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向朋友推薦一本書,你會怎麼說?
可能你會想到這幾種說法:
這本書寫得特好,結構清晰、通俗易懂,強烈推薦你看!我上周看完這本書,寫出來的文案被老闆表揚有進步,要不你也看看?這本書在某平臺搞活動,現在買特別值,趕緊下手!!如果朋友跟你相識時間長,感情還不錯,可能還會為你的「直男」文案埋單。但如果是陌生人,就會毫無效果,大家會想:「我為什麼要買?我並沒感覺到它能解決我的什麼問題。」
是因為我們對陌生人不夠信任嗎?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受陌生人的安利,比如種草文、新品測評視頻、直播等,仿佛被博主看透心思一樣,二話不說錢包奉上。
日本作家中野巧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揭露了其中的奧秘:寫文案,要像介紹自己喜歡的人一樣,要讓人產生共情。他把自己10年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可復用的寫作方法論——「共鳴寫作法」。
什麼是共情?有兩重意思。讓自己產生共情:抱著「如果我是他的話……」的心態,設身處地為他考慮,進而讓讀者產生共情:讀完你的文章讓讀者產生「感覺作者不錯,我喜歡」的感覺。只有在「共情」這一信賴關係的基礎上,才能打動讀者採取行動。
作者的核心價值主張是「客戶是英雄,你是導師」,也就是說,讀者本身就對美好未來有想法、有期待,只是這個理想還有些模糊,需要我們幫他梳理得更加清晰,並且幫助讀者看到都有哪些障礙和風險,如何去應對。
因為本書是外文翻譯,加上乾貨非常多,讀起來比較辛苦。我從書中提煉了5大亮點,你可以帶著這5個線索去閱讀:
亮點一:不知道寫什麼?填空式寫作模板亮點二:如何用爆款內容漲粉,並且粉絲粘性好亮點三:共情寫作方式的3個步驟:填空、粘貼、連接亮點四:5個結構(故事)模板,為你的文章帶來戲劇性變化亮點五:靠一張地圖就能完成的暢銷小標題寫作方式其中亮點二的閱讀消化時間大概是其餘三點總和的三倍以上。
一、不知道寫什麼?填空式寫作模板
這個模板叫「Catch Me If You Can」
這個模板非常適合寫作新手,以及找不好文章結構的人。我寫作時的用法比較貼近這個模板,但有差異:
導語:
Catch:開頭用痛點做鉤子,說出讀者心理的消極情緒和想法,然後點題。
Me :其實是指讀者受眾是誰,在一個什麼環境下出現的這些問題。
第一部分:
3個If Then的結構:如果我們怎麼怎麼做,是不是會變好,如果不做會不會更惡劣。
讀者如果「咦」,看不懂,我就舉例子。
讀者如果「嗯」,不相信,那我就擺證據。
第二部分:
Can :1套方法論,具體怎麼做,填表或者給模板。
結尾:
You 結尾寫你能獲得什麼,給能量感。
二、如何用爆款內容漲粉,並且粉絲粘性好
這是本書第二章的內容,亮點在「營銷設計圖」和「暢銷平臺的搭建方法」,但因為日本自媒體跟國內使用的差異性,這一章讀起來生澀拗口,我重新做了提煉整理。
1、營銷設計圖
這張是我改良過的營銷設計圖,原圖大家看下書P44.
這個圖是什麼意思呢?核心點是我們要用好的內容吸引別人來看,通過免費的內容吸引讀者長期關注,進而對你產生一種「想成為粉絲」的衝動,再通過平臺下發消息的方式,讓他看到你的產品(文章/課程/服務),進而下單使用,最終解決他的問題,走向他原本期盼的理想生活。
這個看不大懂不要緊,作者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還給了3個搭建暢銷平臺的步驟(相當於用平臺引流做爆款,進而轉化的步驟)
2、3個步驟!暢銷平臺的搭建方法
原書的三個步驟:
(1)內容濾器:製作儲備型內容
(2)搭建銷售動線:搭建動線,介紹你的產品
(3)提昇平臺:加強體質,提高籤約率
我翻譯一下
(1)做一個內容漏洞,寫內容的時候多寫有價值的乾貨,少寫流量文。
(2)設計轉化路徑,從何而來,如何讓他看到你賣什麼。
(3)把已有閱讀量不錯的文章整理成資料包送給讀者,並且做一個推送圖文,讓大家過來領,然後下發。
那什麼是內容漏洞?
