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想擺脫貧困,別光拼命幹,關鍵還得具備這3種「心」

2021-01-18 重慶臺謝謝你來了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從小家境貧寒,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小升初考了兩次才考上,上的大學也只是一所普通院校。

畢業之後,通過老師介紹進入一家公司實習,但沒想到這家公司因經營不善面臨破產危機,連員工的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

稻盛和夫一開始也曾抱怨過命運的不公,也想過辭職,但後來他轉念一想,去哪都一樣,逐漸改變著自己的心態,從此他的人生便踏上了逆襲之路。

稻盛和夫一生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他不僅精通企業經營,而且有著一套獨特的哲學理念。

當有人問稻盛和夫:你為什麼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他平淡地回答說:「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在稻盛和夫看來:想擺脫貧困,別光拼命幹,關鍵還得具備這3種「心」

第一種心:持續之心

稻盛和夫說: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為「非凡」。做一件事情不難,難的是能夠堅持一輩子去做好一件事。

但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社會中,大家做事更加追求速度,很多人都沒什麼耐心,無法持續去做好一件事情。但在稻盛和夫看來,看起來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堅持不懈地去做,這種「持續的力量」才是事業成功最重要的基石。

那時候,面對瀕臨破產的公司,稻盛和夫選擇留下來,並決定埋頭工作。於是他吃住睡都在實驗室,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終於成功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精密陶瓷材料,扭轉了企業的命運,這讓稻盛和夫的人生走入正向的循環。

要知道,當你擁有一顆「持續之心」,堅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自然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第二種心:完美之心

稻盛和夫對產品的要求十分嚴格,他追求的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在稻盛和夫看來,最佳依然是有瑕疵,這無異於失敗。只有完美,才意味著絕對的成功。

那時候,京瓷在研發半導體集成電路,研發負責人給稻盛和夫看產品,但他卻很不滿意,覺得顏色不夠純淨。但負責人卻覺得顏色和性能沒多大關係。不過,在稻盛和夫看來,產品的一切都要追求完美。

稻盛和夫正是對於京瓷精益求精的要求,才讓京瓷的技術能夠在日本市場,乃至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百分之百地追求完美,確實很難做到,不過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完美意識」,每一件事情都盡全力做到最好。

第三種心: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將「利他之心」作為哲學經營理念的根本。

利己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只有利己,是很難成功的。一切的策略都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那麼你的合作夥伴也只會考慮自身,這樣肯定會產生各種矛盾。

78歲的稻盛和夫接手即將破產的日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懷揣一個「利他之心」。他曾告訴日航的員工:只有擁有利他的心態,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後來在他的妥善經營之下,短短一年多時間,日航就扭虧為盈。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幹法》、《活法》、《心》三部曲,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一生的工作經驗和人生智慧,全是乾貨。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避免做無用功。

