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仿佛彈指一揮間,繼續熱愛哥哥張國榮。
本文有點長,建議收藏。
張國榮是陳淑芬籤下了的第一個藝人,此後她還籤下了梅豔芳、張學友、沈殿霞、 張智霖、周華健、羅文、利智等明星。
魯豫: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最希望回到哪一天?
陳淑芬:當然是4月1號(2003年)那一天了!
她幾乎是脫口而出,2019年接受採訪時,陳淑芬坦言已經內疚了很多年,當再次談到張國榮,她瞬間被情緒撕扯,眼淚成了一條長線。
2003年4月1日晚18點43分,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哥哥一躍而下。
幾天後,哥哥(張國榮)的家姐問陳淑芬:「怎麼會這樣,Leslie不是說過幾天就要和你一起去成都?」
這成了陳淑芬一生的痛,她恨自己沒有帶哥哥離開香港。
如果哥哥和陳淑芬一起離開了香港,到成都的深山裡找到那個朋友,拋開一切的紛紛擾擾,古樹的靈氣可不可以幫到哥哥,一切會不會改變?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那天以後陳淑芬做了一個決定,此生不再籤約新的藝人;只有和人「不沾因果」,此後餘生才能互不相欠;2010年張學友和陳淑芬的經紀人合約期滿,她不再續約,張學友是她帶的最後一個藝人。
「何寶榮」(《春光乍洩》裡哥哥的角色),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1956年9月12日,「裁縫之王」張活海的第十個孩子出生,取名張發宗,小名「十仔」,是家裡的老么。
一天以前,他未來的師兄「段小樓」張豐毅,在湖南長沙呱呱落地,36年後他們會一起主演《霸王別姬》。
「十仔」的童年是孤單的,最小的姐姐比他大16歲,最小的哥哥也比他大8歲,不是他們不疼愛「十仔」,年實在是齡差距太大,玩不到一起。
父親忙於事業和應酬,母親在和小老婆暗中較勁,哥哥和姐姐在他童年時,或到了青春期,或到了找工作的時候,誰有時間管他呢?
只有家裡的傭人六姐,一直守護著「十仔」。
「十仔」6歲那年夏天,六姐帶他去遊泳,偶遇了父親,張活海摸了下兒子的頭,之後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把錢塞給兒子,看著父親的背影,十仔冷冷地說了一句:「我和他不熟。」
上學後的「十仔」開始討厭「發宗」這個名字,「發腫」?於是家裡為他改名張國榮。
小張國榮小學成績不好,一直在班上中下遊,上了初中還險些留級,還經常被叫家長;一天父親問他要不要去英國留學,張國榮說好,他想國外肯定沒有叫家長。
13歲的張國榮正式開始了留學,在國外讀書反倒激發了他的上進心,第一年他就得到獎學金。
之後他順利地考上了利茲大學,他的大學專業是紡織及成衣;他還短暫地交過一個外國女朋友,只可惜沒有為國爭光成功,他們最多也就是牽牽手。
大二的第一個學期,一封信改變了張國榮的生活,信中說:父癱瘓,盼子歸。
曾經紅極一時的「金牌裁縫」,娶兩個老婆,膝下有7個孩子(3個夭折)的張活海被時代無情地淘汰了,成衣風潮來襲,定製服裝成了過去,生意一落千丈後,他整日借酒澆愁,幾輪打擊下來他中風了,從此家道中落。
1975年,19歲的張國榮回到香港,看到癱瘓在床上的父親,他做了一個決定:從今往後,他要自食其力。
長期國外讀書的張國榮國語不好,於是他選擇了插班到一個學校上中五,然後閒暇時間他兼職賣牛仔褲和鞋子,經父親朋友介紹,他去律師樓打過雜。
在70年代溫拿樂隊的風潮下,張國榮和一幫同學組過樂隊唱民歌,當時的他一定想不到,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11年後會和他這個後輩有一場「世紀之戰」,香港樂壇史稱「譚張爭霸」。
那一年20歲的陳淑芬剛剛加入TVB,她主要負責娛樂部門裡演唱會的相關的工作,距離她第一次見到張國榮還有兩年。
1977年,不滿21歲的張國榮,拿著六姐給的二十塊錢(報名費五塊),報名參加了麗的電視臺舉辦的亞洲音樂歌唱比賽。
在香港區決賽前排練時,因為音樂超時,他嗆了自己日後的恩師黎小田,黎小田說:「就三分鐘,你愛唱不唱!」
決賽開始,穿著紅色靴子的哥哥令人眼前一亮,臺下的陳淑芬對他印象深刻,她幻想:這個臺上唱著《American Pie》的張國榮,未來要是由她輔助,一定能紅!
