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合格的朋友應該都知道,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我們的鄰居日本的近代史則是由1853年的「黑船事件」開始。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居,從隋唐開始就一直效仿我們,不管是建築,穿衣,風俗還是制度,基本都照搬。
不幸的是,閉關鎖國也照搬。所以在西方國家完成了工業革命,開始把殖民主義的魔爪伸向東方的時候,大家都沒能倖免。不同的是,清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勉強同意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維新。而日本則直接全盤西化,連西方國家的殖民主義也照搬。
日本這個國家有意思,一個彈丸之國,竟然在明治維新之後,先後擊敗了自己最大的兩個鄰居,俄國和中國。於是它們愈發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胃口越來越大。在二戰的時候,更是打著大東亞共榮圈的幌子給自己的鄰居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老話說的好,解鈴還須繫鈴人。日本這個鈴鐺是美國拴上的,最後也是美國去掉的。
1941年,二戰出現了拐點。美國作為歐洲的直系後代,沒法在中立的位置上坐的心安理得,於是掐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以及鐵礦供應。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明治維新那段時間已經把自己國家的資源消耗的差不多了。在二戰前,日本的90%石油和鐵礦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後來日本在亞洲的崛起嚴重損害到了美國的利益,再加上歐洲的夥伴們強烈呼籲,美國終於決定,封鎖對日本的戰略資源供應。
美國這番舉動可以說直接掐死了日本的大國崛起夢,向來愛賭的日本決定再賭一把試試,於是偷襲了珍珠港。這下美國徹底怒了,決定對日本宣戰。
美國的戰鬥力無疑是可怕的。在兩顆原子彈炸到廣島和長崎之後,日本決定投降。到此為止,日本有119個城市被炸成了廢墟,農產品產量只有戰前的10%,不誇張的說,美國把日本炸到了石器時代。在戰後美國不想輕易放過這個狂妄的對手,於是對它們實行了限制,打壓等多個政策。
但是在冷戰的時候,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美國決定扶持日本作為對抗中蘇的馬前卒,在這期間,美國的龐大消費市場給日本出口貿易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日本這個國家就厲害在這,給點陽光就可以燦爛的。在1965年,日本實現了對美貿易順差,到了1976年,美國的汽車之王稱號竟然被日本奪走,微電子產品市場幾乎全被日本攻佔。
這時,日本的內閣佐藤想從美國的附庸變成對等的合作夥伴,但是沒想到,美國根本不允許你這麼搞。
1985年,美國出手。和英法德三國一起逼著日本籤了「廣場協議」,這個協議讓日元升值50%,日本的出口競爭力被攔腰砍斷。大量的日期資金鍊斷裂,而美國則趁機抄底。
這些外資進入日本市場的那一天開始,就註定了日本被玩殘是早晚的事。果不其然,這些資本在房地產等虛擬經濟引起了房價暴漲,在漲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價格之後,美國的資本突然撤出。
剩下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在上個世紀90年底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衰退。日本大國崛起夢,再次化為泡影,真實成也美國,敗也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