點擊上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若想改變現狀,拼命賺錢不可行,需要有這三種「心」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稻盛和夫《心》這是日本最負盛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當一個人深處逆境,急迫想要改變現狀時,拼命和努力都不能從根本上逆轉逆境,關鍵在於這三種「心」。1、持久之心稻盛和夫說:「持久的力量能讓『平凡』變得『不平凡』。」堅持一段時間不難,難得是一直堅持。
  • 稻盛和夫(心)(成法)
    稻盛和夫(心)(成法)這是我看的稻盛和夫的第三本和第四本書由於這兩本書具體思想主旨都一樣我就一起我描述學習的體會心得。稻盛和夫的價值觀:也是哲學本質(作為人何為正確)以及極致的利他思維最初創辦企業是為了自己到後來學習反思,從利己到利他造福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到造福社會來經營企業,所以稻盛和夫能成為經營之神自己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以及挽救後來的日航三個,稻盛和夫自己說就是用作為人何為正確,致良知,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以及哲學來經營企業和來改變人生。
  • 稻盛和夫:想走出困境,並不在於你多拼命,而在於這三種心
    當面臨困境時,很多人都想改變現狀,但是,無論怎樣努力,還是不能跳出這一局,不能破局。在這些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心。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所繼承的那種「心」。近來我讀過稻盛和夫的書,在讀的早期,總覺得玄之又玄,但經過幾年的苦讀,再讀一讀稻盛和夫的書,的確是深受啟迪。
  • 《幹法》丨稻盛和夫說,連工作都幹不好,你還想成功?
    更多的人想通過當網紅、買彩票、搞投機「輕輕鬆鬆就掙大錢」。還有些人畢業之後在家啃老、不務正業得過且過。當然,也有心中不情願為了吃飯又不得不幹的人。為了讓年輕人能夠真正了解工作的意義,日本極具傳奇色彩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寫了這本《幹法》。
  • 稻盛和夫的告誡:從普通到卓越,需要具備3點思維
    稻盛和夫曾告誡到,從普通到卓越,需要具備3點思維。 這種人被稻盛和夫稱為不燃型的人,是所有老闆都不喜歡的人。 但如果你充滿熱情,積極完成自己的崗位內容之後,還去主動攬活,這個過程中,你不僅會贏得老闆的賞識,還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普通的你會變得越來越卓越。
  • 稻盛和夫:男人即使再窮,只要這3種錢捨得花,將來翻身有望
    或許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發財夢」,可能沒有幾個人能夠實現這個夢想,在這些人看來,成功只是少數人的事,跟自己壓根沒有半點關係,有這種思想的人最可怕,因為這類人不光光只是錢財上面「窮」,而是「心窮」,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財窮窮一時,心窮窮一世」。
  • 稻盛和夫:聰明人,一輩子3不做,學渣感嘆:後悔明白晚了
    這名神密的巨頭,就是稻盛和夫,出世鄉村,還沒有長大了就曾因病差點送命,之後念書卻又2次畢業考試落選,大學畢業以後湊合找到工作,結果企業又要破產倒閉了,連薪水都發不起。總有人要想了解聰明的人的人生究竟關鍵在做些哪些,稻盛和夫的聰慧毫無疑問能供你參照。我還在學了很多稻盛和夫的書以後,發覺他曾提及,真實聰慧的人,一輩子3不做。許多 差生看了以後都感慨到:後悔莫及晚了。
  • 升學兩次落榜,還患上不治之症,幾乎病死的稻盛和夫,卻突然開悟
    稻盛和夫哪相信這派「胡言」,他拼命考試,但可惜還是不幸被老師言中,他落榜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像洩了氣的皮球,整日心煩意亂、悶悶不樂,精神沮喪。似乎厄運更偏向於悲觀消極的人,落榜的打擊還沒真正消化,稻盛和夫又不幸染上了「不治之症」。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我們知道得太晚
    」「修行」二字,蘊含著很深的內涵,稻盛和夫踐行著這兩個字,最終做出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由此悟出了人生圓滿的真諦。」這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晚年時期對人生做出了總結: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很多人知道得太晚。
  • 稻盛和夫流血決鬥小霸王,憤怒之中對方拔刀,稻盛一句話讓他楞住
    而且嘴角還被打出血來。打到上課鈴響,還是打不過那人。到了中午,又下課了,他又衝出去找那個六年級的傢伙,那傢伙還沒出教室,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熊貓,嘴角還帶著血,準備幹第三架,就馬上叫,慢慢……小子你今天到底打算怎麼樣?拿破崙了只講一句話,你除非跟我道歉,我今天準備打到死!
  • 《心》稻盛和夫的心經:美好和快樂的人生,都是從利他之心而起