而那天唱完這首歌的張國榮,一輩子都記得,他入行的資本是「五塊錢」。
多年後哥哥送六姐房子,為她請傭人,像兒子一樣給六姐送終,仍然覺得不足以報答她的恩情。
憑藉著歌唱比賽香港區的第二名,張國榮和麗的電視臺籤訂了一份月薪1000元的合約,從此他再也不用去賣牛仔褲了。
張國榮上班的第一件事,是跟公司透支了半年的工資付房租,當時公司確實想捧紅他,便毫不猶豫地給了他錢。
一個有點嬰兒肥且愛笑女孩進入了張國榮的視野,那是他的同事毛舜筠,小名毛毛。
哥哥第一次買玫瑰花就是送給毛舜筠,這是娛樂圈內他唯一承認交往過的女朋友。
毛舜筠帶著哥哥見了父母,毛爸爸特別喜歡張國榮;張國榮也帶著毛舜筠參加了一個家姐的婚禮,張家的人也喜歡這個愛笑的女孩。
張國榮在追求毛舜筠時,把重點放在了毛爸爸身上,兩個人像是忘年交,經常一起唱粵語歌,叛逆的毛舜筠有點反感這一行為。
幾個月後,哥哥向毛毛求婚,17歲的她被嚇壞了,她拒絕了哥哥,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躲避前男友,毛舜筠從麗的跳槽去了佳藝。
哥哥為什麼對毛爸爸用心迎合?他不過是渴望親情,那正是他一直所缺失的。
1991年,哥哥和毛毛再次重逢,是拍攝電影《家有喜事92版》,那時毛舜筠已經經歷了兩段失敗的婚姻,正在她人生的低谷,哥哥終於可以在電影裡「圓夢」,他可以繼續和毛舜筠組「情侶」了。
戲外為了逗毛毛開心,哥哥曾經陪她狂打七天七夜的麻將,然後把他們打牌的趣事設計到了電影裡,看著他們戀人未滿卻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既羨慕他們,又為哥哥感到遺憾。
1999年,毛舜筠當主持給哥哥做專訪,她開玩笑地問:「你當時是不是故意(用求婚)嚇跑我?」
而哥哥則突然嚴肅地說:「(你要是同意的話)那會改變我的一生。」
2003年3月,哥哥那時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他和毛舜筠見面,突然問了毛毛一句:「你一切還好麼,你錢夠不夠用?」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1996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他被王家衛「騙」去拍《春光乍洩》,意外感染了阿米巴病毒,之後腹瀉不止,還吃錯了藥,被折磨的異常虛弱時,他想到了立遺囑,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母親。
談錢,尤其是面對朋友和親人,只要你覺得他們比錢重要,那麼談錢就永遠都不俗。
1978年,張國榮推出了首張英文唱片《Day Dreaming》,市場反響慘澹;1979年,改變策略推出首張粵語唱片《情人箭》,依然撲街。
1979年創作型歌手陳百強,發行第一張專輯正式出道,憑一首《眼淚為你而流》迅速走紅。
之後公司為陳百強定製了兩部青春題材的電影,同一家公司的鐘保羅和張國榮當綠葉,他們三個人被稱為「中環三劍客」,一起合作了《喝彩》和《失業生》,張國榮以叛逆的不良少年形象居多。
1980年拍攝電視劇《大內群英續集》的時候,因為劇情需要,演方世玉的張國榮剃了一個光頭,期間有演出,他為自己搭配了一頂海軍帽。
登臺演出唱到興奮時,哥哥一轉身反手很酷地把帽子扔向了觀眾,一回頭,一頂很熟悉的帽子飛了回來,原來是他的。
觀眾一片噓聲:回去上學吧你!別丟人現眼了!
