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世界建築群

2021-02-08 紀錄片大全

微信號:jilutv 歡迎關注

從俄羅斯西北邊陲的基日島的木結構教堂,到埃及西奈的聖凱薩琳修道院……這些建築是如何體現我們人類的意願、天賦和信念的呢?

《漫遊世界建築群》講述著名建築歷史學家丹·告魯力山克帶領觀眾遊遍世界,造訪全球各地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整個建築文明之旅中,主持人丹·告魯力山克以由淺入深的方式,為觀眾講解建築學上的歷史及知識,細說每件建築物背後不朽的動人故事,展示這些建築是如何體現我們人類的意願、天賦和信念。

第1集 建築之美

人類創造出許多輝煌璀璨的建築,它們遍布世界各地,有著共同的理念和本能。人類對建築的共享渴望造就了各種不可思議的建築物。這是一個關於人類的建築的故事,代表權力的建築,代表夢想的,代表死亡的和代表天堂的。

本集先帶您進去格陵蘭島,再帶您參觀樂山大佛,凱薩琳宮殿等世界各地,讓您領略建築之美。

格陵蘭島,冰屋:從內部看,它的拱頂讓人聯想到教堂特別漂亮

中國樂山,樂山大佛:話說佛臉上因為空氣汙染而造成的汙漬好像眼淚啊,它指甲好逼真。不過它能算是建築嗎……

俄羅斯聖彼得堡,葉卡捷林娜宮:於二戰期間被毀,後重建。一個俄國建築師說,之所以重建是因為上帝賜予了美,而我們卻毀壞了,所以必須重建這種美。建築藍白黃色為主,在雪地中非常像是童話裡的城堡~其中一條走廊最初有325米,宮殿裡的琥珀宮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印度孟加拉灣,太陽神(Surya蘇裡耶)廟:以戰車為造型,雕刻許多描繪性行為的雕塑,可能該教相信人與神的性行為是獲得神啟(或神的甘露)的方式,男女體液的結合是永生的象徵(現在覺得生孩子的確是一種永生的方式)。但寺廟頂部象徵放有神之食物、象徵永生之本質的神壺已經消失。

第2集 死亡

本集帶您踏上代表死亡的建築的探尋之旅,一座使法老的靈魂永世不朽的神廟,一處使死亡成為一種世俗經歷的墓地,一座死亡之城,一座以活人獻祭的金字塔。

埃及尼羅河西畔,哈特謝蘇普特神廟★:以前上建築選修課的時候,老師好像說這座神廟是埃及建築風格轉變的標誌?

瓜地馬拉Yaxhá, Yaxhá遺蹟群:這座城市建於1200年前,瑪雅人相信鮮血是對神最好的獻祭,以犧牲換取民族的延續。在獻祭時,國王要用東西刺穿自己的陰莖,王后要刺穿自己的舌頭(都疼死了)。有時還用活人祭獻:先刺穿他的胸膛下的腹部,拿出心臟,把皮膚塗成象徵犧牲的藍色,再扒下人皮,祭祀把他的皮披在身上舞蹈。現代瓜地馬拉人相信活人和私人可以在死亡節聚集,在死亡節他們會祭拜三個頭骨,其中一個會在祭拜後到各個家裡輪流祭拜。

義大利熱那亞,staglieno墓地:真的太美了!那個有著各式各樣雕塑的中產階級墓地走廊真的讓人有一種死亡是一種永恆的藝術的感覺!有些雕塑表現了未亡人的哀愁,有些表現了死者對死亡的態度和觀念,有些表現了死者生前的生活。不過這個墓地其實是有著等級劃分的,有錢人的墓就好些,窮人的墓就差些,甚至根本沒錢買這裡的墓地。而這裡的墓地竟然也是有期限的,十年歸零……真的太可怕了。美麗的背後永遠都藏著汙垢。

印度恆河畔的瓦拉納西:傳說世界從這裡(瓦拉納西)起源,也將在這裡終結,人死在這裡,將得到靈魂的解放和溼婆的賜福,有許多人都來這裡等待死亡。默克提神廟是當地著名的兩座死亡之屋之一。人們在瑪尼卡尼卡石階上火化屍體。我覺得,就算靈魂真的被神明召喚走,可是對於被親人「離棄」的我們來說,死亡還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啊!

