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微信公眾號:老董聊卡,或作者授權轉載。
1月8日,有媒體採訪關於央行發布《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的觀點,當時對這個通知的內容可以用「大吃一驚」來形容,這個信息前幾天就有所耳聞,但是由於沒有看到正式文件,加之其中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的「尺度」過大而難以置信。於是,在朋友圈中發了一條希望獲得文件原件的求助信息後,終於看到了相關正式文件,以「意想不到」的心情相信了這個通知的真實性。
中國的信用卡產業到2020年已經誕生了三十五年,它的規則都是由央行統一制訂管理,信用卡透支利率,從我1994年開始使用信用卡的時候,就採用的是0.05%/日的標準。今天,發卡銀行不論規模大小、業務如何,也不管是大中銀行,還是城商銀行、農商銀行,透支利率都要按照這個統一標準,遵照統一的規則嚴格執行。
直到2016年4月,央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並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發卡銀行可以在信用卡透支利率0.05%/日的標準上打七折執行,即0.035%/日,以年化計算,則從18.25%降到12.78%。這一政策的實施,成為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三十多年來對規則進行的首次重大變革,一定程度上為信用卡業務實現了鬆綁,同時也為信用卡的個性化經營奠定了基礎。
然而,從這個政策出臺後幾年對信用卡業務的跟蹤情況來看,在發卡銀行中落實這個政策的銀行積極性並不積極,甚至一些中小銀行可能都不知道這個政策。至今能看到在透支利率上打折的信用卡產品,也僅有崑崙銀行信用卡的8折、中國銀行信用卡中贊卡的7折等幾款產品問世。儘管透支利率打折的信用卡產品寥寥無幾,但是已經為中國信用卡業務的變革帶來一絲暖意,只是沒有形成熱潮。
多年來,信用卡業務在與其它信用消費產品的競爭中,儘管透支利率相同,但是信用卡卻由於在政策合規、交易場景、業務流程等諸多方面缺乏競爭優勢而處於下風,而《通知》的發布正是讓信用卡業務重新獲得市場主流地位的重要舉措。
此次央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的突然出臺並緊急實施,直接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0.05%-0.035%/日的上下限,可以視為在2020年底,針對網絡小貸市場清理整頓之後,再次為信用卡業務強力解綁,徹底放開了信用卡在透支利率上的束縛。現在流行的網際網路信用消費產品的透支利息也為0.05%/日,信用卡可以靈活定價後,以利於信用卡業務在信用消費領域,與其它網際網路信用消費產品的對手展開正面交鋒中佔得有利位置。
從另外一個角度,國內發行信用卡的商業銀行超過百家,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前十幾家發卡銀行規模佔據了98%以上的市場份額,留給中小商業銀行的市場空間極其狹小,通過利用《通知》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場化定價機制的政策,還可以通過調整免息期的時間周期(前2017年版《通知》中的規則),充分利用「新政」制訂有利於自身發展的經營策略,成為參與差異化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滿足其與大中商業銀行爭奪市場的需求。
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美國信用卡市場採取的就是市場化的透支利率模式,而且其所覆蓋的範圍為11.99%~29.49%(來自www.creditcards.com的數據),如果用戶的信用分越高,則其透支利率越低,反之,如果用戶信用分越低,甚至沒有信用分,則其透支利率則越高。這也是對信用良好用戶的政策傾斜。當然,這裡提醒一下,透支利率高低對於全額還款的用戶影響不大,因此這項政策影響範圍也是有限的人群。
對於《通知》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是否意味著信用卡透支利率將出現惡性殺跌的現象,這點不必過多擔心。由於銀行的資金都是有成本使用,發卡銀行即便按照市場化透支利率來定價,也要顧及資金成本,制訂合理的透支利率標準,相信最終會逐漸形成行業公認的定價範圍標準,因此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也不會出現透支利率出現「斷崖式」的超低定價標準。
同時,通過對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場化定價,也可以讓因2020年疫情所引發的發卡銀行與部分信用卡逾期用戶之間形成的對立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可能有些卡債逾期人員會認為自己可以與銀行就透支利率自行定價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雖然《通知》放開了透支利率上下限制,但是透支利率的定價應該也是由發卡銀行通過新產品,根據不同用戶的定位來落實,而不會採用一人一議的定價方式,但在透支利率方面提供了協商的基礎。
此次《通知》的出臺,反映了央行重塑信用卡業務在消費金融領域中地位的強烈決心,可謂是破釜沉舟的舉措。但是客觀地說,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只是信用卡業務重新回歸市場的充分條件之一,畢竟經常藉助透支利率的用戶總體來說仍為少數。而信用卡業務能否藉助《通知》重整旗鼓,重新奪回業已失去的市場位置和空間,更多地還是取決於發卡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策略實現與時俱進的調整,提升自身業務實力,以及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才是更為重要的。
責任編輯:王超