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2020-12-23 古建家園

很多地方有天后宮,那麼天后到底是哪一位呢?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

相傳媽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

媽祖從小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去世的當年,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就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

後來,媽祖的信仰,隨著華僑的南渡遍布於南洋各地,媽祖也成為中國沿海地區、臺灣、東南亞沿海華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她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現今,各國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幾乎都存在天后信仰,相當多的海外華人把天后作為祖國和母親的化身,天后又成為海外遊子尋親問根的「橋梁」。在天后信仰中,寄託著對祖國母親的拳拳眷戀之心。

青島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太平路19號的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前身是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它是青島最具有「古味」和「民俗味」的景點之一,也是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共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築物均為清水牆、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在整個青島地區的古代建築中,青島天后宮的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

天后宮的大戲樓為兩層樓閣,金碧輝煌。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敦煌飛天圖」等。二樓中間懸掛的「天后宮」巨匾下面為波浪式的房簷,意為「進得門來,應無戲簷(戲言)」,也就是說拜媽祖不能當兒戲。這座戲樓內裝飾有文房四寶、各種用具。

天后宮內,古木成蔭,綠草茂盛,是典型廟宇與園林風格的有機結合。戲樓左右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前院有四株冬青樹,其中靠牆的兩株為法國冬青,花壇兩邊的兩株為本地冬青。過鐘鼓樓為前院東西廂房,中間大場院有顆大桂花樹,因其花為朱紅色,亦稱「硃砂桂」。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滿樹的桂花會使整個院落清香飄溢。

時至今日,每年的大年初一,很多老青島人都到這裡來祭拜。青島天后宮,青瓦青磚,飛簷鬥拱,可以說是青島這座城市興起的見證,是目前青島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相關焦點

