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郭敬明和於正就抄襲一事道歉的時候,有網友趣評:「這是大災難前的動物反常行為,說明2021年要出大事了。」
果不其然,四號晚上,電影《晴雅集》突遭下架,在貓眼、淘票票等購物平臺上,已檢索不到該片排映。隨後,官微發圖回應:「晴雅之約,感恩相守。此生無悔,侍奉為榮。」坐實了電影的確不能再上映的傳聞。
《晴雅集》不僅僅是下架的問題,它仿佛從來沒有上映過一般。在淘票票搜索該片已不能出現電影標識,在貓眼,《晴雅集》的票房數據全部消失,還有網友曬出自己的購票記錄,發現《晴雅集》已被自動清空,好像幾天前觀眾壓根沒有買票一樣。
官方並未給出《晴雅集》被下架的真正原因,但大家都懂,和郭敬明脫不了關係。一個當年被法院判定抄襲但拒絕道歉,之後靠抄襲賺來的名聲在演藝圈扶搖直上的人,在十五年後突然洗心革面髮長文懺悔,並要幫助受害者成立基金會,並且和另一抄襲巨頭於正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回應,沒被強制可能性是很小的。
只是對比郭敬明道歉時全網叫好的輿論,《晴雅集》這次被下架引發了網友兩極化站隊。有人拍手稱快,稱希望對所有抄襲者重拳出擊,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但也有人心疼起《晴雅集》這部片子和除郭敬明外的《晴雅集》的所有主創人員。
代表網友一:郭敬明是抄襲了,但《晴雅集》又沒有抄襲,《晴雅集》不應該被連坐,它憑什麼被下架?
代表網友二:拋開郭敬明不談,《晴雅集》的劇情改編、畫面特效、主演表現都屬上乘,如此一來,可憐那些埋頭劇組8個月的演員,可憐那些沒日沒夜趕工的幕後工作人員了。
站在演員、演員粉絲、投資商以及喜歡《晴雅集》的影迷觀眾角度上,感傷是自然的,但委屈大可不必。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晴雅集》沒有抄襲但不代表它的下架沒有理由。
郭敬明和《楚喬傳》《錦繡未央》作者同是抄襲者,但惡劣程度有高低之分。郭敬明是中國最具名氣的抄襲代表,他不僅抄襲,還用不悔改的態度,對文娛行業甚至整個社會風氣都起到了敗壞作用。具體表現在堅決拒絕道歉、被記者問及抄襲話題當眾黑臉、在作品中疑似影射受害人等。
其實,按理來說,郭敬明很早之前就應該被懲治的,但因為智慧財產權條例的不完善,才導致此人在演藝圈呼風喚雨十多年,如今靠一部《晴雅集》就能洗白他浪子回頭?有網友給出的解釋十分荒唐,郭敬明好不容易正經買的版權拍的作品,不應該被連坐,這年頭,買版權都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了?足見這些人對版權意識的淡薄。
更何況,《晴雅集》的資金裡有沒有郭敬明當年用抄襲賺來的錢?這還要打個問號。「亂象當出重拳,否則不足以震懾後來者。」《晴雅集》被下架,沒毛病!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那些因為郭敬明被牽連的《晴雅集》演員、幕後工作者壓根不值得心疼。娛樂圈的負面新聞無非就是吸毒、出軌、交通違法、偷稅漏稅、抄襲這幾個。但前三和後兩個有本質區別,前三性質屬於私德,影響最大的是自己,就算baby演技再怎麼不被大眾認可,她因為吳秀波作品遲遲上映不了,她就是無辜的受害者。
後兩個則側重行業亂象,可偷稅漏稅和抄襲對合作人員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因為導演、演員在和他人合作之前無法要求對方拿出帳本簿,因此,黃軒、李沁等人受範冰冰牽連,作品《她殺》無法面世,網友心疼他們甚至渴望《她殺》能被「高抬貴手」這種心情本喵完全可以理解。
但演員、幕後工作人員因出演抄襲導演的作品導致心血付之東流,應該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應該思考的後果。郭敬明的判決書被封存在法院、被掛在各大網站不是一兩天,高達十五年,可這些人依舊要和一個有抄襲案底的人合作,無非就是為名為利。雖然郭敬明口碑一向不咋滴,但他的片子票房穩定,還能為藝人帶來話題度,所以,範冰冰、楊冪、吳亦凡、趙又廷、鄧倫等人都願意和他合作。
至於擔不擔心因為導演抄襲自身口碑受牽連?這種擔憂或許曾經是有的,但在名利和「潔身自好」二者之中,他們選擇了前者,選擇郭敬明合作的人內心大多是這種想法:「抄襲而已,鬧不大的。」等到如今真的鬧大了,後悔也晚了。
一個人被法院判定抄襲時間已過去了15年,這15年,大眾沒有看到他的一絲悔改之意,反而看著此人從藉藉無名一躍而成上流社會的人物,成為所謂成功人士的代表,如今僅靠700多字且很有可能是被強制執行的道歉文就能讓過去的違法記錄一筆勾銷?本喵認為是不夠的。
所以,《晴雅集》的下架,本喵由衷感慨「幹得好」。還有一個更值得高興的新聞,那就是人人影視上涉及版權問題的影視劇都已下線,很開心,2021年的前幾天,我們是被「陽光」籠罩的。希望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會一直被「陽光」籠罩。
最後,借用《妖貓傳》中的一句臺詞送給郭敬明,以及那些和郭敬明一樣的人:「那貓說了一句,欠債總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