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朋友圈就被《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這篇文章給刷屏了。
說起李子柒,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一位靠著拍攝美食視頻而走紅的博主。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是她的個人簡介。
跟其他美食視頻不一樣的是,李子柒的視頻拍攝時間跨度非常大,也更接近本真。
比如,一般人拍做菜會從基本的原材料備齊後開始,而李子柒則是從「種下作物或者田間收割」開始。
遠離塵世喧囂,春天釀花蜜,秋天吃醉蟹,李子柒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網友曾這樣評價李子柒:
「看子柒的視頻,就像一個窗子,我透過這窗子,看到了小時候和小夥伴在田埂上奔跑,在河裡撈魚,在山上摘野果的歡樂時光。
仿佛自己也暫時脫離了快節奏的生活,放下了浮躁,遊走在田園,體驗了一把不屬於自己的安寧。」
這種溫暖治癒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想起一部電影,它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叫《小森林》。
電影一開篇,一段長長的下坡路,女主市子一路飛快地騎過去,迎面的風又溼又涼。
市子曾在東京闖蕩,由於無法適應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便回到了媽媽早已不在的老家小森,獨自生活。
小森位於日本東北地區,一個遠離城市、群山環繞的小村莊。這裡沒有商店,買東西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因此這裡的村民們大多靠著勤勞的雙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營著渺小卻愜意的生活。
跟市子一樣,李子柒也是從城市回到鄉村的。
出生不久後,爸媽就離婚的李子柒,跟著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後來爺爺去世,14歲的李子柒為了貼補家用,只好輟學外出打工,這一出去就是8年的漂泊生涯。
她做過服務員、端過盤子,睡過公園的椅子,也連續啃過兩個月的饅頭,甚至去酒吧當過DJ。
2012年的時候奶奶生病了,孝順的李子柒害怕會留下遺憾,毅然決然離開城市生活回到奶奶身邊。
李子柒所在的四川綿陽小村莊,雖然原始但並不閉塞,她鑽進網際網路裡,琢磨著如何拍點古風美食視頻,貼補家用。
而重新回歸小森的市子,也守著一座木屋,一塊田地,開始了她的夏秋和冬春。
每一個季節都有大自然賦予的神奇力量。
炎熱的夏天,剛摘下來的西紅柿,放在河水裡冰鎮一下,直接咬一口,就是甜甜的味道。
家門口的胡頹樹,每到了時節,果子落得滿地都是,但是又酸又澀,沒人願意吃。
那就做成果醬吧。市子採了一簍胡頹子,用篩子去核,搗爛,濾出汁液。
將汁液連著果肉倒入鍋中,加入與果汁同等分量的白砂糖,均勻地攪拌,熬煮直至粘稠。
最後將冰鎮後的果醬,抹在烤的酥脆的麵包上,酸酸甜甜,吃進嘴裡全是滿滿的幸福。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核桃、慄子、番薯……都散發著香甜,最讓市子念念不忘的還是木通果的味道。
冬天的蘿蔔也別有一番滋味。不管是煮進濃濃的湯汁裡,還是和秋天的柿子幹一起拌成涼菜,都為這個寒冷的季節增添了熱氣騰騰的溫暖。
春天萬物復甦,採摘山上的野菜,配著麵粉、雞蛋以及水,和成漿,炸成天婦羅,又是一道獨特又美味的食物。
順應四季的變化與交替,利用每個季節最原汁原味的食材,認真做好一頓飯,好好享受大自然賜予給我們的四季美食,是大家喜歡《小森林》的理由。
也是大家喜歡李子柒的理由。
一米六不到的小個子扛得了粗木、搬得了磚、砍得了柴,上得了樹……
櫻桃熟了,她採來做醬;桃花熟了,她採來釀酒;豌豆黃了,她結結實實整上一碗豌豆涼粉……釣兩條雪水魚,加幾勺老茶湯,一碗香噴噴的魚湯麵便煮好了。
或是用吃剩下的葡萄皮,為自己染一席嫋如紫煙的輕紗做裙。
在李子柒的視頻下,好多人留言說,「好羨慕她這樣的生活","每天辛苦工作一天,看看她的視頻會覺得很治癒」。
其實李子柒和《小森林》所呈現的田園生活,代表的是一種理想,一種回歸自然和心靈的本真。
她們為大家造了一個夢,一個現代人關于田園生活的夢。安安靜靜採擷自己種植的蔬菜,熟稔製作各色菜式的模樣,總能讓人在一瞬間感覺生活節奏被無限放慢,仿佛置身在那寧靜致遠的淳樸田園生活裡。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簞食瓢飲之間,就能撫慰因忙碌而漸漸荒蕪的心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身處這個繁忙時代,願我們都能把心安於當下,在城市之中做一位隱士,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詩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