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爽代孕棄養的事情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最終以鄭爽被官方封殺而暫時告一段落。作為一個有內涵的職場號,在熱門事件面前,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吃瓜上,我們還要「以瓜為鑑」,思考學習。
比如鄭爽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鄭爽該不該認錯?
01
鄭爽為什麼不認錯?
做錯事要勇於承認,幼兒園小朋友都學過這個道理。但在現實世界中,做到的人並不多,鄭爽也沒做到。
她不但沒認錯,還狡辯、逃避、轉移注意力,先是公布避重就輕的聲明,後面看著聲明被網友群嘲,又試圖通過爆料張恆的黑料來轉移火力,鄭爽的爸爸還曬出判決書、發微博怒罵「渣男」……
鄭爽一家子「用盡心機」的操作,不但沒有減弱公眾的怒火,反而加劇事態的發展,最後不僅失了人心,還丟了工作。
直至現在,鄭爽都沒有正面承認過自己的錯誤,也沒有過任何的道歉行為,那她到底是為什麼不認錯呢?
第一種原因,認錯會讓自己很不舒服。
想想我們自己,上班遲到了,我們會立即說「我錯了」麼?不會的,我們會一瞬間找出三種以上藉口來,比如昨晚加班太晚、路上太堵、公司電梯太擠等理由為自己開脫。
即使沒有人批評我們,我們也會這麼做。因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本能反應,認錯會讓人自我評價降低,讓人感覺「自己不好」,所以能不認就不認,心理學上管這個叫「內心自恰」。
我們普通人都這樣,更何況鄭爽這樣的大明星呢?無數粉絲寵著、慣著,別人搶都搶不到的資源她唾手可得,排行上的商業價值明晃晃地擺在那,她的自我感覺大概像女王一般,良好無比,想讓她否定自我,那可太難了。
第二種原因,認錯會讓人產生錯覺,「別人會覺得自己不好」。
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在群體中生存,認錯除了讓人不舒服外,還會讓人擔心「別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好」,並引發一連串的不利反應。
以上面「遲到」為例。我遲到了,如果把原因歸結到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別人會不會因此覺得我笨、我懶、我沒毅力,然後嘲笑我、疏遠我、在工作上不與我合作?
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認錯會不會損害我的群體關係,導致我在群體內無法持續發展?
我們普通人就算在公司沒人搭理,損失也不會太多,大不了換個工作。可鄭爽就不一樣了,她如果認錯,不僅人設崩塌,還給大眾留下了極差的印象,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商業價值的流失,事業的受挫。
所以,鄭爽才會堅決不認錯。
02
鄭爽該不該認錯?
上面我們說了,認錯好像很難,因為這不僅僅是面子的事,還是生存的事。所以,很多人犯錯了會想方設法地遮掩,堅決不承認。
可這樣做對嗎?放在鄭爽身上,她真不該認錯麼?
不是的。
首先,上面兩種原因,都是一種錯誤認知。為什麼錯誤?因為是從「做錯事=壞人」這個錯誤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
但事實是應該就事論事,是針對這件事認錯,大方承認「我確實做錯了,希望大家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才能平息大眾的怒火。
承認錯誤並不就是否認自己,而是說雖然這件事我做錯了,但我這個人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更容易立起一個大膽承認錯誤,勇敢承擔責任的人設。
可偏偏爽妹子一家人在犯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管大眾的譴責多激烈,以前的死忠粉如何回踩,都拒不認錯。
那她這種不認錯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是極大地損害了群體關係,引發了群眾的極大怒火,也就是說當人們看到你明明犯了錯,卻拒不承認的時候,就會從人品上否定你,把你判定為一個差勁的人,那麼你的人際和諧和群體內的發展都會遭到極大傷害,尤其是損害社會公德的錯誤,本來民眾對你的看法就更差勁了,結果你還拒不認錯!那大眾對你的譴責就會更加激烈。
事業上的徹底涼涼,各大營銷號和吃瓜群眾對她人品的譴責,官媒下場點名「封殺」,其他小花望塵莫及的大牌代言終止合作,待播劇也有可能永無見天之日等等,這些就是最好的印證。
如果明白了這個邏輯基礎是錯誤的,那麼整個結論就會完全逆轉,出現積極認錯的場面。
03
積極認錯帶來的好處又是什麼呢?
首先,認錯,並不會貶低自我,相反會取得內心自恰。
既然犯了錯,那就老老實實承認自己錯了,那麼也就不會有後續那麼多讓人看不懂的操作了,也就是說內心不會變得糾結了,那做事就更有章法而不是聲明發了不少,結果沒有一次說到重點,還引發了更大的譴責。
這才是真正維護內心自恰的做法,承認這件事的錯誤,只是承認在這件事上做得不對,而不是否定自己的人,這種做法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其次,認錯,在群體關係中利於把事件和人切割。
上面我們說過鄭爽拒不認錯損害了群體關係,那麼她積極認錯就是在傳達一個信息:雖然事做錯了,但人我還是靠譜的。
這樣不僅會降低社會大眾對她的攻擊力度,勇於認錯的態度還會讓人對她高看一眼。比如2011年高曉松因為酒駕被逮捕,在法庭上他放棄自我辯護,而是當場承認自己的錯誤,接受法律的制裁和社會輿論的制裁,還當場寫下懺悔書稱永不醉駕,願意終生做義工,義務拍攝宣傳片,並且還對媒體和大眾鞠躬道歉。
雖然當時的他進監獄服刑半年,罰款4000,還被大眾譴責謾罵,但也並沒有因此毀掉自己的事業,丟掉觀眾緣,反而經歷了這樣的成長,後來的他更成熟,開始做起了文化節目,樹起了知識分子的人設,用這樣的方式反而還留住了一批粉絲,甚至還圈了一波路人粉,扭轉了大眾對他的評價。
所以如果鄭爽也能在第一時間承認錯誤,雖然也免不了譴責,但可以在社會群體關係中讓大家把事件本身和她這個人切割開,而不會因為這件事就否定她這個人。
最後,只有在認錯的基礎上,才能繼續前進。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犯錯是態度問題,不是人品問題。所以只要改變對這件事的處理態度,就不用上升到人格層次,這有利於端正自己的態度和心態;
第二、犯錯是一種能力的問題,不是秉性問題。能力是可以通過後續訓練提升的,秉性是刻在骨子裡難以改變的,所以承認錯誤可以有利於鍛鍊自己看問題能力的提升。
所以,不管從事業發展還是從公眾評價角度來看,承認錯誤都遠比拒不認錯,更有益處,更能獲得良性發展。
鄭爽是這樣,我們不也是這樣嗎?
公眾號「網際網路坊間八卦」所發表內容註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者未註明出處的均來自網絡,系轉載,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筆者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THE END ---
最後,徵個稿
你想與同行分享你的職場經驗、職場困惑、職場趣聞
或只是想單純的吐槽同事和老闆……嗎?
有委屈了,被資本家欺負了?
那就快快加我好友吧,
我們隔著屏幕幫你撕逼、抬槓,
我們的宗旨,不以敲詐為目的,合法維護自己權利。
只要你有想表達的欲望,那就投稿給我們吧~
徵稿要求:
①稿件字數以800~1500字左右為宜,多於2000字的文章在手機上閱讀起來比較麻煩,少於800字的文章看起來不過癮;
②你有自己拍的適合做文章插圖的照片也可一併附上~如果不方便,小編也會幫你配圖,但小編也是直男審美,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