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2021-01-13 方圓視界看歷史

青島的歷史悠久,在青島有很多名勝古蹟,其中,天后宮就是青島一個重要的城市文化資源。天后宮作為青島媽祖文化的主要載體,承載著青島的民俗文化精神,開發天后宮的旅遊資源,能夠充分體現媽祖文化的深刻內涵,有助於提升青島城市文化的含金量,擴大青島的影響力。今天,小編就以個人的視角來分析一下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

史料記載,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朝廷就已經開闢了女姑口、金家口和青島口這三個通商口岸,青島當時就已經是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太清宮志》記載,公元1467年,青島本地的「胡善士」捐地並修建了青島天后宮。1644年,天后宮的住持宿義明向社會各界募捐,用善款對天后宮進行了翻修和擴建。至此,青島天后宮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其媽祖文化的傳承逐漸與福建眉州的媽祖廟齊名。

1726年,雍正皇帝御筆親書了兩塊「神昭海表」的匾額,分別賜予眉州的媽祖廟和青島的天后宮。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間,青島的地方官制定了「春秋致祭」的典制,天后宮逐漸發展成為青島民眾舉行重大集會和活動的場所。

到了近代,青島的天后宮更是歷盡了滄桑。1897年青島成為了德國人的租界之後,德國人想按照德國的城市風格對青島進行重新規劃,由於租界內是不允許中國人隨意進出的,而天后宮又恰好位於租界區內,德國總督就想將天后宮拆除。但是,德國總督的設想遭到了青島居民的強烈反對,迫於壓力,德國人又想出一個「將天后宮整體移走」的設想,德國人想把天后宮移到中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但是這一計劃還沒有實施,日本人就佔領了青島。

1936年和1937年,青島民眾集資對天后宮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並在原來戲樓的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戲樓,天后宮的面積增加了至1100多平方米,殿宇增加至16棟。

上世紀60年代,天后宮遭遇了嚴重的人為破壞,大殿戲樓和配殿都被拆得面目全非。1982年,青島市將天后宮列為「市級保護單位」。1997年,青島天后宮進行大規模的修繕之後,將其作為青島民俗學會的所在地並對外開放。1998年,天后宮又進行了一次修繕和擴建,並從福建湄州的媽祖廟複製過來一塊雍正御賜的匾額。1999年,天后宮的廟會得以恢復,天后宮,在歷經歲月的洗禮之後,成為了青島著名的民俗文化景觀,它集媽祖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為一身,是青島珍貴的文化遺產。

以上是青島天后宮的簡要歷史,作為青島媽祖文化的一部分,開發和完善天后宮的旅遊資源,對提高青島的城市文化含金量非常重要。小編認為,應該重點做好以下二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應該擴建媽祖文化博物館,並進一步豐富博物館內的實物展品。例如,收集和展示能體現出媽祖文化的文物,和有青島地方特色的民俗工藝品等。同時,還應該進一步規範天后宮的經營管理工作,提高天后宮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維護好天后宮及青島的城市形象。通過媽祖文化博物館,宣傳青島的媽祖文化,促進青島以媽祖文化為載體的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其次,應該深入挖掘開發青島天后宮媽祖文化資源。青島天后宮是北方媽祖文化發展的見證和縮影,是青島媽祖文化的主體資源。青島應理清天后宮歷史發展的脈絡,深入研究青島的媽祖文化,豐富青島媽祖文化的內涵。同時,還可以通過舉辦媽祖文化節和媽祖祭祀大典活動的方式,加強與各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媽祖文化辦成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的節日,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青島媽祖文化和青島民俗文化的認識。

總而言之,天后宮作為青島市最悠久的歷史建築之一,凝聚了媽祖文化的精華和青島的人文精神,擴大天后宮影響力是增加青島城市文化底蘊,完善青島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

關於「青島天后宮與媽祖文化旅遊開發的思考」這個話題,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歡迎關注【方圓視界看歷史】,每天為您提供新鮮的歷史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