三線藝人張國榮,唱歌和演戲都不溫不火,不過他將遇到3個人,而他們將陪伴他直到生命的盡頭。
1981年,香港尖東香滿樓,李香琴做東請客吃飯,陳淑芬希望前輩可以介紹張國榮給她認識,當時她正在為新的唱片公司招兵買馬。
不久前,老東家的音樂負責人才告訴張國榮,公司將不再同他續約。
而正好陳淑芬在這時送上了一紙唱片合約,兩個人的合作可謂水到渠成。
1982年,陳淑芬開始打理張國榮的歌唱事業,她做的第一件事是,以後張國榮的訪問她都要在場,她說「張國榮個性太率直,很容易吃眼前虧」,她要護著哥哥上位。
第二件事情,她陪著張國榮和黎小田一起到日本「採購歌曲」,他們幸運地找到了山口百惠的《再見的另一方》,將它改編成了《風繼續吹》,這是哥哥的第一首成名曲。
陳淑芬和哥哥合作有一個原則:在舞臺上她100%信任張國榮,她要張國榮背後那個女人,讓他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從此以後,無論張國榮後來加入新藝寶,再到滾石,還是最後一站的環球,他的經紀人從來都只有一個人,陳淑芬。
這一世哥哥和無數人有交情有因果,卻唯獨把生命中最後一件事,也是最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陳淑芬。
1982年,18歲的梅豔芳唱了一首《風的季節》,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的冠軍;陳淑芬將她招致麾下,她成了張國榮的小師妹。
兩個人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是《偶然》。
兩年後在張國榮的推薦下,梅豔芳出演了《緣分》,並獲得了當年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
當時香港娛樂圈的公司,都喜歡炒作熒幕情侶,張國榮和梅豔芳是兩個完美的人選。
兩個師兄妹隨著事業發展也曾鬧過矛盾,梅豔芳吐槽過陳太偏心,每一次哥哥都會認真解釋,他認為「越解釋,感情又加深一層」,無論她在哥哥那裡發過多少次脾氣,哥哥都願意包容。
3歲半就開始賣唱貼補家用的梅豔芳,早些年吃了很多苦,為了補償她,上帝把哥哥給了她。
當年「譚張爭霸」引發歌迷衝突不斷,令哥哥心生倦意,他對梅豔芳說:「我很快就會退出娛樂圈,再也不回來了。」
阿梅聽後,傷感地說:「你不在了,還有什麼意思,我再多唱兩年就退出。」
1987年,梅豔芳的乾爹何冠昌要捧她做女主角(她之前都是配角),《胭脂扣》正式立項,她喜歡「如花」這個角色,於是提前半年開始練習粵曲。
選擇男主角時出了問題,因為電影公司的利益衝突,哥哥的公司不放人,於是梅豔芳決定幫哥哥的公司也拍一部電影,最終《胭脂扣》順利開拍。
憑藉這部電影,梅豔芳獲得了金像獎和金馬獎的雙料影后。
雖然出道有先後,兩個人幾乎同時成名,他們第一次退出樂壇也是一前一後,就算是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在同一年。
電影裡,「十二少」負了「如花」,但是現實中張國榮和梅豔芳,一生不曾相負。
梅豔芳一生談過很多次戀愛,她的每一個男朋友都帶給哥哥看過,情人或許是過眼雲煙,只有哥哥一直都在。
2002年,為紀念梅豔芳出道20年,哥哥和她合唱了一首《芳華絕代》,真可謂「唯獨是天姿國色,不可一世」。
1982年12月9日,張國榮和唐鶴德在麗晶酒店相遇,唐鶴德是張國榮母親的乾兒子,那一年24歲的唐先生風度翩翩且在銀行事業有成。
一個月後他們在一次聚會上,經朋友介紹後正式認識,從此開始了20年的感情。
1983年,表面風光的張國榮,經濟情況一塌糊塗,唐先生知道後,就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哥哥,那是他半年的工資。
從小數學成績差的哥哥,從此把掙的錢,全部交給唐先生打理。
1990年哥哥退出歌壇,遠走加拿大時就是唐先生陪伴在側,當時六姐已走,哥哥了無牽掛,疲憊的他特別想過一段普通人的生活。
1997年,當「大難不死」的哥哥從阿根廷回到國內,在演唱會上他「告白」唐先生,把他稱做和母親一樣,是他最愛的人。
從此以後,張國榮不再藏著唐鶴德,他勇敢地向全世界宣告了自己的性取向;從此以後,他再沒有鬆開唐先生的手。
那一天唐先生看到記者偷拍,他下意識地要鬆開手保護哥哥,但是哥哥堅定地牽著他的手,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一個超級巨星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出櫃」,這得需要一顆多麼強大的心臟?