第3集 天國

這是一段探索人間天國的旅程,本集將會探索冬季裡的俄羅斯荒原、中國人的聖山、基督徒眼中的新耶路撒冷,以及印度教徒的創世慶典。

埃及西奈山,聖凱薩琳修道院(基督教):建於527年。

中國山西,懸空寺(道教):建於1500年前。美麗到咋舌的建築,野蠻可怕的「聞格」,空無一人的寺院,名存實亡的宗教。在附近的天九宮裡面,竟然只有唯一的一個道士。

俄羅斯kizhi, 基日鄉村教堂(Kizhi Pogost)(基督教):木質結構,木條是用斧子砍成的,因為斧子不會破壞木頭的紋理。整個教區有33個圓頂,象徵耶穌死於33歲。萬容教堂有22個圓頂,象徵啟示錄裡的22個章節,夏季用,曾於蘇聯時期遭到破壞;教區裡的另一座教堂名為聖母慈悲教堂,冬季用。

印度Srirangam島,斯裡蘭格那塔斯瓦米寺(印度教):用來朝拜毗溼奴。一共七層,象徵印度教的七層宇宙。外三層注滿了人,是世俗的,越往裡越神聖,從內三曾開始,非印度教徒不可進。

第4集 災難

在本集旅程中,將帶您參觀一些歷經災難的建築。一座被災禍吞沒的偉大而古老的城市,一次戰時的侵襲遺留下的巴洛克建築傑作的廢墟,一座生活在日益臨近的地震陰影中的城市,還有飽受暴力衝突威脅的世界奇觀之一。

德國德勒斯頓市,聖母大教堂:這座城市以巴洛克建築聞名,建於18世紀,於二戰期間被炸毀。蘇聯佔領後,曾建了一些社會主義文化宮等建築(現在還在)。聖母大教堂重建於1992起,其中45%的材料是人們從原建築廢渣中找出來的,因此外表顏色不一(這正是魅力所在啊),重建告解室(這個告解室讓我明白為什麼《聖經》裡的上帝要求希伯來人用金子裝飾會所了,真的太美了)的經費來自於全世界。現在人們正在努力恢復城市裡的其它代表性建築(對比一下中國……)。這座河畔的城市是第一個讓我感到真的可以用「美到窒息」來形容的地方,我甚至一度懷疑這個地方真的是普通人類住的嗎……

敘利亞帕爾米拉,帕爾米拉遺蹟:曾經是絲綢之路的經過地。先後兩次反抗羅馬侵略者,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失敗。傳說女王季諾碧亞(Zenobia)被俘軟禁至死,城市被毀壞。主持人的解說詞真的非常好,讓人能很快想像到當時主大道的繁華場景。

美國舊金山:坐落在地震帶上。市政廳曾毀於地震,現使用了非常優秀的減震系統。但平民的房屋還是無法抵禦強大的地震。

阿富汗距Herat200英裡處,賈穆宣禮塔:建於1190年,高60米,是古爾王朝的標誌性建築物,是目前尚未被過度修繕的宣禮塔之一。該地可能是古爾王朝的夏都(菲魯茲庫赫)所在。塔外較低的地方刻有《古蘭經》19章的全部內容,內容是穆斯林和基督教要相互理解。內部,樓梯有兩個,是雙螺旋結構。宣禮塔已經傾斜,因為河水在侵蝕它的地基。不過與建築本身相比,主持人的一句話帶給我的震感更大:窮人被迫挖出文物賣給西方社會,他們自己出賣、掠奪自己的文明(其實拉姆西斯一世的屍體不就是這樣被賣給西方的嗎?)。

第5集 聯繫

這次旅程旨在探索人們以何種方式生活在一起,以及如何通過建築聯繫在一起,窮人是如何建造自己的城市和創建充滿活力的社區,被寄予厚望把人們團結一起走進勇敢新世界的建築群,世上最古老的卻依然鼓舞人心的城市,還有現代的一幢直插雲霄的建築。