(本文章由【方圓視界看歷史】整理編輯,此文章為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文章中的插圖全部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作者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圓滿舉行
    ,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會長邱子彪,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臨高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臨高天后宮主委方萍,越南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執行副會長張勉,智利莆田同鄉聯合總會會長邱麗華,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兼學術部主任周金琰,澳門天后宮主委陳明確,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趙起良,阿根廷興化同鄉聯誼總會副會長、阿根廷莆田同鄉會常務副會長戴志清,蘇利南福建莆田商會副會長林燕飛,香港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林麗華
  • 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相傳媽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
  • 湄洲媽祖祭典亮相海南臨高 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活動舉辦
    莆田網訊 日前,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活動開幕。本次活動以「媽祖佑華夏 延續海絲路 潮起海之南 逐夢自貿港」為主題,由湄洲媽祖祖廟指導,國際旅遊島商報社、海南省臨高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率領祖廟媽祖祭典團共襄盛舉。
  • 山東半島海南島湄洲島島相連,媽祖心媽祖人媽祖情情相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煜婷 通訊員 玄子 青島報導  12月16日——20日,由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趙起良會長帶隊、副會長陳照海、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董天成等一行十餘人受邀參加海南歡樂旅遊節暨臨高媽祖文化論壇及考察參訪活動
  • 臺灣馬祖島天后宮主委費新民先生蒞臨霞浦竹江媽祖宮考察調研
    兩座島上的居民同宗、同源,共同信仰媽祖。致力於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傳遞兩岸親情,是兩座島上居民的共同的心聲和願望。為了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經濟協作,促進福建省霞浦縣沙江鎮竹江後澳天后宮與臺灣省馬祖境天后宮結成的「姐妹宮」之間的聯誼活動更加緊密,促進兩島間共創「姐妹島」活動更加有序地推進。
  • 你聽說過媽祖文化嗎?天津的文化起源是歷史悠久的媽祖文化
    天津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天津城市文化的原點:天后宮(天后是「護航之神」,凡有航運之處一般都建有天后宮)。天津天后宮據統計約有20多座,天津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元代,與建於宋代的湄洲島的天后宮和建於明代臺灣澎湖的天后宮有三大媽祖廟之稱。天津最著名的兩個天后官:靈慈宮在大直沽前臺、天后宮在三岔河口。俗稱東西廟。
  • 惠州巽寮灣天后宮祈福、雙月灣觀景臺、西班牙小鎮浪漫二天遊
    【天后宮嶺南民俗文化商業街】:天后宮嶺南民俗文化商業街是集旅遊觀光、餐飲購物、民俗體驗為一體的休閒文化旅遊景區,主要包括天后宮祈福區、濱河酒吧街區、特色購物餐飲街區、演藝廣場以及其他配套設施。位於商業街中部的天后宮是祭拜「海上女神」天后聖母媽祖的場所,天后宮正殿供奉著天后媽祖、真武大帝、南海觀音等眾神像,遊客可在此祈福許願。
  • 【媽祖】媽祖大愛惠蒼生—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赴臺交流側記
    2015年12月24日至30日,應臺灣媽祖文化等機構邀請,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先生為團長,組團赴臺進行為期五天的媽祖文化交流。新港奉天宮這次百年大醮活動廣邀大陸及臺灣地區的媽祖宮廟代表,在天后宮進行祈福大典。圓醮慶成謝燈篙儀式上,林金榜代表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為民祈福,還與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建醮委員會主委謝龍隱、新港鄉鄉長林茂盛、總主會、主會、主普、主醮、主事、主壇及各會首、新港鄉23村、溪口柴林、林腳村長以及各位貴賓一起,焚香敬拜,祈求神靈保佑蒼生。
  • 【媽祖】天津媽祖文化的地域特色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青島旅遊景點
    1996年,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的總督樓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9月25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被公布為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毛澤東,鄧小平 ,林彪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裡邊非常奢華,看過來就是兩字「WC」。值得一看。嘿嘿,還可以蹭個講解。 要注意裡面不許拍照!!
  • 了解媽祖文化現狀、梳理媽祖文化概況 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
    半島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玄子  5月9日上午,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在青島黃海飯店舉行。  大會通過投票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長等協會第一屆負責人。山東省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聯絡委委員、山東省聯絡委主任趙起良當選會長。
  • 福建莆田媽祖文化:媽祖信仰是兩岸同胞重要情感紐帶
    福建莆田媽祖文化:媽祖信仰是兩岸同胞重要情感紐帶 2020年09月21日 09:43   來源:光明日報
  • 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論壇開幕
    12月17日,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論壇將在海南省臨高縣舉行。本次活動以「媽祖佑華夏延續海絲路潮起海之南逐夢自貿港」為主題,分為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和媽祖文化論壇兩部分。歡樂旅遊節作為本次活動的一部分,主要展演媽祖信俗等相關非遺活動,並就臨高縣漁家文化和當地旅遊資源進行推介。
  • 廣西平樂縣媽祖文化:由粵人帶來,逐漸演變的民間信仰
    當地的會館天后宮是由當時的移民和周邊村民集資修建的,會館天后宮既是他們的信仰場所,也是聯絡鄉誼的聚會場所,還為同鄉過路趕考的學子們提供落腳之處和各類資助。三是桂江船民,他們是灕江流域的黃氏船民的一個分支,是桂北最大的一隻「水上吉普賽」。
  • 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地區最大媽祖廟,來廣東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抗戰時期被炸毀後,上世紀末期霍英東先生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媽祖廟,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南沙天后宮建築群位於大角山南麓,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了北京故宮與南京中山陵,吸引不少建築愛好者前來參觀。整座宮殿依山傍海,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 青島免費遊玩的好地方天后宮
    位於青島市太平路19號,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青島天后宮群。"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青島開埠於19世紀末,而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正殿內供奉天后--媽祖。這尊媽祖像是由整條樟木雕刻而成的,並且在媽祖故裡莆田開光分靈,高2、8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兩邊還雕塑有媽祖的護將"千裡眼"和"順風耳"。整個正殿內顯得莊嚴肅穆。正殿兩邊分別為財神殿和龍王殿,正殿兩邊廡房為民俗博物館,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間工藝的大全,是一中國民間文化的縮影,也是我國民俗藝術的寫照。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其實提到泉州,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很高的位置。除了經濟實力強悍,泉州更是一座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這裡更是人潮湧動,場面蔚為壯觀。
  • 2020媽祖秋祭大典暨兩岸祈福儀式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2020媽祖秋祭大典暨兩岸祈福儀式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主辦。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內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湄洲媽祖祖廟湄洲媽祖祖廟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宮下村東北面。湄洲媽祖祖廟的寢殿、正殿和聖父母祠是祖廟建築群的主要建築,是媽祖信仰在祖廟的主要載體。
  • 新春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環臺灣參香全程紀實(二)(2)
    2017新春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環臺灣參香全程紀實。2月12日,我們首先來到成廣天后宮,宮廟是當地原住民抵禦住外來文化的侵略,於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建成的,目的在於祈福媽祖護佑出海打魚的漁民們安全歸來,同時也是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對於我們的到來,臺東成廣天后宮的家人們非常開心,簡短而隆重的迎接儀式之後,我們舉行了進香儀式,當我們把介紹青島城市形象的畫冊贈送給他們時,廟方非常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