從此他要面對多少的詆毀和誹謗,那簡直是常人不可想像的。
我很慶幸 站在我屋頂快樂做人
拿著我心 告訴世界何謂勇敢
--《我》張國榮
哥哥覺得唐先生這樣的人配得上這一切,人格上他們是平等的,他從來不覺得自己犧牲的更多,唐先生早已經付出了一切,不是嗎?愛是相互的。
1983年初,陳淑芬、梅豔芳和唐鶴德,分別代表著事業、友情和愛情三個方面,對哥哥最重要的三個人,他們終於聚齊在了哥哥的周圍。
1983年,由陳淑芬的公司牽頭,集齊了香港最優秀的一批詞曲作者,裡面有大名鼎鼎的黃霑和顧嘉輝,音樂總監是張國榮的恩師黎小田。
張國榮謙虛地接受了恩師黎小田的兩個建議:
一、學習「貓王」,壓低嗓音,用低沉和有磁性的聲音,展現成熟男性的魅力;
二、以情動人,把聽眾想成是普通人,力求讓所有人都可以跟著哼。
5月1日《風繼續吹》正式發售,專輯的同名歌曲《風繼續吹》紅了!
闖蕩娛樂圈7年的張國榮,終於有了第一首代表作。
1984年1月28日,一個星期前已經收到消息不會得獎的張國榮,出現在了1983年香港勁歌金曲獎的頒獎現場,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他怎麼會來?
黃霑多年後嚴肅地評價:「Leslie好有體育精神,明知不會得獎還來。」
沒多久,黎小田聽到一首歌,日本歌手吉川晃司的《Monica》非常好聽,他覺得由張國榮來演繹也會非常不錯,於是他買下了版權進行改編。
1984年7月15日,張國榮同名專輯《Leslie》發行,其中的一首《Monica》點燃全城,這首歌正式開啟了張國榮的巨星時代,自此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天後,在歌壇沉寂多年的譚詠麟王者歸來,他發行了專輯《愛的根源》,他從1984年至1987年連續四屆,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4年張國榮雖然表現驚豔,不過他還不夠分量可以和譚詠麟相提並論。
在1983年開始,到1986年以前,香港樂壇喜歡把張國榮和陳百強放在一起比較,媒體故意把他們塑造成「一生之敵」,不然怎麼有話題?
