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點點防備。
華語電影2021第一宗失蹤案發生了。
1月2日晚,《晴雅集》下線的消息在行業內開始流傳,但《晴雅集》仍在上映。4日排片佔比從前一天的8.0%降到5.2%。
而到了1月4日晚10點,淘票票、貓眼APP的購票界面,已經看不到《晴雅集》。
排片、票房的數據也從榜單上消失。
窸窸窣窣的傳言,也被證實了。
《晴雅集》下線。
截止4日晚19:45分,《晴雅集》上映11天,票房4.49億,貓眼電影專業版預測票房是5.45億。
也就是說,還有近1億的上升空間就這樣不翼而飛。
《晴雅集》官博以一張海報婉轉做出了回應——
不出意料。
拍掌,叫好,歡呼之聲,佔據了幾乎所有評論。
「抄襲、下架、活該。」
大家確定無疑地,將緣由歸結為了郭敬明的「抄襲原罪」。
何以見得?
12月21日。
111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名,要求抵制有抄襲前科的郭敬明、於正。(12月22日增加到156名)
與此呼應的是,3天前,中國視協電視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成立;而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也將正式施行。
在這之後。
「活久見」發生了。
12月31日零點,2020的最後一天,郭敬明發了微博向莊羽道歉。
對,這是那個說「尊重法律,絕不道歉」的郭敬明。
「我會執行法院判決的賠償和停止銷售,那是出於我對法律的尊重。但我不會道歉。」
十個小時後,於正也發了微博向瓊瑤道歉。
對,這是那個絕不會道歉的於正。
「只有沒文化的才會這麼說。但凡有點文化的人,就知道電視劇、小說是繼承和發展的。只有沒文化的人才會說我是抄《梅花烙》。怎麼不說往前抄抄啊?」
再到4日《晴雅集》的下線風波。
「抄襲得錘」,似乎順理成章了。
於是,不少人開始有鼻子有眼地分析起來,《晴雅集》是怎樣因抄襲而下線的,它下線又是多麼大快人心。
對於這些喜形於色。
Sir只說那句老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先搞清楚,你高興的事,真的是你以為的那一回事嗎?
不管有多討厭郭敬明。
在這個事情中,有幾個沒法迴避的問題。
01
真的是因為抄襲嗎?
這種說法聽起來挺靠譜。
但究竟有多不靠譜呢?
在《晴雅集》下線的消息傳出時,就傳言說《沐浴之王》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而被下線,這樣更顯得像一場劍指版權的行動。
可事實上子虛烏有。
《沐浴之王》今天仍然在正常排片上映。
甚至當初還有說法是,因為《晴雅集》和《沐浴之王》都有過多的裸露場面,所以被撤。
且不論可信度多少。
假如是真的。
我們現在連光膀子搓澡都不讓看嗎,一看到胳膊就聯想到那啥?
這種事情真的發生,又到底有什麼可叫好的?
再來看。
如果說真是因為抄襲,那這個問題15年前就出現了,為什麼郭敬明這麼多年來從未有新作品被下架。
以前他拒不為抄襲道歉。
現在道歉了,反而因為抄襲被錘了。
這個因果關係成立嗎?所以法律是不鼓勵承認錯誤,承認了反而更糟?
肯定還會有人還會說——「道歉有用嗎?」
這個問題得從頭說起。
郭敬明為何(要在此時)道歉?
2003年,郭敬明把自己的第二本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出版,年底,莊羽發現這書和自己的《圈裡圈外》太像了,遂將他告上法庭。
經過漫長煎熬的訴訟,3年後,莊羽勝訴,法院判決——
1、賠錢。
郭敬明和出版社賠償莊羽20萬,後又追加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2、停止侵權。
停止《夢裡》繼續出版發行。
3、賠禮道歉。
法院要求他限期半個月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刊登道歉聲明。
但後來我們知道了,郭敬明「尊重法律,絕不道歉」。
一個月後,因郭敬明始終未執行公開道歉判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草,並在13日的《中國青年報》以「公告」形式刊登了判決的主要內容。
這是法律上的規定。
識相的,就自己發道歉聲明。
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法院就按頭讓你道歉。
也就是說,無論是出於主動和被動,這個道歉註定是逃不掉的。
至此郭敬明和莊羽的民事訴訟已經結束,郭敬明在法律上已經不欠莊羽一個道歉。
那麼我們說他欠了15年的道歉是什麼?