巴西巴西利亞(人造城市的代表):鏡頭從巴西國會大廈的屋頂上看出去,真的有一種神聖肅穆的感覺,仿佛這裡是古代遺蹟似的。其實這不是巴西國會大廈自己的功勞,而是靠著良好的城市規劃才做到的。然而與這個現代輝煌城市相距不遠的衛星城,卻十分混亂落後:晚上出去可能會被槍擊,水沒過膝蓋。其中一個在巴西利亞工作、在衛星城居住的人說:沒有衛星城,巴西利亞將什麼也不是(我覺得這句話應該送給帝都)。

敘利亞大馬士革(有現代元素的古城市的代表):已經存在了7000年的城市。其中的筆直大道在以前就是經濟中心,是現在的4倍寬。城市裡的古羅馬朱庇特神廟先後被各種宗教佔領,如今已經有了基督教、穆斯林等宗教元素。城市裡有講故事的傳統,好讓歷史代代相傳。不同的宗教、族群分住不同的區域。

美國紐約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現代高層建築的代表):建於1931年,正面寬而側面窄,每層都有8個拐角。既是工作區(3萬人在這裡工作),又是商業中心。細節裝飾都特別美。另,這裡擦鞋店擦的鞋好乾淨啊,閃閃發光的,我一開始以為是買了雙亮皮的新鞋呢~~附近的鋪在樹坑周圍的磚也做了專門的花紋,這讓我想到學校那條街上刻著「仁義禮智信」的井蓋~~


印度孟買達哈維(城市起源的代表):70年前,印度經濟蕭條,大量農民湧入城市。現在這裡有600萬人口,曾一度被認為是非法的貧民區而被拆除。這裡相當於孟買的衛星城,一切髒亂差的工作都交由這裡做。現在,達哈維的地價很高,政府正打算驅出平民而建設起現代化城市,但遭許多人的反對——因為政府對這個城市的建立沒有提供半點幫助,卻想從它這裡榨取利益。

第6集 力量

這次旅程我們來探索體現巨大力量的建築群,暴君凌駕人民之上的力量,人類徵服自然的力量,使人成為奴隸的力量,這些都是能徵服整片土地和控制其命運的武器。

羅馬尼亞布拉勒斯特,國會大廈(集權政權的代表):世界佔地面積第二大建築物,有1000多個房間,建造花費了3500噸水晶、100萬噸大理石。我覺得這座建築給人的感覺就是人有能力取代神成為世界主宰。其實一開始看的時候沒覺得怎樣,但看到最後,真的覺得建築的外形和內部裝飾都給人一種特別冷酷的感覺,一點兒都不像教堂那麼溫暖。PS,那個批閱文件的房間也太大了吧……


敘利亞聖地(holy land),馬安鋁巴格城堡(宗教戰爭的代表):軍事要塞,也是經濟樞紐。裡面有教堂、許多錯綜複雜的小路和洞,最厚的牆也只有5米。十字軍和穆斯林在這裡展開過戰爭,穆斯林勝。


美國紐奧良,常青樹(奴隸制的代表):奴隸主的房子是希臘復興式的,當時非常流行。而奴隸們卻擁擠不堪地生活在附近的小木屋裡。主持人說的最後幾句話特別精闢:當有關罪惡的記憶被保存下時,罪惡才有希望消失。

土耳其伊斯坦堡,哈倫宮(奧斯曼時期)(男人對女人的統治的代表):這裡的生活狀態比中國後宮簡直是有過之無不及。一個繼承人繼承王位之後會殺掉所有其他繼承人,後改為軟禁。主持人說軟禁他們的房子像金絲籠子。出生在這裡的男孩將有機會成為國家的主宰,而他們的母親卻是奴隸出身且原本不是伊斯蘭教徒。

第7集 夢想

這是一段展現我們夢想的建築旅程,敢於設想一個新的文明城市,保持了現代感的古老建築,隱藏的帝國夢想,還有被遺忘的世界,還有變成噩夢的夢想。

葉門希巴姆:城市起源無從知曉,多少年來城市樣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變化。這裡有最早的摩天大樓,現有500棟左右,磚是用泥做成的。


多米尼加共和國聖多明各城:城市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於1501年,城市規劃為古羅馬希臘式,現有2百萬人口,是文化融合的典型。這裡有美洲的第一座大教堂,其外觀是銀匠式風格,內部是哥德式風格。Alcázar de Colón總督宮殿是殖民奴役的象徵。


