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文化的發展,要回到它的原點去尋找力量和源泉,然後再前進,發出耀眼的光輝。天津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天津城市文化的原點:天后宮(天后是「護航之神」,凡有航運之處一般都建有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據統計約有20多座,天津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元代,與建於宋代的湄洲島的天后宮和建於明代臺灣澎湖的天后宮有三大媽祖廟之稱。天津最著名的兩個天后官:靈慈宮在大直沽前臺、天后宮在三岔河口。俗稱東西廟。
在歷史的長河中,天津的媽祖文化在發展、在擴展。傳統有價值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民女被皇封
二、娘娘會被封為皇會
三、媽祖文化注入了文人文化
西、由海神發展為眾多神靈
媽祖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是離鄉背井的人民思富的嚮往所在;是從事漕運人們的乞求保護的選擇;是經商的人們看重的理想交易場所;是苦難人們免災求福的精神寄託。從而形成了「五方雜處、五行八作、率多流寓、商賈湊集」的天津移民城市特點。
在天津建城後很長一段時間,天后宮一帶都是人津人口、經濟、文化等方面中心。天津社會生活中各種現象:方言、、習俗、文化教育、道德風範等等都是因為它的力量所及或定型,或發展。
民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結合才能衍生出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