是道義和人情。
他應該誠心誠意向莊羽道歉。
這是一種輿論約束。
即,他可以選擇道歉,換取莊羽和大眾的諒解;
他也可以很傲慢地拒絕,代價是接受大眾的鄙視和口誅筆伐。
在法律上,郭敬明已經沒有義務再做出道歉。
但在公關策略上,他值得考慮。
今天輿論沒有把他的道歉當回事。
因為大家覺得,如果是誠心的,沒必要等這麼久,等到被聯名信討伐之後——現在的道歉,更像一種「城下之盟」。
道歉當然必要。(否則莊羽也不會要求道歉,法院不會要強制執行)
但拖延與躲避,讓道歉的作用喪失了真正的說服力。
這是郭敬明要承擔的後果。
郭敬明的道歉作得真不真誠,漂不漂亮,這關係到他的公眾形象。
但與《晴雅集》的下架呢?
更進一步,我們要弄清楚的是——
02
抄襲了要被下架嗎?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是的。
《著作權法》規定,如果你剽竊他人作品,會讓你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會讓你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如何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方法之一就是不再讓剽竊作品在市面上流通。
下架,是為了保護原著的著作權。
《夢裡花落知多少》侵權《圈裡圈外》被下架,沒有問題。
但《晴雅集》侵犯了誰的著作權?
夢枕貘嗎?
他授予了改編權,還成了電影的編劇顧問,在多個場合都表示過對電影的期待。
至於《晴雅集》把《陰陽師》魔改成什麼樣,我們可以不接受,但那都與抄襲無關。
有人說。
導演郭敬明抄襲了,那他的《晴雅集》被下架就沒毛病。
這又回到說爛了的「封殺問題藝人」上。
什麼樣的問題需要封殺,需要封殺多久,誰來規定該被封殺的標準,法律嗎?
《著作權法》規定了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民事賠償等懲罰措施,但從來沒有說,構成抄襲的人今後要被禁止創作和出版。
不管有多討厭郭敬明。
不管對抄襲有多義憤填膺。
Sir都簡單問一句:那些相信因為《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所以《晴雅集》可以被下架了的人,你們覺得法律依據在哪?
還有一種說法。
《晴雅集》的確買了版權,但它也抄了。
比如。
漫威的《奇異博士》。
對比圖一放上,你可以說確實像。
但Sir仍要提醒,業內的這樁公案。
2015年,《夏洛特煩惱》上映,影評人文白髮表了文章《炸裂!<夏洛特煩惱>居然全片抄襲了<教父>導演的舊作!》,用截圖對比《夏洛特煩惱》和科波拉的《佩姬蘇要出嫁》。
然後,開心麻花訴至法庭,理由是「有損團隊成員名譽的惡意行為……維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
4年後,開心麻花勝訴,法院認定「名譽侵權」成立。
直到今天,Sir也不認為這夠得上「惡意毀譽」,仍是文藝批評的範疇內。
但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不是對今後涉嫌抄襲的電影都閉口不提。
我們有權指出抄襲的嫌疑。
但是否構成抄襲,只能由法院來裁定。
今天,你仍然可以列出《晴雅集》抄襲的證據,但在法院判決之前,誰能說它就是抄襲了,應該被下架?