陳百強的性格內斂且沉靜,甚至有點陰鬱,娛樂圈的浮浮沉沉令他苦不堪言。
如果能給陳百強更多的時間,他一定能在音樂方面有更大的成就。
1993年10月25日,陳百強用酒衝服安眠藥,昏迷的他被送往醫院,但是再也沒有醒來,17個月後腦衰竭死亡。
1986年到1989年,伴隨著張國榮的崛起,「譚張爭霸」正式上演,強行把兩個明星牽扯到一起PK,讓粉絲之間進行爭鬥和比拼,這不過是另一個泡沫。
所謂的「爭霸」其實是雙方歌迷之間爆發的衝突,以及媒體的刻意渲染,他們本人都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只是碰巧他們音樂創作的黃金時期交織在了一起。
1988年2月13日,在香港電臺舉辦的「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現場,譚詠麟突然宣布以後不再參加音樂獎項的競逐。
但是當時校長的歌迷憤怒了,他們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到了張國榮的身上,這些極端的歌迷認為,是他「逼」偶像放棄領獎,他們憤怒地喊出「張國榮滾出歌壇」。
1989年底,張國榮宣告退出歌壇。
那一年哥哥做客《今夜不設防》留下金句:
一、我張國榮站在臺上是表演的保證;
二、如果我真的不幹這行的話,那是我自己光榮地走出來(退休),永不言敗。
那些年,哥哥連續兩年蟬聯香港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項,在電影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多部代表作,除了一部《胭脂扣》,還有《英雄本色》系列和《倩女幽魂》系列。
香港樂壇90年代的輝煌,四大天王和樂壇百花齊放時代的來臨,得感謝譚詠麟譚和張國榮的「退位讓賢」。
1990年,在結束了告別演唱會後,張國榮其實是想全面退出娛樂圈,但是當時他有電影合約在身,陳淑芬勸哥哥:「所有人都以為你是退出歌壇,拍電影不影響的,況且我們得有契約精神,不是麼?」
哥哥熱愛表演,陳淑芬不過是給了他一個梯子。
《阿飛正傳》中的「旭仔」簡直像是張國榮的一個分身,很多人在人生失意的時候不都和「旭仔」一樣,用一個藉口逃避著現實,其實是因為內心漂泊無依,沒有歸屬感。
張國榮和王家衛相互成就,《阿飛正傳》是哥哥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家的裡程碑,同時開啟了後者的電影大師之路。
吳宇森的《縱橫四海》,俗套的劇情,表演卻是上乘,哥哥的角色不討好,卻讓人討厭不起來,電影史上搶兄弟老婆卻讓人不討厭的,恐怕沒誰了吧?
哥哥一生塑造經得典角色無數,如果要從中選出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個,非《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莫屬,這部電影上映已經27年,依然是華語電影無法逾越的一座 高山。
1992年,哥哥提前半年來到北京學習語言和京劇,他戲裡戲外都詮釋了什麼是「不瘋魔不成活」和「從一而終」。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如果有,張國榮和他創作的「程蝶衣」一定是最接近的那一個。
1994年先後上映了哥哥兩部電影,陳可辛的《金枝玉葉》,王家衛的《東邪西毒》。
哥哥最愛《金枝玉葉》,因為最貼近他的現實,他說電影裡自己擁抱女扮男裝袁詠儀的那一幕非常經典,最能表達他的愛情觀(「雙性戀」),後來在他的追悼會上,用的照片就是這部電影裡的劇照(文章開頭第一張圖)。
《東邪西毒》中哥哥飾演的「歐陽鋒」,隨著觀影者年齡的增長,愈發能理解這個角色,曾經仗劍的馬上少年變成了一個功利的中年大叔,如何找回初心?