美國費城,東方州立監獄:建於1829年。內部給人一種教堂的感覺。建立者最初是以拯救靈魂為目的,但單獨隔離的懲罰方法卻帶給犯人許多痛苦。如今它是理想暴力的紀念碑。


不丹廷布,Trashi Chhoe Dzong(意為光榮宗教的堡壘):城市沒有紅綠燈,只有一條主街。該建築內外部都風格古老,但實建於18世紀後期 ,世俗的事和宗教的事都由它管。為了保留傳統文化,除了建築風格,國家還規定人們穿著民族服飾。廷布市郊shengana的一幢富農建築大約有200-300年的歷史,由泥和木建成,油漆已經脫落。一樓是家畜的住所,家門前有由四根木製陰莖組成的闢邪用十字架。

第8集 愉悅

這次旅途的目的是看看人們如何在建築中獲得愉悅的享受,在雨林的中心,居然有一座歌劇院,在印度一座繁忙的城市裡,一座酒店瀰漫著Raj的香味,一座鄉村別墅依照數學原理創造愉悅的享受,一座童話中城堡的奇幻景象。


印度孟買,泰姬陵酒店:1903建成,其創始人(印度人)的理念是要建造一座印度人和英國人平等會晤的酒店。該建築裝飾性與實用性很好的結合,樓梯是歐洲哥德式和印度莫古爾式結合。遊客幾乎看不到酒店工人。

德國巴伐利亞州施旺高鎮,新天鵝堡:路德維希二世命人建造,雖然只有150年的歷史且是現代建築結構,但外表卻有著中世紀的浪漫。城堡裡有一個房間做成了山洞的樣子,來自唐懷瑟的傳說。其實我覺得路德維希二世本人的經歷也很傳奇。


巴西瑪瑙斯,亞馬遜歌劇院:1896建成,建立於橡膠工人的犧牲上。


義大利,巴巴羅別墅:16世紀50年代建成,設計者是著名的帕拉迪奧。房屋講究比例和對稱。我最喜歡那個邀請眾神的水池(水神殿)。PS。譯者有一處翻譯得不準確,在水神殿一段,gods應該譯成「眾神」,而不是「上帝」。

