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開一個系列,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的34冊連環畫《興唐傳》。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錄音機裡隋唐演義類的評書盛極一時,同期,相關圖書和連環畫先後出版,又給這股「隋唐熱」添了一把柴火。其中,最經典的無疑是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的10冊評書《興唐傳》,和以此為基礎改編的34冊同名連環畫。這系列作品共花費了近5年時間才出版完成。
這套連環畫的繪製團隊,囊括了當時技巧、經驗、精力都處於巔峰期的一批中青年畫家,如傅伯星、來汶陽、王重義、於駿治等等。在整個八十年代,《興唐傳》都是當之無愧的連壇扛鼎之作。
今天,咱們先從第一冊《秦瓊賣馬》說起——
「秦瓊賣馬」是所有隋唐小說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這幅封面圖中,秦瓊緊握韁繩,凝視愛馬,馬兒身軀矯健,有止步後退之意,雙方戀戀不捨之情躍然紙上。左上角「馬市」的旗幟迎風亂舞,在獵獵秋風中,忍痛賣馬,只為生存,彰顯英雄失意的悲涼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整幅圖沒有邊框,右側書名嵌入畫中,歪歪曲曲的隸書字體,隱隱透出人生之跌宕曲折,給整幅圖更添一層古樸蒼涼的意境。
本冊封面和內頁,由三位著名畫家傅伯星、來汶陽、王重義聯手繪製。
山東歷城縣的捕頭秦瓊,以一個握拳的姿勢亮相,顯現仗義和友善的性格。圖中街市繁華,充滿市井生活氣息,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據傅伯星先生回憶,當時三人合作時,王重義負責勾鉛筆稿,來汶陽勾人物墨線,傅伯星勾景物包括車船道具等。從上面這張圖可見,三人開篇即顯出非凡功底和默契配合。
秦瓊於押解犯人的途中,聽到遠處傳來求救聲,趕緊騎著黃驃馬趕了過去。
看到十幾人圍攻一人,秦瓊一向抱打不平,衝上前擊退眾人,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活捉一人,經盤問得知,被圍攻的竟是被貶唐國公李淵,而他們的領頭人竟是晉王楊廣。
秦瓊雖然膽大,但也不敢介入兩位當朝重臣的恩怨當中,不顧李淵的挽留,只留下姓名,匆匆離去。
李淵只聽到一個「瓊」字,默記在心。又聽到對面山坡上有人呼喝,莫非又有敵人前來。圖中駿馬神採非凡,傅伯星先生畫馬堪稱一絕。
急切中不及細想,李淵一箭射去,正中對方馬上一人,不料竟是誤殺,此人乃二賢莊莊主單雄忠。
心情鬱悶的李淵,又趕上妻子即將臨盆,只得找到一處寺院臨時安身。圖中蒼鬆勁柏,風貌古樸。
再說秦瓊,押解犯人到了滁州天堂縣縣衙,新縣令尚未上任,他只得住在客店耐心等候。
店家開始對他很是殷勤,不過時間久了,秦瓊身上沒有盤纏,新縣令沒有上任,一百兩賞銀也領不到手。店家逐漸冷淡下來,每天只拿些素菜麵餅給秦瓊充飢。
好不容易等到新縣令上任,原先承諾的百兩賞銀卻變成了三十兩,連客店的帳單都無法結清,更不談回山東的路費了。秦瓊無奈,只得任由店家將其安排到一間柴草屋暫住。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異地他鄉,秦瓊不但身無分文,還大病一場。
在店家建議下,秦瓊只得賣了隨身兵器雙鐧,不過也只換回二十兩銀子,依然付不清帳單,湊不齊路費。
他只得答應店家,將父親傳給他的黃驃馬賣掉。這匹馬如今跟著他也是飢一餐飽一餐,餓得精瘦,全無神採。也無人願意買。
幸好來了一位叫作金三的人,認出這是一匹好馬,讓人給馬餵飽,洗刷了一通,修剪了毛髮,果然這匹黃驃馬煥然一新,神採奕奕。
金三帶著秦瓊來到二賢莊,找到買家單雄信,而這位單莊主,正是秦瓊舊相識王伯當的好友。秦瓊想到自己落魄,不願相認,說了一個假名。
一番陰差陽錯,秦瓊在城外道觀遇到魏徵、徐茂公,王伯當和單雄信又趕來和他相見,眾人結拜為兄弟,在單雄信盛情相邀下,秦瓊和魏、徐二人告辭,返回二賢莊居住。
得知單雄信將來要起兵反隋,秦瓊酒酣腦熱之際表示,到時一定助一臂之力。
居住日久,秦瓊告辭還鄉,帶著單雄信和眾位兄弟贈送的禮物,住進途中客店。店主幫他搬行李時,發覺有貴重物品,起了不良之心。
秦瓊打開包裹發現大家送的都是金銀珠寶,擔心惹來麻煩,打算將這些東西挖個坑埋起來,店家突然衝出從身後將他抱住,秦瓊不明情況,反手一鐧,竟將店家戳死在地,惹出一場官司。
這是本冊最後一頁,可以看到左下方有三位畫家的落款。傅伯星先生回憶當年三人在自己家中一起繪畫的場景:王重義佔一張小桌,自己和來汶陽坐一張大桌,各佔一邊,相對而坐,三人邊畫邊說笑,嘻嘻哈哈畫到紅日西沉。
這幅場景,旁人想來也覺得十分美妙動人。三人雖然嘴上說笑,手底下卻絕不含糊,本冊《秦瓊賣馬》中,秦瓊開始的意氣風發,落難時的垂頭喪氣,當多了一幫綠林兄弟之後的謹小慎微,均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秦瓊賣馬」和「楊志賣刀」,這兩段古典小說中的著名章節,折射出的是人生失意時的大無奈、大悲涼。幾位畫家描繪這些情節時,想必也是飽含熱情甚至感同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