    稻盛和夫先生意識到這一點時,還是個小學生。當時,他患上了肺浸潤,這是肺結核的初期症狀。至於稻盛和夫為什麼會患上這個病,他講述一個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親身經歷。由於稻盛和夫的兩個叔父、一個叔母都死於肺結核,就使整個家族籠罩在結核病的陰影中。尤其是稻盛和夫更是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所以每次經過患病臥床的叔父的小屋時,他都是捏著鼻子飛跑而過。
  • 你拼盡全力還不如別人隨便搞搞?稻盛和夫:因為你還沒做到這3點
    日本乃至世界著名的商業圈大佬,稻盛和夫,締造了一手創設兩家世界500強的奇蹟;用了424天,就將倒閉的日航,重新拉回到世界500強,利潤收入的額度,得到空前高額的奇蹟。凝聚一生的心血,放到《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學》之中,為想成功的人,指明3點方向。1. 不遺餘力的付出你還記得自己上一次,全身心的,心無旁騖地投入到一件事中,是什麼時候嗎?
  • 用王陽明心學、博弈論和心理學讀懂稻盛和夫的《心》
    《心》據說是稻盛和夫的封筆之作,在書中不長的篇幅中,他將生活和經營裡各種境遇中體悟出的參悟精華,揉進了他誠懇殷切的文字中。如果A和B都出「合作」牌,雙方各獎勵3分;如果有一方出「合作」牌,另一方出「背叛」牌,那背叛方獎勵5分,選擇合作的0分,如果雙方都出「背叛」牌「,雙方都懲罰少1分。哪種博弈策略分數會高呢?阿克塞爾羅德面向社會徵集博弈策略,共收集到15分策略,15個策略組成15X15個排列組合,再用計算機語言錄入每個組合,每個組合進行200回合的博弈。
  • 稻盛和夫:人想要過得幸福關鍵要有三心,窮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稻盛和夫說「謝謝」這個詞語,意思是「難得擁有的事情」,不論我們經歷什麼,都想著是「難得擁有的」,這樣一想,就會產生感謝之心。只要能夠淡定說出「感謝」的話,人生就會變得幸福美好。我們從他的各種演講來看,任總的理念裡,始終是以客戶為中心,而這背後是一顆利他之心。往小的方面看,許多人因為只站在自己角度想問題,以自己為中心,大有人在。所以,在家庭中,指責家人對自己不夠關心,嫌棄愛人做的不夠好;在工作中,拼命謀求個人利益,不惜傷害同事關係,或者只想著要別人給自己做事,但是從未想過幫助別人。
  • 稻盛和夫:懂得這三條處世之道,想不發達都難
    人們都喜歡與君子打交道而非小人,君子的處世之道,從古至今都值得我們學習,而稻盛和夫老先生就是這樣一位令人尊敬的君子。稻盛和夫老先生一生創辦了兩家500強企業,還創辦了私塾。他的《心》是對我今年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這本書匯聚了稻盛和夫老先生一生的經驗,一字一句間匯聚了老先生成功的秘訣。
  • 如果你起點很低,讀透稻盛和夫這顆「心」,早晚成大器
    為了說服員工,稻盛和夫甚至說:「如果我自私自利,只為了自己謀福利,你們大可以殺了我。」這些員工才暫且信了他,回去好好工作。這件事後,稻盛和夫開始發現想要真正為員工謀福利,就得激發員工的熱情,只有員工有熱情,有創造力,企業才會真正騰飛,員工才會有真正的物質福利與精神幸福。
  • 造物者稻盛和夫的氣質
    >我們知道稻盛和夫,最重要的是致良知,他對陽明心學體悟得很好。好了,稻盛和夫的真言:「一切從零出發,就會找到生命成長的路徑,就會找到企業成長的路徑」。我們在現代語境中找到了任正非的「保持空杯,保持開放」;找到了賈伯斯的「保持飢餓,保持愚蠢」。我們還找到了王陽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金剛經很著名的警句:六祖慧能一聽到這句話就覺悟了。
  • 稻盛和夫:一開口就說這3句話的人,儘量遠離,你身邊也有!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不管你想是不想,現實總會給你重重的一擊,讓你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誰可以相交,誰要儘量遠離。他出生貧困,白手起家,一步步走來創造了2家500強企業,在78歲高齡力挽狂瀾,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這跟他的哲學思想與處世之道息息相關。稻盛和夫在《心》這一著作中告訴我們:「遠離那些壞人,這是一個修心的過程,與其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不如將時間留給自己,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
  • 《幹法》|稻盛和夫:工作的方式,決定了你一生的成就
    時隔多日,我不知道現在的他是依然按部就班做著輔警的工作,還是在工作之餘開始奮鬥寫作,只是此時此刻,當我讀著稻盛和夫的《幹法》一書時,突然想起了這一幕。稻盛和夫在《幹法》中說:很多人喪失了對工作目標和意義的正確認識,導致活得越來越迷茫,尤其是年輕人。深以為然。
  • 稻盛和夫的經歷:想要改變自己的困境,需要有這兩種思維
    每個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對待同樣的食物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半杯水,悲觀的人想得是只有半杯水了,樂觀的人想得是幸好還有半杯水。稻盛和夫在找工作的時候,找不到工作,最後是通過老師的介紹進入了松風工業,但是專業還不對口。稻盛和夫帶著一點錢來到京都,進入松風工業,等到發工資的時候,卻發現公司周轉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