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媒體自媒體圈裡發生個不大不小的事,讓保利登上了熱榜。
多張某社交群截圖顯示,群名為 「文靈總丨保利北京地產」的人在保利媒體群裡命令「朱怡丨保利地產北京住宅部總經理」艾特大家,明確要求:「沒轉發的移出本群」。喝令一下,頓時炸鍋,該群裡不少人自動退群以示抗議。另有部分「媒體人」通過微信公號等平臺揭露此事以討伐那位文靈總。
該事件經網絡曝光後,也引起媒體和自媒體行業從業者的熱議,多數人認為保利這位高管確實過於官威,對媒體人不尊重。也有部分人表達了不同意見。
就筆者個人而言,我認為這位保利高管的工作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了,但並非是以官壓人,對媒體有什麼歧視或者鄙視的意思。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這是保利自建的媒體群,就是企業一是用來維護媒體關係,二是便於企業宣傳、產品推廣的一種渠道。那麼白話點說,就是「相當於」一種僱傭關係,既然你認可並意願進群了,本就該明白本群的定位和作用,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權力(法律上的)和義務(社交群裡的)。
其次,既然搶了紅包,卻不幹活,那你為什麼要搶呢?如果誤搶或者嫌紅包太小,亦或是不認可轉發內容,完全可以退回所搶的紅包。別說是這個媒體群裡,就是我們普通人在社交群裡搶到別人本是為了轉發推廣的文章的紅包,也應該轉發或者退回紅包,這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
筆者相信,這個文靈總絕不可能是第一次在群裡以發紅包方式來推廣文章,那麼也就是他們發現了可能每一次發紅包請大家轉發文章後,總有人搶了卻不轉,所以這次急了,才有這樣的喝令。
第三,看到這多張截圖裡表示退群的群友,應該是沒搶到紅包的居多,他們只是覺得看不慣保利高管的做派。他們沒有錯,但也談不上多麼的正義的偉光正形象。
此外,因為筆者曾在媒體工作,所以對於偽媒體、假媒體也比較反感,這些截圖裡表示退群的多數只有名字而沒有備註媒體單位,到底是不是國家網信辦核准的媒體單位呢,這就不好說了。而看到其中個別標註了單位的,其實根本就不是媒體,或者說不是是合法合規的認證媒體。
當然了,這位保利領導言語的方式看起來確實很容易讓人觀感不適,不管你當時因什麼事有怒意,還是因為每次發紅包後有人只管搶就是不轉發而生氣,也應該克制自己的情緒,不應該採用這種威脅式的口令。這是體現一個人素質水平的高低,無關道德好壞,更無關法律問題。
筆者跟保利沒有任何關係,犯不著為保利說話,只是更多的希望能冷靜思考,而不是看到所謂的「官威」或者曾經有過被踢出群的經歷而代入感。這事不算什麼大事。現在微信群越來成為公眾工作的工具,特別是社交群,早已是媒體、新(自)媒體、各行企業的工作群,相信大多數人都遇到過發紅包轉發連結的情況,甚至我們自己就是當事人。辛辛苦苦發了紅包(有時候紅包數字還不小),求轉求贊求評,可是常見就是一些人光搶而就是不轉發也不點讚,紅包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比如筆者的一些社交群,發帖人在發紅包時會要求搶紅包而轉發的群友截圖朋友圈,群主會去搶到紅包的群友的朋友圈去點讚,相對保證紅包發的有成效。
發起者對只搶而不轉的人踢出去,只是「對等」的回應,無關道德。但,只知道搶錢而不幹活的人,倒是凸顯人品問題了。
收尾之時看到這位保利高管道歉了,這也挺好,大家在一個群裡就還是朋友,也沒必要產生誤會和不愉快。不過,這件事應該給所有得社交群提一個醒,如何做好群友關係維護,如何提高個人待人接物的水平,以及如何識別假媒體。
還是那句話,遇事別著急生氣,也別著急著罵,同行也別著急著站隊,想想這事就是她豪橫無理嗎?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