離開家太遠,容易忘了初心。
可是,你敢不敢燒掉一切,然後重新開始,電影中「歐陽鋒」敢。
1993年離開了《東邪西毒》劇組的張國榮,他即將面對自己人生最後且輝煌無比的10年。
1995年,張國榮宣布復出歌壇,並籤約滾石唱片公司,同時宣布不再領取任何音樂競爭性質的獎項。
這一次復出,鑑於電影方面的成績斐然,哥哥的野心在音樂和演唱會上。
主持人林建明問過哥哥一個問題:「你怕不怕離開那麼久,會被觀眾遺忘?」
「我不怕,我料足還比以前更好。」
哥哥藝術生涯末期,他的演唱會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將演唱會的舞臺美學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1996年到1997年的60場「跨越97」世界巡迴演唱會,像是最後的高潮之前的一次預演。
2000年7月31日到2001年4月16日,43場「熱·情」世界巡迴演唱會,將哥哥的整個歌唱生涯推向了巔峰。
他親自擔任演唱會的藝術總監,讓-保羅·高緹耶擔任整場演唱會的服裝設計;這場演唱會被美國《時代周刊》評價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 」(激情與時尚之巔)。
上個世紀末,「金融危機」席捲整個亞洲,香港成了重災區,電影和唱片業都不景氣,張國榮收下一元港幣參演了張之亮導演的《流星雨》,他希望在時代的巨變之下,能盡綿薄之力。
哥哥張國榮的悲劇,內因是生理性的抑鬱症;那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哥哥用生命完成了一首時代的輓歌。
哥哥最溫暖人心的是他的善良,他幫助人的故事就像是璀璨的星河,總有無數個驚喜等著你。
有一個叫夏永康的攝影師,幫王家衛拍電影《春光乍洩》劇照時認識了哥哥,他當著哥哥的面說過一句「拍不好,我會沒飯吃,會被王家衛炒魷魚」。
不久後,回到香港,他接到哥哥的邀請,幫哥哥拍演唱會的照片,以及寫真。
有一次哥哥在化妝,夏永康在門口候著想進去拍,但又怕影響哥哥化妝,哥哥就大聲說:「永康,你是不是要拍?進來拍,沒事的。」
一瞬間夏永康的心被融化了,哥哥總是能敏感地感受到周圍人的需要,然後給予幫助。
曾經哥哥的童年缺少關愛,成名的路上又遇到無數的冷眼和羞辱,但是他成功後回報給這個世界的,卻是他的愛。
陳嘉上曾經評價過哥哥:他是專業的演員,但在生活中卻像個涉世未深的孩子。
不是哥哥不懂這個世界的黑暗,也不是他不明白社會的遊戲規則,只是他不願意罷了。
哥哥2001年開始患上嚴重的生理性抑鬱症,多次求醫無果。
哥哥的大姐張綠萍說:「他長期失眠,導致反應遲鈍、情緒低落、頭腦糊塗;出現幻覺,被可怕的幻境纏身,經常情緒失控;全身疼痛,胃酸倒流,灼傷了嗓子。」
終於,哥哥不堪忍受。
哥哥在文華酒店24樓,發出了最後一條信息:淑芬,你來接我一下。
一生貪靚的哥哥從天而降,這一幕令無數人心碎,陳淑芬迅速脫下外套蓋在了哥哥身上,她用盡了全身力氣嚴防死守,直至救護車趕到,她沒有讓任何一個人或一個記者拍到哥哥「最後的照片」,她守護了哥哥生命最後的尊嚴。
陳淑芬完成了哥哥交給她的最後一個任務。
2003年,哥哥在4月的第一天離開,梅姐走在了12月的倒數第二天,芳華絕代的兩個人,相繼隨風而逝。
奈何橋,孟婆湯,阿梅不來,哥哥不往。
唐先生唐鶴德,從2003年至今一直沒有任何新的「男朋友」,他現在每周花大量的時間打球,以寄託情感並打發時間,這或許就是對於這份感情最好的註解。
當年哥哥的追悼會上,唐先生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尋夢環遊記》裡說,只要有人還記得你的名字,你就會一直活著。
17年過去了,哥哥一直活在每一個喜歡和想念他的人心裡,活在他那些不朽的藝術作品裡。
是時候想遍 心中所愛名字
到未來 物轉星移
仍見星光燦爛時
時代跌宕裡 誰又永遠記得誰
但願記憶 像霓虹
是不朽的證據
--《永遠記得》林夕詞 張國榮演唱
永遠記得張國榮。
原創作者:光影木未舟,碼字不易,寫了一萬多字,最後刪減到了8000字,在這裡懇請榮迷幫忙收藏和轉發一下,謝謝了。
紅塵有幸應識君。
參考材料:1.《今夜不設防》
2.《魯豫有約》
3.《星空下的傾訴》
4.《1999年毛舜筠採訪張國榮》
5.《為什麼懷念張國榮》
6.《張國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