即用某個平臺隨時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思,像備忘錄一樣,發布之後看看效果,對於那些點讚多轉發好的,就繼續整理成長文,長文以1個平臺核心平臺,靠這些優質長文,增加搜尋引擎收錄、介紹/口碑方面的訪問量。
接下來是轉化路徑分析,這部分可以跳過,找本國內的運營術看下轉化漏鬥就懂了。
三、共情寫作方式的3個步驟:填空、粘貼、連接
這部分內容我消化了4個小時,這個方法每次用於寫作時,至少需要40分鐘,但是文章質量直線飆升。
書中講到使用共情表,需要進行填空、粘貼、連接三個步驟。
第一步,填空:按照圖中1-10的順序填完。
第二步,粘貼:把圖中填寫過程中裝不下寫便利貼上的貼紙撕下來,貼上表格的上下兩部分,情感類在上面,邏輯類在下面。
第三步,連接:用故事或者結構把文章串起來。
我翻譯一下:
第一階段,素材收集、腦洞打開,把目標讀者的情緒、想法、期待都羅列出來。
即按照順序把1-10填滿,為了羅列更透徹,使用便利貼法,把內容相關的都貼在對應的格子裡(所以你的表大概有2張A4那麼大才方便貼,否則便利貼就得是一小條一小條那種。)
第二階段,素材分類、按照情感線和行動線排序,確定出本文的核心觀點。
書中教我們要畫出這樣的一個曲線。為了方便理解,我結合自己的爆款文千與千尋給大家舉個例子。
第三階段,串聯文章脈絡,以一個故事串聯起全篇,而不是多個故事;跟核心有關的素材留下,不夠支撐觀點的素材放一邊,素材不夠的結合原有素材繼續想。
這3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很多人做不到位,就是不會花2個小時去羅列所有的內容,著急進入第二階段,結果第二階段又沒有明確自己的核心觀點,串聯完文章橫看豎看都覺得哪哪都彆扭,不出彩,不打動人,其實就是第一階段沒做到位。
四、5個結構(故事)模板,為你的文章帶來戲劇性變化
1、人讀下去的萬能模板:為什麼→原來如此→那麼
先給出讀者一個為什麼要讀下去的理由,比如是他關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然後說為什麼你搞不定,本質原因是什麼,給讀者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接著引導他該如何去做。
2、讓人發自內心地說出來「原來如此」的認同式模板:序言→本文→結論
直接上結論,然後用縝密的論述方式,讓讀者從最初的不認同到最後的佩服之至。最終論證結束。
3、能夠達成結果的銷售信函模板:共情→新世界→為下一個步驟搭話
說出痛點,讓讀者拼命說「是噠」「就是這樣」「這就是我」,然後營造一個讀者痛點解決後的理想畫面,問讀者想不想要,那好,接下來按我說的做。
4、用故事吸引對方的模板:踏上旅途(下決心)→考驗(矛盾)→歸來(結果)
過去我們都曾幹嘛過,可是失敗了,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為什麼那些困難導致了我們不成功,如何重新出發,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一次上路我們可能遇到的危機是什麼,我們歸來後又會如何。
5、創造一體感的模板:自己→我們→現在
講書自己的故事,講作者和讀者在某些方面的類似,比如價值觀、經驗、遭遇,讓讀者感覺到"我們曾經那麼一致",接著引導讀者跟你一起做點什麼。
這一部分重在練習,也在於用不同的文體拆解他們用了這5個的哪一個,又是怎麼論述的。有沒有文章是上面的方法用了2種以上的,是怎麼融合在一起的,都需要去分析。
五、靠一張地圖就能完成的暢銷小標題寫作方式
這個地圖可以跟共情表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我的具體用法跟原書略有差異:
寫標題之前,先設定目標,設定一個具體存在的理想客戶某某某。
① 價值源泉
為什麼他現在不買,就有損失呢?答案寫在①裡面,也可以寫便利貼裡,貼到1上面。
② 目標的特徵:
為什麼他會有損失呢?產生這種損失是因為他正面臨哪些煩惱、痛苦、不安、不滿、擔心、憤怒、悲傷、恐懼?哪一個是讀者最緊急迫切的需求?
一邊思考2個問題,一邊補充1的答案,寫在便利貼上,再貼上去。
③ 解決方案:
你用哪些方法解決了讀者最迫切的煩惱,這些方法夠用了嗎?這些方法讀者能想到嗎?這些方法確保能解決問題嗎?
④ 受益點
做到③提倡的方法後,他接下來會如何,會變得滿足、安心、喜悅、幸福?如何讓他從方案評價「不錯」升級為「棒極了」?
六、本書其他值得關注的細節
除了這五點突出亮點外,書中還有3個值得關注的細節。
1、藉故事的力量
講故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作者也在書中分享一個填空式樣的故事模板。
在某個地方,(客戶的特徵)每天,(現狀的生活、煩惱)有一天,(知曉商品的契機)於是,(商品的賣點)於是,(很棒的體驗/變化)然後,終於(進一步豐富)2、用邏輯×感情×你自己的風格來組織文章
為什麼要加入自己的風格,因為寫作的要點就是要跟讀者建立關係,讓讀者成為自己的粉絲,沒有人設風格的文章是無法建立這種關係的。
3.10種開頭寫法
我拿其中5種舉個例子。
話題性:利用關注度高的詞語吸引讀者。前段時間的N號房事件,很多人以這個事件為開頭,寫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保護自己,如何注意網絡信息安全;
數字:使用有說服力的數字。最近都在熱議的2020屆大學生畢業求職情況,網上有很多畢業生總人數數據,也有不少作者從這裡切入開始寫。
損失與利益西班牙4日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讀者就會結合疫情背景繼續去了解更多新聞動態。
疑問06屆超女前十強在《王牌對王牌》中重聚,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重聚成了一場尷尬的鬧劇。這個開頭大家就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繼續讀下去。
對立比如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陸續發布糧食出口禁令。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傳達出不少重要信號:小麥和稻穀這兩大口糧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這個開頭就從兩個角度介紹了糧食庫存情況,接下來讀者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國的庫存量會夠吃,我們不是人口大國嗎?下文還有詳細介紹。
另外5種還有逆說、權威、擬音、對話、名言,大家可以回到原書看一看具體用法。
總結,《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文案寫作教材,從寫作新手到寫作教練都可以從中獲得很多收穫的好書。但這本書的閱讀壓力也非常大,不適合碎片閱讀,適合安靜地坐下來筆記式閱讀,並用書中的方法結合爆款文進行拆解,輔助理解消化。
作者中野巧說:「只要營銷文章能讓人產生共情,生意就會成功。」其實任何一種文體,哪怕沒有做任何的推廣宣傳,共情也是必要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用書中的方法練習起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易用性和很久以後再次翻閱依然存在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