一流的動作巨星,成龍在華人影視圈可謂家喻戶曉,他的動作電影影響了幾代人,在商業上也很成功,獲此殊榮是世界對他的認可,實至名歸。
在影視圈中,成龍常常呈現出了「大哥」風範,影迷們常稱之為成龍大哥。他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淚水、努力,與那麼一點小幸運。他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更沒有強硬的「後臺」,有的只是「拼命三郎」不怕輸的精神。成龍從小就好動,不愛讀書,他住在法國領事館的附近,經常和外國小朋友打架。那時,武俠片在香港大行其道,成龍也因此愛上了武術,興趣成為了他最好的老師。
那時,曹大華、于素秋是當紅明星,成龍非常崇拜他們,一心想去學藝。他父親帶著他去拜京劇武生于占元為師,于占元正是武俠女星于素秋的父親。在那裡,成龍看到人們都在勤練功,心生羨意,便決定留下來學藝,在他父親幫助下,成龍成為了于占元的徒弟。
可剛當徒弟第四天,成龍就後悔了,每天清晨5點起床,晚上12點才休息,練武實在是太苦,有時困到壓腿時都能睡著。那段時間他常常在被窩裡偷偷哭泣,他父親把他送進學院後便去了澳洲,往後的11年中,僅回港看望他幾次。後來,成龍認于占元為乾爸,這讓他得到了師傅更多的照顧與提攜。
一轉眼到了17歲,在一次成功的演出之後,成龍與他的師兄弟們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洪金寶(元龍)﹑元奎、元華、元彬、元德、元彪組成七小福。出師後,成龍當了武師,在羅維的提攜下,成龍出演了《醉拳》,從此才小有名氣。開始參演武俠電影,進入演藝生涯。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成龍先後出演了《蛇形刁手》《醉拳》,並以此確立了功夫喜劇的電影風格。1980年,他自導自演的動作片《師弟出馬》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1986年,他的《警察故事》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1992年,他憑藉警匪片《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獲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3年,又以警匪片《重案組》蟬聯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1995年,41歲的成龍憑藉《紅番區》打入了北美市場,打破了北美外語片票房紀錄,人們都記住了JackieChan。該片也成為內地的賀歲片鼻祖。《尖峰時刻》系列成就了成龍在好萊塢的地位。據悉,成龍正在拍《我是誰》時,導演布萊特·拉特納曾專程帶著劇本去找他,並告訴成龍說,這是好萊塢有史73GlobalPremiere環球首映以來最好的劇本。在那個年代,一個好萊塢導演如此有誠意地找華人明星合作是絕無僅有的。從而,《尖峰時刻1》奠定了成龍在好萊塢的地位;《尖峰時刻2》創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紀錄。從此,成龍成為了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功夫大師,也成為了華語電影名揚海外的符號。
除了拍攝真人電影外,成龍還出演了許多動畫影片。早在1998年,美國索尼科倫比亞影視公司以成龍為動漫造型,打造了一部完全屬于成龍自己的動畫長篇——《成龍歷險記》。2000年,這部集合了動作、科幻、魔幻、喜劇等元素的動畫片,在Kid’sWB華納動畫天地電視臺播出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巨大反響。該片沒過多久便被我國央視引進,成為了90後中國朋友們的童年記憶。
許多明星在成名後,面對危險的動作都會選擇替身,而成龍大哥為達到更好的觀影效果,他很少用替身,很多危險動作都是親自上陣,這樣也導致他無數次受傷。據說,他因拍戲受重傷達29次,小傷更是不計其數。1985年,成龍31歲那年,在拍攝電影《龍兄虎弟》中有一段劇情,要從城堡跳到旁邊的一棵大樹上。他意外失手,結果從15米的高度跌落下來,造成腦出血和頭骨凹陷,中耳骨也破裂,差點讓他失去生命。雖然最終死裡逃生,但給他左耳的聽力留下了後遺症。
在一次節目中,成龍曾經這樣說過:「我們有哪一種戲種可以打入國際市場?不論是科幻片還是恐怖片我們都不如外國拍得好,哪怕給我們機器和經費我們也拍不出來,因為香港沒有這樣的科技人才。那怎麼辦?我們就拍外國人拍不了的東西,那就是中國式的動作片!看史匹柏的電影我感覺我是從幼兒園來的,但他們看我們的動作片時,他們會很頭痛我們是怎麼拍出的。」好萊塢動作電影中的打鬥,常常利用攝像機不停地抖動,用搖晃的畫面營造激烈的場面,他們不懂如何用固定機位來拍。
成龍在電影表演中崇尚動作與喜劇完美結合,他獨創了「功夫喜劇片」獨特的電影特色,對功夫電影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成龍的功夫電影,有拳腳動作卻不暴力,有幽默橋段卻不下流。他總是能利用各種小道具當做武器,一把椅子,或一輛自行車……,把打鬥融入到生活場景中,使觀眾更加身臨其境。
這種小範圍、小空間內的打鬥成為成龍動作電影的招牌,這不僅需要高強的功夫與對功夫的高度理解,如功夫招式的使用場合和對象,還要營造喜劇效果。還有一點,成龍能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成為我們周圍隨處可遇的人物,如普通的警察,或被上司穿小鞋的平凡工作者,其中常常還包含了無釐頭成分,從而產生了良好的喜劇效果,這也是廣受觀眾歡迎的原因。
早在1976年,成龍就創立了「成龍國際特技隊」,人們常稱「成家班」。他們將傳統武術打鬥和高科技技術進行了良好的結合,為觀眾奉獻了無數個精彩的打鬥場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成家班最為輝煌的時代,先後7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武術指導獎,而今,這個名字代表著香港特技專業人員中最出類拔萃的一群。
成龍作為華語影壇在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電影演員,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電影事業,他對華語電影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如今他已66歲了,卻依然活躍在電影行業中,幫助著無數電影人。
今年春節,本來將上檔的《急先鋒》卻因疫情而撤檔,但影迷們仍在翹首期待,成龍大哥會帶給大家怎樣的風採?
<End>
本期編輯:韓鵬飛
圖片來源:本刊圖庫/部分來自豆瓣、網絡
本文內容歡迎分享至朋友圈,著作權歸原作者
本刊主編:楊衛平
編輯:韓鵬飛 王景琪 符孟瑩
美術編輯:王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