要知道,多少火起來的國產片,都沾著點「抄襲」指責——
《哪吒之魔童降世》被一位舞臺秀表演者微博暗示《哪吒》抄襲:
驚奇的發現,內容、細節、甚至海報與我們演過的《五維記憶Memory5D+》非遺大秀的腳本、故事幾乎驚人的一致。
有人說《流浪地球》抄襲了日本電影《妖星哥拉斯》,因為兩部都有星球可能和地球相撞,人類建立了噴射器把地球推離。
《唐人街探案2》被指抄襲2002年陳國富的《雙瞳》、1984年的美國電影《警察學校》。
你可以說有的是碰瓷。
但碰瓷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還有法律的準繩在,才沒有出現因質疑而下架,未審判而治罪的情況。
03
《晴雅集》下架,除了郭敬明還有誰輸了
就在《晴雅集》的下線引來一片熱烈歡呼的時候。
反常的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卻靜默得出奇。
哪怕現在《晴雅集》因為郭敬明抄襲受牽連的說法,被很多人傳得煞有介事。
但。
有誰可曾看到一個正規媒體,一個文件,一個官方說法。
給出任何肯定的印證?
沒有。
一個也沒有。
只有各自的分析、揣摩和一廂情願。
不要說外人不知道。
就連業內人士也一頭霧水。
如今網上盛傳的一張截圖,來自1月2號院線群聊的一則通知。
通知裡稱,將在1月4日下映《晴雅集》。
但別的院線經理表示,我們沒收到通知啊。
1月3號,也有影院方收到消息,說是誤傳。
「@全體成員 關於《晴雅集》《沐浴之王》排映問題,已跟發行方華夏進行溝通,兩部影片目前均在正常發行檔期中,沒有撤檔、停映。請大家知悉。」
△ 《晴雅集下架,都是抄襲惹的禍?》娛刺兒
事情繼續發酵,4號,網易娛樂得到峨眉院線的消息:剛剛正式接到上級通知,《晴雅集》1月5日起不再排映,已經安排影院退票。
這個下線,是部分院線的決定,還是統一的安排?
直到5號,上海的幾家影院,還是有《晴雅集》的排片。
他們給媒體的答覆是:
「暫未收到下架通知,目前仍可購票,若淘票票、貓眼已下架,可前往影院線下購票,已排片的場次正常放映。」
你也發現了,《晴雅集》的下線。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明確的指令,也沒有交代任何下線的理由。
《晴雅集》的問題究竟在哪?
沒人說得上來。
《晴雅集》按照流程,從備案立項、拿到龍標、上映,該有的流程,一個沒少。
可它確確實實,在2021年被抹去。
而同時被抹去的,除了郭敬明,是不是還有一班無辜者?
比如參與《晴雅集》的其他製作人員,比如投資/購買了《晴雅集》的機構平臺。
甚至。
郭敬明下一部作品,下下部作品的關聯者。
套拍完工的《瀧夜曲》、2020年8月官宣的監製《給初戀的你》、導演兼編劇的新劇……命運成謎。
請別以「誰讓你們要和抄襲犯合作」這樣的理由對付。
法律有條基本準則。
「法不溯及既往」。
通俗說,就是不能用當前制定的法律指導/懲罰人們過去的行為。
再通俗點,就是冤有頭債有主。
今天,跟抄襲犯合作突然活該了,明天,是不是跟其他行為不端合作也活該?
那行為不端的底線又在哪?
沒有誰能保證跟自己合作的人都百分百完美。
道德大棒的危險在於,「德」的打擊範圍太大了。
大,容易傷人,更容易連累人。
有一天就波及自己。
其實Sir一點不心疼郭敬明。
一些年輕的網友可能忘記,當年《小時代》上映,他的狂熱粉絲們是如何不理智地掃殺批評。
組織「聖騎士團」微博護片:
圍攻業內人士。
編劇史航、影評人周黎明、導演高群書,只要有差評,騎士團一擁而上。
你說是不是郭敬明主動策劃?未必。
但郭敬明表現出來,就是默許。
今天,這個玩弄流量的弄潮兒,終於被更大,更無可阻擋的流量反噬。
有多少不該得和「報應」,那是他的命。
誅心地說。
他大可轉身而去。
Sir耿耿於懷的是。
那些被綁架的打工人。
和我們越來越手足無措的電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