  • 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青島的歷史悠久,在青島有很多名勝古蹟,其中,天后宮就是青島一個重要的城市文化資源。天后宮作為青島媽祖文化的主要載體,承載著青島的民俗文化精神,開發天后宮的旅遊資源,能夠充分體現媽祖文化的深刻內涵,有助於提升青島城市文化的含金量,擴大青島的影響力。
  • 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這裡匯聚的民俗文化非常珍貴
    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共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
  • 歷史比青島還古老,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
    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歷史上歷經了多次劫難,也經歷過多次修繕,即使是在戰爭中,它也得以保存下來。她的歷史價值不只是供人遊玩,她的建築和文化價值更加珍貴。所以去青島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天后宮!
  • 青島旅遊景點
    1996年,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的總督樓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9月25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被公布為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毛澤東,鄧小平 ,林彪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裡邊非常奢華,看過來就是兩字「WC」。值得一看。嘿嘿,還可以蹭個講解。 要注意裡面不許拍照!!
  • 戶部山古建築群——古城徐州明清數百年的見證
    徐州古稱彭城、涿鹿,是黃帝初都,彭祖故國,有6000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的建城史。蘇、魯、豫、皖四省在此交界,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黃河古道橫貫市區,京滬、隴海兩大鐵路交匯於此。交通方便,襟山帶水,形勝險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古今兵家必爭之地。徐州有句民謠相傳甚久:「窮北關,富南關,有錢都住戶部山。」
  • 行走山東青島:湛山寺是市區唯一的佛寺,中國最年輕的天台宗道場
    青島太平山,是一個好地方。這太平山原名「會山」,德佔時期稱為「伊爾梯斯山」,日佔後改稱「旭山」,新中國後才定名「太平山」。山不高,海拔只有150餘米。與我經常尋訪的秦嶺那些海拔兩三千米的高山相比,太平山實在是有點矮。不過,這太平山卻是青島市區第一高峰。
  • 還是明代遺世500年的古村落!
    彎彎繞繞、踉踉蹌蹌地走進了這座被古井、古塘、古廟、古石橋、古戲臺、古石屋…填滿的古村落,風吹過樹枝上懸掛的紅燈籠。風停了,眼中一片嫩綠。這裡有古村落該有的落寞與寂靜,靠著那些低矮的石牆,聽一聽這裡的故事。
  • 泉州天后宮: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
    泉州天后宮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196年)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該宮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臺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泉州天后宮殿宇甚多,構成一個較大的建築群。
  • 昆明市區唯一的千年古鎮,古蹟林立,如穿梭在古代城市建築群中
    走進古鎮大門是一條大約為一千米的筆直通道,道路兩旁整齊地坐落著古建築群,雖多為舊址新貌的古民居,但很好地還原了古代集市街景。進門左側是一家顯眼的地方特色手工品店,東南亞地區的各種特色的手工品應有竟有,以另一種方式很好地融合在這些古建築中。很有時代感的一家古建築翻新的四合院滇菜飯店,老字號,這裡有想吃的很多滇菜品種,享受在這裡品菜的仿古氛圍感。
  • 河南平頂山一個單字縣,和「葉公好龍」有關係,有古縣衙景點
    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區東南部,這裡有一個縣城,它就是葉縣的縣城,葉縣是一個市區近郊縣,距離市區只有約10公裡的距離,是平頂山距離市區最近的縣之一,葉縣是平頂山市兩個「單字縣」之一,如今的單字縣的數量,隨著撤縣設區設市,是越來越少了,單字縣的歷史通常較為久遠,葉縣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古為豫州地
  • 推薦一條青島的最佳旅行線路,值得你的收藏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青島這個城市,作為我國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青島的名氣要比山東省省會濟南的名氣還要大。青島的異域建築種類繁多,其中八大關建築群獲得了「中國最美城區」的稱號。圖片來源網絡棧橋始建於光緒十八年即1892年,原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的碼頭,現在已經成為青島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並且不收取門票等費用。
  • 青島竟有六座天后宮 你知道都在哪裡嗎?(圖)
    太平路天后宮(資料圖片)  一提起天后宮,絕大多數青島市民想到的都是太平路上的那座古老建築,因為每年的大年初一,很多老青島人都到這裡來祭拜。而據島城著名文史學家魯海先生介紹,青島其實有六座天后宮,分別在青島口(太平路)、金口、沙子口、滄口、女姑口和塔埠頭。其中,最大的一座天后宮在金口。  「老青島,大年初一頭一天,都去太平路天后宮祭拜。」魯海先生說,一家之主是灶王,—城之主是城隍,而青島市區沒有城隍廟,只好去太平路天后宮祭拜。「子時開始,上午已經人山人海。」
  • 大水井古建築群——見證李氏家族的興衰故事
    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鎮水井村,東望荊楚,西連巴蜀,北接長江三峽奉節,南鄰湖南張家界,是長江中下遊目前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極高的古建築群,也是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獨家發布|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古建築群
    作為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官式古建築群,朝天宮的模樣被久久地保留著。朝天宮全景/圖片來源:南京市博物館大成殿/圖片來源:南京市博物館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朝天宮格局,大體來自曾國藩修建後的樣子,佔地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
  • 青島免費遊玩的好地方天后宮
    位於青島市太平路19號,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青島天后宮群。"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青島開埠於19世紀末,而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天后宮前面就是青島著名地標棧橋,天后宮參觀免費,非常適合遊玩。
  • 雲南企鶴樓——中西融合的古建築群
    據《石屏縣誌》記載,境內原有明清兩代寺觀93座,宗祠家廟191個、坊表10餘座,古民居、古建築隨處可見,石屏古城更是保留了較為完整集中的明清建築。2015年,石屏縣成為雲南唯一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城市。
  • 上海市區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將復建
    莆田網訊 日前,蘇河灣中心城市展覽館舉辦的「百年蘇河文化風物展」上傳來消息,上海市區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近代官式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即將復建,預計於2022年建成。  此次復建的天后宮、慎餘裡,是蘇河灣地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優秀歷史建築。
  • 青島李滄算市區,西海岸為什麼不算市區?看完你就知道了
    市區:一種含義是指(行政區劃)內的地域,另一種含義是城市轄區內地理景觀具有城市特徵的地域。按行政區劃來說不只是黃島,城陽即墨都是市區。從區內地理景觀來說,黃島前海一線市區無疑,當然區域面積過大,很多地方城市建設沒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