---

紀錄片大全」出品,微信號:jilutv 歡迎關注

登陸http://www.jilutv.net 或是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視頻,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面積相當一個英國大小,卻出自螞蟻之手
    世界最大的建築群面積和英國差不多,是螞蟻的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隨著旅遊業的發掘,未知的世界越來越進入大眾的視野,大家知道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這個「建築群」不是人類,是螞蟻的手,而且,這個「建築群」已經有3800年的歷史了。
  • 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代皇宮建築群,竟然就在中國
    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代皇宮建築群,竟然就在中國,而它就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舊稱紫禁城,它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就是是皇帝居住、處理政務的地方,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代皇宮建築群,在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這裡成為故宮博物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 世界經典電影系列(9)《2001:太空漫遊》
    今晚我們看電影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看電影》節目從8月20日起特別推出針對大中學生觀眾的「世界經典電影」系列節目。
  • 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稱的「三宮六院」。
  • 原創|花卉世界漫遊(詩歌)|作者:劉森林 主播:閆雪利
    網絡文學 | 文學交流 | 專注原創原創作品朗誦版授權天美五星全網首發文章閱讀也可在微信讀書上檢索此文花卉世界漫遊作者/劉森林主播/閆雪利編審/天美五星花卉世界漫遊作者/劉森林主播/閆雪利>-《花卉世界漫遊
  • 三亞有一片建築群,承辦過世界小姐總決賽,外型之美深受過客喜愛
    三亞有這樣一片建築群,目前仍未完全竣工,但已聲名遠揚,知其名的外來年輕遊客會特意自駕前往拍照,不知其名的中老年遊客,路過時也會停下拍照。在大樓的下面永遠不缺乏拿著相機拍照的人,也不缺乏等著拉客走的的司機,這片建築群就是位於三亞的美麗之冠。說來這片建築群的名字也是令人稀罕的,很少有人敢把建築直接如此取名,不過這建築確實也有傲氣的資本。
  • 親子音樂會《漫遊世界》
    跟著音樂一起環遊世界吧!經典——不用卡通的視聽的元素來吸引兒童,而是挖掘音樂本身魅力!
  • 鬥魚TV直播《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時光漫遊地下城打法
    導 讀 魔獸世界1月19日假日活動 巫妖王之怒時光漫遊地下城。時光漫遊又回來了,本周獎勵的是普通暗夜要塞裝備!還在等什麼?
  • 廣州市海珠區康樂園早期建築群圖片展
    康樂園早期建築群,康樂園在新港西路,原為嶺南大學校園。嶺南大學的前身為格致書院,於1888年由美國人創辦,校址在廣州沙基利埠(今六二三路),1904年遷校至河南康樂村附近,因此稱校園為康樂園。格蘭堂,屬康樂園早期建築群,又稱大鐘樓,位於中山大學校園中軸線以東。1915年由美國紐約甘迺迪夫人捐建。
  • 魔獸世界:時空漫遊掉落被砍,修復了玩家過多BUG,硬核持續到底
    魔獸世界正式服在9.0版本開放後可以說是熱修不斷,一直持續到元旦前美國放假,熱修才告一段落,這兩天暴雪設計師假期結束後,正式服又回到了元旦前天天熱修的節奏
  • 走進「藍屋建築群」 尋覓香港舊日時光
    (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官網)  日前,香港「藍屋建築群」正式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這是首次有香港保育歷史建築項目獲此殊榮。藍屋建築群是座什麼樣的建築?有什麼魅力和特點能享此殊榮呢?讓我們一起走近藍屋建築群,領略香港老式建築的魅力與文化。  藍屋建築群位於香港灣仔地區。
  • 【精品】太空漫遊四部曲
    科幻殿堂的永恆經典, 太空時代的不朽史詩全新修訂精裝典藏版阿瑟•克拉克,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大師和太空預言家「太空漫遊」系列,世界科幻文學巔峰之作,全球暢銷45年「太空漫遊」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
  • 太空漫遊四部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阿瑟•克拉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科幻作家,擁有無窮的想像力、智慧、知識和好奇心。——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電影導演)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讓我走上了成為科幻作家的道路。
  • 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相傳媽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
  • 短篇小說:漫遊者
    世界處於一片巨大的黑寂之中,感覺就像是有什麼重大的事情要發生。漫遊者和漫遊者之妻也被吞沒了。他們消融在黑暗裡。現在我們完全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在前行?還是呆在了某個地方?或者,開始返程?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們此刻所想。他們是否有過恐懼?或某種擔憂?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在我們,他們仿佛是一種不存在。我們眼前只有黑暗,無邊的黑暗,深入一切的黑暗,和我們的雙眼連為一體。
  • 魔獸世界德拉諾之王時空漫遊上線,克羅米之死時空扭曲徽章被砍
    今天魔獸世界裡第一次上線了德拉諾之王資料片的時空漫遊副本。
  • 來到「馬德羅丹」,一次名副其實的全城漫遊,童話般的世界
    來到「馬德羅丹」,一次名副其實的全城漫遊,童話般的世界首先,從奧斯特——天思島上的古要塞、城門、十七世紀的水管、聖方濟修士團修士的教堂、市長別墅、倫勃朗的半身塑像、到免費參觀的市立圖書館,著名的荷蘭銀行和報社大樓,在報社的房頂上閃耀著當日新聞的燈光字母,就像我們的《消息報》的樓頂上一樣
  • 重慶將建超高建築群,與上海陸家嘴呼應,最高樓將成世界第13高
    今年上個月,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正式開工建設,是綜合甲級辦公、高端商業、精品住宅、豪華酒店、城市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超高層摩天建築群。項目總投資200億元,佔地共2.91萬平方米,由1棟470米高的主塔樓(A-ONE)和3棟分別為350米、300米、250米的附塔樓構成,並計劃引進金融、智能科技等中國和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 走進山東曲阜孔廟建築群,觀賞「東方聖城」儒家文化的殿堂
    山東曲阜孔廟建築群景觀。曲阜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相傳五帝之一少吳氏,曾定居於此、建都於此、埋葬於此,少吳陵在城東北角。魯國故城也是我國發掘的第一座西周古城。春秋戰國時期為魯國的都城,也一度是當時我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漫遊世界專題紀錄片高清輪播
    請點擊本文末左下方「閱讀原文」觀看漫遊世界專題紀錄片  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漫遊世界紀錄片輪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